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书的追寻作文

发表时间:2024-10-18

书的追寻作文十三篇。

作文能力对于学业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好的作文是值得被人们长期阅读的,怎么写出一片优秀的作文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书的追寻作文”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书的追寻作文(篇1)

最近心事繁多一直压在心里,无法释放,也就干脆走出门,一个人站在树下与月亮“视目对话”,共享这片宁静的天空。

透过黑绿色带着清香的树叶,月亮高傲的挂在天空,铺了一地银光,瑟瑟秋风舞起树叶婆裟,颇有一番诗意;只是,不知这唯美的画面是否能让过路行人有所注意?我已很久没有仰望天空了,它依然是那么神秘、妖娆多姿,与闪闪发光的点点繁星共同点缀这片深沉而静谧的天空。

那一谓的凝结,都有着不同的情感;有怀念,有伤感,也有释放。于是,在这个花好月圆的夜晚,我静静的打开了记忆的盒子,那里面装满了我对快乐

是啊!我真的拥有很多,原来有那么多值得我去爱的东西,我竟没有发现,就比如月亮,它美如李白笔下的诗词,美如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梦,时而妖娆,时而豪迈,它与世间万物相互应和,如流水,合奏出动人的秋日私语,而我却没有发现,

如果世间有太多的美好,那我又何必忧愁,我应与同龄人一样充满朝气蓬勃才是,要知道这多愁善感是不属于我们!

月光如海潮一次次拍打着我内心,今夜的月化解了我多少缠人的思想。“楼台静、帘暮垂,烟似脂,月如眉”,心事早已被卷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内心一片明亮。关于描写月光的初中作文

书的追寻作文(篇2)

成长的路上,都伴随着爱的足迹。

——题记

在这样一条路上,无论是我,是你,都在这样的空间中追寻,纠结着痛苦与无奈;在这样一条路上,没有诗意江南,没有壮美北国,有的只是耗尽的体力和透支的青春;在这样一条路上,你身旁有形形色色的与你一同出发,但最终却在交叉口挥手离别,散失于天涯海角。

这条路上虽无歌舞升平,山清水秀,但暮然回首望去,一路上或深或浅的脚印,却诉说着一路收获的酸甜苦辣。追寻着那些成长的脚步,我领悟着,感受着,收获着……

你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你将无限的世界归置于有限中。你有时带我在天地间游走,带回阳光雨露,滋润照耀我的心田;有时你牵着我的手行走于田间阡陌之上,欣赏片片金黄麦田,微风轻抚脸庞,带来一股久违的生命气息,令我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你带我走遍世界各个角落,了解民俗风情,眺望悠久历史;最后又让我乘那一缕清风归来。在午后无人时,品一杯香茗,听一曲清歌,我捧着你漫步。你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领略人性的丑美;你让我感到世界之博大,宇宙之浩瀚,岁月之悠长。细细地品着香茗,随着你的思绪畅游书林……

我追寻着书在成长之路上留下的足迹,领悟着书给我成长所带来的静谧与美好。

三教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从小学到初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在这些老师中,有永远不会生气,连假装严肃都不会的语文老师,有允许我们把花草昆虫带到课堂的生物老师,有能徒手画各式各样几何图形的数学老师,有带领我们做游戏,练武术的体育老师……成绩下降了,总有老师帮我寻找原因;情绪低落了,总有他们的嘘寒问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常想,要是在他们背后添上一对翅膀,那他们一定是从天堂降落人间的天使。平凡的他们,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肯定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会化作温暖的火种,希望的暖阳,照亮我生命的旅途。

我追寻着恩师在成长路上留下的足迹,感受着恩师给我成长所带来的鼓励与温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记事起,最让我喜爱的是妈妈那双柔软的手。跌倒了,疼痛让幼小的我眼里泛着泪花,可当我看到前方不远处的母亲朝我敞开怀抱,伸出双手,我就迈着歪歪斜斜的步子快乐的朝她走去,那是我最初的记忆。是那双手,牵着我看遍花红柳绿;是那双手,在夜晚轻拍我入眠;是那双手,在夏日为我遮去骄阳带来阴蔽;是那双手,在冬日为我捂热双手带来温暖。每当我看见这样的情景:一个幼小的孩子被妈妈牵着手走在路上,阳光照耀在她们身上,散发出充满柔情的光芒,我就会被这种细细的温暖深深地感动,母亲是孩子最初的信赖,那双温暖的手,是孩子永远的依赖。

我追寻着母亲在成长路上留下的足迹,收获着母亲给我成长所带来的温柔与疼惜。

我踏上成长之路,遥望前方的无尽的崎岖与荆棘,我不再畏惧,因为我追寻着成长的脚步,所领悟,感受,收获到的点滴温暖,将成为我斩断荆棘的利刃,让我在成长之路所向彼靡,毫不畏惧!

