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年味高三作文

发表时间:2024-06-25

年味高三作文系列。

许多孩子都会将一些事情写进初高中作文,写作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许多人都觉得作文很难下笔,所以说,写作文是需要一朝一夕慢慢累积的。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写好一篇初高中作文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年味高三作文系列”,欢迎您来这里参考。

年味高三作文【篇1】

我喜爱读书,在我5岁的时候,我就爱读书,我看过很多书有《儿童文学》、《优秀作文1000选》、《外国着名小说精粹》

我觉得这些书已经给予我很多帮助了,我再看一看别的书,就会再增长一些知识,这些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不用犯愁了。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五年级日记大全题目:观察。五年级关于观察的日记大全作文怎么写?这篇五年级日记大全作文400字的观察的日记大全作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哈哈,上回说到,俩“霸王在两天的朝夕相处下,小金渐渐不给我添乱了,我觉得它们一定会变成我的贴心宠物的!无敌超级黄金龟”的来头都说了,现在就说说我和它俩之间发生的事情吧!周五,我给它们换水,我要把它们两个拿出来,结果“小金”就是不服从指令虽然是乌龟,但动作还蛮快,我要把它那出来,我的手往东它就往西,真是烦死人了。最后,我克制不住用力把它一抓,正准备把它的“金体”一摔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作文导报上的小仓鼠,我就马上住手了,免的它也不理我了。哎~~真是够难养的。虽然有让人心烦的事,但也有开心的事。周六,它们在晒太阳的时候为了一块“宝地”就是我放在“王母娘娘莲花盆”的小石子,它们竟然采用了“龟式相扑”小金爬到小黄的背上,小黄马上离开又爬到了小金的背上,小金想把小黄甩下来,小黄却死死抓住就是不下来,可是因为体型的劣势,还是小金赢了。那块宝地自然被小金抢去了。看小金在石子上悠然自得的样子,我有一点可怜小黄。所以把石子分成两份,让小黄也舒服一下。在两天的朝夕相处下,小金渐渐不给我添乱了,我觉得它们一定会变成我的贴心宠物的!

年味高三作文【篇2】

在人潮涌动的机场、火车站里,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带着一起在外务工的亲人,等待回家那班车的到来。他们不时踮起脚尖,不时看看时间,恨不得把眼望穿,焦急的盼着列车快点出现。以往畅通的高速公路在今天却变得十分繁忙,虽然有点拥堵,却没有发生争执与口角,大家都只是安静而有耐心的等待着,因为人们心里都清楚:每个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回家过个团圆年。远远地看见在楼下翘首以盼,等待我们着的亲朋们,我们相互热切地打着招呼,彼此争着帮忙接过手中的行李,一起热热闹闹的上楼去。家门口早已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茶几上满是奶奶准备好的果盘与零嘴食品,餐桌上层层叠叠摆放着腾腾热气的团圆饭,香味充斥着整个房间。“开饭啰!”爷爷笑盈盈地从厨房端出一大盘饺子,大家纷纷就坐,团圆饭这才正式开始。饭桌上,我们端着饮料与酒水一次又一次的碰杯,怀着满满敬意,送走过往并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舅舅们在讲述过去一年发生的有趣的事,爷爷奶奶则在给小辈们讲述他们那个时代的往事,一家人其乐融融,热闹而又欢喜。殊不知,有着旺财之意的狗年春节联欢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小孩子们排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晚会,一边吃着零嘴;像我这样大孩子们,则在一旁打扑克牌闹得欢声笑语;而大人们,正围着麻将桌也打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玩着玩着觉得乏味了,便相约着到楼下放小烟花。小点儿的,一窝蜂的挤进超市里头,挑选着想要玩的烟花,而大点儿的呢,则提前拿好打火机,等待着弟弟妹妹们来央求帮忙点火。不一会儿,天空上便炸开了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烟花,它们虽然转瞬即逝,但是,至少把时间定格在这一刻,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与绽开的烟花,是美好的。

大年初一一大早,门铃便响个不停,亲戚们一个又一个的前来拜年。刚进门看见孩子们,便从口袋里掏出小孩子们最期盼的红包,这时候,小孩儿们嘴里甜甜说着新年好,双手作揖,鞠躬着双手接过红包后,悄悄地溜进到房间,关上房门,欣喜着打开红包,心满意足地把“毛爷爷”收到口袋里。

屋外爆竹声声震响,烟花高空升起绽放,点亮了黑夜。人们默许着这年夜的喧闹,并用期待过年喜悦能迎来新年的祝福与希望!年,如此隆重而有仪式感的来到人间,大街小巷,热热闹闹,合家团圆,祝福声声

这才叫中国年,这才是年味儿!

