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爬齐云山作文

发表时间:2024-09-13

爬齐云山作文。

每个人的初高中作文本都留下过自己美好的时光,写作文就是需要真情实感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很多人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一篇好作文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我们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为了让你更好的运用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爬齐云山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爬齐云山作文(篇1)

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

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齐云山风景区了。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他有很好的头衔,请大家耐心听小王道来:

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黄山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舍身台是一座笔直独立的山峰,又叫悬坛、舍身坛。峰顶平坦处有5米见方,一条石造小径将其与紫金顶连通。相传伏羲坐于悬坛之上,听八方来风之气,画出八封之形。舍身台三面皆为悬崖,台下是几十丈高的深渊,令人心悸腿软。上舍身台,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现在增设了护栏,所有的人都可以登台观景了。

孔望山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距连云港市区2.5公里,因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这里有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祭海的杯盘石刻,有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有中国最早的东海神庙遗址;有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汉代圆雕石象~~~

金刀峡上段入口处,右侧峡岩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鹰嘴头突入峡空,清澈泉水从鹰嘴洒淌而下,使峡口显得特别荫凉滋润,森严壁垒,这就是金刀峡内第一胜景--神鹰峡。站在本道上,远观神鹰其鹰爪又幻化为一只俯视清潭的小鹰头,从它张开的嘴中流出晶莹剔透的珠串。这一大一小两个鹰嘴泉集于一身,使得神鹰峡更加神奇壮丽。

齐云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它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皖南三大名山。又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并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齐云山风景秀丽,就连清朝最风流雅气、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游江南时候,也称赞“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我们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游览齐云山,写下了《游白岳日记》。我听到刚才又游客朋友问了,怎么是游白岳日记,不是游齐云山日记?是不是说错啦。其实我没有说错,徐老就更没错了,因为在古时候,我们齐云山就叫白岳。有史为证“新安多佳山,以白岳为最”,但是又因为一句诗“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与碧云齐”故得名齐云山。看来这得名还蛮有诗意的。那么让齐云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这里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在后面的游览中我将会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想在我们已经到风景区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下车,随我去领略齐云山的美景吧。进入景区要从登封桥开始,前面就是登封桥啦。她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议修建的。关于这座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据《登封桥碑记》记载:在登封桥建成典礼的那一天,当地老百姓就邀请古知府来参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剪彩活动。正在典礼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候,朝廷派使者送来了驿书。这上面写什么啦?是给我们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广东按察司副史,那这又是什么官职呢?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给他升官来了呗。当地百姓一听就乐了,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啊,就在桥头立了个“登封”的华表。祝贺古知府步步高升,封官拜爵,这就是桥名的又来了。在休宁还流传这样的一种说法:登封桥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这话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先不管,赶紧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气啊。回头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板升官的也告诉我一声,好让我替你也高兴高兴啊!

在神女峰主山前屹立着的一小金鞭,看上去似被天神以巨剑从主山劈开一般,中间则形成了地道的一线天美景。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3月顺利完成的。

爬齐云山作文(篇2)

暑假时,我们一家去齐云山游玩。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持,是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田园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上山后导游带我们看的第一个景点是太极山水图,从望仙亭远远望去,广阔的田野组成了一幅巨大的的太极图,气势恢宏却 又玄奥神奇,真不愧是道教圣地。

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呼吸着清新空气,四周群山环抱,鸟语花香,还有遍野的茶树,心情十分欢畅。

经过古老的“梦真桥”就来到了“一天门”,远看它的形状犹如一头垂下鼻子的大象,里面陈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碑铭,导游介绍说这个洞是道教正一派创始人玄武大帝一脚踢开的,嘿,先别说这个传说的真假,穿过山洞回头看去,洞口的样子还真像一只硕大的脚印呢。

紧挨着一天门的是“卷珠帘”。一块巨大的岩石从崖顶伸出,晶莹的水珠拖着长长的尾巴从上面落下来,形成一道卷帘,如同漫天星雨,又似断线的珍珠。置身在这“雨雾”中,如梦如幻,如入仙境。

二天门的地势比一天门更加陡峭。爬过二道天门往右看就是著名的月华街了,虽然只有二十八户人家,一百多人口,却有着“中国道教第一村的”美誉。左边有许多摩崖石刻,有的字体稳重端庄,大开大合,有的端秀清新,瘦劲清峻。最著名的是“天开图画”四个大字。写得苍劲有力,入石三分。神奇的.是经过这么多年,颜色却依然鲜艳如故,令人惊叹。再往前走就是“寿字岩”了。一面平整的崖壁刻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导游叫我们赶快摸摸它,沾沾道气,长命百岁。我用双手摸了四五下。摸个够本,呵呵。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三天门、玉虚宫、太素宫等有名的景点。拍了好多照片。