回首,追寻成长之路的足迹,满满都洋溢着幸福的滋味。

书的追寻作文(篇3)

青春期如花期般开放,青春期如诗一样美好。在这如花一般美好的时期,书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在这叛逆的青春期中,书籍会教给我们很多东西,让我们成长。

翻开被我闲置已久的《海蒂》,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女孩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主人公海蒂是个孤儿,虽自幼失去父母,但并没有影响海蒂成为一个天真活泼、心地善良。海蒂的姨妈为了能在法兰克福干出一番事业,将五岁的海蒂送到山上,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在山上,海蒂为如画的风景着迷,为淘气的山羊求情,为失明的奶奶流泪,她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一切。然而,姨妈突然将她送到法兰克福,陪伴富家小姐克拉拉。在城里衣食无忧,但女管家对她苛刻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海蒂患上了思乡病。最后,海蒂回到了高山牧场。她影响着身边的人们,并让体弱多病了克拉拉战胜了病魔。

《海蒂》是一部以迷人景色吸引读者的文学名著,作者通过真实感人的生活情节,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和朴实淳厚的民风民情,使之成为阿尔卑斯山风土人情的最生动的写照。《海蒂》也是一部以情动人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深厚真切的感情,领会孩子的感受,感知着孩子的生活,塑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纯真善良的女孩形象。书中的海蒂仿佛就是自然之子,爱之化身,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光明、希望和欢乐。

在合上书本的那一瞬,我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深深地喜爱。海蒂和现在的人比,少了几分圆滑,多了几分纯真。

海蒂是那种能够让人爱到心坎里的孩子。她的魅力遮也遮不住,挡也挡不了。她的童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人把孩子比作天使,这并非无稽之谈。人类最纯真的时期,也许就是童年时期吧。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童心,因此,他们天真、勇敢,乐于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他们偶尔也会犯错,但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错。到最后,当他们用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盯着你看的时候,恐怕你已被弄得啼笑皆非了。海蒂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天使,我想认识她的人们都会承认。是海蒂感化了我麻木的心,唤回了我那颗沉淀已久的童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开始无意识地逐渐变得冷漠、自私,变得少言寡语。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胸怀大志,盼望着快快长大;但当我们真正长大后,却又越来越怀念童年的时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总会习惯性的戴上面具,将自己的内心伪装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可能会有人憎恨这无情的世界,因为它不会因为谁的成功或失败而改变什么。所以人们只能为了追求那所谓的存在感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奋斗。渐渐地,所有人都因为忙碌的生活而忘记了心中最真实的自己,迷失了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一句话流传至今,我们应该引以为用更引以为戒。这是要戒善吗?显然不是。戒的是诱惑,我们不能因为诱惑而丧失本性,丧失原有的那种善,那份纯真。我知道诱惑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守那份纯真,让诱惑什么的都去死吧。

在这繁华的世界,不妨多把目光停留在孩童身上不妨多倾听一下孩童的声音,不妨多和孩童接触学习。用目光去寻找她们单纯的举动,用耳朵去倾听她们可爱的想法,用心去接触她们纯真的心灵。你会发现你突然变得明朗了许多,原来那份久违的纯真一直都存在。

“童音是最美妙的旋律,因为它谱出了原始的那份纯真。”这是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的一句话,我感觉很对。童年的音乐是所有音乐中最美的,因为它代表着那份纯真。听着最具魔力的童音,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追随那份纯真去吧!

任时光荏苒,看云淡风清。

书的追寻作文(篇4)

发现,追寻,完成任务,追求梦想。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但是,怎么去追,追寻什么,这都由自己决定。

小时候,天真、幼稚,我总认为大人们的世界是那么美好。每次和父母出去玩,都能听到“小孩儿免费”“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这样的话。那时候我就想: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成年人?

时间流逝,增长的不只是年龄,还有责任还有那颗追梦的心。小时候的乐趣早已无影无踪,现在最重要是做好自己。我曾计划过以后的生活:当一个运动员、厨师、司机……但从未坚持过。

这茫茫人海中那么多名人,他们的精神总是坚不可摧。我曾接触过一个小有名气的歌手,那时候我非常喜欢音乐,求爷爷告奶奶才从我爸那弄来一把吉他,于是只要我有闲工夫就去找他学吉他。他是酒吧贝斯手,我呢是个八岁小屁孩,第一次见到他就被他的乐声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向酒吧走去。左脚刚迈进去,一只有力的大手把我拽了回来,是酒吧的保安。他敲了敲旁边的牌子,我望去,上面还是那句让我气愤的话“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没办法,只好往回走。走到一半时,我那倔强的身体又返回向酒吧跑去,这次我从后门溜了进去,那里面可真是人山人海啊,一个个平均一米八的高个子们随歌起舞,他们哪看得见我。于是,我也被踩地起舞。费了好大劲,才挤到那歌手面前。从那时起,他就成了我老师,就这样过了四年。三年前,他告诉我要在北京定居。分开那天,他把那把陪了他几十年的老伙计——吉他,送给了我,他说:“以后我不在了,你也要好好学啊,以后肯定还会再见的。到时候,我们一起演出!”从那时起我很努力地学吉他,我为了我俩的音乐梦不断向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径云帆济沧海。”

书的追寻作文(篇5)

我不善作诗,却对诗人李白情有独钟!

