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科学实验作文

发表时间:2024-06-20

科学实验作文十二篇。

作文是学生探索语文学科魅力和深度的必备工具,写作文是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作文如何写的又快又好?关于“科学实验作文”我们有什么可以了解的呢,欢迎你分享我的作品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

科学实验作文(篇1)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

在课外书中,我学到了有关热气球和孔明灯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实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亲动我放下书后就去找来了,做孔明灯需要:一块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和拷贝纸、裁纸刀、剪刀、尖嘴钳、棉线、502胶、电线、棉花、竹条,然后借来了一盏酒精灯,我就动手制作孔明灯了。用裁纸刀将竹条削到厚薄3毫米以内,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有时候竹圈可能会不圆,那就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就很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然后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塑料袋飘飘悠悠地奇迹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顶。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站到桌子上面将那盏孔明灯拿了下来。然后,我来到屋子外面,将手松开,那盏孔明灯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简直看不到了。啊,简直太过瘾了!

升空时受到场地与天候之影响较大。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走在无风的时候放飞孔明灯。第一步先将灯体撑开,并于四周与底部系上控制。第二步填装燃料。第三部点火后,将进气口尽量压低,以减少热气流失,但不要过低,以免氧气不足而熄火。同时四周的控制线必须拉直。第四步加热直至灯体内之热气温度足够后,才可以把四周控制线慢慢松开,以维持灯体稳定上升,而底部的控制线必须控制灯体上升的速度与高度。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很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科学实验作文(篇2)

今天,我妈妈将为我做一个实验。这是什么样的实验?我很期待,也很担心。我妈妈准备好做那个实验了。她还准备了三种材料,白皮书。杯子和脸盆。我想用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实验......

实验开始了。母亲先把脸盆装满水,然后把水倒进杯子,最后把白纸放在杯子的嘴上。将杯口倒置。结果,水倒了出来,纸湿了。实验也失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水倒过来时会洒出来。我妈妈告诉我,杯子里的水太满了,所以应该少加水,如果气体释放空,水就不会溢出来。

母亲又做了一次实验,结果令人惊讶。白皮书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倒下。相反,它挡住了水。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喊道:"妈妈,你太好了,太棒了!"在我的要求下,我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做了几个实验。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空气的压力是空并紧紧地抓住水,所以水没有溢出来。这个实验真让我吃惊!

科学实验作文(篇3)

我们以前做过很多种实验,比如鸡蛋浮起,水中电灯等等。我们今天做的却是纸张大力士的实验。

今天的作文课上,黄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大力士吗?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大力士是很强壮的;有的说大力士是可以举起常人举不起的东西。可是老师又来卖关子了: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纸张大力士,你们信吗?

实验开始了,第一轮的名字叫小试牛刀。我们拿出两本书,将每本书分成两份,再相互交叉在一起,然后把两本书分开。我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书,微微一拉,书就出来了。我心想:这么简单,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真是不自量力,这还叫大力士?

想着,又开始了第二轮。老师叫我们把每本书分成四份,夹在一起,我双手捏住书,稍微一用力,书又被我给拉开了,我轻视地看了它一眼,它安安稳稳地躺在那,好像什么事没发生过一样,我心想:不管你有多厉害,哼,还不是我的手下败将。

第三轮开始,老师叫我们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翻开,再夹在一起。灯光照在书本上,书发出哗哗的翻页声,我轻轻用两指一捏,扯着书往后退,什么?它居然没动?难道它还跟我耍小脾气?我伸出双手,用力一拉,书又开了,我想:你就算这样,你还不是输了?

过了一会儿,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把书拉开。于是,老师把一些还没分开的书拿到了讲台上,老师叫我们班的两位大力士:林智宇和李翱翔,只见他们大步流星,得意洋洋地走上了讲台,眉毛还高高在上。老师把书递给了他们,只见他们咬紧牙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好像使出了吃奶的劲。过了一会儿,这眼前的一幕,让我们下巴都快惊掉了。李翱翔被林智宇拖到了门口,李翱翔眉毛紧紧皱在一起,眼睛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于是,黄老师到了李翱翔那边伸出了援手。这时,黄老师仿佛是李翱翔的救命稻草,不一会儿,林智宇就被他们慢慢地拖着向前移动。看到这副情景,让我想起了运输带上的货物。黄老师又说:还有谁想来试试?老师,我!这时,刘宇姣自告奋勇地回答,刘宇姣加入到了林智宇的队伍,他们的力量不相上下,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终于,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后,书被拔了出来。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些同学喊出了答案:是摩擦力。原来书页与书页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书页越多,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书就越难被拔出。原来,是我小看它了,我以为它只是一点微薄的力量,可是,事实证明它并不是,没想到小小的两本书,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力量,需要四个人才能把它拉开,我顿时对它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只要学会团结,将单个的力量累积起来,就会变得很强大。