年味高三作文【篇3】

过年了,但我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甚至都不期待过年。我不禁想到再过个几十年,我们会不会就没有过年这个概念了。

除夕睡到半上午,醒来才反应过来,今天居然是个大节日。这要放到我小时候,前半个月就开始激动,除夕前一天晚上更是兴奋的睡不着。起床后面对贴春联的活儿也是一推再推,随便贴完了就赶紧回到家里面暖和,毕竟除夕那天是真的很冷。下午全家人一起出动来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往年都是去奶奶家吃的,不过今年奶奶老了,做不动了,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我们家身上。爸爸掌勺,我和姐姐负责打下手。菜的品种是很丰富,但是都是平时能吃到的菜,只不过是把几顿聚到一顿来吃罢了。妈妈则是去执行春节当中一个重要的仪式敬老爷。忙碌了一下午,吃到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但饭后再也没有精彩的放烟花爆竹的活动了,架年火更不说了。估计除夕最有乐子的活动还是抢红包,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春晚没有几个精彩的节目,就是走个形式放在那里,没几个人认真看。从前整个除夕都是和邻居姐姐一起过的,一会儿窜到她家,一会儿来我家,但今年甚至从放假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过一面。大年初一的相聚活动也是愈发潦草。

关于年味儿变淡这个事情我想了很多天,渐渐从中悟出了社会和时代的影子。其实年味变淡并不是一件根本的坏事,从另一方面想它甚至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从前我们期待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吃上一顿比平时吃食更好的年夜饭,可以名正言顺的穿上自己期待已久的新衣裳,可以借着过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而现在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以经常吃好菜好饭,经常买新衣服穿。所以过年没有那么值得期待了。而春晚没有那么好看呢,是因为我们对娱乐项目质量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平时都可以看综艺,刷抖音,可以看到各种有意思的节目,一对比春晚就没那么有意思了。

再继续一想,年味变淡不全是生活变好了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而弄丢的。过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当然也有很多的传统习惯。用现代词儿来说就是仪式感。比如扫房子、贴对联、敬老爷,但是现在的我们却把这些仪式感认为成繁琐的事情而不愿意去做,自然丢失了过年的氛围,随之丢掉了年味。

过年,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年味儿需要我们的传承,年味儿不应该从我们这儿丢失。

所以,走出房门和家里人一起嗑着瓜子,唠着嗑,吃顿饺子,过个年。

年味高三作文【篇4】

内容简介:年味是什么?可能在我儿时觉得就是全家一起吃喝玩乐,然后围在暖炉旁看春晚,年年都这么过可能长大了就没味... 如果觉得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本文《年味高三作文1000字》由()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年味(高三/1000字)

年味是什么?可能在我儿时觉得就是全家一起吃喝玩乐,然后围在暖炉旁看春晚,年年都这么过可能长大了就没味道了吧!但年味这个老古董啊并没有那么简单。

先从大扫除说起吧。每逢过年妈妈都会在家里到处忙碌着,就像是有分身术一样,一会儿从那里钻出来,一会儿从这里钻出来,然而对于一个又大了一岁的我来说确实应该帮妈妈做点什么,于是妈妈便像一朵笑开了的花给我安排了一份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了擦三个柜子。说做就做,我拿起一张凳子,往上一踩,拿起抹布对着柜顶就是一擦,柜顶的灰尘有的随风而去,有的沾在抹布上不得动弹,顿时变得一尘不染,这时成就感油然而生,正当我擦到玻璃处时,发现自己越擦越脏,正当我绞尽脑汁,哭想办法时,猛的想起妈妈擦玻璃的样子,先用抹布擦一遍,在用报纸擦一遍,超干净,我便学着妈妈的做,还试着改进了一下方法,不一会儿柜子变得焕然一新了,虽说手有点酸,而且还搞了一下午,但心里甜滋滋的,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劳动的味道。

再说就是最有趣的贴春联。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吃团圆饭前贴上充满祝福的春联,各有各的风格,贴联主要讲究从右往左贴,而福的话主要是贴倒福还是正福,听哥哥说正福要贴在大门上,倒福要贴在房门上,因为倒福的话福只是到了门口没进去,还真是有一番趣味呢!在我家还会在门口处挂个灯笼,给大家来个开门红,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传统的味道。

贴完对联,接下来该吃团圆饭了。每到这个时候,家里都会邀请各处的亲戚来吃饭,组成一个大家庭,一到晚上大人们就会围成一桌,小孩子们又围成一桌,边吃边聊,聊各种趣事,一会儿这一桌大笑,一会儿那一桌大笑,整个屋里充满了年的味道,饭后大人就会把小孩召集起来,让孩子们列2018年的计划,还有对于去年学习的反思以及核实去年的计划是否达标,达标的还会有奖励的,最有可能的就是红包加钱,这是大家最喜欢的,每当颁奖仪式结束后我们就会聚在一起看红包里有多少,一起去买吃的和烟花,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果然不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团圆的味道。 (作文大全 )

