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

发表时间:2024-03-16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精选(8篇)。

写一篇好作文对我们来说不容易,写作文是一种可以让人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活动。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加强别人对你的印象。编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的内容梳理,欢迎参考这些内容愿你有所得益!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1)

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达到感悟和理解。

2.重视诗歌朗诵教学。

1.导语。

“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如果了解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如果我们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读这首诗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就是说,那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奋斗的结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再经过50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这就是说,今天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理想的时期,读《理想》这首诗,会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2.默读。

3.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各自练读。

(2)齐读。

5.逐节研讨(1~7)。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再齐声朗读。

6.作业。

1.交流作业,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2.继续逐节研讨(8~12)。

研讨目的、方式,同上一课。

3.小结这次探究诗意的经验。

4.朗读全诗。

5.语言运用。

教师投影或板书。学生两人合作,他说你记,互相评论,并向全班推荐佳句。

(1)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 。

(2) 一 缀连着一 。

(3) 历史的脊梁骨。

(4) 海天相吻的弧线。

(5) 可望而不可即 。

(6) 折磨着 的心。

(7) 倔强地反抗着 命运。

(8) 鬓发早白。

(9) 洗濯 。

(10) 绝处逢生。

(11) 被玷污了。

(12) 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13) 碌碌终生。

6.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2)

2.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01和+3,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4.a,b是有理数,若已知|a+b|=-(a+b),|a-b|=a-b,那么下图中正确的是( )

C.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D.如果x+y=0,那么|x|=|y|

6.某市为了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走进低碳生活”的号召,到目前为止共有60000户家庭建立了“低碳节能减排家庭档案”,则6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7.从数-6,1,-3,5,-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则其积最小的是( )

A.a>ab>ab2B.ab2>ab>aC.ab>ab2>aD.ab>a>ab2

C.a2n+(1b)2n-1=0D.a2n+1+(1b)2n+1=0

10.已知|a|=5,|b|=2,|a-b|=b-a,则a+b的值是( )

11.-1.5的倒数与2的相反数的和是________.

12.数学考试成绩以80分为标准,老师将5位同学的成绩简单记作(单位:分):+15,-4,+11,-7,0,则这五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

13.某地气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现地面气温是25℃,则8000米高空的气温约是________.

14.将一张厚度为0.12毫米的白纸对折35次后,其厚度为________毫米(只列算式).

15.若a

16.若|12a-4|+(b-1)2=0,则a=________,b=________.

17.把3,-5,7,-13四个数利用“24点”游戏规则,可写成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若(a-1)2与|b+1|的值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__.

19.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则(-3)*4=________.

20.探索规律:31=3,个位数字是3;32=9,个位数字是9;33=27,个位数字是7;34=81,个位数字是1;35=243,个位数字是3;36=729,个位数字是9;……,那么37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320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

21.(12分)计算:

(1)-|-5|+(-3)3÷(-22);(2)-36×(14-19-112);

(3)8+(-14)-5-(-0.25);(4)27÷;

(5)(-312)2+612×(-2)4÷-1÷(-43);(6)(-24)×(18-13+14)+(-2)3.

22.(10分)某次考试六名同学成绩与平均分的差值为5,-112,-4,312,-5,0,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各数的点,并用“

23.(10分)某地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下降大约6℃,现在10000米高空的气温是-23℃,试求此时地面的气温.

24.(10分)一小商店一周的'盈亏情况如下表所示(亏为负):

(1)计算出小商店一周的盈亏情况;

(2)指出赢利最少的一天比最多的一天少多少.

25.(12分)一点A从数轴上表示+2的A点开始连续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第二次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次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求:

(1)写出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写出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3)写出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4)写出第n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6.(12分)为了有效控制酒后驾车,吉安市城管的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出发点开始所走的路程为:(单位:千米)

+2,-3,+2,+1,-2,-1,-2.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3)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钢笔工整书写)。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写作                           3课时

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 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充满了情趣。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神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  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蓄满神情,有的趣味盎然,有的蕴涵哲理,因此,学习本单元需要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语言。

1 教师大致介绍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 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迅速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

2 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在浏览本单元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讨论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1 导入  :再次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思考:本单元你想学写什么?打算怎样来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明确任务布置

3 提示:可以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要求:目标要明确可行。 组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

1 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交流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4)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600字: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作文

忽然,有种写诗的冲动,仿佛三年的积淀,就在等待此刻喷薄而出,于是,写下上面的几行小诗,权当请柬,请你登上我的语文快车,直达我心灵深处的水晶天堂。

走进语文,就走进了神话的国度。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凤凰台究竟谁更富丽堂皇,彰显艺术的绝美?张继的寒山寺与杜甫的丞相祠堂到底谁更凝重深沉,凝聚历史的感伤?志南和尚的杨柳风、杏花雨是否打动了白乐天西子湖畔的早莺新怨?稼轩别枝惊鹊的'月光是否朗照着摩诘拂琴复长啸……

踏过几道历史的门槛,语文携着我们去欢笑,去哭泣,去感动,去寻觅……

走进生活,语文与我如影随形。

星夜里,轻罗小扇扑流萤;微风中,满架蔷薇一院香;敬畏深秋,菊残犹有傲霜枝;留连春色,百般红紫斗芳菲……

经过几多生活的洗礼,语文引着我们去成长,去感悟,去向往,去飞翔……

置身于自然风光之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小桥流水,飞泉奇瀑,让人流连忘返,真美!徜徉于音乐海洋之中,笛声婉转,琴声清脆,鼓点铿锵,歌声激昂,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真美!漫步在语文殿堂之中,生花妙笔,珠玉之词,激情小说,清新美文,让人如痴如醉,真美!

