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6

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集锦(3篇)。

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一篇网络上挑选的好文“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跟进我们的网站!

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对同类项进行合并,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合并 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怎么解决: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 ,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请列出算式)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

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为了解决这问题,请同学们先来按照探究提纲开始探究(要求: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也可以看书)

二、探究指导(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探究提纲:

1.填空:

(1)2t+52t=()t

(2)3x2+2x2=( ) x2

(3)3ab2-5ab2=( )ab2

(4)4xy+6xy=

2. 如果把上面每个算式左边的两个项叫同类项,你能总结出他的特征吗?你能说说出什么是同类项吗?

3. 仔细观察上面三个算式的从左到右的运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语言叙述你的规律。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逐题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

3.教师最后揭示性质,并画龙点睛的强调。

四、变式练习(第1、2、3、4小题学生口答结果,并说出为什么;其它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说出两组同类项

2.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 2x3与3x2 B 12ax与8bx C x4与a4 D π与-3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 (2)5y2-2y2=3

(3)2ab-2ba=0 (4)3x2y-5xy2=-2x2y

4.–xmy与45 x3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

5.计算:

课本P65练习1.

6. 课本习题2.2第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先请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老师概括总结,做必要的强调)

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2.2第5、6题。

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篇2】

第5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6页,2.2整式的加减:2.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①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②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的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板书:合并同类项。) 2.例题: 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种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解原式=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  (2)3x+2y=5xy;  (3)7x2-3x2=4; (4)9a2b-9ba2=0。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①2a2b-3a2b+0.5a2b; ②a3-a2b+ab2+a2b-ab2+b3;③5(x+y)3-2(x-y)4-2(x+y)3+(y-x)4。 (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各同类项,会减少运算错误,当然熟练后可以不再标出。其中第(3)题应把(x+y)、(x-y)看作一个整体,特别注意(x-y)2n=(y-x)2n,n为正整数。) 解:① 。 ② 。     ③原式=5(x+y)3-2(x-y)4-2(x+y)3+(x-y)4=3(x+y)3-(x-y)4。 例4: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 解: ,当x=-3时,原式= 。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两种方法。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6.课堂练习:课本p66:1,2,3。 三、课堂小结:①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 ②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的合并同类项。四、课堂作业:     课本p71:1

《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2.例:………             例:…………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例题教学、练习等方式巩固相关知识,发展应用部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七年级上册整式教案【篇3】

第9课 3.4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  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  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练习:P167  3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视时间是否足够而定)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可适当减少些)

f215.com编辑推荐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集锦9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要老师教案课件写得好,相信课堂教学情况也不差。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集锦9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1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有病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菌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2.7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4.初中生物优秀教案示例

5.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6.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华知识点汇总

7.201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8.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案

9.江苏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10.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乃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节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这为本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如何在实现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理念】

本章内容包括“练习使用显微镜”、“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的生活”四节,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组成等的基础,而且是学生理解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本节通过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节课由我们同学自己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③.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④.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检查材料用具:洋葱 镊子 刀片 载玻片 盖玻片 纱布 滴管 吸水纸 显微镜 清水 碘液。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二、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三、看书本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四、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教师做必要的演示说明)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看)

五、学生 2人一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后,清理用具和材料

六、请学生自己讲述所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结合显微镜中观察的内容,画出植物细胞结构图

(三)归纳总结表扬学生做的好的方面,点评学生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写好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目前人类关注的热点,大家都知道:全球变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关注环境,造福于人类自身,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树立环保观念。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会探究实验是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条件。从而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生物科研能力。教师应通过灵活设计,使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基于这节课的设计目的,本节课的重点是(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虽然这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但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总结实验的条件,并尝试设计实验。所以实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经深入研究教材后,我把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点列为三个:(1)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3)举例说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情感目标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在能力上

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教材后我又分析了学情:初学生物,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要求上需要及时指导。他们好奇心强,形象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和表现自我。

因此本节课实施以实验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的多种教学方法。在学法指导上 :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生物科学的一般学法。教学过程为五步: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学生小结、反馈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让学生 (一)预习本节课内容并查阅资料;(二)根据书上内容分组做实验;我(一)课下做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对照实验的条件;(二)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授课直观、形象。

