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28

2024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2024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科教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吗?

2、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让学生明确: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1、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2、交流。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X+50=150

X+50<100X+X=200

第二种:

X+50>100X+X=200

X+50<100

X+50=15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4、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试一试

2X=50012+X=20

2、练一练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

60+23708+X

502=25X+414

Y-28=355Y=40

小结:是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

2.看图列方程.

X+50=1005X=50

4X=16.8X+200=450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2题中的数量关系,要求学生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板书:

方程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后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本板块主要回顾复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等概念,整理这些数之间的联系。

例1: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一起来整理一下吧。对有关数的概念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时,虽然教材只对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但在教学时,对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要结合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地回顾,从而能全面地理解数的意义。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独立或小组学习。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将学过的数进行如下的系统整理:

(1)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

整数:1是自然数的单位,若干个1组成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负数:像-2,-1,......这样的数就是负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并在数轴上呈现整数、小数、分数。可形成以下分类图:

A.整数的组成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负整数

因此,自然数都是整数,但不能说整数都是自然数。

B.分数的分类

C.小数的分类

(2)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整理整数和小数的读写方法。

在对数的意义进行整理之后,可接着对数的读写进行复习。

第一,完成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第二,复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第三,复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读写法:整数部分与整数的读写法相同(整数部分是0的读写作零),小数部分顺次读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复习数的改写。

数的改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多位数的改写。

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加上单位万;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加上单位亿。

B.求近似数。

去掉个级,个级千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去掉万级和个级,万级千万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

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哪一位后面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C.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

①相同点:都是改变原来数的计数单位。根据要求用亿或万等作单位。②不同点:改写只改变数的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表示。求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法,既改变了数的单位,又改变数的大小,用表示。

例2: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是整理这些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师生一起尝试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如,可以用以下的方式:

在对这些数进行大小比较时,要让学生理解,都是比较所包含的相同的计数单位的多少。

例3: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是对小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整理。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分别回顾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用式子表达出它们的基本性质,再结合式子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讨论与交流中围绕整数、分数、小数设计了一些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以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对讨论与交流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学生表达时,往往出现有一定的体会但表达不清楚的情况,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升。明确:数几乎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学习数,是我们在生活中用来表达和描述信息所必需的。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数,我们的生活中就会产生表达的障碍,也无法去描述。如果有的学生能举出其它的数(如无理数,有理数)要予以肯定,举不出来老师可以简单一说,不作为必须掌握内容。

应用与反思

第1题,是通过实际例子体会数的意义。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说说每个数是什么数,它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引导讨论:如果用小数表示李丽吃了多少西瓜合适吗?引导学生结合小数、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思考,明确在这里用小数表示是不合适的。进而对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整理:小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加单位),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但只能表示几倍关系,不表示几分之几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加单位),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加单位。

第2题是一组填空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结合练习题,复习倒数、数的组成及分数、小数、整数互相转化的知识。第(2)小题中可能有的学生存在着理解困难,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再补充不同的例子进行巩固应用。这方面的填空题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第3题是在数轴上表示不同数的练习题,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不同数的意义的理解。也可以以此题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及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

第4题,是复习质数、合数等知识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边做题边回顾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助下面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借助第(5)小题公倍数的复习引申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内容的复习。

第5题是关于读数和数的意义的基本练习。可同时进行数的组成、改写、求近似数等内容的练习。

第6题是用正、负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在学生做完题后可让其谈谈对正、负数记录的感受,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7题是用数来描述数量关系的题目。练习时,学生独立完成第一小题,注意弄清楚以谁为标准,谁与谁比。第二小题要让学生两个数量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即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两种量间的关系比较合适。

第8题是较为综合地巩固各类数的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数的实际价值,使学生体会到如果离开这些数,很难能清楚地描述南极大陆的特征。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小组间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计算。

==4=2=

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评议,导入新课。这是除法的计算,那吗这节课我们复习出发的应用。

二、除法的应用。

1、第六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1是谁?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

2、第七题。

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评议。

3、第八题。

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本题。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

4、第九题。

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

5、第十题

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

三、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第八题

算数法:7.9=

方程:设宇宙飞船的速度大约每秒x千米。

x=7.9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将课本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被乘数、乘数、积)

还可以叫什么?(因数)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反过来比较:

第3栏与第4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2、1栏与第4栏比较呢?