初冬,有文友倡议去白兆山拜访诗仙李白,我立马附和、点赞。虽然这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离开这里己有1200多年了。但他留下潇洒的身影和豪迈的诗篇却深嵌在人们的记忆中。

史载:公元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夏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今湖北安陆市)。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复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随州)。岁未,归家安陆。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读为生……

白兆山坐落在安陆城区西部20余公里处,又名碧山。

当地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系太白金星转世,白兆山系李白在天庭与吴刚饮酒下棋时碰落的一颗棋子。由于李白醉酒将玉皇大帝命其传旨的“人间三天吃一餐饭”误传为“人间一天吃三餐饭”而被贬人间。公元727年,李白仗剑出游,来到安陆,见碧山有如一枚巨大的棋子,顿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来!”于是:“酒隐安陆”,赋诗十年,后人亦将李白寓住的碧山改名为“白兆山”。

然而,传说归传说,那是当地人把这位大诗人神话般敬仰罢了,诗仙是否隐居白兆山,还得考证正史和那些不朽的诗篇。

史载:李白在白兆山居住期间,不仅以诗言志,以文会友,写下了《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该诗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情趣。而《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刘侍御绾》则更反映于李白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的浪漫情怀。诗曰:“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李白归来白兆山桃花岩,不仅得到静卧云窗睡眠的安逸生活。还在这其间与故相许圉师之孙女许氏结为夫妻,生下一女一男,使白兆山成为他人生的“第二故乡”。民间更是将李白在白兆山读书、写诗、会友的地方演绎成动人的传说而激励后人。如桃花岩、白兆寺、太白堂、读书台、绀珠泉、斗笠岩、洗脚塘、洗笔池、古银杏树、长庚书院、太白林、笔架山、下马桩、龙泉观、“月夜写经”“金牛石门”等。这些遗迹和故事分布于白兆山周围,流传于安陆百里,使李白的“诗言志”“济苍生”的伟大抱负光照人间。

然而,李白隐居白兆山,并非闭门不出,他的“隐”只是为了远离纷繁杂乱的上流社会,逃避朝廷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利用这个机会遍访天下名士,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他在随南的现光山(今随州市曾都区府河)结识了一代名道胡紫阳,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留下了更多优美之作。

现光山又称仙城山,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冬,吴王阖闾率伍子胥与唐国、蔡国联军伐楚,联军五战五胜破楚郢都(今湖北钟祥市)。楚昭王东逃云梦,又转奔郧(今湖北安陆市),又因昭王之父平王曾杀郧公斗辛之父,楚昭王惧郧公弟斗怀复仇而投随(今湖北随州市)。时伍子胥率复仇之师偕唐、蔡联军追向随国。随君即派人将楚昭王护送至城南70里山中藏匿。当楚昭王逃至山下时,只见“山上云蒸霞蔚,五光十色”,瑞气千条、祥云万朵笼罩诸峰,急策马深隐其中得以逃脱。第二年昭王令侍从请其外公秦哀公出兵,三国联军方退出郢都。楚昭王返郢后说,亏随国之现光山藏得一命方能回国。现光山便因此而得名。

李白游历现光山的时候,正好名道胡紫阳在这里修行,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李白一生中共写过有关随州的诗文共六七篇之多,每篇都与现光山有关,李白与现光山情深义重,从他的“相随迢迢访随城”(《忆谯郡元参军》)至“神农好长生”(《题紫阳先生壁》),从“故人栖东山”(《题元丹丘居》)到“茫茫大梦中”(《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从冬夜送元演归仙城山,到江夏送倩公归汉东,还有他亲笔撰写的胡紫阳碑铭,每篇都表达了他对现光山的热爱,如他的《题紫阳先生壁》诗云:“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和《忆谯郡元参军》:“……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后者寥寥数语却道出诗人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之情,让人历历在目、如临现场。

《忆谯郡元参军》先写二人访仙城山,泛舟赏景,后换马陆行来到汉东。“相随”六句写风光,写行程,简洁入妙,路“迢迢”“水回萦”“初入”“度尽”,使人应接不暇。然后,与远道出迎的汉东太守见面了。汉东太守的形象在此段中最生动可爱,他没有半点专城而居的官架子。他与紫阳真人固然是老朋友,对李白也是倾盖如故。这几位忘形之交在随州苦竹院──“餐霞楼”饮酒作乐,道士与诗人一同伴奏,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没有尊卑,毫无拘束,本来就洒脱的诗人,举措更随便了,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股”了。

由诗入画,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李白。他以他的放荡不羁和超凡脱俗,给予世人一个理想化的视界。

