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海燕公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4-06-10

海燕公开课教案范例11篇。

中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准备的“海燕公开课教案”将让您收获满满,以下建议供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友人参考。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直观生动的教学课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1

1、知识链接:

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3、28~1936、6、18)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玛克西姆高尔基出身贫穷,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这首散文诗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经济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根基。他参加了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一章。

2、初读读课文,把握文

章大意,自行解决生字词。

呻吟()飞窜()蜿蜒()

苍茫()

胆怯()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还有:

3、再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散文诗描绘了哪三幅画面?

4、再读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深刻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说说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细细读课文,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

(一)1、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听写词语、说说大意、展示朗读情况)

2、小组交换导学案,讨论上面提出的问题。

3、展示讨论成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展示。)

(二)写小短文,课后第三题。

(三)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五、达标测评

《全优》上的相关习题。

把小作文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六、课后反思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2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读海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爱蓝天白云下的雄鹰,也爱辽阔草原上的骏马,但我更爱爱疾风暴雨中的海燕。因为它不仅是搏击海浪的勇士,精勇无畏的精灵,还是一位胜利的预言家。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去了解我爱的那只海燕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著名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情感。

3、指学生朗读,学生自我评价,师适时指导。

4、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后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二.品海燕

1、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应该怎样加?

(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驱,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等)

2、作者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快速扫读课文,用笔划出标志着暴风发展变化的三个短语或句子,明确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的三个场景。说说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板书】

暴风雨海燕

来临←────────→渴望:勇敢搏击风浪的勇士

逼近←────────→迎接:自信英勇无畏的精灵

到来←────────→呼唤:顽强胜利的预言家

3.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作用是什么?

【板书】

①云狂风雷电大海__衬托

②海鸥海鸭企鹅__对比

五、本课小结,课下思考

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的三幅画面,塑造了一个勇敢,高敖,自信,顽强的海燕形象,这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力量。结合背景想一想,高尔基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海燕吗?

第二课时

三.析海燕

(一)介绍写作背景。

①导语:作为俄国著名文学家,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难道仅仅是为了描写自然界中的海燕吗?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②简介时代背景。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极为愤慨,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所唱的歌。“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原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作品中借海燕之口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充满激情的呼唤。

(二)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描写的景物各象征着什么?

(学生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

风云雷电→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暴风雨→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大海→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海燕→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三)揭示作品主题。

作者用象征手法,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在暴风雨中英勇无畏,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行动起来,投身革命的浪潮,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四.悟海燕

(一)佳句欣赏。从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海燕形象的?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品味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诗文,说说它的写作特点及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1、学生读、画、议句子;

2、指名说,读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领悟。

3、教师随机板书: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呼告)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二)方法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初读、细读精读三个环节,感知了三个画面,品析了海燕形象,领悟了写作技巧,而这一切,都是在“读”中悟到的。只要用心地读文章,这些文字就会化作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争先恐后地向你倾许它的情感,表达它的意愿,我们就像在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心中时时击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获得读书的愉悦。

五.学海燕

(一)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羽翼渐丰的海燕,我们即将走向生活的大海,伴随我们的有阳光雨露,鲜花掌声,也有狂风暴雨,困难和挫折。让我们鼓起坚强的翅膀去迎接人生的暴风雨。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既有温煦的爱和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是如何做一只勇敢的“海燕”的?

(二)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话,表明自己的想法。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4

一、介绍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简介文体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简言之,散文诗就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散文化了的诗,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

三、范读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

⑴注意字音。

⑵思考画面应怎样切分。

2、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层次划分:

一(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二(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三(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2、齐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四、研讨课文

1、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⑴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⑵其它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2、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⑴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⑵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3、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见板书设计)

五、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1、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2、关于象征写法:

⑴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现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有刻画。

⑵象征的作用:

①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②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5

一、读中动手、听中想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找出课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2、学生朗读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

3、教师根据自己的感悟配乐朗读《海燕》,学生听读,想象意境。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式可以是齐读,也可以是朗读某一语段)

二、交流中思索,品读中感悟

学生放声读课文,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当时的环境如何?(提示:可按时间顺序,即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来思考。)

2、结合描写海燕的语句思考:在那样的环境下,海燕是什么形象的化身?

3、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面对海燕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读课文,思考,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大海的主角,那么,海面上还有其他海鸟吗?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海鸟?