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我首先打出四副图片,在轻松的气氛中引导复习: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四种生物分别是……?学生说:“羊、毛毛虫、螳螂、蛙。”我指着螳螂和蛙说:“这两种生物和我们这儿的就不一样,可以看出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生物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请学生再看图片,问: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一样吗?对!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理解概念;认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课文一开始就给出“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这些生物术语,学生不易理解,我从直观图片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抽象概念。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讲的:请大家看这个图片,这是个什么生态系统?学生刚复习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立刻答出:草原生态系统。“咱们来找找其中的影响羊的生活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纷纷回答:“有阳光、空气、土壤、湿度、狼、羊、草、水分、温度等。”这些因素哪些具有生物的特征?哪些没有?学生把它们分列出来。我总结:这些因素没有生物的特征,叫非生物特征,这些因素具有生物的特征,叫生物因素,它们都属于生态因素。然后请学生们在书上找出生态因素的概念,并读读。(定义)板书列出,加深记忆。对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学习,因为书上列举的例子比较常见,让学生阅读书上水等非生物因素,羊不能生存,大部分生物也是如此。生物的生活依赖于非生物因素。”这样使知识贴近生活,得到“消化”和迁移。同时让学生形成这种观点,为下一节的“生物要适应环境”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是探究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对对照实验的作用、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条件都很迷惑。我想通过三个实验、两个对比,促进学生理解。这三个实验中一个是让学生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分小组提前三天做的,这个实验容易操作。另两个是我提前做的。两个对比是(过程和结论。一个小组代表介绍:“把松软的馍片分两组,使它们温度不同,其它因素一样,三天后,30℃的馍片长满了霉菌。我们得出结论:30℃的条件适合霉菌的生长”。我置疑:你们做的实验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那么湿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正是我的探究实验。我来介绍介绍:松软的馍片分两组,使它们湿度不同,一组馍片在塑料袋中,一组馍片露在外面,温度都在30℃,其它因素也一样,三天后湿度大的馍片长满了霉菌。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回答:湿度大的条件适合霉菌的生长。我引导提问:你们的实验和我的实验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讨论后说:“都只有一个不同的因素,其它因素相同,现象明显”。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让两组馍片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同,馍片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大家看我三天前做的另一组实验;把相同的馍片分成两个实验组,使它们分别在30℃干燥条件和0℃潮湿条件中放三天,发现这两组馍片都没有长出很多霉菌。这个实验中一组馍片有30度的条件,一组有潮湿的条件,却没有出现前面实验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后让学生对比讨论,我引导分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总结归纳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霉菌的生长,但要研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必须象前两个实验一样,分开来研究。要么只研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要么只研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如果在实验中设置两个不同的因素,将得不到科学结论。在研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两个实验组,让其它因素一样,温度不同,观察哪种温度更适合霉菌的生长。就会得出“30℃适合霉菌生长”的科学结论。我立即强调:这样的实验就是对照实验,其中的温度是变量,0℃是30℃的对照条件。通过三个实验的分析对比,学生理解了对照实验。并总结出对照实验的条件。

因为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本节就应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因此我提出要求:反思你们做过的实验,总结一下一个实验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学生预习过本节内容,又经自己做实验,很快回答出设计实验方案的内容。为了继续锻炼学生能力,预计课堂时间紧张,因此我布置课下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说说。这样通过学生做一个难度不大的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老师引导对比分析,总结出对照实验的条件;再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

本节的第三个知识点是生物因素。为了让学生对书上的“种内互助、种间互惠互利”等术语有直观印象,理解记忆,先让学生看四段录像,要求学生讨论其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播放蝗虫啃食庄稼的录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后果是什么。四段录像让学生看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及时回答了问题:录像中有蚂蚁的互助关系和大象、棕熊的争斗关系,还有蝗虫和植物、狮子和角马的捕食关系;大批蝗虫过后,绿色植物所剩无几,庄稼颗粒无收,直接了破坏环境。蝗虫的录像为下一节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埋好伏笔。第二步:让学生观察书上直观而形象。说明他们经过做实验、对比分析、看录像,自学印证,把直观感性的知识提炼成抽象概念,充分理解了本节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至此已圆满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预习下节课内容:影响和改变作用;2、课下分组做书上17页的实验,要求认真记录数据。

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反馈练习题。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详细清晰,便于记忆。

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是:复习旧知用4分钟;第一个知识点约用8分钟;第二个知识点约用16分钟;第三个知识点约用8分钟,小结5分钟;反馈练习4分。

本节

课的教学特点是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认识规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使知识由直观到抽象,深入浅出。