之前还说着拿红包买烟花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跑到外面去买各种烟花,其中毫无杀伤力的居多,我们会用它来恶作剧,反正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看春晚,也不会管我们这群小屁孩。我们就会找一个人少的地方,然后躲在巷子里,如果听见有脚步声就把那种烟花扔出去,发出“啪”的一声,随后就会听到有个人“啊”的一声往前跑,我们每一次都会笑得肚子疼;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随一些年纪小的玩那种喷的烟花,拿在手上转圈圈,就像电视里面的仙子变身似的。每一次跟兄弟姐妹们玩烟花都会超开心,那一整天头上都顶着一个太阳。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烟花的味道。

不能忽视的还是走亲戚。每到走亲戚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一大堆的零花钱在向我招手,当然不能只有钱,还有他们对我的祝福。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准备丰盛的晚宴,以及充满爱意的祝福。这便让我想起了过去那时外公还在,而且身体特别不好,但一到过年他就会站在门口,吹着冷风等着我们的到来,然而儿时的我只会看到门口站着的外公把手举着的老高老高的,拼命的挥着,对着外公大喊:“外公,我回来啦!”外公便会对着我笑开了花,费好大的劲从兜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红包递给我,用他那沧桑的声音说:“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到了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心里都暖暖的,我都在想,其实一个笑就好了。可能这也是一种味道,亲情的味道。

年味不单单只吃喝玩乐那种表面上的味道,它还有更深的味道,一种感情上的味道,当然在这漫长的十多年中,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年,每过一个年都能学到很多,成长不少。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成长的味道。

第二篇:年味(高三/1000字)

年味是什么?是大街小巷一片红火的气味?是团圆饭散发出来的香味?还是家人团聚时共同欣赏春晚的趣味?

但我最难忘却的年味,却不是闻得着的味道,而是大年三十那早与爸爸一起贴春联的经历。

大年三十一早,父亲就把我叫醒了。这一天得是积极向上的,因为它象征着这一整年的样貌。这么早就起来了,这也算是新年里的一种氛围吧。

洗漱毕、早饭后,我便回到房间,但却发现父亲早已呆在房间里等我了。并且是有目的的因为我看到了桌子上的一沓春联。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一起把它们贴上门口。

去年的春联,都是我一个人贴的,今年还是跟爸爸一起合作,这项任务必然简单。我负责递春联和撕胶带,父亲负责摆位和粘贴。在父子默契而高效的操作下,横批“吉祥如意”就稳稳当当地贴在门上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贴上下联。父亲等待着。可等了许久,还没有春联递到他手上,便转头看到了窘迫的我:上下联要怎么贴呢?是这张贴左边,还是那张?我眉头紧锁,一时促起来了。

父亲看到我这番景象,于是径直随意从我手上拿走了一条。我们的上下联分别是“迎喜迎春迎富贵”和“接财接福接平安”。父亲拿走的是上联,但把它贴在了门框的左边。看我在这里冥思苦想,父亲便把胶带也拿走自己贴了,但专注的我没有发现,仍旧在思考该怎样贴。

“什么起什么收,什么起什么收”有什么东西就在我脑边回响,但就是无法接触到。但这些响声同时也是爸爸撕胶布的声音。

我好像突然抖了一下,猛地回想到班主任语文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的讲解,她好像凑到了我的耳边,对我耳语:“仄起平收!”

我惊起得跳了起来,大叫到:“仄起平收!爸爸!是仄起平收!”但爸爸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解释,上联应该贴右边,而下联应该贴左边。

爸爸听着头头是道,“嗯,嗯。”随后不经意地贴稳了最后一张胶布,上联这下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左边。

可能没人能够理解我当时绝望的心情,我当时既伤心又愤怒地讲道:“爸爸,你摆错啦!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的联开始,最后一个字是一、二声的结束!”父亲想了一会儿,问到:“既然如此,为什么从右往左?”“应为古代人从右往左啊!”我想都没想就答道。

良久,爸爸抚了抚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可我们现在看字是从左往右啊。春联不就是给我们看的吗?现在也有我们的新文化,这么新旧融合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再说,也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啊,这么读不更习惯了?”

我被父亲近乎完美的解释说得无法反驳。是啊,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这种耐人寻味的探索,不也是一种年味?贴完春联之后,我顿时感觉家里有了一种过年的喜庆。

原来,很多都是年味。团圆饭的香味、年货腊肉的咸味、对事物探索所带来的趣味它们全部是年味啊。它们给予的,都是积极、阳光的美好,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第三篇:年味(高三/1000字)

除夕前后,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杀鸡宰羊,准备年货,等待着在外的亲人回家团圆。工作在外的游子们也赶着车急急忙忙回家。商场里打出各种过年的折扣活动年味,无处不在。

除夕前,我们这儿的鞭炮店是人满为患,店主当然满是欢喜,笑迎各种顾客,满怀欣喜的老人;雀跃的孩子;出手阔绰的年轻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脸上洋溢的喜庆的笑容。为了过年的热闹气氛,鞭炮成了必备品,孩子们在鞭炮的啪啪声中,得到无尽的快乐,老人的笑脸也也似礼花般灿烂无比。咦,哪儿传来清脆的鞭炮声夹带猪的叫声?原来是奶奶隔壁家在杀年猪,主人家看着门板上养了一年的白白胖胖的年猪,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大块吃肉的场景,眼里全是满足。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奶奶家门前的池塘围满了人,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使劲扯着手里的渔网,生怕漏掉一条鱼,池塘里鱼儿欢快地跳着,岸边拿着桶子、篮子准备分鱼的村民们,调皮的孩子拿着棍子追逐着,一会戳戳这条鱼的眼睛,一会拉拉那条鱼的尾巴,好一副丰收和谐的画面啊!

