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24-10-08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精选十二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优质课教学能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较好的体现新课程纲要的核心精神,紧紧围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转变组织教学;能较充分的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

二、参赛对象

各学科教师(不受年龄限制,省、市教坛新秀、县飞龙奖教学一等奖获得者除外)

三、评选程序

1、组内初评

以教研组为单位自行组织初评,推选出一至二名优胜者参加校级的复评,名单于本月20日之前上报教导处。

2、校级复赛

◇时间:10月下旬组织复评。

◇内容:上课内容自选。

◇赛程:分说课(稿子打印成文)、上课二部分,先说课后上课。

四、评奖设奖

分学科按参赛选手的人数比例设立一、二等奖若干名,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及适当的物质鼓励。

五、评委组成

评委人员主要由校务成员、骨干教师组成,适当聘请校外人员。同时,对每位参赛选手的说课、上课实行全程摄像。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1.通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平台。

2.通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增强教师的精品意识,质量意识,锻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3.通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建立以教研促进教学,教学推动教研的互动教研模式,实现教研兴校,教研立校。

二、参评条件

1.参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参评教师爱岗敬业,在一学年度中执教2次以上的岗位公开课。

3.参评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学成绩突出。

4.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年龄40周岁以下(包含40岁)、教龄满3年的一线在职教师。

6.参与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信息、通用科目暂不进行)。

三、评选要求和内容

学校评选包括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课堂教学环节的调控、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评价等级方面的内容。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要体现课前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课堂练习、巩固提高等基本教学环节。

2.课堂教学的生成

①教学理念

参加学校评比的课,应体现出实用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意识等方面做出探索。

②导学案使用

导学案使用,重在观察、分析师生对导学案的落实情况。

③学生活动

体现新课标学习理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生成过程,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教学手段的运用

为促进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要求参评老师制作使用课件等,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等教学辅助手段。

4.学生评价

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对参评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学生满意度低于80%,不得评为优质课。

四、评选程序

学科评选:(第一阶段:第13周)

1.教师个人自愿报名,各科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在本组内按参评条件、标准选拔,进行初选比赛。

2.学科组按科内任课教师10%的比例,推荐参加校级评选的人选。学科组将参赛教师排名结果报教研处审核、建档。

校级评选:(第二阶段:第14-15周)

1.学校对参加校级评选人员进行资格认定。

2.学校组织各科参赛老师提前1周推荐评委、抽签确定讲课的学科顺序、学科内讲课顺序,定内容,定授课班级。学校统一安排比赛时间。

3.学校组织学科评委会。评委会依照《塘新中学优质课评比评分表》当场打分,汇总分数,排出名次。

行政评委:xxx、xxx

顾问评委:xxx、xxx

后勤保障:xxx、xxx

4.科组负责参赛课的录像和刻录光盘,教学设计、导学案、光盘一起交教研处。

5.学校聘请专家组评出十名,并进行公示,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产生塘新中学“十佳教学能手”。

五、校优质课的奖项设置和使用

1.校级优质课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1名,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2.校级优质课获奖者,获得推荐上一级各类优质课(电教、课题、实验等)和公开课、示范课、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资格。

3.塘新中学“十佳教学能手”获得者按顺序具有推荐上一级教学能手评比资格。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根据《宁海中学公民道德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政治、历史学科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的行为,磨练内功,提升品味,以适应课改要求,让更多的教师能更上一个台阶,学校决定举办政史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参赛对象:

40周岁以下的政治、历史学科教师;其他教师自愿参加。

三、比赛内容:

政治学科: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历史学科: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四、比赛方式:

说课

五、比赛时间:

20xx年3月5日上午8:00-9:30

六、比赛地点:

xx中学海宏校区二楼教师

七、评委:

xx

八、评分标准:

待定

九、奖励办法: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十、说课要求:

1.用普通话说课,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2.参赛教师必须使用课件辅助说课。

3.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部分。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表现专长,显示特色。要体现参赛者的教育理论水平、实际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等基本功水平。