最后,我们参观了长生楼下的“小壶天”,石窟门口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代石坊,门洞砌成一个葫芦形状。沧桑厚重却又不失美感。石窟的左侧的岩壁上刻有“思退崖”、“一线天”、“飞升所”等石刻,最宝贵的是崖顶上的恐龙化石,几个脚爪和一个粗大的尾巴。右侧是万丈深渊,导游说这儿以前是道士飞升之处,现在还有人特意在这儿修炼呢。

我们一直玩到五点多才依依不舍的下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特、丹霞似锦、石刻众多,被称“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当之无愧。

爬齐云山作文(篇3)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员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张师傅及本人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小王一定全力为大家解决,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多多配合我的工作。在此,预祝我们的行程圆满顺利。在揭开齐云山神秘面纱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齐云山。

齐云山坐落于休宁城西15公里处,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等五个景区,是安徽省境内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齐云山又名白岳,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与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鹄鸣山并称四大道教名山。在游览之前,我先向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道教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中在四川鹄鸣山,张陵倡导五斗米教,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张陵的孙子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

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教”即为早期的道教,因此张陵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张天师。在中国几千年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社会中,唯有道教能够与之并存,不能不说它的理论博大精深。齐云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以幽、丽、奇、险著称,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作为道教名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唐代乾元年间,就有道士龚栖霞在此隐居。

宋宝庆二年建真武观,立玄宗像。相传玄宗像为百鸟衔泥塑立,特别灵验,因而香火日盛。至明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顶峰。这时齐云山道教受武当全真道影响很深,不仅齐云山道士频繁去武当访师求学,而且齐云的宫殿建筑、道规道制亦仿效武当山,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称。明朝嘉靖二年江西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入京,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后又奉圣命到齐云山“建醮祈嗣”(代帝求子),果然灵验,于是齐云山得到皇上的青睐,钦赐建立“玄天太素宫”。齐云山道教大兴,名噪东南。

齐云山在宋、明时已成为旅游胜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刻,主要为明清时期作品。著名的有“齐云山太素宫碑”和“紫宵宫玄帝碑铭”。紫宵宫玄帝碑铭高7.6米,宽1.4米,全文980字,为明代唐寅所作,又称“唐寅碑”,堪称一绝。摩崖石刻中的“天开神秀”、“奇峰独拔”、“亘古奇观”等更是以遒劲的笔法,宏伟的气魄,令人叹为观止。

各位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登封桥,横跨在横江之上,有9个孔,长147米,宽8米,建于明万历十六年,为徽州知府古知贤倡议兴建的,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大桥完工举行庆典那天,朝廷使者送驿书过来提升古知贤。当地百姓把大桥完工和知府提升看作是两大喜讯,为了褒扬知府的功德,在桥头树立华表,署名登封二字,祝贺古知府步步登高,封官拜爵。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已来到望仙台,位于望仙亭北面,是齐云山仙关第一景。这个望仙台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知“洞天福地”住持灵乙老道潜心修炼几十年,想超度他升天。于是,铁拐李便化作一名乞丐,来到洞天福地内,慈悲为怀的老道收留了他,替他治病调养。但是他的小道徒却重钱轻义,十分讨厌这个乞丐,并且偷偷拿走了乞丐遗落的银子和宝石。

七七四十九天后,当师父和铁拐李漫步望仙石这个位置时,铁拐李摇身一变,现出原形,说灵乙老道已修成正果,可以成仙,只要闭上双眼,拽紧他的衣角,即可升天。而那个小道徒既想同赴天庭,又舍不得藏在观中的纹银宝石,便借口回观给长明灯加油,要求师父稍等,但等小道徒带着财宝再回头时,铁拐李与师父却早已驾起祥云,升至高空。小道徒这下急了,要求师父把他带去,只听得铁拐李从空中抛下一句话来:“你六根未净,凡胎未脱,修炼九九八十一年再说吧。”后来,小道徒盼望成仙,天天在这里翘首以待。后人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望仙台。

好了,我们过了桃源洞天,梦真桥,大家看前面那个寿字崖,“寿”字直径230厘米,相传为慈禧太后手笔。现在我们到了齐云山腹地月华街,月华街在齐云山中部,由宫观、院房、民居组成的月牙形建筑群,街心有一弯月牙形水池,故得名。月华街是齐云山道教活动中心,现存有太素宫遗址、兰谷道房、胡伯阳房、镜台道院、梅轩道院以及后来重修的太素宫内宫、玉虚宫、真武殿等。玉虚宫是参拜玄天上帝的一个重要宫观。真武殿是齐云山道教协会接待香客、设坛布道、做道场的主要场所之一。