语文美,美得心醉。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眼前便浮现碧绿荷叶如圆盘挨挨挤挤,娇美荷花如少女亭亭玉立的美景。碧绿与粉红和谐搭配,风吹荷动满池香,让人心旷神怡。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看见一望无际的荒漠上升起了缕缕孤烟,红红的夕阳徐徐落下,奔腾的长河滚滚而来,粗犷而豪壮。细听“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耳边便回绕百姓那哀痛的哭声,官吏那狠恶的叫骂声,便对妻离子散的百姓顿生同情,便对为富不仁的官吏顿生仇恨。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又可以把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与生活,仿佛相隔万里,却又息息相依。

语文美,美得深沉。读《巴黎圣母院》,语文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使你懂得生活中要助人为乐,灵魂美才是真正的美。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告诉你,坚强的毅力是多么重要。使你懂得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风吹浪打,都要有坚定的立场,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读《高老头》,语文告诉你,什么是父爱,什么又是背弃。使你懂得生活中孝敬父母是你的职责,回报父母是你的义务。语文是生活的浓缩,语文与生活难舍难分,形影不离。

语文美,美得丰富。说话文明礼貌,掷地有声,妙语连珠,是语文的语音美;辩论思维清晰,条理清楚,滴水不漏,天衣无缝,是语文的逻辑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燕剪新柳,蝶舞花间,是语文的动感美。

人生何处无语文,语文随处见人生。语文美,人生更美!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5)

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青铜器的成就: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3)代表: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2)积极影响:

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发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相关著作、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6)

19.孔子的思想中适合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

53.按照六分法,人类社会的先后发展阶段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60.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确立封建统治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的文献已明确记载了火药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再传到欧洲。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7)

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②《行道树》一文中采用拟人修辞方法,展现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③《第一次真好》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④《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两个转折,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⑤《落难的王子》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绘细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⑥《我的信念》作者通过写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致力于科学研究,不谋求物质利益,追求宁静而简单的生活,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心爱的科学研究中

⑦《;十则》一文,大体上前四则谈学习方法,五、六、七则谈学习态度,后三则谈修身做人。

②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二、本单元我的补充: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大多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多采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

一、把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寻其规律,找其共同、异同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语文可的学习欣赏及作业、考试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题,例如:1、他跑出来了。2、他飞也似的跑出来了。问题一,这两个句子有啥不同?问题二,去掉或加上加点的词句子有啥变化?这类型的题学生很难掌握、考试时更难以答准确。

那么,研究其句,有规可循。这类题目的规律之一:加上这些词使句子变得更完整,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鲜明、深刻、准确;却掉这些词语句子变得平淡,也就不存在生动、形象等效果了。几个“飞也似的”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跑的速度,而且深刻、准确地刻画出了此时此刻人物急切的内心世界。学生只要了解掌握了这类词句的规律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其意,选择其词,这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所谓“圈点读书法”,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在书中做标记,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考点。其就是“遇到生字画圆圈‘○’;碰到生词加四边‘□’;优美词句波浪线‘﹋’;疑难问题一根线‘—?’;重点词句加大山‘△’”,还有其他可自编。

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预习、阅读、复习当中:

(一)初读课文时,学生可借读读书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可谓是一举三得;其一锻炼了学生查阅字、词典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学生通过查字、词典弄会、弄懂了字、词含义,扩大了知识面;其三,为今后复习抓重点字、词做好标记;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摘抄优美词句,积累知识;并划出难理解的句、段意义,为在课堂听讲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起到了航标作用;

(四)对复习个巩固旧知识起到了提醒、重复记忆的作用。学生在以往的过程中,翻开书来,一看见图标,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的重难点就跃然书中,减少了复习当中的盲目性。

七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作文(篇8)

1、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钢笔工整书写)。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写作                           3课时

三、教学设计:

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 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充满了情趣。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神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  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蓄满神情,有的趣味盎然,有的蕴涵哲理,因此,学习本单元需要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语言。

1 教师大致介绍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 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迅速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

2 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在浏览本单元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讨论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1 导入:再次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思考:本单元你想学写什么?打算怎样来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明确任务布置

3 提示:可以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要求:目标要明确可行。 组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

1 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交流

2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1 知人论世: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于漪老师的资料,探究其获得如此成绩的原因。 学生交流

2 在这样一位伟大的老师脑海中,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是哪些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通读全文并做好圈点勾画。

1 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想必对于漪老师儿时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如果于漪老师来到了我们班里,你有哪些问题想问她?(请同学们精读课文,以课文为主要依据提问)为主要依据,参考课外收

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 ,设计人物语言。

可选一名语言基础比较好,反应灵活的学生代表于漪老师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学生模拟采访

课后学习:1、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2探讨“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使学生愿意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课堂学习:

1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些语言值得我们品位,或者一个恰倒好处的词语,或者一处生动的描写,有的语言会引起你的联想,有的会引起你对人生的思索。找出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词句,加以点评。 学生默读课文,品位文章的语言,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语言写上批注。

第二块:探讨“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使学生愿意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1 于漪的老师说,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你认为哪些书是好书?你能否向大家推荐几本好书?  学生推荐

2 学习评价:从作者从小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今她成为一位成功的语文教育家,于漪的成长经历哪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讨论交流

2疏通文句,口头翻译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对照页下注读文章。

1 导入:

2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大家再把文章读一遍,找出你不懂的词句。 学生阅读,做好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通过以上的准备,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比赛,看看谁是班级中读书读得最好的五位同学。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 组织学生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

课后学习:1、完成“探究练习”第2题,并针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情况抄写一些字词句的解释。

学习目标:1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2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1 童年时代最珍惜最宝贵的回忆往往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行为,我们看看作者在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的事,请你分别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些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