如果顺着李白的足迹,就不难发现李白在此期间还多次去过寿山(今湖北广水)。寿山离现光山并不远,李白去寿山的时间大概是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27年)前后,诗人李白的生命之帆在安陆搁浅。诗人的这次栖居,从原因上颇为后人猜度。是浅滩,还是暗礁?抑或是宿命的安排?是名山,是胜景?还是一段才子与佳人的爱情缠绵……

当时的淮南道小寿山并不出名,与之仅一条涢水之隔的白兆山更是不足为人称道。只有现光山因了胡紫阳而稍逊风骚。然而,李白却在这“一水担三山”(白兆山、现光山、寿山和涢水)之间诗意地栖居着,而且一住就是。据资料记载,李白在旅居安陆的10年中,至少有1000个日夜是在寿山度过的。寿山的身躯在鄂北岗地间,算是突兀的,那种突兀中略显圆润的山势,比起三山五岳不知要逊色多少。但寿山的名气却因了诗人的涉足而更是代代攀升,寿山下的百姓也因借了诗人的灵气而有着享不完的福祉。

一轮明月给诗人做伴,一间陋室为诗人挡风。青灯黄卷,寻常巷陌,李白在诗意的山水间游离。他还在对酒当歌吗?他还在慨叹人生几何吗?他还在思念远在巴蜀的亲人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光就是寿山的月光,这月亮是公元1280年前的月亮。那月亮是生在中秋之夜,还是在初冬的某个宁静的拂晓?月光水一般地倾泻在寿山的`沟壑丛林中,流泻在静谧而从容的涢水上沉睡的片片帆影间。月色如水如银,正透过纸糊的窗棂,温柔地抚摸着诗人的脸,正是这瞬间的温柔,勾起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故乡的亲人还好吗?他们还在思念着我吗?哦,他们也一定在同一片月色下遥望着诗人所在的方向,对着一轮皓月,祈求月中仙子为他们传达故乡对诗人的深深祝福。

如果说《静夜思》是诗人思乡情感的真情流露,那么,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所作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则是李白对人生遭遇的另一种真情表白。诗人李白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由于性情孤傲,仕途上多有不顺自然是入情入理的。然而,诗人在逆境中没有颓废,而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一个诗人来说,10年的确太长,而对于一个民族的诗史来说,10年则短得不屑评说。而正是这10年,才使李白对诗意的人生再一次作出重要选择。

纵观李白隐居白兆山十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原,虽然他更多是盘桓在白兆山——现光山——寿山之间(三山距离不过百里)但在南阳、襄阳、沔阳乃至天府之国的巴蜀,我们依稀都能看到他孤傲的身影,所到之处都留下他脍炙人口的诗歌。当然,我的追寻也只仅仅局限在李白在白兆山隐居的那十年极小的一部分。他为中国诗坛留下了不朽的宏篇巨著,那才是诗仙李白给予后人的永远享受不完的精神财富!

书的追寻作文(篇6)

世间的喧闹都是浮云,书中的宁静才是永恒。我追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与一份宁静。

题记

我爱读书,且爱博览群书。小说、散文、诗词都是我的所爱,那书中的意境,那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感,都值得我去追寻。

站在记忆的桥上回望,我是何时成为一名阅读爱好者的?三岁?五岁?似乎更早。从记事起,我仿佛就在追寻诗的意境。儿时,我不识字,听大人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不能领会其深层含义,却觉得琅琅上口,和谐动听。于是,我也跟着吟诵。夜晚,月色皎洁,微风拂面,纯纯的月光透过窗轻轻地洒在室内的地上。我不禁吟诵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诗!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又无法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后来,我听老师说《静夜思》是千古名篇,表达思乡之情,才懂得其中那股淡淡的愁绪。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热爱阅读。不管是幽默的小说又或是经典的名著,随意的散文又或是深奥的诗词,都十分喜爱。犹记少年之时,我同曹操论尽天下英雄;和黛玉一起品味葬花之词;我沉醉于郭敬明笔下的盛夏时光;也追寻李清照那清新婉约的意境。原来,追寻书香的感觉是这样的美妙,如同享受清风,静沐暖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现如今,我是一名初中生。因时间紧张,任务繁重,我总是匆匆地学习,匆匆地写作业,甚至连走路,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有多久没有与书促膝长谈了?一星期?一个月?似乎更久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终于可以与书重逢。打开书,看一眼书的扉页,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扑面而来,那字字句句如同清泉,将五脏六腑涤荡地妥帖舒畅。我不禁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唯有书中的宁静值得我去追寻。书带我穿梭古今并驰骋中外,与古人、名人相遇相知。我能体味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也能领会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能感受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花的奉献,也懂得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是书,教会了我点墨生香,织字入梦;也是书,教会了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舒云卷。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却依然有部分人提倡慢餐,慢步,慢阅读,只因想追寻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而我,也愿意慢下来,去追寻书中的永恒,诗中的远方,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方了土与一份静心阅读的快乐。

书的追寻作文(篇7)