上完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得失:这节课根据以往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局限于书上的一个实验,通过大家做的三个实验的对比,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解决了以往学生对对照实验的迷惑。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效果较好。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使学生懂得学习理论是求知的途径,通过探究也能获得知识。最后我鼓励学生:只要你执着探究,也许将来你会有意外发现,解决人类的重大问题,永载史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4

一、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的内容。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顺序,“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分别来讲述。“开花”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学习了种子的由来,对应了第一节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对于学生全面学习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

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对于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学生非常熟悉,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要让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被此问题所吸引,就会迫切想知道答案揭开谜底,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能说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

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应该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因此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本课可以采用flash动画、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来辅助讲述重点知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已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花花世界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欢迎大家来到花花世界。进入桃花国的奇妙旅程。首先,我们现在有一条可爱的小虫请出今天的导游——桃花国的花公子。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形象生动的展开新课。

情景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情境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花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花是怎样产生果实的?”“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

2.花的结构

①换上“花的眼睛”

通过换上“花的眼睛”,将注意从宏观转移到微观。视频播放,“花公子”讲述:“Hello,Hello,我是桃花国的花公子——花粉,欢迎大家来到桃花国。

②参观“花之城堡”,学习花的结构

第一项游览项目——花之城堡,它的结构非常的精巧。教师播放游览项目——花之城堡视频并讲解,学习花的结构的`知识。

参观“花之城堡”后,了解其结构,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花的结构,并通过游戏来加深学过的知识的印象。

教师幻灯片展示游戏地形解码——破解城堡地图。师生共同完成游戏。

教师通过真正的一朵花来进一步巩固花的结构的知识。

教师给每个小组一朵真正的花之城堡——花朵,来比赛,看看每个小组可以最快的找出这一个真实的花之城堡里面的雄蕊和雌蕊。

同学们分组协作完成比赛,教师巡视指导答疑。教师将同学们取的结构放到投影仪上观看,比较其结构的不同,并总结出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正确结构。

学生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后面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再通过想一想的问题:“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3.传粉和受精

同学们顺利通过挑战之后,继续游览花国观看花国盛事。

①观看“花国盛事”,学习传粉受精

教师放映花国盛事——传粉视频。教师播放完之后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第一项花国盛事传粉,花公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始了他们的历险旅程。在这个旅程当中,花公子活动的起点和目的地分别是什么?

同学积极回答:起点是花药,最后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教师总结:花公子从花药到雌蕊的柱头上面,这个过程叫做传粉。这一项花国盛事时发生在雌蕊上面。

师生共同总结传粉的过程和概念。

当花公子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面以后呢,那么第二项的花国盛事就开始了,第二项花国盛事叫受精。

师生观看花国盛事——受精(终身大事)视频。

教学《传粉和受精》时,由于传粉和受精比较抽象,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从而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也体现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②游戏——智取芳心,巩固知识

通过游戏——智取芳心来巩固传粉受精的知识吧。

教师进行分组,三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花公子,只要答对题目,就能帮助本小组的花公子——花粉不断的长出花粉管,拉近它与胚珠的距离,最终获取胚珠的芳心。看看哪个小组答得问题最多,就能够最早的进入到胚珠里面成功的抱得美人归。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

智取芳心

起来帮帮忙

只要答对题目,就能帮助本小组的花公子——花粉不断的长出花粉管,拉近它与胚珠的距离,最终获取胚珠的芳心。

教师通过游戏比赛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在花开放以前,保护花内部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药和子房

雄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丝 B.花药和花柱

C.花药、花丝 D.花药和子房

植物的花粉存在于花的哪一部分结构中( )。

A.花托 B.雌蕊 C.花丝 D.花药

雌蕊的子房里生有( )。

A.胚珠 B.花药 C.花粉 D.种子 E.果实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人工授粉 B.传粉和受精 C.分泌花蜜 D.散发花药

________从花药落到________上的过程,叫传粉。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粘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________。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________,一起到达________。

花粉管中的________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

胚珠内的________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现象,叫________。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通过探索“桃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么形成的?”引入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学习。

精子细胞和胚珠内部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花公子也终于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大家一起见证花公子和花公主他们的爱情结晶的产生。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突破本课难点:“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达成知识目标: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并落实情感目标: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另一个情感目标: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5.总结,拓展

通过幻灯片总结本节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6.随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做一些练习题,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点的目的,煅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课后作业