终于等到除夕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挂上了大红灯笼。也许是为了驱兽,也许是为了热闹,除夕晚上,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似约定好了一样,家家户户都彻夜开着门庭的大灯。八点前,孩子也好,大人也罢,都是各户串门,谈谈一年的收成,谈谈外面的工作,谈谈各自的孩子,或者谈谈对来年工作生活的畅想,这一天成了全村人晒“成绩单”的日子。八点以后,各自回家与家人团聚,看着春晚,磕着瓜子,述述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家家都是欢天喜地,热闹非凡。今年我家的除夕比往年更热闹了,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五个多月的弟弟,哭哭闹闹,笑笑叫叫,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这个年也因为有了他而更加热闹。春晚是中国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今年的春晚也与以往有着很大不同,虽然依旧是大牌云集,但是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无不显示着我国的科技进步,我国的国力发展,而国际友人的参与,更加体现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春节这一传统节日逐步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的节日。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年味更浓,除了出门拜年。我们韶山还有一特色活动,那就是上xx铜像广场给xx拜年,一来表达人们对xx的爱戴之情,二来祈祷xx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拜过xx后就是回家拜祖宗了。只有拜过祖宗后才正式开始拜年活动,亲戚家,朋友家,邻居家,从初一到十五,到处都是“拜年”声。听,远处又传来了锣鼓声,呐喊声,原来是龙灯来闹春了,从前坪到堂屋,从厨房到客厅,“龙”都留下了它的足迹,人们远远地就开始燃放鞭炮接“龙”回家,都期盼着“龙”带给大家好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鞭炮声中,锣鼓声中,欢笑声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如今的年味除了传统的风俗,更多了现代的味道,微信红包,智能手机,家家地坪里停着的小汽车,无不体现着现代气息,相信明年过年的年味比今年又会有着不一样的体现。

第四篇:年味(高三/1000字)

过年时,我们经常会提到“年味”一词,可年味是什么呢?年味其实就是过年时团聚的喜庆欢乐的气氛。年味的体现其实就是窗外烟花鞭炮噼里啪啦的巨响;就是门上对联的优美笔墨;就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诚实接受了的压岁钱;就是一顿解除亲友隔阂,红红火火的年夜饭和春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出自于王安石的《元日》,写出宋代人过春节,放鞭炮时的场面,当然,我们现在仍然在放烟花,点爆竹。其实这种习俗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我们汉族过年放爆竹是为了辞旧迎新,可是我被巨响吓得够呛,后来有传说是为了驱赶一种名为“年”并以人为食物的猛兽。说法很多,不必拘泥。总之,放鞭炮是为了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过年时,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不论贫穷与富有;不管忙碌或清闲,我们都会在新年到来之际贴上对联和横幅。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早些年,对联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现在贴对联也是增加几分年味吧!

说到过年,其实很多同学已经想到压岁钱了吧?反正每回我的压岁钱都会被老妈威逼利诱地“抢过去”大家都知道手中的压岁钱的来历吗?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他们认为小孩子容易遭受鬼祟的侵害,而“岁”音同“祟”讲到这,有同学想说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了!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如果你不是小孩了,那么你不仅收不到压岁钱,还得给小孩子压岁钱,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想知道如何不承认自己是小孩又能收到压岁钱的办法吗?看来有同学有求知欲望,那我就说了:到老年就行了。因为压岁钱分两种,其中一种是晚辈给长辈的,这个“岁”意思就变了,代指年岁,意在祝福老人长寿。我只想说,还是珍惜童年为好啊!

春节过年之际,不管在哪,都得挤出时间;挤进春运人流;挤进飞机,高速或火车。这是为什么呢?只为回家过一个好年,为了新年之际的那一顿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中国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做好了准备,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这一顿饭充分体现了我国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这一种精神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但现在,古老的传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迫于生活压力,都只能选择不过年回家。比如我大姨夫,姨妈都没回来,只有我大表哥从他读大学的地方过来聚了几天。这样的话,年味就会淡几分。所以,有钱没钱,还是回家过年的好。

当一片片烟花在空中绽放;当一盘盘美食在桌上飘香;当一件件新衣在身上发亮,我们都会感受到这过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气氛,这就是年味。

第五篇:年味(高三/1000字)

