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实用课件: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思考篇二

发表时间:2022-06-27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都要着手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实用课件: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思考篇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3对物理教学前概念教学的反思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一、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f215.com小编推荐课件

实用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精选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用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精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明确物理学科的思想: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想化,理想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具体化。其次明确物理教学的任务:在课堂上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播撒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效物理课堂的教学,首先取决我们老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括对人对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谈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承,但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对有效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1、 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如果抛出的石块速度足够大,还会落向地球吗?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在雪地上开车时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有哪些危险?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一根木棒哪头是树根?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在活动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将重心时,拿来一根木棒,然学生开办法找出那头是树根,然后当堂动手找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启发讲授式、实验探究式、小组合组式、自主学习式、科学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说出了启发教学的精髓。通过启发让学生达达“愤悱”的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学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把握好提出问题这个要素,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中心。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 "曲线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过山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还会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还会以后去试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在高处,为什么过山车在轨道的下面也不掉下来?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5、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猜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有效物理课的教学,需要有丰富的“知”和“识”,“知”和“识”是黄金搭挡,只有“知”,而没有“识”,那只能是个容器,所学的东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种外加的累赘,有了“识”,才能化死为活,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要充分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一切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讲究实效,正确处理好教、学、练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课件系列]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七)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课件系列]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

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能提高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体会假设推理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建立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前,给每个学生小组分发弹簧和尺子,让每个小组试着把玩这些物件,如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等。在操作过程中思考被拉或压的弹簧,弯动的尺子的有什么共同点是什么?大家可否试着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诸如这个弹簧和尺子的例子?

物体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入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是源于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弹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提问: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学生会产生疑惑分歧,但教师此时可以不用详解,而是做现场演示实验1,让学生观察用手挤压时XX形变(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也会用视频播放演示实验2: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那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分析得出:通过微观放大的方法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归纳: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提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能举出有时弹簧拉得过长就恢复不了原状。指出: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根据前面的铺垫,总结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例举蹦床的例子说明。

(二)几种弹力的方向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书与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学生一起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举出实例:给出吊灯图片,做出分析。以灯为研究受力对象,链子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吊住吊灯,链子发生形变。链子被拉长,就要企图恢复形变。这里施力物体——链子,受力物体——灯。这时候链子对灯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做出总结:弹力方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给出如下三个图片,要求学生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归纳总结:

三种接触情况下弹力的方向:

(1)面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点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点点接触,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归纳弹力的相关知识点。

作业:预习后面胡克定律,了解弹力大小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课件范本]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1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范本]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1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面和波线,以及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2)知道波发 生反射现 象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与入射波相同

(3)知道折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相同,波速与波长不同,理解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掌握入射角与折射角的 关系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惠更斯原理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flash课件

一.引入新课

1.蝙蝠的“眼睛”:18世纪,意大利教士兼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研究蝙蝠在夜间活动时,发现蝙蝠是靠高频率的尖叫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的。这种尖叫声在每秒2万到10万赫兹之间,我们的耳 朵对这样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是听不到的。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借助物体反射回来的回声,就能判断出所接近的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方式。

2.隐形飞机F—117:雷达是利用无线电 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规 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行目 标(飞机、导弹)等时,一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

雷达确定目标示意图

由于一般飞机的外形比较复杂,总有许多部分能够强烈反射雷达波,因此整个飞机表面涂以黑色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

一.波面和波线

波面:同一时刻,介质中处于波峰或波谷的质点所构成的面叫做波面.

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跟各个波面垂直的线叫做波线.

二.惠更斯原理

荷兰物理 学家 惠 更 斯

1.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2.根据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阵面,就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阵面。

二.波的反射

1.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2.反射规律

反射定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i)和反射角(i’):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 叫做反射角.

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三.波的折射

1.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 传播方向发 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折射规律:

(1).折射角(r):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

2.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 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当入射速度大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向法线.

当入射速度小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离法线.

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属折射中的特例.