你看它从不像山一般稳稳当当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它总是随性的变化形状,或在丛林里蜿蜒,或在瀑布中倾泻,或在江海中咆哮……

老子曰:上善若水。

安慰着花儿的呓语,温暖了草儿的寂寞,你流过我身边,却只是匆匆的一瞬。

老家的门前就有一条小溪,不湍急,只是缓缓。不说泉水击石的泠泠声,鱼儿嬉戏的欢闹声倒是清脆。

清晨,村庄罩了层淡淡的轻纱,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人们似乎还在熟睡,门前的小溪却早已奏响了欢乐交响曲——溪水挑逗似的一下子拍击着两边的石头,鱼儿们你追我赶,像是在进行一场竞赛,带动着水底懒惰的沙石也翻滚起来……

像是声音太大,惊扰了人们,渐渐的,几缕带着饭香的炊烟弥漫了村庄的天空。

刚睁开矇眬的眼睛,便急着坐到溪边,把脚放到冰冷的溪水里,好不清爽!我欢跃着晃动着脚丫,在水里荡出一圈圈涟漪,吓跑了正在商讨的鱼群,我望着四处逃窜的鱼儿,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我身体一轻,眼看着离开了地面,惊慌地回头,正对上妈妈愠怒的眸子。“一大早就在这里玩水,也不怕被水怪抓了去。”年幼的我被妈妈的话唬住了,便不再敢把脚放进去。有时实在想玩水了,便坐在溪旁的大石块上,看溪里游动的鱼儿,看它们在水草间捉迷藏,总忍不住把手探进去摸一摸那鱼儿,它们却慌也似地逃走了,我总是咯咯的笑个不停。

要上学了,我不得不离开老家,离开那小小的村庄,离开那欢快的小溪……

起初,我还总挂念着那小溪里的鱼怎么样了,后来身边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我便忘却了它。

上次放假回老家,已经很久没回去看看了,儿时的小伙伴早已忘记我了吧,这样想着,忽然回忆起了门前那条小溪,尘封的记忆就要决堤,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车,便冲了出去。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愣住了,这是我记忆中的家乡吗?低矮的青瓦房已经全部换成了光亮的琉璃瓦楼房,我不敢相信,又和父母确认了下这是否是原先的村庄,我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心像是被剜去了一半,阳光下的琉璃瓦刺得眼睛生疼。我向村庄走去,寻找儿时的记忆。

不觉间,眼前出现一个浅浅的水塘,我知道这不是它,却欣喜,应该离它不远了。我在这四周寻找,却没有他的踪迹,是不见了么?

我慌忙拉住一个乡人,“奶奶,这原来的小溪呢?”老家的人总是这样淳朴,她热情地给我讲着小村的变化,我却无心在听,又问一句“门前的小溪去哪里了?”,多年离开家乡,听她讲话也费力,从浓厚的乡音中好不容易才知道,记忆中的小溪早已面目全非。

不,我不相信,我继续向前走着,面前竟然真的出现了一条小溪。还是它吗?记忆中的场景如洪水猛兽,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可眼前的小溪却不再灵活,刺鼻的恶臭使我想要逃跑,两边的树也凋零了最后一片叶子,以奇怪的姿势斜站着,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那小溪原来早已与我金色的童年一起流走了,只是短短的一瞬。

回去的路上,爸妈还在讨论着小村的喜人变化,看着道路两旁一闪而过的树木,我的思绪越来越远……

书的追寻作文(篇8)

你带去了一地落叶,留下了却是忧愁和哀伤。你的自私是伟大的,你的感伤是无私的。面对寒冷的冬天,面对漫道的白色,面对零下几摄氏度的低温。你先行来到。面对瑟瑟的西北风,你带着秋风先来了。为的只是给人以警告,为的只是让人做好入冬的准备,只是为了让人有防备措施。

秋风瑟瑟,吹落了多少树木多年的积累。你使它们一贫如洗,你为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捉弄那些可怜的树木吗?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自私心吗?这样的话我以你为耻。可你却不是这样,你只是为了让它们进入冬眠状态省得受冻,你吹落它们的树叶只是为了不让它们忍饥挨饿。你表面是冷酷可内心火热。你像一个严父,表面是一副雷公脸,可心底还是为子女着想。生灵在你面前无一不低头,在你的训练下,凡是经过特训的生物在寒冷的严冬中都挺了下去。

四季因有你的色彩更加绚烂,冬天因你不再单调。你默默地做你的无闻者。秋你的色彩是金黄的是丰收的色彩因你的到来,稻谷飘香;因你的到来,劳累许久的农民有了应有的收获,有了丰收的硕果。你成就了一代代的农民企业家。春天的播种,盼望着的秋的收获。

吹落了树的叶子,也吹黄了绿色的果实。秋呀,你到底是为的什么,使人捉摸不透,使我一头雾水,我静静地跟随你的脚步。只是为了琢磨你那深藏不露的心,只是为了感悟你那使琢磨不透的心灵。