说明: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

6.55表示什么意思?(5个6.5。)用加法算是:6.5+6.5+6.5+6.5+6.5

还表示什么?(求6.5的5倍是多少。)

讲解: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以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讲解算法: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板书:

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就变成了什么?(6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引导学生讨论:

6.5变成6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板书: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板书:

要把32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板书:

所以6.55的积应该是多少?(32.5)。

讲解: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32.5元)。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史称,板书答案。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第1页下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被乘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以整数。)使学生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做练习一第3题的前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使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四、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与练习中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的不同情况,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五、作业。

练习一的第3题的后四道小题,第4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找圆,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1、出现一组圆形图片,学生欣赏。

2、摸圆:把圆形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让学生摸出圆形,并说说你怎么会这么准确地摸到圆?

3、找圆:

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大屏幕出示你知道吗图片。)

4、画圆: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线、图钉、圆形物体等工具,组织学生选择其中的工具画圆,边画边思考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2)交流: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圆是曲线图形。

(3)学生展示自己是借助什么工具怎样画圆的?

注意最后请用钉子和绳子画圆和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4)师: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

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二、动手实践--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认识圆规,介绍构成。

2、学生自主尝试用圆规画圆。

3、评一评,议一议。

师:同学们完成得真快。下面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把你们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同桌画的圆,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讨论: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师: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媒体演示画圆的方法。

5、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师:请你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但老师又一个要求:你能想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

6、师:你能想办法测量一下你的同桌画出的圆是否符合要求?

教师:课本中还介绍了相关的一些概念,请打开课本到94页,自学例2下面的一段话。

7、学生汇报。

师:从课本中你学到了什么?

请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8、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

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注意让学生说明怎样想的?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合作交流--议圆,进一步探索圆的特征。

1、出示研究的要求和问题:

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由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先独立活动,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注意选择代表性的发现。

2、学生汇报。

3、小结: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的特征,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探索,善于研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点拨学法--引发再思考。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圆。通过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在研究圆时,我们用了哪些方法?

让学生先回顾学习的过程,再交流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4、教师: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引发思考: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而且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旅客方便,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比如车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吗?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研究。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2题,练习十七第2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猜想、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盒口香糖

学具准备:9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电脑出示图片: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再出示它爆炸的图片。

电脑解说: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

师: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重一点或轻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研究找次品。

出示课题:找次品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自主探索。

A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吃了两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

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

电脑出示:同桌说说:(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B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

师据生回答板:3(1,1,1)1次

2、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A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根据讨论题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

B学生在投影上演示,边演示边讲。

师据生回答板:5(2,2,1)2次

5(1,1,1,1,1)2次

三、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找次品的最佳方案9

刚才大家都很聪明,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次品来,那如果有的次品是比是重一些的,那你又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呢?

1、课件出示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

一定。

2、让学生拿出九个正方体,把它当作这几个零件,自己根据刚才的讨论题,说说方法,如果想到有几种方法的,都将方法说出来。

然后让生说说方法,师据生回答板:

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93(4,4,1)平

不平4(2,2)不平2(1,1)3次

93(3,3,3)平3(1,1,1)

不平3(1,1,1)2次

95(2,2,2,2,1)平(2,2)平不平2(1,1)

不平2(1,1)3次

99(1,1,1,1,1,1,1,1,1)4次

2、观察分析,寻找规律。

好,刚才我们在9个零件里找次品,方法就有四种了,如果待测物品更多一些,那方法也会更多,如果每次都这样找的话就比较?(麻烦、复杂)对,那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呢?

同学们观察表格,那种方法最简便、最快的?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那这种方法我们分成几份?是怎么分的?(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

是否所有找次品的问题中,都可以将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呢?(不是)

对,有的数能平均分成3份,如:6、9、12、27等。有的数不能均分成3份,如5。

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板5(2,2,1)),我们要分成三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怎样?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

(2)假如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怎么办?

据生回答出示: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练习:如果零件是10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

让生思考后回答,师电出:10(3,3,4)

如果零件是11个呢?11(4,4,3)

四、看书质疑

五、练习:书本第136页的第2题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跟同桌交流交流。

师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不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

七、板书设计:

找次品

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1,1,1)1次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5(2,2,1)2次93(4,4,1)平

5(1,1,1,1,1)2次不平4(2,2)不平2(1,1)3次

93(3,3,3)平3(1,1,1)

10(3,3,4)不平3(1,1,1)2次

95(2,2,2,2,1)平(2,2)平不平2(1,1)

11(4,4,3)不平2(1,1)3次

99(1,1,1,1,1,1,1,1,1)4次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1、教学内容:百分率