每逢正月,咱们小镇家家户户都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大概在小年前一个星期,商店里就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若是你去晚了,商品可能早就一抢而空了。小孩们也乐的在街上跑,到了过年,小孩子们才会聚在一起叫,闹,他们互相询问对方的情况,又嬉闹着去买花炮。

大人们会准备个一个星期,将买回来的食物烹饪好,有些腊肉腊鱼还挂在院子上,一个不留神,花猫就会腾空跳起,用爪子扯着鱼和肉,一溜烟跑到角落里大快朵颐去了。最热闹的是全家坐在一起包饺子。大人们一起擀皮,互相唠着家常;小孩们就忙着将肉馅包进柔软的饺子皮中,小孩子们贪吃,偶尔会伸出小指头,刷一刷馅,再放入嘴里津津有味的舔,过了一会又会鬼鬼祟祟的伸出指头。到了前一天晚上,大人们开始在院子内摆桌椅。我们小镇有一个习俗:当过年时,全小镇的人要在一个院子内一起过年,这样才会显得有年味。餐桌上还摆上了女人们到外去采集的野花野草,用来装点。餐桌上的每个器具都是锃亮锃亮的,好似新买的一样。

在小年那天晚上,全镇人聚在一起,举杯欢笑,共聚一堂。这时,往往是镇上最热闹的时候。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更有甚者,会在晚宴上展现自己的才艺和风采,端着酒杯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吃完饭,大家会聚集到另一个较为宽敞的院子内,院子中央已堆满了前一个星期采集到的枯木枝和可燃的草,这时往往会举行篝火晚会,会由一位最年长的老人慢慢的走到枯木枝旁,神圣的点起火堆。火苗随风飘荡,似而在跳舞,似而又在吟唱。大家围着篝火,一起跳着我们镇上最有名的舞蹈,火苗映的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每张脸上是一个大大的微笑。

即使有异乡人到我们小镇来做客,篝火晚会也丝毫不减热闹。小镇上的人都热情满满,但凡有异乡人,镇中妇女会倒一杯热腾腾的甜茶,寓意温暖甜长,在篝火晚会上必定会围着异乡人跳舞,目的是让异乡人快速的融入进来。我们小镇的篝火晚会不亚于春节联欢晚会,等到这一天,都没有人再去关注春晚,而是投入到我们小镇的春晚上来。

吃完,闹完,大家互相道别,各自回到各自家中,你以为我们就过完了吗?其实还早得很呐。回到家中,大家围坐在火炉边抱团取暖,小孩子们坐在一旁玩游戏,更多的是玩麻将。小孩们都不懂麻将怎么玩,但一样也可以玩得很尽兴。到了晚上十点,该是长辈们给晚辈们发大红包的时候了!孩子们跪坐在地上一圈,一个个的给长辈磕头,磕得响的红包一定是最大的。磕完头后,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比较着红包的数量和金额,时不时有争吵声传来,“你的怎么这么多?”“我磕得最响,为什么红包才这么点?”其他孩子们往往不会去管争吵中的几个孩子,散作一团,出去点花炮去了。

到了零点整,大家一阵欢呼,簇拥着到了院子内,院子里的小孩子早就急不可耐了,看到大人们出来,连忙放的放鞭炮,放的放烟花,好不热闹!硕大的烟花在天空中尽情绽放,光彩夺目的它们映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大家奔走相告,互相拜年,还有的在看到烟花升腾的那一刹那连忙许愿,希望梦想成真。

我们小镇的家家户户都呈现出热闹的景象,年味十足,每个人都在新年这一天开了一个好彩头。或许,过年就需要这么闹,过年就需要年味十足!

第六篇:年味(高三/1000字)

天上没有雪,只有那冰冷而又凛冽的寒风在窗外狠狠地刮,这就是年吗?坐在车内看着车外的景色,这没有雪的平原失去了它的妩媚,竟然让我感到几分的陌生。

一进家门,就受到了二老的热烈欢迎。走进熟悉的大厅,屋里的家具,都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和去年来时好似并无什么差别,但等了好久,舅舅舅妈,叔叔阿姨都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们都搬走去北上广了。印象与期望中的团圆之喜,也成了一下子幻作了泡影。在屋里愣神的功夫,二老就把年夜饭端上来了。就像往年一样,家人们团团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拉着家常。席间,在这热热闹闹下,让我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竟然这一切显得冷冷清清。左想右想,前思后看,鞭炮声怎生稀疏了几分?偶尔响起几声,也稀稀拉拉,零零落落的,好像偶尔打几个闷雷,一点也没有了以前的感觉,这心中好不是个滋味,只是手抓着筷子,呆呆地看向窗外。