2、暴风雨来临之前,海面上的景象是如何变化的?把海燕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又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班级交流。

(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象征手法

1、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做补充,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分析其他形象,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

3、列举常见的青松、红旗、鲜花等事物的象征意义。

四、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乌云”、“狂风”象征

“海燕”象征

“太阳”象征

“蜜蜂”象征

“杜鹃”象征

2、《海燕》这首散文诗主要是写海燕,而诗中还写了海鸥、海鸭、企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提到海燕的“笑”,刻画了海燕怎样的形象?

4、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海燕怎样的性格特点?

(1)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2)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海燕》导学案3》全文共877字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教材分析: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课前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3')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三、划分层次结构:(10')

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问题三、四)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四、讲析第一幅画面(1-6)(10')

1.请一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1-6段,其他学生思考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问题五)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略作交流,教师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适当提示

3.教师抽样提问后评价:

第一层(1-3)风卷云集,海燕高翔

第二层(4-6)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

4.教师讲析1)开头一句,写暴风雨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气势;"卷集"写乌云翻滚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

2)"黑色的闪电"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碰"写它勇敢低飞;"冲"写出迅猛高翔,用拟人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3)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到叫喊,侧面烘托"叫喊"声的威力,用排比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4)第二层通过声音、行动、情态等来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丑态,与高傲的海燕形成鲜明对比(启发学习海燕的精神)

五、分析第二幅画面(7-11)(17')

1.全班齐读7-11段,领会大海情景和海燕搏击风浪的勇气

2.学生主体活动:讨论分析第二幅画面

1)找出描写风雷浪的词语(问题六)

2)找出写海燕的动作(与第一幅画面比较)(问题七)

3)如何理解第11段"敏感""早就""深信"(问题八)〖难度较大〗

4)划分二层并归纳层意(问题九)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抽样提问,教师评价

1)风:抢、甩、摔;雷:轰响、震怒;浪:歌唱、冲向、迎接、呼叫、争鸣

2)飞舞(飞翔)、大笑、号叫

3)高度的洞察力和必胜的信心(因难度较大,教师可必要提示,学生答到点子上即可)

4)第一层(7-8)描写暴风雨逼近时的情景

第二层(9-11)写海燕迎接暴风雨

4.教师小结:这幅画面通过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方法渲染了黑暗环境的气氛,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狂风的狂风的疯狂反扑与海燕的乐观迎接形成对比六、布置作业(1')1.A:朗读尽量背诵课文

附:板书

一(1-6)孕育之时,海燕高翔,渴望暴风雨

1.风卷云集,海燕高翔

2.海鸥海鸭企鹅仓皇逃窜

二(7-11)逼近之时,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1.暴风雨逼近情景

2.海浪海燕勇敢拼搏

三(11-16)即将来临,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7

教学设想: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前提。

二、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四、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介绍背景知识。

板书:海燕、高尔基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写于1920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20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1920年4月号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据斯维尔德洛夫夫人的回忆录《斯维尔德洛夫》的记载:由于《海燕》这首散文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库尔斯克去。1920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了“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的喜爱高尔基。”示威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死亡,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海燕》在当时的俄国,是“鼓舞人民革命的号角”。

二、朗读《海燕》;试拟副标题。

由教师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范读结束,学生试读。

方法:齐读,或自己放声读。目的是熟悉课文。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教师提出要求:

①要切合课文的内容;

②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③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说明]学生拟出了本文的副标题的时候,即他们对本文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度。

下列几个副标题均可适用:

勇敢的斗士,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划破乌云的利剑

再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齐读或分读。)

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可板书下边图表,引导学生思考。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教学反思

高尔基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起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学习最初,学生不太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老师将时代背景交代后,能较好的领悟到海燕的象征意义。我自己感觉在上课时还是过多的拘泥于琐碎的分析,也许让学生更多的朗读,让其自己去品出文意会更好些。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8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说话的,散文诗也是如此。赵晓风借行道树赞美无私奉献的人,鲁迅借江南的雪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借北方的雪来表达自己对战斗人生的渴望。

郭沫若用风雷电来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用庙里的“土偶木梗”和诸神来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统治集团。巴金在《日》《月》里,用光和热来象征对光明和幸福的追求。

正因为如此,诗歌才有了张力,才有了深邃形象的意境美。那么,俄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在他的《海燕》里,又想借海燕的形象告诉我们些什么呢?板书:海燕

或板书:画一个海燕(请学生画画)

2、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3)揣摩海燕形象及写作技巧。

(4)感悟海燕精神。

3、老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都读过了吗?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呢?(众):充满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倾听老师的激情朗读,好吗?同时思考,本文写了一只怎样的海燕?