4.说课限时10分钟以内,超时扣分。

5.说课结束之后,上交说课稿和说课课件。

6.说课稿纸质稿需准备5份,请在赛前交教科室。

7.请参赛教师准时到达比赛场地。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思路】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同学们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得音乐素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和学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感情,增强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欣赏思考、体验、创编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演唱《牧歌》;学习和了解作品相关的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牧歌》;

2、通过比较法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切分节奏的把控,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方式。

2、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

师:上周,我们在青海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本周,我们将继续音乐之旅,首先,请同学们通过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说一说作品出自哪个民族?两首作品在音乐风格上有何异同?(播放《牧歌》《金杯》)

生:作品是蒙古族民歌(从速度、节奏、情绪分析)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这两首作品是来自蒙古族。两首乐曲风格截然不

同,速度一快一慢,节奏一个悠长、自由,一个规整、紧凑,情绪一个抒情,一个欢快、热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了解蒙古族吗?我们一起通过图片了解蒙古族和他们的音乐。

2、了解蒙古(播放图片)

蒙古族又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甘肃等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蒙语”。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有着自己特有的草原文化,他们居住的地方,地广人稀,所以歌声中时有苍凉之感,所以,当有宾客来时,他们又十分直爽热情好客。这也造就了别有韵味的蒙族民歌特点——蒙族长调和蒙族短调。

3、介绍长调和短调。

师:请同学们根据长调、短调的特点,分辨两首乐曲分别属于哪一种?生:《牧歌》长调,《金杯》短调

师:真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随着蒙族长调《牧歌》的美妙旋律,走进蒙古,走进草原。

二、新歌学唱

1、聆听与感受

(1)师范唱,感受音乐的速度与情绪,思考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根据范唱标记换气记号。生:速度慢;情绪:深情的,舒展的;歌曲乐句:2个乐句;气息悠长

2、体验发声

(1)感受缓吸缓呼,引导学生缓慢吸气,保持两秒钟,缓慢用“嘶”出气;小腹控制,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

(2)与老师配合,老师唱歌词,生用“嘶”感受气息。注意:在换气记号处换气

(3)请同学们用“u”演唱歌曲的旋律,注意运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式。发现难点,节奏自由。

(4)请随老师一起左右晃动身体,注意每小节的第一拍与身体晃动的位置的关系。感受节拍与节奏。

3、难点解决——音乐知识X X

(1)知识讲解,延音线: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2)寻找谱例中所有的延音线,计算出音符应演唱的时值。

(3)晃动身体,视唱歌谱。

(4)老师视唱曲谱,观察老师的手部动作,思考手部动作和旋律、歌词之间的关系。

(5)再次摇晃身体,加上手部动作视唱曲谱,注意音准。

4、演唱歌曲

(1)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以及长音的保持。

(2)请同学朗诵歌词,思考歌词除描写草原之外的深层含义——热爱家乡

(3)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举例说明你知道的蒙古长调民歌,并思考他们的演唱风格,体会力度变化生:《鸿雁》《天堂》

(5)为《牧歌》设计力度变化,再次演唱

三、音乐拓展

音乐拓展一《牧歌》(无伴奏合唱)

思考:

①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与我们学唱的《牧歌》有什么不同?

②你认为哪种演唱形式更能表现出大草原蓝天、白云、羊群的美景?为什么?音乐拓展二创编歌词

师:民歌具有地域性,请你根据岚山渔业发达的特点,仿写歌词,重新进行填词演唱,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四、小结

蒙族长调有着200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不少长调的种类正在逐渐减少,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可谓五彩斑斓,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民歌的传唱者,让这些民间的经典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牧歌》学情分析

1、8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对于音乐欣赏、分析能力相对较强。

2、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旋律模唱,对音准、节奏、情感等音乐要素的掌握较好,能够通过听赏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

3、8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根据歌曲作品的音域及学生演唱的实际情况,应当适当降调处理,并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要喊唱。

4、学生能够唱谱,但对跨小节切分节奏的时值掌控仍存在一定困难。

5、学生已进入青春期,独自进行展示作品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害羞、不敢唱,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5

为促进我院教师的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全面展示我院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好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的前期选拔筹备工作,特在我院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跟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通过选拔的形式,搭建好教师锻炼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强化广大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次活动将以优质课评选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集体备课为手段,全员参与,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提高我院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增强教科研氛围,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术风气。