在波的折射中,波的频率不改变,波 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

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由惠更斯原理,A、B为同一波面上的两点,A、B点会发射子波,经⊿t后, B点发射的子波到达界面处D点, A点的到达C点,

【教案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思考(示范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思考(示范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xx年5月19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全校上了一次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课题为《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本节课我采用新泰一中“七步教学”模式,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问题引领、总结知识─知识应用─方法总结─巩固训练,课堂效果较好,受到了听课领导、教师的好评。不过通过反思,我认为在这次示范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思考、探讨、交流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学情,在学案的问题和情景的创设上更加细化,并加强其针对性,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今日教案: 高中物理教学思考之五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今日教案: 高中物理教学思考之五”,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个必修一的教学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其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则要向学生介绍一种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其规律解决问题。

现就我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课,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二是分析论证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

一.成功之处

1.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单凭演示实验,学生很难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因此,让学生通过手中的课本和几张纸分别进行两次实验(两物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两次分别是展开、团紧),观察下落的快慢。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然后用&ldqu;牛顿管&rdqu;实验验证。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定义效果要好的多。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学习新知识

在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ldqu;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rdqu;前 ,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有发现△x是定值的,有求解并证明加速度是定值的),最后归纳总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其规律。温故知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ldqu;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rdqu;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教会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提问不能顾及大多数同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提问,但涉及的人数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有别,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按要求完成实验,自然就无法回答问题了,有的学生不会组织语言,还有一些羞于发言的学生,于是课堂提问覆盖面不够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

2.课堂时间有点紧张

这节课学生实验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所用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课堂教学有点仓促,没有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加尝试。

教你写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之二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你写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之二”,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我国以前就提倡老师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育家认为,反思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教育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关键是否进行了反思,因为反思你就去找原因,在教学中存在那些不足,我们要进行那些有效的教学改进呢?我们该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反思?这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加强反思,新时代的教师有新时代的特征,要时时更新教学观念,去掉那些不适合时代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反思就是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动力。而一种成功的教育要不断改革,反思。我们的教育经历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教育制度,当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这些教育制度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改掉了不适合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东西。具体到物理的教育教学,也要通过不断改革实验,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使的我们的物理教育阵地更加有向前踏步的活力。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感觉到反思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去进行反思呢?

第一、物理教学需要在引导学生上下功夫

高中物理在自然科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重要性对科技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考填报志愿的专业中,物理专业是最多的,这给同学们向往学习物理提供了原动力,因为我们现在读书,一条出路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很多同学选择填报物理专业,因为考上大学的机会比较大,虽然是这样,但是物理难学,也摆在学生们面前的一个槛,通过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题目在能力和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老师在高一新生进入学习时,要求总是想要学生一步到位,这样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物理的难度,本来我们在学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后,由于这两节要用到数学的函数关系,同学在初中的数学进行课改后,删掉一些物理解题需要的知识,这使的本来难学的物理,血上加霜,有的老师在这里面还要加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动态平衡进去,想一下给学生学懂,越是达不到效果,欲速则不达,学生觉得物理怎么这么难学,一段时间就放弃物理学习,这相当于埋葬了自己的教学。

因此,我觉得高一学生要适当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把学生吸引过来,这也是提高学习物理兴趣的一个原因,我们在课堂教学要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没有什么反应,你就要及时调整教学,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来看,大多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要降低难度,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降低教学难度,一旦学生顺利跨上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事情就达到了事半工倍的效果,我记的大学一个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好不好,关键看学生喜不喜欢你的课和物理老师,”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教学实验,给学生理解透这个概念,规律,我们不要一味的讲解,一味的提海战术,到头来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老师在方法上引导不对,很容易造成误区,如果先好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觉得物理是容易学的,你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第二、物理教学需要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努力

1、双基目标的落实,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掌握,现在高三老师在进行总复习时,感觉到力不从心,什么原因?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以后学习埋下了隐患,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时,老师只注重滔滔不绝的讲解,这样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太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在上课时,要创造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想,去思考,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你一味地扩大教学容量,势必造成这里听不懂,接下来想不清出的局面,所以在教学中,多去设置疑问,让学生出错,达到思维共鸣,我们要与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维模式,真正提高学生能力。

2、一个章节的重难点在哪里,要明确,一节课的重难点在哪里也要明确,这样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时间上你就要怎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那些内容多花时间,哪些内容少花,或者一笔带过,在这过程中,明确教学方法,如果我们主次不分,这就导致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下降。

3、老师的配合很重要,老师总以为很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反映,显的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要过分高估学生的认识能力,最好从原始认识,我们往往认为很好理解的,学生没有理解,因此,我们要多多了解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用。

第三、物理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力气

1、物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思维方面要具有逻辑性,这就需要解题也要规范,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特别是计算题,很不规范,有很大的任意性,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不清晰造成,另一方面是学生从初中带上来的学习习惯,直接造成解题不规范,在教学中,老师要为人师表,拿出行动,在黑板上板书要规范,不要随手画图,这样无形中,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假如你不用刻度尺画图,学生也跟着你一样,随手在作业本上画图,逐渐的养成习惯,学生的作业也就规范了。有时我们忽略了过程,只注重结果,这样就会造成思路定势。