科学实验作文(篇4)

这天,我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订阅的杂志《快乐科学》,突然看到了一个关于纸的实验,题目叫做《谁能把纸对折7次》。实验内容很简单,就是把这张纸对折7次。

看了这个实验,我心想:把一张纸对折7次,这还不简单,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于是顺手拿来一张A4纸,便开始折起来。对折第一次,纸变成了两层,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一下就折好了。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纸张以一步步变成4层,8层……也都没什么问题。可是自从第4次开始,问题就来了:当我折好后,发现没有之前那么整齐了,折痕的中间几层和外面几层开始变得参差不齐了,外面几层比中间几层看上去短了一些。接下来是第五次,折好后的纸变得更加地不整齐了,中间的折痕处已经有了好几道皱巴巴的痕,而这时纸张已经变成了2×2×2×2×2=32层了。我又继续对折,但这次比上一次更费劲,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折好,这时纸张的厚度已经达到了64层,还能再折下去吗?这还是个疑问。但只要再折一次我就能成功了,于是我开始着手这最后一次的折叠,可是偏偏这第7次无论我用多大力都折不好!虽然我已近看到了结果,但我还是不相信。我心想:难道一张纸真的只能折6次吗?我不信,一定是A4纸太小了,我换一张大的纸一定行!于是,我拿来一张4面的报纸,大约是A4纸三,四倍。于是,我又开始折起来,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可是到了最后,第7次还是折不了。哼,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如果不是纸不够大,那就一定是厚度的问题。于是,我选择了最薄的餐巾纸来进行我的第三次实验。这次我终于勉勉强强折上了第7次,但是却根本不成样子了,完全达不到折纸的标准。唉,无论是大的纸还是薄的纸都不行,看来我注定是成功不了了。回顾我整个实验过程,从一开始怎么也不相信到自己实验后的结果,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可是到底为什么一张纸只能折6次呢?我又一次拿起了书本,书上说:一张纸最多只能折6次,而且与纸的大小无关。张纸每对折一次,厚度就会翻一倍。当把纸对折6次后,纸就变成了64层,由于张纸中的纸纤维有很强的联结力,当再对折的时候,张纸的外侧就会因为产生极大的拉力而无法再伸长,所以我们无法将纸继续折叠下去。

哦,原来如此!看了原理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纸纤维无法再伸长所以不能再折了。从我一开始的怀疑到自己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深信不疑的结果,不由得令人惊叹:“科学真奇妙!”

科学实验作文(篇5)

那次科学课,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我只要想起那回的模拟火山爆发实验,我就感到趣味无比。

那次,我们四人小组(张智典、龚婉淇、张峻玮和我)准备了饮料瓶、面粉、小苏打、白醋、勺子、红墨水和鞋盒作为实验材料,就开始了精彩的实验。

我们先将饮料瓶加半瓶水,放入2/3的面粉,用勺子进行搅拌。刚开始,张智典轻松地将面粉搅来搅去,但过了一会儿就搅不动了,另一名女将龚婉淇前来帮忙,两个人咬着牙,尽量将面搅匀,直到面粘 稠为浆状才停止。看着一个个面疙瘩,我们为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前提步骤而喜悦。

第二阶段开始了。我们拿出红墨水,把它灌入面中,染成了红色,像极了血红而炙热的岩浆。张峻玮掏出小苏打,正要一股脑地倒下去,张志典制止了他。原来,半个手掌多的小苏打都能和100斤面,要 节约资源,可不能乱放。我只加了一小勺小苏打,小苏打就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我们原来的`半瓶面糊就被小苏打发酵到了瓶口。

呵呵,“岩浆”已经在瓶口蓄势待发啦!第三个阶段,我手拿白醋,倒了好多,只见那岩浆迅速涌了出来,溢到了鞋盒中。可是,我们还没有实验够呢。我将一大瓶白醋全部倒入瓶中,只听见“岩浆” 发出“嘶嘶”的响声,接着第一波“岩浆”直冲天花板,仿佛一朵蘑菇云喷上云霄。但见第二波“岩浆”也华丽地喷出,第二波与第一波“岩浆”融为一体,落了下来。但壮观的场面并没要结束,第三 波、第四波也涌了出来……

成功了!我们高兴地几乎跳了起来。

实验成功后,科学老师告诉我们:“火山喷发”是因为小苏打和白醋中的醋酸产生了化学反应,促使里面的物质迫不及待地涌出,也就形成了“火山喷发”的奇景。

那次可真是次有趣的实验,让我们既收获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

科学实验作文(篇6)

那是一个早读,虽是一个普通通的早读,但是,我的心里好像揣了只免子似的砰砰直跳――今天早上要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的抽测!