3、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进程。

三、评选组织安排和要求

1、优质课评选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1)各教研室初评

各教研室要积极开展此项活动,依据学院评选方案,组织本部门教师全员参赛。

(2)第二阶段院级评选

各教研室在初选的基础上,推荐1名教师参加学院优质课评选,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委进行评审。

2、评选对象

全体35岁以下的专兼职教师。

3、时间安排

(1)初评时间:11月6日~11月30日

(2)集中评选观摩时间:12月13日、12月14日

4、结合优质课评选,学院将对各教研室不定时抽检听课。

四、评选内容及标准

优质课评选分“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两项内容:

1、教案编写满分100分,比重20%;课堂教学满分100分,比重80%。两项合计100分,具体评选标准见附表1和附表2。

2、教案分课时编写,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与步骤、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特色、教具使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教学后记等教学环节,格式要规范。

3、课堂教学包含教学仪态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七个评选指标。

五、奖项设置

1、奖项:评选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学院将对获奖的教师颁发奖励证书并进行物质奖励。奖励金额为一等奖8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300元。

六、观摩要求

优质课评选是一项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所有专任教师必须积极观摩听课,以扩大评选活动的影响,形成学习、切磋、研讨的良好氛围。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激发广大教师勤奋钻研、奉献教学的热情与动力,根据县教育局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比赛,通过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从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同时,通过本次活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市县技能比武。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

组 员:

职责:全面负责比赛工作,制定比赛方案,确定评委人员,负责比赛时间与地点的安排及影响资料及档案资料的整理存档与上报。

2、评委组:

评委组:

职责:按照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进行评分,测算、汇总,确定受奖人员。

三、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在编正式代课教师。

四、选题范围规定

按本学期个人所带科目与年级

五、比赛时间

1、准备阶段(3月10日——3月17日)

教师通过学习说课的`相关材料,充分理解说课的内容、方法和比赛要求,结合所任学科课程自选1课时,写好教案和说课稿,3月17日将电子版交教导处。教导处统一打印发给评委组成员。

2、预决赛时间

1)比赛时间:3月24日下午2:30数学组与综合组及英语教师,3月25日下午2:30语文组

2)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3)比赛方式:参赛教师通过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

4)比赛要求

(1)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部分。说课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全面把握说课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说课内容。

(2)分析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本人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成熟观点。

(3)教学目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设计要根据学情,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表现专长,显示特色。

(5)体现参赛者的基本功、教育理论水平、实际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6)每位选手说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宜,尽量做到脱稿说课。

(7)说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做到说课内容与教学设计相吻合。

六、评分标准及规则

1、评委打分保留两位小数,预决赛选手的成绩以评委组的平均分计算。

2、具体评分标准见附表

七、奖项设置与用途

本次比赛参赛教师一条队排名,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第1、2名、二等奖第3、4名、三等奖第5、6、7名。如有并列依次递减。

获得学校说课比赛一等奖的教师,将在四月份代表学校参加县“说”技能比武大赛。

说明:学校可能会将本次比赛的成绩作为本学年三项业务考核的主要依据,凡不参加比赛的教师造成的后果自负。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如歌的行板》为新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中的第三课时,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这节课的设计,特别考虑注意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在听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就有针对性,也可检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思想的理解,并做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如歌的行板》的素材来源于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本课时的安排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了解俄罗斯民歌,喜爱弦乐四重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演唱、比较等形式感受乐曲凄凉、压抑的气氛。

2、模唱《如歌的行板》的两个音乐主题。

3、用身体感悟音乐,使心身同时进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难点: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乐曲,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室内乐作品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聆听《如歌的行板》,并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忧伤的压抑的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三)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掌握弦乐四重奏、室内乐等音乐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跟随着弦乐曲《四季》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情景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两首不同乐队演奏的乐曲,并提问分别由什么乐队演奏,带来怎么样的音响感受。

[学生活动]聆听乐曲、感受交响乐和弦乐重奏带来的不同音响效果并回答问题。

2、[教师引导]通过聆听乐曲、展示图片和提问导出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的概念。