2、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要人错误的思

维永远深藏在学生的脑海中,把它杀在萌芽状态。因为课堂和课后训练是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也显得很重要,因此老师在选题要特别注重,要做到举一反三,做的是方法,而不是提海战术,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让学生做了这题,类似的题目要懂得做,而不是做一题,只懂得这题,达不到教学效果,白忙一场,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过程。而且布置的作业要有合适,难度要适宜,不要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信心。还有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检查学生那些掌握的,那些是还没有掌握的,然后针对学生错误的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方矢,达到作业的目的。在讲解题目时,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题该怎样解,做到规范,听了一道题,有所收获,不要盲目的乱讲一气,达不到效果。

第四、物理教学需要在教学基本技能上努力

1、老师要有教强的专业知识,讲解题目就不会出错,首先讲解内容要有逻辑,不要东扯西拉,过度自然,节奏性要强,语言要精练,表达能力要清晰,上课特别要富有情感,充满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老师的板书要规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在心目中,设计好自己的板书,布局合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你能随手画一个完整的圆,学生也会佩服你的。合理的板书,使的学生在记笔记容易记忆,思路清晰。

3、在操作实验、教具方面要熟练,因为熟练的操作使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这节课的节奏性也强,达到教学目的。

总上所述,是笔者几年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感悟,我记得大学的一位博士导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教学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教学,取长补短,拓宽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起来。

[课件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其六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只有提前做足教案课件设计环节的工作,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其六”,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次公开课就是一次成长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应该来说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反思我在这次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此次公开课的得失总结如下:

1、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让学生放假回家预习这节课,但是还有个别学生课前没有让认真的预习>和之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所以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其他发言同学的观点和知识点。

2、对学生情绪的调动,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不足

推导演绎动能表达式时,由于电脑临时出现问题,使得处理这个环节还是有些粗,并且学生自己推导动能表达式是参与度还是不够理想,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时,参与程度不够,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交流,多提问,不能满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在教师问题引导上斟酌和研究不足

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仅仅体现在实验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调动,以后我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多从生活入手,将理论渗透到实际的事例中,这样会更通俗易懂。

以上几点是此次赛教中的反思和体会。将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和改进,能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才会让我不断的进步,知不足而奋进,才是最大的收获。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老师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以及对我无私的帮助,真心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你写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五)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教你写课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物理新课程实施近两个月,在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有颇多感受,对新课程教学作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一、学生方面

1、本届高一新生是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届,从初中就开始了。

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信心十足。

这是好的方面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是思维品质不是很高,比较冲动,偏激,好钻牛角尖,容易将老师讲的内容课本的结论当作绝对的真理,不懂得辨证思维。

所以对高中物理中的理想模型的观念的建立有一定的思维障碍。

有些学生初中物理知识贫乏,没有系统性,物理思想更是欠缺。

这对我们实施新课程会造成负面影响。

2、学习近两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物理难学,有70%以上的同学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他们都表示有信心学好它。

二、教材方面

火车站中的列车时刻表求列车在某段间运行时的平均速度大小还是平均速率,两者是有区别的。

还有P72实验与探究部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压力间的关系”中教材介绍的方法根本无法做到物块能匀速滑动,因为钩码的质量无法连续变化的,实际实验做不到。

因此本人认为教材必须做必要的修订。

2、教材与配套的练习有些脱钩,教材讲授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有些概念,方法介绍得并不一定很到位,特别是物理方法介绍得不是很系统。

可是配套的练习却很难,需要用的物体知识比较多,物理方法的运用也比较多,需要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也很高,综合性强,学生感觉难度很大。

三、教师方面

1、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施新课程教学,加强理论学习,能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加强集体备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2、但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的深、广度把握不一定准确,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对指导学生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自由度把握感觉比较难。

如果观念没有改变,难免又会回到,教师“满堂灌”的老路上。

四、对策

1、针对学生的特点,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将辨证思维,相对真理的观念,逐渐引导学生认识。

向学生说明学习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随着知识储备越多,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越清楚,学习的理论就会逐渐得到修正,就会越接近于客观世界。

科学无止境,告戒学生不要迷信权威,更不要迷信老师。

但是,在一定范围内科学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在一定范围内还是真理,我们还得要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还是应该学会利用教材实施新课程教学,要学会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该创新的地方,可以创新,有更好的方法进行实验,就应该指导学生使用你的方法。

除了必须贯彻新课程理念外,还要兼顾未来高考的要求,一些好的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都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掌握。

3、要尽量创造条件,多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能够自动探究,真正有所得,就要多创设情境,多提供实验设备,挖掘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