我忐忑不安地到了教室门口,发现同学们也在紧张兮兮地加班加点、临阵磨枪,这使我好歹得到了一点心理安慰。我赶紧几步走到位置上,拿出复习资料单,开始临时抱佛脚。读了大约30分钟,人差不多齐了,我也更急了,一种钟仿佛变成了一百万年!

正在这时,考官来了,我的心脏差点儿躲到胃里去避难,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我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燃眉之急。再看同学们,除了几个有准备的看上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以外,大家都躁动起来,蚕豆大的汗水在我们额头上密密麻麻地扑着,有人甚至站了起来。考官读完了抽到的同学名单,我们教室里静了几秒,又爆发出一阵返祖号叫,像被押上死刑场的犯人忽然得到了赦免!我的心里也一阵狂喜——"Yes!goodjob!太好了!"

只有那几位被抽到的同学,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直在那抱怨个不停。

这事让我明白了,学习要靠平时一点一滴认真积累,不要临时抱佛脚。

科学实验作文(篇7)

昨天科学课上做的是浮力实验。第一个实验,顺利通过了。第二道实验是在水里加味精使番茄浮起来,张老师先是倒了三分之一袋味精,“哇,好浪费哟,这些味精可以烧多少道菜哪!”我一边看,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转头看看,同学们吧,他们也都是一片哗然,然而张老师仍不紧不慢地倒味精,好像胜券在握了一样。

三分之二袋味精倒下水槽了,全班变得更加失控了,大家都认为番茄不可以在味精水中浮起来的。于是,大家都狂笑起来,这使我真正地理解了“仰天大笑”和“前仰后合”的真正含义。而张老师在面对如此嘲笑时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仍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

张老师继续倒味精,同学们继续笑,这使我想起了哥白尼与别的科学家因坚持真理而面对牺牲的伟大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那固执不沉的番茄终于经受不起这么多味精倒入水中,乖乖地投降了浮上了水面。

张老师是典型的“真理追求人士”我敬佩地想。

科学实验作文(篇8)

今天,在我进教室时,就发现桌上放了一个玻璃杯和一瓶碘伏,还有一盒火柴,我还以为是谁受伤了呢。

等上课了才知道,这节课要做一个叫《变色的碘》的实验,老师说着就开始做了起来,老师在玻璃杯里倒了少许的水,然后再把碘伏滴上五六滴进去,碘伏开始扩散,像一条条小鱼一样,轻轻一晃,水就成了淡淡的棕色,在灯光的照射之下变得晶莹剔透,美丽极了。老师拿出三四根火柴点燃之后,迅速放到水里头,两者接触的一刹那火柴就灭了,之后迅速盖上盖子,再等了一会儿,杯子里就有了像纱巾一样的烟雾,铺满了整个玻璃杯,薄薄的,若隐若现。

过了一会儿,老师神秘的笑了笑,像刘谦一样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师把杯子举起来轻轻地摇了摇,溶液一下子又变成了透明的。我们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很是惊讶。

老师又让我们试,我和几个男生就去了。我先滴了几滴碘伏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我晃了晃,一看成浅棕色的了,这好像我最爱喝的果啤一般,真想尝一尝。这时我一看,一个男生划火柴老是失败,我赶紧抢过来说:我来吧。他就给我了,我拿出三四根火柴同时划着,我立即扔了进去,他也迅速盖了盖子,明明玻璃杯里面有烟,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摇他,玻璃杯里的溶液都不变色,我们不服气,换着人摇晃着,但也不能改变什么,到了最后我才知道是碘伏放多了。

今天的实验非常的有趣,只要多观察多动手,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

科学实验作文(篇9)

“56、57、58……”在一声声稚嫩的喊声下,科学课的铃声打响了。

科学老师仍是夹着备课本、备课材料、课本走进了教室。不同的是,今天同被他捎来的,还有一个大的塑料桶。塑料桶被搁在一旁,透过稍蓝的外皮,我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组装好了的三角架,还有铁沙网、烧杯、温度计、酒精灯,当然,还少不了盛在瓶盖里的火柴。“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实……”“我,我,ME!“还没等老师说出“验”一字,同学们条件反射似地举手。

不过这一次我们变乖了,不到5秒,右胳膊如被闪电电着,痛快地放在了左手之上。“嗯,嗯,这次不错,不错,那一个、那一个、那一个还有你,上讲台观察实验!”站在我面前的科学老师指着我的额头。我随习惯性地捎了一张纸,一枝笔到了讲台。只见科学老师把组装好的三角架拿上讲台,又拿出了铁沙网盖上,盛了热水的烧杯也理所当然地站了上去。当点燃的酒精灯放在了烧杯之下,温度计已经浸泡在水中。“现在的温度是27摄氏度!”我拿笔刷刷记了下来。“现在37摄氏度!”