[学生活动]聆听乐曲、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新授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弦乐四重奏,并让学生通过乐曲的风格、情绪为乐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来导出《如歌的行板》。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学生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为乐曲取名。

2、[教师活动]通过课件展示简介作者柴科夫斯基。

3、分主题欣赏《如歌的行板》。

(一)欣赏第一音乐主题: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第一音乐主题,并提问其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其音乐情绪回答问题。

(2)[教师活动]运用学唱、手势引导学生感受第一音乐主题的忧伤、压抑的情绪。

[学生活动]通过学唱第一主题音乐、跟随老师的手势边唱边做动作体会其忧伤、压抑的情绪。

(3)[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变化拍子,2/4和3/4的交替运用,并体会作者的用意——扣题目“如歌的”。

[学生活动]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变化拍子,回答问题并体会作者的用意。

(4)师生合作完成二声部的学习演唱。

(二)欣赏第二音乐主题: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第二音乐主题,并提问其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其音乐情绪回答问题。

(2)[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运用哼唱、分析的方式比较带有附点节奏型和三连音节奏型的音乐特点,感受其音乐情绪更加忧伤、暗淡。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哼唱、分析,通过哼唱、分析和感受,从中体会带有附点和三连音的音乐具有流动性,再次回归到题目“如歌的”那种歌唱性的、随意行的;体会音乐情绪更加忧伤、暗淡。

4、[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如歌的行板》创作背景。

5、以柴科夫斯基为例,简单分析俄罗斯音乐的特点。

(1)[教师活动]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带有本民族音乐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典型的俄罗斯民歌,并让学生体会其音乐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体会并说出其最深的感受——暗淡、忧伤。

(2)[教师活动]用钢琴分别弹出大调和和声小调,并让学生分别感受其音乐特点。

[学生活动]聆听并感受大调和和声小调的音乐特点:大调——明朗、开阔

和声小调——暗淡、蒙胧

[教师活动]总结俄罗斯音乐的特点:旋律运用和声小调。与历史背景分不开:沙皇统治下,漫长的农奴制造就了俄罗斯人性格中略带忧郁的特质。

6、分析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活动]运用课件,以《场景音乐》和《如歌的行板》两大音乐主题为例,运用哼唱的方式引导、分析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特点。

[学生活动]通过哼唱、思考说出这两大音乐主题又音阶的片断组成。

[教师活动]总结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大段落的旋律式音阶构成。

四、总结下课

[学生活动]学生伴随着《如歌的行板》走出音乐教室。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容积的高是,(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从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法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后总结概括:

(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

(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例题。

P11的例1,在例题分析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应多次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使学生耳熟能详。P11例2是分子、分母为多单项式的分式乘除法则的运用,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P13练习第2题的(1)、(3)、(4)与第3题的(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五)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2第1、2(必做)练习册P(选做),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岗位练兵,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比赛旨在提升幼儿园的综合师资水平,强化幼儿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积极进取、形成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谐竞争的良好氛围,为我园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二、比赛时间:

20xx年12月29日下午6:00

三、比赛对象:

19位一线教师

四、比赛方式与要求

1.先根据主题写出活动设计后说课,写活动设计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2.抽签决定教师说课主题和顺序。

3.说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备课、说课期间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五、评分标准

(一)说教材

1.准确把握所选用教材的教育理念,把握所选主题活动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准确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

3.教学目标全面、具体、可行,符合课程要求和幼儿实际,可操作性强。

(二)说教法、说学法

1.能依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和幼儿实际合理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可行性较强。

2.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理念依据充分。

3.教学步骤合理、有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价值取向明确。

(三)说课活动过程

1.教学目标明确,能正确把握教材难点,有教法、学法、会运用教学手段。

2.能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教学环节。

3.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目标设计真正得到落实。

(四)说课教态

1.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具有感召力。

2.表述有条理,有说服力。

3.态度、表情有亲和力。

五、说课要求:

1.说课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全面把握说课的内容。

2.活动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显示特色。

4.体现参赛者的基本功、教育理论水平、实际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 名

三等奖:3名

七、人员分工:

评委:

摄像、后勤: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的翻折问题是高二《代数》(下)中立体几何的一个学习内容,它融会贯通于各种立体几何和几何体中,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体图形的翻折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几何体可由平面图形折叠而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平面图形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到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

教学难点

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对一些简单几何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求解空间角及空间距离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并且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习惯。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的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生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初步应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对立体图形的分析能力,并在设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平面图形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的对比,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变化与联系观点,在解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将立体图形中的问题化归到平面图形中去解决的转化思想。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设想、导入课题。

1、如图(图略),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有下列命题

(1)AB与EF所在直线平行

(2)AB与CD所在直线异面

(3)MN与EF所在直线成60度

(4)MN与CD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2、引入课题----翻折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从而体现在平面图形中求解一些不变量对于解空间问题的重要性)。

1、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一步提出问题。

(1)线段AE与EF的夹角为什么不是60度呢?

(2)AE与FG所成角呢?

(3)AE与GC所成角呢?

(4)在此正四棱柱上若有一小虫从A点爬到C点最短路径是什么?经过各面呢?

(通过对发散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培养精神及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折叠图与展开图的不同应用。)

2、让学生观察电脑演示折叠过程后,再亲自动手折叠,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1)E、F分别处于G1G2、G2G3的什么位置?

(2)选择哪种摆放方式更利于求解体积呢?

(3)如何求G点到面PEF的距离呢?

(4)PG与面PEF所成角呢?

(5)面GEF与面PEF所成角呢?

(学生会发现这几个问题可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找到答案,然后让学生在折纸中找到这个三角形的位置,既而发现折叠过程中的不变量。)

3、演示MN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解题过程强调证PN垂直AB的困难性。与学生共同品位解出这道2002高考题的喜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上题的思路能否更快捷地解出此题呢?

(学生大胆想象,并通过模型制作确认想象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开辟一条简捷的翻折思想解题思路。)

三、小结

1、画平面图,并折前图与折后图中的字母尽量保持一致。

2、寻找立体图形中的'不变量到平面图形中求解是关键。

3、注意培养转化思想和发散思维。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散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外活动

1、完成课上未解决的问题。

2、对与1题折成正三棱柱结果会怎样?对于2题改变E、F两点位置剪成正三棱柱呢?

(通过课外活动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有梯度性的先安排三个小题,让学生经历先动手、思考、预习这一学习过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并且适时发问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归纳总结解翻折问题的技巧和作为解题方法的优越性。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11

教学内容:

唱歌《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认识和了解特殊音乐符号以及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

威尼斯是意大利一个的港口,也是世界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有118阁岛屿组成,靠378座桥连接起来,故有“水上城市”之称。威尼斯最特别的交通工具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船,在夏天人们乘坐小船,漫游在平静的海面,划着船,唱着歌,威尼斯的夏天就是这样浪漫。

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作品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等,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1、教师直接导入: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

(2)生回答:歌曲表现的是夏天

(3)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4)生回答:歌词唱出了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

(5)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么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例如:体育运动、休闲、颜色、温度、等等。(游泳、纳凉、绿色、炎热)

(6)生:讨论

(7)同学们概括的很好,想的也很周全。

2、师:

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听后并回答一下三个问题:

(1)这首歌曲表现了一副的画面,情绪怎么样?

(2)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描绘的是在一个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情绪(欢快、乐观、充满活力)(八三拍子)

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图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这首动听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谁创作的呢?

作者简介:威尔第

4、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跳音记号:唱的要短促而富有弹性。强音记号:唱的要强一些。延音记号:一般延长原来时值的一倍三连音,三连音唱的要均等。

(3)共同处理难点。

(4)下面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自然、流畅)演唱曲谱

(5)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分段演唱歌词

(6)变换演唱形式(分组等)

5、同学们唱的真好。为歌曲编配一些打击乐器来烘托一下气氛好吗?

6、小结:

同学们,我们乘着夏日的小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了一回,不仅领略了夏日季节的美丽,而且还感受到了异国音乐的魅力,希望你们能像歌中唱的那样,没有悲伤,做一个快乐的中学生。大家想一想我们欣赏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学生议论:美术、舞蹈、诗歌、散文等)。

初中优质教案设计方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 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四、教学反思:

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

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