廓岩为齐云山最高峰,海拔585米。自其下仰视,岩作45度倾斜,形似摩天大楼,岩壁上现有大小题字20多处。峰岩下有一台,名“思耻台”,为道众犯了清规戒律思过场所。独耸岩因孤峰耸立与诸峰均不相连而得名。顶上有池,水清澈可鉴。岩西面悬崖绝壁,旁有可容纳百人的石洞,相传方腊起义曾领兵驻扎于此,又名“方腊洞”。此处又名“方腊寨”。这里“方腊寨”三字出自当代书画家赖少其之手。

各位朋友,游览了齐云山第一景区,下面我们到第二景区云岩湖去看一看。云岩湖又名岩坑水库,位于天柱峰下。60年代初始建,1975年峻工,坝高26米,宽90米,水面180万平方米,主航道4公里,为水上游乐佳境。湖畔有灯笼峰,高300多米,状如城墙,上部峭壁间突起9个秀石,如同九盏灯笼,并排悬挂城门。与灯笼隔水相望的是“詹东图读书台”遗址。詹东图,明隆庆9年(1967年)进士,一生无意仕途,寄情山水,被齐云山旖旎风光所陶醉,自号“白岳山人”。

齐云山多处留有他的石刻镌题。第三景区——楼上楼景区到了。楼上楼又称“第十三楼”,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先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下二层石窟中顺势建起一座雄奇的阁楼。如今上层建筑俱毁,但石墙完好。岩上有白云道人题写的“第十三楼”石刻。各位朋友,参观完了齐云山的这些景点,我再给大家介绍一项新增的旅游项目——横江泛筏。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登山之后再乘竹筏,自然是皆大欢喜了。竹筏从南坑坝出发到登封桥,水路全程3华里。“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白岳峰峦,倒映水底,山村农舍,江畔相迎。这种既有乡情、又有古趣的江流竹筏,是很受欢迎的。

到此我们的齐云山之旅也就要画上圆满句点了这一路上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很高兴能够和大家成为朋友,相聚虽短暂,但真情永长留。安徽山水很美,人情更浓,我们随时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到时定会把酒话桑麻。好的,朋友们,火车站就要到了,请大家仔细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再见!

爬齐云山作文(篇4)

下午三点四十,我们写好《吃西瓜》的作文后,我们就从金辉花园出发,穿过云川公园,越过公路,大约十分钟就到了云山公园山脚下。到了山脚下,看上去,那好像真个是山峦苍翠,气势磅礴。我们走了63个阶梯后,就看见一个古色古香的四角凉亭。四角凉亭有块功德碑。碑文最下端的小楷字如群蚁排衙般地刻着:坎市云山公园筹委建于1998年1月8日立。(语言或心情)

我们沿着石阶梯向上攀登。这石板路道旁松柏绿依依,芦苇毛茸茸。地上全是撒落的.松针、树叶。

我们大概又登了四百多个阶梯,吴健洲气喘吁吁地说:“要不,老师,要不然先奖济公丹给我们吧!”“到半山腰再奖励!”我们只好继续登山。突然我们视野宽阔了,原来我们快到山顶了!我们站在石阶上,边吃济公丹,边俯瞰坎市镇的美景:一排排整齐的套房,一座座方形土楼,还有火电厂直立的烟囱,那方田碧野,那远处的绵延山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登上山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雄伟壮观的院士亭。六根柱子出亭就如六根粗大的毛笔组成攒尖,并出亭盖。亭的六角并不翘起,用木板封檐口。站在院士亭往右看,是一块二米来高的院士亭碑文——《院士亭记》。它是坎市镇党委书记邱定锋、镇长范乔棠为院士亭写的碑文:“……愿我坎市学子,独留诗书在,千载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承前启后,锲而不舍,钻研学问,立功立德,扬我中华,爱我家乡。”

院士亭不远处,有块上百平方的草地,草地上立着3个单双杠和一根10来米长的爬竿。这可是我们锻炼的好地方。

看着浩权轻松自在地在双杠上面“飞来荡去”,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想去爬双杠。我迫不及待地爬双杠了。只见我双手一撑,右腿一跨,来了一个“骑马式”坐在双杠上。接着我们又去爬竿,卢敏捷得真像个猴子。

在山上大约玩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小溪背的半山腰的云山寺。我们好奇地进了云山寺大门,只见香烟缭绕,一屋威严。你看,寺内有大雄宝殿、关帝群殿、十八罗汉塑像。听说这些经费来源全是群众资助的。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对佛像拜了拜,祝我学习进步,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五点十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云山公园。今天我玩得真开心啊!