外公看我这副神情,也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政府管制放鞭炮啦,蓝天行动吗,你看这报纸上写的“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认真落实市县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的工作要求。””我默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记得往年这时候应该是满街红遍,到处都是红灯笼红毯子,窗外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来来往往,到处是人,我们遇到人啊,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总得道一句“过年好”。屋外烟花闪耀,轰隆隆的,似电闪,似雷鸣,响得热热闹闹,响得欢欢喜喜,响得年味十足,时而飘进鼻中的那一股火药的奇异幽香,竟也是分外亲近。妈妈忙前忙后做的年夜饭中美味的饺子,我们大伙吃着吃着,伴随新年的钟声一响,没有时代广场的气派,却也是一方中国风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闹得大地上好似锣鼓喧天,整个天空都被烟花映的五彩缤纷的,好似四月烟柳五月繁花,一同在天空上展现繁华,一切的一切渲染着过年的气氛。子夜,这座小城也有了唐都的风派,家家户户依旧灯火通明,喜气洋溢,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小吃摆满了餐桌,父辈们开怀畅饮,就这么、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毕竟酒逢知己千杯少吗。他们也总会让我尝一口,而我不会一口吐出,口中依旧是满满的苦味,我总会问他们酒有什么好喝的,他们便会回答我酒不是什么饮料,它是思乡的泪,回家的寐,品味的是苦,忘却的是痛,我便点点头,好似我真的懂了一样。大家一起说着各种各样的吉祥话,既饱了口福,还温了心坎。

我长叹了一口气,几滴眼泪在眼中闪烁。

这是内心的瓦解,还是纯净的污浊?我依旧不得而知,想感慨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

最后:以上就是关于《年味高三作文1000字》的内容,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持续关注(),精彩不断!

年味高三作文【篇5】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甲午元旦》

犹记得儿时,放假回奶奶家过年,人还未到,心已沸腾。村里张灯结彩,平日奔波在外的子孙纷纷回家团圆,方正乌黑的炭垒成小塔,上面贴着红纸,写有旺气冲天。鬓发已白的爷爷奶奶看着回来的子孙们,乐呵呵地笑着;小孩子们踮起脚取下碟子中的糖果,尽兴地吃着;正值壮年的男人们,忙着清点搬运过年时用的烟花爆竹,配合十分默契;妇女们围着坐在一起包饺子,闲话家常;哥哥姐姐们正谈着学习、生活中的事,其乐融融。

夜幕降临,家人们欢聚一堂,吃着各种馅的饺子,看着春晚,说着过年后我就xx岁了,我要吃xx个饺子!不亦乐乎。饭后,旺火燃起来了,光火照亮了这一方土地,明亮的火焰随风飘舞,只要靠近旺火就能感受到那令人安心的温度。

砰!啪!

一簇火焰冲天直上,在空中绽出美丽的花朵。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烟花在空中起舞,宛如逆飞的流星,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出来欣赏这焰色的天河。在此刻,繁星与月亮都显得黯然失色。

美丽的烟花已经燃尽,旺火的炽焰也一改之前的猛烈热情,转为稳重不息的火焰。大人们就开始帮我们小孩子拔萝卜,即站在旺火前让大人抱着自己往高举,祈愿来年能够继续长高。过后,我们都回到屋里休息,大人们开始忙着祭神拜天,摆放熏香、水果、糕点、干果一炷清香拜九霄,以感谢神明带来的平安与和乐,并祈求来年祂仍可以保佑家人六时吉祥,四季安康。约子时,大人们把早早蒸好的花馍放进旺火中烤,烤至外皮金黄,再配上刚做好的美味烩菜,简直香极了!

还记得在孩子们睡前,大人们都会与我们作约定:初一醒来要先吃一瓣福橘,这样就能在新年里幸福平安,还嘱咐不要睡懒觉,否则这一年就会变成懒蛋;也不能叫别人的名字起床,否则会让他一整年都处于被催促的状态中;还有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不要倒垃圾等注意事项,不然会倒财运但我小时候只觉得麻烦,刚起床便想着找人拜年,说些讨喜的话,要一些压岁钱来,但几乎每次刚到手,还没捂热,耳畔就传来妈妈的肺腑之言:妈妈先帮你保管,进城再给你好不好?我就知道,我的压岁钱又一去不返了。随后从初一至初三的几天,大概就是同伙伴一起玩,天天吃丰盛的六荤五素四菜三汤了,奶奶还会给我塞些饮料罐头,开心极了!

大概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年,就是我日日夜夜所期盼的佳节。

但从什么时候起,年的味道开始变得寡淡起来了呢?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仍是旺火、烟花、春晚、饺子、香火,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可随着孩子们的日渐长大与长辈们的日渐衰老,似乎一切又都变了。院子里再也没有了小孩子的欢笑声,老旧的电视机也换成了液晶大屏,可播放着的春晚却无人问津,就连热闹的烟花和旺火也只是在孤寂地响着,燃着,只有那轰天的响声会时不时引起屋子里人们的注意。曾经聚在一起聊天的哥哥姐姐们都长大了,可由于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同,共同话题也渐渐变少了;大人们的闲聊话题也不再轻松,心事重重地说着孩子学业、婚嫁的事。当我拜年时,竟也开始变得窘迫羞涩起来,说着重复的毫无新意的祝福语,接受着我本不应接受的压岁钱。