二、整体感知

老师读得怎么样?谢谢

请同学们看看全文共有多少个段,(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海燕呢?

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这是……的海燕”的句式造句,并说说是从文中哪些句段看出来的。例如这是勇敢的海燕。精彩答案将被写在海燕矫健的翅膀里。

高傲的勇敢的海燕。渴望暴风雨的海燕。敏感的海燕。

提示过,塑造形象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烘托,对海燕,文章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或是二者兼有?

生:二者兼有。

师:正面描写(板书)的段落如——

生(七嘴八舌):1、2、3、9、10、11

师:侧面烘托(板书)的段落如——

生(七嘴八舌):4、5、6、7、8、12、13

生:我觉得2、3段也有侧面烘托的句子,如第2段“乌云听出了欢乐。”第3段“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为什么要写这些环境呢?

烘托

师: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齐读:7、8、12、13

侧面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第4、5、6段写海鸥、海鸭、企鹅,为什么写这些?

生:对比(板书)。通过它们的胆怯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齐读4、5、6

三、深层探究、知人论世

师:文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塑造海燕形象,因此海燕的形象更加的丰满了。 齐读10、11、15、16

【过渡】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对某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情感,或譬喻哲理。

探究一、你觉得高尔基仅仅只是在写海燕,在写一场暴风雨吗?

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场战争,那么,请找出对垒的双方。

1)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的探讨。

《海燕》创作背景:

《海燕》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下,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非常激烈。高尔基从底层社会走来,看到了群众运动。他根据自己参加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海燕这首散文诗。他塑造了海燕这个形象,他热情洋溢地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斗争精神,预言沙皇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高尔基本人,却因此被

沙皇放逐到库尔斯克。)

列宁在1906年写的《暴风雨之前》一文中,就征引了高尔基在《海燕》中所描绘的海鸟和企鹅的形象,文章结尾是 ?——无产阶级正在准备斗争,他们正在同心协力地、精神焕发地迎接暴风雨,一心想奔往战斗的最深处。胆怯的立宪民主党人,这些‘蠢笨的企鹅’的领导权够使我们讨厌的了,他们‘畏缩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斯大林1905年写的《告全体工人书》也引用了高尔基《海燕》中的话:?我们不害怕真理,我们不害怕革命!让霹雳响得更厉害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胜利的时刻迫近了!?

师发问:听了刚才的背景介绍,你觉得高尔基仅仅只是在写海燕,在写一场暴风雨吗? 明确:(暴风雨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运动。)其实,除了写海燕本身的形象以外,还另有所指,

2)

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场战争,那么你认为文中的海燕、海鸥海鸭企鹅与背景中的哪些人有相似点。请小组合作讨论、猜测:

明确:《海燕》刻画了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板书)——“海燕”的形象,是时代的战斗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英勇无畏坚强乐观(板书)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暴风雨象征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者、恐惧革命、悲观失望者

3)这样写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

明确:象征:(板书)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师:结合刚才的背景谈一谈,除了海燕,海鸥海鸭企鹅,文章中还有其他的象征义吗? 生10:狂风、雷电、乌云、象征反动派。

波浪和风云雷电是对立的。

波浪象征人民的力量。

风、雷、电的形象和《雷电颂》中风、雷、电的形象一样吗?(不一样。《雷电颂》中的风、雷、电是正面形象,《海燕》中的是反面形象。)

四、品读

朗读比赛:又到了欢乐朗读大pk的时候了。今天产生的一等奖会更多。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并且点评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站起来朗读,这次我们扩大获奖的机会,按2:1产生优胜者。每两人中评出一名优胜者,代表这一个小组的每一个人的成绩,仍然请王凤丽计入获奖名单。

小组内互相听听对方的朗读,互相点评。

示例:

生1: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中,我感悟到这是高傲的勇敢的海燕。

师:具体说说。

生1: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毫不畏惧,勇敢高傲地飞翔。

师:从“像黑色的闪电”中,你能读出什么?从“高傲地飞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飞翔速度快。

生2:运用比喻和拟人。

师:说得真好,我选择一个词语写在黑板上。(板书:高傲。)不过老师有个问题,文章是在赞美海燕,但是“高傲”这个词语从情感色彩上讲是个什么词语?