爬齐云山作文(篇5)

今年十一期间,在芜湖工作的大姑妈、大姑父带着小妹来投亲,并带我去游了齐云山。

乘车来到山脚,只见泊车场上停满了车,人隐士海,游人如织。人们排起长龙般的步队,耐心等待买票。我们也加入了这个长龙阵,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我们才坐上了缆车。

缆车越升越高。我们在缆车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横江低吟着小诗从远处蜿蜒着流向远方。江水清澈,犹如一条明亮的玉带,绕着齐云山柔柔地舞动。江边水牛悠闲地嚼着稻草久久凝望着江面,时不时发出“哞哞”的呼叫。远处,徽派居民楼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缆车在上升,突然原本坡度平缓的山,泛起了一个大峡谷,千丈之深,令人不寒而栗,只见那幽谷中,树木茂密,鸟悦虫鸣,似有一股清泉击石,如鸣佩环,为我们献上一曲悦耳的歌。

不一会,就到了山顶。我们按照导游图,沿着弯曲而竹木扶疏的清幽石道,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来到“天门神秀”。这儿有许多菩萨和神仙神像。这些神像盘腿而坐。有的为人们祈福,有的为人们许愿,保佑学业有成……路旁有道教徒弟,为人们卜卦算经。我们不信“道”,以为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等于福。

我们不知走了多少路,上了多少台阶,好像已经山穷水尽。但一回身,峰回路转,奇观映入眼帘:五位沧桑的“白叟”拔地而起,高高的屹立在我们眼前。仔细观赏,又觉奇妙无比:每位“白叟”的脸,眼睛耳朵样样齐全,而且额头上有刀刻般的皱纹。这五座高耸的山峰真是太像白叟了,像的无法比喻。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远近著名的“五老峰”。

离别五位“老顽童”,我们就步行下山了。在山下吃了些粽子,又坐游船在横江江面上游玩。回家时虽已是一身疲劳,却也回味无限。

爬齐云山作文(篇6)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15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110平方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当年乾隆皇帝曾到此山游览,为这里的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之胜境而赞誉,写下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美妙!

2017年5月14日,我随平和县道教协会组织的前往"道教名山"即道教圣地齐云山---学习培训团,到了齐云山。

齐云山是否列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实有关这"道教四大名山"的事,除了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无可争议外,另外的二座山,有的专家说是安徽的齐云山和四川的鹤鸣山;而有的专家却说,是山东的崂山和四川的青城山......之所以存在这不同的版本,我想是"评选标准"不同而已!

但我来到齐云山后,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浓厚道教气息!为齐云山那---奇峰、怪岩、幽洞、亭台、碑铭、石刻、石坊、庵堂、祠庙......而赞叹!我所看到及听到的,齐云山有这些奇闻奇事:

望仙亭上不见仙,洞天福地有遗迹。从索道下来后,正式进入景区,这景区大门写着"望仙亭"三个大字。我停下了脚步,往前望去,却不见仙影......因怕掉队,不敢多思,又随团出亭了。当走过桃花涧后,就到了洞天福地。到了洞天福地景区,看到了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儒释道和睦相处,真仙洞颇有特色。在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这是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在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洞穴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据说,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圆通洞供奉的是佛教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的是真武帝君,在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佛教的十八罗汉;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释、道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

开山建道正一派,嘉靖亲题"齐云山"。道教分为二大派,有"正一派"和"全真派"。齐云山现在的道教属全真派,但开山建道之初是"正一派"。在晋朝以前,这里尚无人烟;到了唐朝,才开始有了道教、佛教的活动。据当地道人历代相传: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当时所传是"正一派",其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自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至南宋的数百年间,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明万历《齐云山志》载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直到南宋宝庆丙戌年(1226年),道士余道元来齐云山,创建佑圣真武祠(真武圣殿,真武阁),齐云山道教才有了明确的记载。次年,请内相程铋题"云岩"二字刻于石,为齐云山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筑道院,可能是因为人们重视全真道不重视正一道之故,齐云山正一道后来没有多大发展......