年在我眼中似乎已不再是快乐、热闹的象征了,反而渐渐感到过年变得麻烦起来,打心底想要逃避这件事。可年又有什么错呢?年还是年,并没有多少改变,而人的变化,却使我们感觉到年的味道在慢慢消弭

年味高三作文【篇6】

年味是什么?可能在我儿时觉得就是全家一起吃喝玩乐,然后围在暖炉旁看春晚,年年都这么过可能长大了就没味道了吧!但年味这个老古董啊并没有那么简单。

先从大扫除说起吧。每逢过年妈妈都会在家里到处忙碌着,就像是有分身术一样,一会儿从那里钻出来,一会儿从这里钻出来,然而对于一个又大了一岁的我来说确实应该帮妈妈做点什么,于是妈妈便像一朵笑开了的花给我安排了一份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了擦三个柜子。说做就做,我拿起一张凳子,往上一踩,拿起抹布对着柜顶就是一擦,柜顶的灰尘有的随风而去,有的沾在抹布上不得动弹,顿时变得一尘不染,这时成就感油然而生,正当我擦到玻璃处时,发现自己越擦越脏,正当我绞尽脑汁,哭想办法时,猛的想起妈妈擦玻璃的样子,先用抹布擦一遍,在用报纸擦一遍,超干净,我便学着妈妈的做,还试着改进了一下方法,不一会儿柜子变得焕然一新了,虽说手有点酸,而且还搞了一下午,但心里甜滋滋的,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劳动的味道。

再说就是最有趣的贴春联。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吃团圆饭前贴上充满祝福的春联,各有各的风格,贴联主要讲究从右往左贴,而福的话主要是贴倒福还是正福,听哥哥说正福要贴在大门上,倒福要贴在房门上,因为倒福的话福只是到了门口没进去,还真是有一番趣味呢!在我家还会在门口处挂个灯笼,给大家来个开门红,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传统的味道。

贴完对联,接下来该吃团圆饭了。每到这个时候,家里都会邀请各处的亲戚来吃饭,组成一个大家庭,一到晚上大人们就会围成一桌,小孩子们又围成一桌,边吃边聊,聊各种趣事,一会儿这一桌大笑,一会儿那一桌大笑,整个屋里充满了年的味道,饭后大人就会把小孩召集起来,让孩子们列2018年的计划,还有对于去年学习的反思以及核实去年的计划是否达标,达标的还会有奖励的,最有可能的就是红包加钱,这是大家最喜欢的,每当颁奖仪式结束后我们就会聚在一起看红包里有多少,一起去买吃的和烟花,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果然不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团圆的味道。

之前还说着拿红包买烟花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跑到外面去买各种烟花,其中毫无杀伤力的居多,我们会用它来恶作剧,反正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看春晚,也不会管我们这群小屁孩。我们就会找一个人少的地方,然后躲在巷子里,如果听见有脚步声就把那种烟花扔出去,发出“啪”的一声,随后就会听到有个人“啊”的一声往前跑,我们每一次都会笑得肚子疼;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随一些年纪小的玩那种喷的烟花,拿在手上转圈圈,就像电视里面的仙子变身似的。每一次跟兄弟姐妹们玩烟花都会超开心,那一整天头上都顶着一个太阳。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烟花的味道。

不能忽视的还是走亲戚。每到走亲戚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一大堆的零花钱在向我招手,当然不能只有钱,还有他们对我的祝福。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准备丰盛的晚宴,以及充满爱意的祝福。这便让我想起了过去那时外公还在,而且身体特别不好,但一到过年他就会站在门口,吹着冷风等着我们的到来,然而儿时的我只会看到门口站着的外公把手举着的老高老高的,拼命的挥着,对着外公大喊:“外公,我回来啦!”外公便会对着我笑开了花,费好大的劲从兜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红包递给我,用他那沧桑的声音说:“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到了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心里都暖暖的,我都在想,其实一个笑就好了。可能这也是一种味道,亲情的味道。

年味不单单只吃喝玩乐那种表面上的味道,它还有更深的味道,一种感情上的味道,当然在这漫长的十多年中,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年,每过一个年都能学到很多,成长不少。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成长的味道。

年味高三作文【篇7】

年味是什么?是大街小巷一片红火的气味?是团圆饭散发出来的香味?还是家人团聚时共同欣赏春晚的趣味?