生3:贬义词。

师:要表达赞美的情感却用了一个贬义词,这是否矛盾呢?如果不矛盾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讨论。)

生4二不矛盾,这是贬义词褒用。

生5:.?高傲”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海燕不把暴风雨放在眼里,表现了海燕面对暴风雨无所畏惧的精神。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请坐。哪位同学能把这一句话读一下,读出海燕的高傲。你来读一读

吧。

(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你想着重表现哪几个词语?

生6:我为了读出海燕不畏惧暴风雨的形象,着重读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

师:重读是把握文章内涵,表现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感染力的!要方法,一般是将表现事物情态特点、动作特征的词语,读。同学们认为这句话中除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还有哪些词语要,读?

生7:重读“黑色的”,因为这个词语写出了海燕身体的颜色。

生8:重读“黑色的闪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燕动作快、敏捷。 生9:重读“高傲”,因为这个词语表现了海燕的性格特点。

师: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练读一遍。这位同学,你来读。

(一生读。)

师:继续我们的问题探究,“从_,我感悟到这是_的海燕。”

五、拓展延伸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暴风雨吗?

生齐:有。

师:生活中的暴风雨指的是——

生1:挫折、失败。

生2:生活中的不如意。

师:生活中的暴风雨我们该如何面对?

生3:勇敢地面对。

生4:像海燕一样勇敢乐观。

生5:不惧怕,想办法战胜。

师:当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你会想到《海燕》中的哪一句话?

生6:“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一句宣言,是一种勇气。

生7:我也想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让我浑身充满力量。

生8:这是勇敢者的宣战书,我是男孩子,更要有这份勇敢。

师:说得好。请你——勇敢的男孩子,对生活中的暴风雨大声地宣战。

(生8读“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他读出勇者的气魄了吗?

生9:还欠一点,底气不怎么足。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9

1、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的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学导师。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小市民》等。最后一部著名长篇小说是《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一章,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指导——自主学习

一、预学思考

1、掌握下面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掠起、困乏

2、解释词语

胆怯:

蜿蜒:

困乏: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学习

1、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应该怎样加?

2、作者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用笔划出标志着暴风发展变化的三个短语或句子,明确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的三个场景。说说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作用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的三幅画面,塑造了一个勇敢、高敖、自信、顽强的海燕形象,这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力量。

四、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10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一、 学习目标:

1、 熟练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环境描写的作用)

3、 品味语言,理解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品味语言,理解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熟练的朗诵课文(每个小组选一部分能进行表演朗诵);

2、在文中划出描写海燕活动环境(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把它抄下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海燕的段落。勾画出文中直接描写海燕的句子并把它抄下来,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抓住修辞手法和重点词语分析。

直接描写海燕的段落:

直接描写海燕的句子:

修辞手法分析:

重点词语分析:

其他句子分析:

4、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上面的问题后,写一写你对海燕这个形象的理解。(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5、你从海燕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写下你的感受。

6、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把它写下来。

(二)、课堂研习:

1、导入新课。(1分钟)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博击狂风巨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雨的时候,它却高声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海燕(引出课题))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说一说“海燕”: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上一个修饰语,你会填什么呢?(6分钟)

这是 的海燕。

矫健勇猛 心情欢快 斗志昂扬 无所畏惧 高傲

3、分析品味海燕的形象:

(1)、读一读,感受环境:(5分钟)

①在文中划出海燕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的句子。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7—8节,12-13节

②文中写的海上景象有什么变化?写海燕为什么要写环境?

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苍茫”描写大海磅礴的气势;“卷集”描写乌云翻滚聚拢的情景。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

7—8节,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乌云凶暴,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风”“不甘心”“恶狠狠”“甩”和“摔”,这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猖狂反扑。

12-13节,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写大海与闪电激战:先写风“吼叫”雷“轰鸣”,用声音渲染气氛,再把乌云比喻为“青色的火焰”在“燃烧”,气氛比前更为紧张。“闪电”像“一条条的火蛇”,这是新出现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海燕公开课教案 篇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d="mainjs" data-code="96261b5d2aeef9697a0ea271841b6a98" data-sitename="中学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