到了明朝,齐云山道教走向兴盛,明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兴建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余处,真武圣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钟,鼓二楼,宫阙壮丽。嘉靖帝为"真武圣殿"敕名为"玄天太素宫",并亲题"齐云山"匾额。

山上有市月华街,太素宫前香炉峰。虽然现在齐云山的道派是"全真派",但在山上的一条街道---月华街,却居住着"正一派"道士。道士与村民一起居住在月华街上。月华街这里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太素宫是齐云山一座大宫观,主祀真武大帝。我们"学习培训团"37人就在这里合影留念。在太素宫的正前方,有一座独立挺拔,形似香炉的山峰---香炉峰。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十分奇妙!见此景观,我又拍下数张照片。

......齐云山还有许多奇闻奇事,因我来匆匆,往忙忙,无法多游览!

齐云山不愧是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其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活动始于唐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

返程时,我又深情地远望齐云山......

爬齐云山作文(篇7)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游览的是齐云山,从黄山风光风景区出发到齐云山车程约一小时。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距休宁县城15公里。休宁县仅清朝一个朝代就出过12名状元,占清代状元总数112名的百分之十还多,单县列全国第一,是个名符其实的状元县。齐云山古称白岳,明嘉靖时,明世宗因年过三旬还未生龙子,便命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在白岳为他建醮求子,建醮就是做道场,结果应验,嘉靖喜得龙子。

因为他看到白岳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就开了金口,把白岳改成了齐云山。齐云山景区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是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于一身、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辉。

齐云山是一座没有挂牌的历代书法石刻艺术陈列馆。天开图面的仙境美景,令历代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先后登临,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石刻和名碑胜迹。据统计,现尚存摩崖石刻305处、碑刻232块、古石坊刻7座,冠盖江南。

朋友们,山与山的差异其实是很大的,就拿黄山与齐云来说,黄山是花岗岩峰林地貌;齐云山为丹霞地貌;黄山直立而怪异;齐云山横生而端庄;黄山山岩青黑,齐云山崖壁赤紫。与花岗岩体山相比丹霞地貌山的分布要少的多。国内的名山除齐云山外还有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龙虎山等,但它们既没有齐云高,更没有齐云红。齐云山6500万年前本是内陆断陷湖盆,河流携带来的大量泥沙、砾石在湖中形成沉积岩,当时在白垩纪气候十分炎热,沉积岩中的铁离子受到了强烈的氧化,把岩层染成了紫红色。

这里也曾经繁衍生息过大量的恐龙。齐云山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板块碰撞后对山体的抬升,再加上外营力的切割和水流的侵蚀,导致了完整的山体的不断崩塌解体,逐渐形成了今天这种丹崖绝壁,沟壑纵横、秀峰林立的自然景观。

齐云山有36奇峰、72怪岩、16幽洞、32飞泉。

齐云山大部分山峰虽说高度多在580米上下,但因为山几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对高度较大,仍然显得巍峨壮观。齐云山的奇峰以香炉峰、五老峰、三姑峰最为灵幻;怪岩以象鼻岩、天桥岩、紫霄岩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楼上楼最为神秘玄奥;飞泉中珍珠帘飞珠溅玉,飞雨泉晴空飞雨。更有水光潋艳、清幽恬淡的云岩湖,云岩湖是工业污染加剧的时代极为难得的一泓碧水。云岩湖湖汊纵横幽深,青峰夹峙。船桨拍击湖水水鸟惊飞,那种场景和感觉都是妙不可言的。齐云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扬名的山。鲁迅先生对道教的地位及意义都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它与中国的政治、军事、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医学、武术、养生、民俗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有道人龚栖霞在栖真岩辟谷修炼,羽化飞升后,齐云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相传在宋代,真武大帝云游四海,遍访名山,最后相中了齐云,要受这方香火,后来白鹤仙子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命百鸟衔泥,塑成了玄帝神像。玄帝就是真武,是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

“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这是历代儒道大师和名人高士对黄山、齐云两座山的评价。古往今来,齐云山以它的神秘玄奥、奇观胜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高官大贾和虔诚的信徒。象朱熹、王阳明、徐霞客,还有海瑞、戚继光、唐伯虎、袁宏道、郁达夫等等。他们登临齐云山,寄情于峰岩幽洞,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纷纷盛赞名山,一时传为佳话。就连清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也不甘寂寞,要给齐云山留下“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赞美诗,也正是他们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齐云山人文景观中,号称“江南第一”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些石刻年代最早为宋代,数量最多的要数明清,主要分布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全山共有一千多处。这些石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正、行、草、隶、篆俱全。有的雄劲豪放,有的柔婉清丽,有的刚劲傲骨,有的飞龙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炼娴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堪称艺术瑰宝。“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如果用大文豪郁达夫的话说:“齐云山有一部伟大的金石志好编。”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小王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和大家的共处就是“百年休的同车行”!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几天中,小王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抱歉。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小王说声谢谢了!

最后一个字还是源,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新安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身体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