但我最难忘却的年味,却不是闻得着的味道,而是大年三十那早与爸爸一起贴春联的经历。

大年三十一早,父亲就把我叫醒了。这一天得是积极向上的,因为它象征着这一整年的样貌。这么早就起来了,这也算是新年里的一种氛围吧。

洗漱毕、早饭后,我便回到房间,但却发现父亲早已呆在房间里等我了。并且是有目的的因为我看到了桌子上的一沓春联。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一起把它们贴上门口。

去年的春联,都是我一个人贴的,今年还是跟爸爸一起合作,这项任务必然简单。我负责递春联和撕胶带,父亲负责摆位和粘贴。在父子默契而高效的操作下,横批“吉祥如意”就稳稳当当地贴在门上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贴上下联。父亲等待着。可等了许久,还没有春联递到他手上,便转头看到了窘迫的我:上下联要怎么贴呢?是这张贴左边,还是那张?我眉头紧锁,一时促起来了。

父亲看到我这番景象,于是径直随意从我手上拿走了一条。我们的上下联分别是“迎喜迎春迎富贵”和“接财接福接平安”。父亲拿走的是上联,但把它贴在了门框的左边。看我在这里冥思苦想,父亲便把胶带也拿走自己贴了,但专注的我没有发现,仍旧在思考该怎样贴。

“什么起什么收,什么起什么收”有什么东西就在我脑边回响,但就是无法接触到。但这些响声同时也是爸爸撕胶布的声音。

我好像突然抖了一下,猛地回想到班主任语文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的讲解,她好像凑到了我的耳边,对我耳语:“仄起平收!”

我惊起得跳了起来,大叫到:“仄起平收!爸爸!是仄起平收!”但爸爸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解释,上联应该贴右边,而下联应该贴左边。

爸爸听着头头是道,“嗯,嗯。”随后不经意地贴稳了最后一张胶布,上联这下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左边。

可能没人能够理解我当时绝望的心情,我当时既伤心又愤怒地讲道:“爸爸,你摆错啦!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的联开始,最后一个字是一、二声的结束!”父亲想了一会儿,问到:“既然如此,为什么从右往左?”“应为古代人从右往左啊!”我想都没想就答道。

良久,爸爸抚了抚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可我们现在看字是从左往右啊。春联不就是给我们看的吗?现在也有我们的新文化,这么新旧融合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再说,也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啊,这么读不更习惯了?”

我被父亲近乎完美的解释说得无法反驳。是啊,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这种耐人寻味的探索,不也是一种年味?贴完春联之后,我顿时感觉家里有了一种过年的喜庆。

原来,很多都是年味。团圆饭的香味、年货腊肉的咸味、对事物探索所带来的趣味它们全部是年味啊。它们给予的,都是积极、阳光的美好,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年味高三作文【篇8】

在江南霪霪的细雨中,撑一把油纸伞,看柳下打马徐行的过客。在长安精雕的窗棂旁,引一壶杜康,赏一轮不及故乡明的玉盘。在漠北仆仆的黄沙中,满上一张弯弓,听金戈铁马里隐约的《梅花落》。  中国味总是这样不经意地展示他傲人的风采,小至一方刻印,大至一方水土,“中国味”这三个字浓缩了从海岛到平原,又从平原到高原的一切,浓郁得口齿留香,意犹未尽。但这美味正被全球化的浪潮一点点稀释,变成纷繁杂烩里的一道调味菜,中国味,你还尝得出吗?“良辰美景都付于,奈何天。”一曲《牡丹亭》唱绝了那个且听且吟的腔调。《游园惊梦》惊不醒纸醉金迷的人们。多美的中国艺术瑰宝,却只能从视频模糊的光影中寻找杜丽娘的倩影。于丹教授曾做过专题节目,一出出折子戏被解读被透析,但这些过眼云烟的一幕幕在闪烁的荧光屏上一晃,留给我更多的却是对文化的叹息。  你脱下凤冠霞帔,将油彩擦去,大红的帷幔结束了这出戏。昆曲所处的尴尬局面也是许多传统艺术所正面临的,希望这大红的幔布在缓缓闭上之后还能再度拉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最具中国味的真情告白,比起直译的“我爱你”更有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隽永。“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一格格的方块字才可能拥有的魅力。而今,充斥着现代味的,可以轻易地换上“字母装”,流传于世界每个角落,却再也回不去盛唐时素胚韵脚的中国味了。那些绝版的李白、苏轼、无名氏,在柜子的顶格发出灰蒙蒙的光,照得人心寒。  中国味中又一道美味叫“剑”。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那个侠骨柔情的江湖都离不开一把好剑。铸一支名剑花费多少功夫还有多少人知道?只有深山里的师徒二人还在缅怀那个热血飞扬的年头,而我们,全身的热血已在逐代的平和中变得循规蹈矩,早忘了祖先们的激情。  中国味还有多少正在溶解,多少已被替代?我们还有多少尚来不及品味就已被一碗杂烩取代?请大声呼喊:“给我来碗中国味!”

评: 本文通过昆曲从古时的繁荣走向现时的衰败、古代诗词少人问津,现代流行,古时的热血飞扬逐渐变为现时的循规蹈矩这三个具体事例,通过对比的论证方法(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来阐述“中国味正在消失”的事实,表达了对中国一些优秀文化正在被溶解、被替代的现状,提出“要留住中国味”的观点。文中多处优美诗句的引用,对昆曲、折子戏的叙述,体现出作者的文学底蕴,文章意境显得优美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