实验就这样结束了,说实在话,我是多么想看看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同学们的表情、老师的眼神还有这个实验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啊

科学实验作文(篇10)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

在课外书中,我学到了有关热气球和孔明灯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实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亲自动手做一次孔明灯上升的实验。

我放下书后就去找来了,做孔明灯需要:一块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和拷贝纸、裁纸刀、剪刀、尖嘴钳、棉线、502胶、电线、棉花、竹条,然后借来了一盏酒精灯,我就动手制作孔明灯了。用裁纸刀将竹条削到厚薄3毫米以内,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有时候竹圈可能会不圆,那就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就很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然后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塑料袋飘飘悠悠地奇迹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顶。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站到桌子上面将那盏孔明灯拿了下来。然后,我来到屋子外面,将手松开,那盏孔明灯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简直看不到了。啊,简直太过瘾了!

升空时受到场地与天候之影响较大。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走在无风的时候放飞孔明灯。第一步先将灯体撑开,并于四周与底部系上控制。第二步填装燃料。第三部点火后,将进气口尽量压低,以减少热气流失,但不要过低,以免氧气不足而熄火。同时四周的控制线必须拉直。第四步加热直至灯体内之热气温度足够后,才可以把四周控制线慢慢松开,以维持灯体稳定上升,而底部的控制线必须控制灯体上升的速度与高度。

放飞孔明灯可以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看着远去的孔明灯,我心想:1700多年前,诸葛亮就运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做成了孔明灯;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做成了热气球,还载着人上了天呢!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很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

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啊,科学真是太伟大了,我爱科学!像八荣八耻一样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香山学校高一:魏泽一

科学实验作文(篇11)

昨天,我们在科学实验室里做了一个有趣、神奇的科学实验。

首先,一号成员领了水晶似的冰块,余老师为我们在冰块上凿开了一个洞,为了让我们把试管轻松又不会损坏地放入冰中。二号成员领水温计,三号成员领装了水的试管。

实验开始了,我们先测量了试管水的温度,接下来把试管放入冰中,再把水温计放在试管内。成员们认真观察试管中的纯净水,四号成员把测量出的温度记录下来。为了让水更快结冰,老师给我们每个小组的冰块都撒上盐巴。我发现像宝石一样的冰,触到盐巴后,盐巴就一直沾在上面,结果冰变成了白色的。余老师举起一个试管,同学们都很惊讶,原来一个小组的水已经变成了冰,我们也不甘示弱,我们把触到盐巴的冰块放在试管的边缘。几分钟过去了,试管中的水面已经开始结冰花了,蕾丝似的冰花越结越多,最后,水面已经结冰了。当下课铃响起来时,我们拿起试管,看见晶莹剔透的冰块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今天水结冰的实验,我们小组成功了,也知道了水在零摄氏度会结冰的道理。

科学实验作文(篇12)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温度不高它不动,天气热了它才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答案:电风扇。炎炎夏日,我们都离不开电风扇。如果同学们对制作电风扇感兴趣,那就跟随我,一起上一堂制作电风扇的科学实验课吧!

首先,我们要准备做电风扇的一些必备材料:电动机、螺旋桨、电池盒、开关、底座、电动机支架、竖支架、T型支架、海绵胶、电池(2节)、导线(2根)。

其次,我们要按照以下步骤来制作电风扇:

1、将竖支架的一端插入圆形底座内,竖支架的另一端则插入T型支架内。

2、把风扇的开关安装在圆形底座上,将电池盒用海绵胶粘入底座下方。把电池盒的一端与开关一端相连,把电池盒的另一端及开关另一端与一条长导线相连。并将两根导线从下向上穿过竖支架。

3、将两根导线分别与电动机两端相连,并将电动机放入电动机支架里。

4、给电动机转头安上螺旋桨。

5、将电池装入电池盒内。打开开关,看电风扇是否正常转动。

其实,这个实验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电流从电池正极开始,通过导线到达电动机,又通过导线回到电池负极,就形成一个闭合电路。电使电动机的轴开始转动,轴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了风。所以,在实验中要注意,不要将正负极装错(我第一次做时,就将正负极装反,结果,电动机也转动起来,不过是倒转的,带动的螺旋桨也是倒转,风变成是从风扇的背后扇过来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希望这次实验能给你带来动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