2、信息窗的介绍:共两幅图,左边这幅是济南泉城广场的缩影,右面是其中的一个酒店大楼。还是以文字描述和统计表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信息,信息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卫生防疫部门对酒店卫生的检查情况,另一部分是济南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情况。

3、例题的设置

第一个红点:学习求合格率的问题。

第二个红点:学习求入住率的问题。(补充为什么要设置两个红点)

4、信息窗的教学建议

第一、情境图引入。

教学时,可以延续旅游话题,从到济南游玩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由旅游景点的关注切向政府关注的旅游问题,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理清情境图中包含的各种信息。

第二、关注几个名词

共两个红点子,第一个是解决合格率的问题,第二个是解决入住率的问题,学生对这样的名词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卫生合格率和酒店入住率,让学生反复交流,说清楚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

第三、关于计算公式。

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并逐步完善合格率及入住率的计算公式。其中学生对100%的理解是掌握计算公式的关键。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计算公式中的100%,明确式子的结果这时不再是分数,而是百分数了。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了百分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并说说这些百分率是什么意思,通过学生对率含义的理解,逐渐丰富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4、练习的分析:

第1题交流时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正确率、出油率、入学率的意义及解决方法。在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百分率最多只能是100%

第4题同上面一样,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命中率,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第6题是一道根据数据进行实际分析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两个6%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说理由。因为两个的学生总数没有告诉,所以两个学校的近视人数就无法确定。如果两个学校人数相等,那两所学校近视的人数就相等,如果两所学校人数不相等,但近视率都是6%,那么人数多的学校近视人数就多。

课外实践因为涉及到了做实验的问题,因此活动前,要先让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然后再做实验,否则计算出来的发芽率会与实际相差太大,就脱离了生活实际而没有意义了。

最后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是千分数,不需学生掌握,只做一般了解。

信息窗三:济南假日游

1、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2、信息窗的介绍:这个窗呈现的是济南市10月2日客运情况的一个统计表。这里的客运情况包括民航、铁路和公路三方面。提供的信息比较明了。

例题的设置。这里有一个红点,一个绿点,红点部分是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绿点部分是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3、信息窗教学建议:

一、找准原有的基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位1

该类关系的知识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学习分数知识时没有此类型的题目。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20xx年民航客运量比20xx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这句话的实际含义,然后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20xx年的客运量看作单位1,求20xx年客运量比20xx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求20xx年民航客运量比20xx年增长的数量是20xx年的百分之几。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

二、适当总结这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基本的解题办法。这是一个概括提升学生思维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讲明其算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注意教材中提供的第二种方法中计算0.490.47,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

三、绿点子可以参考红点子的教法。在信息窗中有好多信息没有用到,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这些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以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3、练习分析:

自主练习第1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第5题是可以当作一道半例题来讲解。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其中括号2的答案是增加一成半。

信息窗四--青岛假日游

1、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2、信息窗介绍:

这个窗是以青岛市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作为背景。呈现的信息左边是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右边是关于旅游收入的一组统计数据。相对于前几个信息窗来说,这个窗的信息比较集中。

3、例题的设置:

第一个红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个红点: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第三个红点: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4、信息窗教学建议:

第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

青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相信大部分学生不会陌生,即使没有亲身去过,也会通过读书等有关途径对青岛有所了解。所以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青岛的印象,具体到海滨风景区有什么印象,旅游时的感受等。当然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教师要调控。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第二、由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这一类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的迁移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教学时这三个红点子,每一个的教学都要联系同类的分数问题,让学生借助同类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百分数问题。解决之前要让学生理解一些百分数方面的专用术语,如是、占、相当于、增长、超等。学生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再去独立解决进行交流。

第三、找准原有的基数也就是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分数问题时,就已经了解了找单位1的重要性,这里同样是重点。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信息中找准单位1。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单位1,进而理解题意。

第四、在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而不要去进行类型题目的机械训练。

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练习中解决问题的类型较多,传统教材中都是例题,现在都改到练习中了,但教学中还是要当例题去讲,一节课只能做两三道题。这种情况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大家遇到过,在本信息窗大家可能还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我们是受着传统教材的影响,应用题按类型划分,一个类型一个例子,按类型去训练学生。新课标取消了应用题一说,想来就是为了避免那种不分析题的套类型的机械训练。另一方面,新教材这样编排是为了促使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参考了人教、北师、西师等新教材,他们在类似的题目的编排上也是少了又少,我们也是在反复地比较与推敲之后这样定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一下,也就是在教学时着重从意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以一当十,即以一种类型能晓通十种相关的类型题目。如第一个红点对应的类型还包括xa%,第二个红点对应的类型还包括a(1-%)(练习题中的第七题),a(%-%)(练习中的12题)。第三个红点对应的类型还包括x(%-%),x(1-%).在分析时具有相同的分析思路。所以教材提示着要从数量关系入手进行分析。这种训练之后,练习中一些类型都会相应地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解答。