书的追寻作文(篇9)

迟来的晚风掠过卧房的窗棂,将我从半梦半醒中拉回至现实,时间仿佛在此刻凝滞。我向窗外望去,出乎意料的,灯火辉煌的街头在我的眼中黯淡了下去。巨大的城市机器仿佛缓缓停止了转动,一切现代都市的噪声杂音从我的耳畔渐渐逝去。只有面前暗绿色的影在簌簌舞动着。

后山,随着那似乎绵延无尽头的山路望去,似乎只有这里,才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原始自然的面容。暗绿涌动,潮湿的空气凝结成露聚于叶间,而后从叶梢滑落,摄人心魄的滴答声,让我留恋,也让我思考。

打开书柜,久积灰尘的那一层,静静躺着几本诗集,我缓缓抽出其中一本,翻阅着: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文字如流水,淌入了我的心头,让我的灵魂也为之悸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某些遥远的记忆被渐渐唤醒,曾经的那些画面,再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矮矮的房屋,被生機盎然的植被点缀的后院,构成了我一切记忆的起点。

清晨,我还缠绵于床榻时,爷爷早已起身。我极不情愿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透过虚掩着的后门望去,总能看到爷爷戴着斗笠,锄地,施肥,修剪枝叶,在后院忙碌劳作着。此时此刻,太阳正悄然升起,只是透过云层山水,被濯洗得失了颜色。淡淡的光映照着爷爷的背影,使一切变得不真实,颇像不求写实只求写意的中国水墨画。

半天的劳作,直到中午,爷爷才会短暂休憩。我生性懒惰,不肯劳作,自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日复一日重复而辛苦的劳作后,爷爷总会透出一种充实而自得的神情。

“爷爷,天天在田间劳作,不累么?”我问道。

他笑了,说要带我去他的书房。

空间不大,书房却显得毫不拥挤,宽敞的大厅,层层叠叠的书架,矩形的案上笔墨纸砚俱备,上面还有数本叠放的诗集。爷爷拿起一本,出神,竟颇有韵味地读了起来。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我虽不明白其中的具体意思,但是确实能感受字里行间对于悠然自得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留恋。此时,文字仿佛有了温度,带领着我,进入了那些绝美的乡村画卷之中。

仿佛身处柔和的阳光之下,绵延开的是无尽的田野,灵山秀水、青林翠竹在暖风下更显绝美,树间小屋点缀其间。此屋的主人放下书卷,推开门扉,静看窗外山水花草,莺啼蛙鸣,闭上眼,宠辱皆忘,留在心头的,仅为远离尘世的理想乡,闲适无比的天堂。回到书房,胸中顿生波澜,诉诸笔墨,写下曼妙诗篇,无关官场被贬,无关身世沉浮,仅留下无尽的`美丽田园,令人沉醉,淡忘一切。阳光映衬下,连诗人本身都与环境融为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这便是诗意之美啊!

自那时起,我便对这抑扬顿挫、音韵和谐、意蕴优美的诗词憧憬着,向往着。不知多少个日夜,我手捧诗集,坐于房间的一隅,抛开周围的一切,从这些方块字中,去窥探,去感受那传承数千年的美好。

说真的,诗集读罢,我切实感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无比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品性。陶渊明归园隐居,能够隔绝污流,东篱采菊,悠然赏山,尽显崇高气节;李白怀才不遇,却能够寄情山水,一杯烈酒,倚马千言,洋洋洒洒,尽抒浪漫情怀;杜甫历尽战乱,坚韧不屈,以诗记史,用一生给后世留下精神的余光……

诗,宝贵的精神给养,带来慰藉,同时也令我思考。

回归现实,在这个无眠的夜里,都市仍然喧嚣着,处在这样一个令人无比迷惘的水泥森林中,我却不再感到无所适从。闭上眼,诗词名句历历在目。叩开诗词之门,走向魂牵梦绕的理想乡。

我必将坚定信念,即便步履蹒跚,也当尽我所能,追寻那诗意的彼方。

书的追寻作文(篇10)

岁月是什么?岁月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捧起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便阻挡不了他的流逝,无论怎样拼命地靠拢,怎样的小心翼翼,水还是一点一滴地渗透,还是挡不住的丧失

流逝的岁月,换来的是人生的成长,心灵的长成。匆匆地那一刻,十几载的光阴便流逝在青春的道路上,逝去的青春,就似那挥洒出的水,换来是的无声无息的结果

如今,我踏上追寻成长的脚步,没有方向的前进:

我踏出下一个光源口,这是一个充满刺鼻气味的地方,雪白的床上,一位妇人在声嘶力竭地喊叫,周围传来一阵阵支援声加油,只差一点了在妇人的喊叫声中,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那个婴儿,便是我,而这地方,便是我诞生的地方随后,一个男人牵着另一个小男孩的手走进房间,妇人依偎在男人的身旁,注视着床侧那新生儿,一幅和谐的画面,定格在那一刻。我悄然地踏入征程,寻找下一个光源点。

当我踏出光源点时,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全家福,相片上,一个推着摇篮车的男孩,哼着一曲小曲,摇篮车里还有一个小男孩,看上去比那推着车的男孩小了几岁,摇篮车里的小男孩已经熟睡,眼前的画面,只停留了几个呼吸,又转了一个画面,画面上,摇篮车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小自行车,车上的小男孩骑在车上尖叫,车后,一个大男孩推着那自行车前进一幅幅少年的图片画面,在眼前浮过,我抓不住太多,只好再一次踏入黑暗。

再一次的光源点出现时,我毫不犹疑地踏了出去:这是一幅学生的集体照,照片上一个个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意气风发,举着自己的右手在宣誓。这是我长大的标志,我看着眼前的这幅画面,感触着更多的过往

再一次踏出光源点,已然回到了起点,我看到一位青年,坐在书桌前,灯光下,执笔书写着对人生的感慨,感慨着青春的短暂,感悟成长的艰难,感谢人生的磨难

书的追寻作文(篇1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背着书包,迎着晨曦蓬勃的阳光,口中背诵着经典,我走过了童年。

“任何一个生命的降生都是一样的,那颗纯洁、善良的心都如清澈的湖水般干净!这是先辈千年之前告诉我们的哲理。”一年级时老师这样告诉我。“哦!”我似懂非懂地回应着。这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文学了。那是并没有明白先辈说这句话的含义。然,心底却有了一份对文学、对经典朦胧的追寻。

长大了,再一次读出那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有些明白了。懂得了那份心底里最可贵的善良,最美好的纯洁。于是,我继续追寻。

在阵阵的纸香中追寻到那开元盛世。我寻到了他。那位身着白袍,衔觞赋诗,挥洒万千壮丽诗篇的青莲居士。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何等的狂放不羁。他的满腹才华,满腔热情,还有那满怀愁绪。让我看到了一个豪爽不羁,天高任我飞的李太白。

翻开下一页,我又在那儒雅的宋朝追寻。我寻到了她。那位在凄风苦雨中默默思念的易安居士。一句“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道出了她的孤寂,诉出了她对夫君的深深思念。那般婉转,那样凄凉。在广域的元朝追寻,有一位进入我的眼帘。是谁?原来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我寻到了,在这凄美的宋词元曲中学到了爱,寻到了对亲人、对家乡的那份深入骨髓的无法抛割的爱和思念。

历史的下一页转到了那灿烂的明清小说。当然,我看到了一个不羁的孙行者。那是谁——是吴承恩的化身,是他心底里的那个自由的自己;还有那梁山上的一百单八位好汉,是英雄。是那腐败、黑暗的统治者把他们逼上梁山,沦为草寇。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英雄、不是好汉。那是施耐庵先生的那颗不屈和反抗的心在向我们诉说;罗贯中的一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告诉我们那三足鼎立的时代,人心险恶,尔虞我诈,到处是阴谋,到处是心机。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只有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那“宁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那忠于天下人的刘备,那独占东吴的孙权,那孔明,那吕布,那关羽……我想,总有一个是作者真正的自己吧,亦或许作者就是集他们之万千于一身的人;最使我感动的当然是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了。那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葬花吟是作者在哭诉吗?一个偌大的家族由盛到衰,是何等的不幸。但是在不幸中我们看出了曹先生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我们有谁不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像《诗经》中所说的那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像苏轼笔下那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有谁能改变这悲惨的结局?不能,谁也不能。

我寻到了,在这灿烂的文化中,在这深奥的经典中——我寻到了对生命的自由渴望,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对理想的执着、坚守,对亲人的思念、挚爱。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变的骄傲。

我感慨,我期望:我要做毛泽东先生所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那一位;我也要做鲁迅笔下“甘为孺子牛”的一个。

因为,在追寻经典的同时,我感悟到了人生。

书的追寻作文(篇12)

生生不息,为此千千万万遍

读《红军长征史》有感

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这几个字:两万五千里长征。

当时的理解便是,两万五千里一定很长很长,不然也不会用来形容那么多很难做到的事情的难度。这七个字无疑是充满血汗、沉甸甸的。

之后在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学习、相关纪录片、录像的重现下,更是通过这一次,对《红军长征史》这本书的学习,我对这七个字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直延续并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红军长征史》本书是唯一一部记述红军长征的正史,它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时间,行程两万五千里武装大迁移的艰难经历、卓绝斗争、胜利会师的真实全貌。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这首律诗我们初中的时候就已学过,这56个字,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

而《红军长征史》这本书,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在漫漫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转战了14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雪山行程共2700里,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红军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

而这一伟大壮举的背后,是红军们坚毅不拔的意念,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领导,优秀的领导,接触的领导。这个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