5、练习分析:

自主练习的第2题是一道百分数问题的基本练习题。求小明小华分别打了多少字,此题是针对红点一进行的练习,在学完了红点二后回过头再进行练习,学生如果列出9600(1-40%-50%)也是可以的。最后一问应该引起注意,要让学生了解还有多少字没打(是指小明打了全文的40%及小华打了全文的50%之后,还剩下多少字没打?可能有的学生没有纵观整个题目,会理解有误。

第3题是一道拓展题。练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根据座位总数5%=免费送出的门票数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第4题和第9题是针对红点一的比较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1)(2)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自主练习的第11、13题是针对红点二和红点三比较的题目,这两道题的共同特点是:每道题都有两个小题,由于它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不同,所运用的解答方法也不相同。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较一下每道题中两个小题在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百分数几类问题的理解。(11题的难度大于13题,难在第二问上)

第12题,是针对红点二的拓展题目,教师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该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先分别求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数,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数;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再求多修的米数。这里不要求学生两种解题方法都掌握。答案:30040%-30030%=30(米)或300(40%-30%)=30(米)。

注意的问题:本信息窗题目的类型较多,老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练习的题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整除的意义,认识约数和倍数,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依据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

2、区别除尽和整除,倍和倍数概念间的异同,倍数和约数相互依存关系。

教具准备

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随机口算

153=103=1.53=287=207=

280.7=3311=3511=3.31.1=

二、建构概念

1、认识整除

(1)、根据商的特点,你能将这9道算式分分类吗?

除尽(没有余数)除不尽(有余数)

(2)、除尽的这类算式还能再分一分吗?

除尽

整除不能整除

师指出:像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整除算式。

(3)、你能再举出一些整除的算式吗?师相机板书

(4)、设疑:太多了,说不完!谁有办法把大家的整除算式概括成一个整除算式?

(5)、启发:请字母来帮忙啊,被除数用a,除数用b,商用c,怎么表示?

师板书:ab=c

追问:这个整除算式中,a,b,c各有什么特点?(都要是整数,没有余数,b0)

(6)、指出:当a、b、c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整除的算式。由此便可以说:

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7)、学会叙述:例如153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还可以怎么说?

选一道算式,像这样说给同桌听。

(8)、判断练习P40练一练

2、认识约数和倍数

(1)、师指出:当数a能被数b整除时,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板书课题)

(2)、例如因为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所以,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这句话你会说吗?

请同学们选一个整除算式,也可以自己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3)、判断

①因为1.50.5=3,所以1.5是0.5的倍数。()

②因为96=1.5,所以9是6的1.5倍。()

③因为366=6,所以36是倍数,6是约数。()

④5是5的约数,5又是5的倍数。()

(4)、填空,使它成为整除算式。

()1=()0()=()

师:能填的完吗?填不完是因为怎样的数都可以?

任何整数任何非零整数

师: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任何非零整数也都是0的约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三、巩固练习

P431-4机动

四、小结应用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这些知识,你能从下面这组数中,任选2个数字说句话吗?

453053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

本板块是对小学阶段学习的代数初步知识进行整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是对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的系统整理。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举例来回顾如何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公式等,并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同时引导学生对用字母表示的内容进行观察,使之对小学阶段的公式、数量关系、运算律等又系统的了解。对用字母表示数时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强调。如:字母和数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的写法等。

例2:你能把有关方程的知识整理一下吗?是对有关方程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有关的概念进行回顾,如: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进行回顾,并对易混概念: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进行讨论区分。然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交流完善。

复习解方程时,要使学生弄清解方程中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等式的性质),以及怎样检验。教师可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复习。

讨论与交流是对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及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特点进行讨论。

教学时,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要使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概括、准确。对于第二个问题,可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方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知道有些题目适合用方程思路解决,有些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决。明确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抓住题目中主要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

应用与反思

第1题是练习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注意说说每个题的数量关系。最后,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

第2题是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填表,在填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自觉地运用字母表示出规律。规律是: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n-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

第4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自觉选择最基本的等式列方程。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把该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变化一下,变成用算术方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灵活选择解答方法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