近年来爱国题材电影受到大家的热烈推崇。《厉害了我的国》、《战狼》等无疑彰显了一个大国风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要用一生去感悟。战狼中,当国外枪林弹雨,人们惊慌失措,生命渺小。而中国,不会放弃每一个中国公民,始终都要保护着公民的安全,将所有境外中国中民护送回国。这背后的伟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他用他的领导力量新鲜这中华民族的血液,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

红军长征是老一代革命家用血肉之躯谱写的令人心灵震撼,精神升华,激情奋进,永不言败的光辉历史,它创造了令全世界震惊与赞叹的奇迹。长征留下的 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汇成的红军精神,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精神遗产。

而我们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书的追寻作文(篇13)

推开故乡的黑漆大铁门,走进铺着红砖的小院。脚下的小草绿油油的,还带着清晨的露水。墙角的爬墙虎早已悄悄地挂满了灰白的墙面,抬头看,用竹竿围起来的篱笆还在坚持着,仿佛守卫国家疆土的卫士,挺起胸膛,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走近看,篱笆里的长出的野草已经齐腰高。倘若在篱笆旁边多蹲一会,仔细瞧上一会,还能看到草丛里跳跃的小虫。

篱笆里面是竹竿支起来的、更高的黄瓜架,夏天的时候,竹竿上总会挂满了嫩绿的小黄瓜,水灵灵的。小的时候,还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在老家里住的时候,我总会跟在奶奶的脚跟后面,揪着奶奶的衣服,指着架子上面的正在朝我招手的嫩黄瓜说:“奶奶,奶奶,我要上面的小黄瓜”。每到这时,奶奶就会露出和蔼的笑容,用那长年累月受累的双手,一边握着黄瓜,一边摁着黄瓜茎,只听啪的一声,黄瓜便从架子上变到了奶奶的手中。然后奶奶用双手仔细地将黄瓜上的小刺打磨下去,再从旁边的石头盆里洗了好几遍,才拿到了我的手里。我高兴地从奶奶的手里接过小黄瓜,双手握住两边,一使劲,黄瓜便分成了两半,黄瓜水灵灵的,掰开的时候,黄瓜的汁水还会溅到我的脸蛋上。

而今,石头盆依然在那里静静地坐着,里面盛满了雨水,水面上还飘着几片落叶,石头盆里面的盆壁上长了一层绿油油的藻类。古老的石头盆仿佛一位守护着古长城的老将军,朝廷已经将它遗忘,但唯独他自己记得自己的历史使命,倔强地守护着自己的城池,仿佛身后有着千军万马一般,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隐约之间,还能看出当年于百万人中直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的豪情,依然还能感觉到当年令敌人闻风丧胆,见龙卸甲的威风,在桥前大吼一声吓退数万敌军的气势。

走进屋内,不由得一怔,仿佛突然又回到小时候。那时候一切都好,时光静好,人们都在。虽谈不上富足,但可幸福,爱的人都在身边。温暖的灶台旁,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身上系着白色的粘着有炉灰的白色围裙。左手握着铁钩不时地倒一下灶台内的柴火,右手则用来加柴。奶奶的心里仿佛有一个计时器和温度计一般,到了什么时候,该加柴了,差不多该熟了,一切都衔接的都是那么自然。不一会,奶奶掀开大锅盖,白白的热气迎面扑来瞬间整个屋子都暖和了。

饭熟了,香气溢满整间屋子,搬来爷爷刷上黄色油漆的小桌子,搬过来小木头凳子。我们聚在一起,饭菜不算丰盛,但这种温馨的感觉在我后来所有的宴席之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过。饭桌上爷爷奶奶聊着房前屋后的小事,现在想起,那才真的是人间烟火气。晚饭过后,我帮着奶奶收拾碗筷,那时得我,总要踮着脚,把碗筷举得高高的,才能把碗筷放到桌子上让奶奶刷洗。

晚间,电视上肯定少不了的内容就是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没有智能手机的那时,电视仿佛使我们和外面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看过天气预报后,就迎来了属于我的快乐时光,我就能自己播想看的节目了。不一会,爷爷奶奶的呼噜声响起,但不觉吵闹,反而就有独特的安全感。小时候的我们,仿佛对那时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不觉其昂贵,一以为其平淡无奇,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每天中午睡觉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大车能够发出那么大的喇叭声响?看看城里的孩子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家里也是要用灶台做饭吗?

长大之后,见惯了外界的灯红酒绿,人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便对城市的生活不再那么向往,甚至有厌恶的情感。感觉电饭锅做的饭比不上老家大锅里做的好吃。电子游戏、手办车模都没有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快乐。

时光一起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今天把往事装进时光胶囊,无论再怎样神往,怎么迷恋,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就像童谣里写的那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再也回不去了。现在能做的只是把握好当下,全力让我们自身变得更优秀,并不意味着一昧的追名逐利,只是为了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我们爱的人有困难的时候,不想除了眼泪,一无所有!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将记忆埋葬,保留住那一丝乡愁,那将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握住向往的目标,全力奔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