课下完成本节课课本和练习册上的习题。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至关重要。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要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观察、辨认植物体的器官。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组织构成器官,利用自己身体说出系统的概念。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细胞和组织的有关知识以及这节课学的器官和系统,进行知识整合,描述植物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及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具有哪些器官,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在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番茄、开水及解剖刀(或水果刀),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标本,常见的一些蔬菜或水果等。

教学程序:

一、情景激疑

1、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

学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

小组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能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组织。

三、实验探究: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番茄、解剖刀(或水果刀)、开水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方案:可能有的学生直接用解剖刀把番茄切开观察它的构成;有的学生先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剥下表皮,然后在剖开看它的横切面有哪些结构。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方案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有的小组可能会说番茄主要有果肉构成;有的小组说番茄由表皮和果肉构成;有的小组说还有输导组织。最后得出结论:番茄果实是由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果肉)和输导组织等构成的,并且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等的。从而总结归纳出器官的概念。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2、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其他的材料来设计实验探讨器官的构成,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不局限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上课前讲桌上摆几盆绿色开花植物,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几张开花的苹果树、枝叶茂盛的苹果树、结果的苹果树或开花的油菜挂图,为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创设教学环境)课前生物课外兴趣小组采集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植物标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出示问题)

1、你采集的植物标本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你采集的植物标本是否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为什么?

3、你认为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4、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观察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采集的植物有的由根、茎、叶组成,有的还可能有花或花和果实,还有的具有花、果实、种子)

教师利用课件动画显示种子萌发,幼苗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茎对这些物质进行输导,幼苗由小长大,然后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

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积极思维,小组充分讨论,进行交流。

生1:我们认为根、茎、叶主要与植物的营养的获取和运输有关,是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只有当这棵植物成熟后,才会开花、结出果

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所以我们可以把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成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类。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

生2: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之间有输导组织起到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从而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

4、归纳总结:

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探索的结论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课前在教室墙上贴几张动物如家鸽、鲫鱼、青蛙、家兔等的挂图为学习“动物的结构层次”创设学习环境)教师利用课件显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总结出系统的概念。进而相互交流归纳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6、创设学习情境:

下课铃声响了……午饭时间到了!你匆匆走出教室,直奔食堂。食堂散发出的香味使你感到饥肠辘辘。你选了一份饭菜,接着掏钱付帐,然后小心翼翼的端着饭盒,在拥挤的食堂中找到你的朋友,在他们身边坐下,开始吃饭。

想一想,从听到下课铃声、走到食堂、买饭到吃饭这一简单过程中,你身体的哪些系统参与了,紧靠消化系统能够完成吃饭这一过程吗?

学生积极思维,小组充分讨论,进行相互交流:

生1:走到食堂,吃饭要通过运动系统。

生2:听到了铃声决定去吃饭要通过神经系统。

生3:运动加快,要消耗氧气,通过呼吸系统。

生4:运输氧气需要循环系统。

……

由于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比较熟悉,而且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基础上说出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名称、组成和功能,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八大系统彼此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从而使每个哺乳动物都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生物个体。

7、小结:

教师利用板书提纲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进一步梳理,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

四、迁移深化: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不能死学,要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经历一个再认识的深化过程,从而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过渡到形成能力。

1、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问题:

⑴我们吃掉的胡萝卜、白菜、甘蔗、黄花菜、西瓜、绿豆各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

⑵观察你家或邻居家的一只家养动物如猫或鹦鹉以栽培植物如月季,想一想这些动物或植物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⑶在人类生活中,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被广泛利用,如甘薯、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淀粉,大豆、豌豆等富含蛋白质,芹菜、菠菜、花菜、芦笋、胡萝卜等含有各类维生素、纤维素,这些都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而橙子、香蕉、无花果等是人们爱吃的水果;此外人参、薄荷、罗汉果、藏红花等都是著名的中药材。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尽可能的找来认一认、查一查资料或进行走访。然后想一想,我们食用或利用的分别属于这些植物体的哪个器官?

2、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并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解决。同学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只要教师启发方法得当,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例如:

⑴马铃薯、莲藕、葱我们吃的部分都是根吗?

⑵西瓜子和葵花籽是否都属于种子?

⑶我们在长跑的时候为什么会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

……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6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综合法

教学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 喉 D食道

2.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A有“C”形的软骨支架 B肌肉较松弛 C气管比较硬 D周围有肌肉牵拉

3.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

A ③⑤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4.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_____,引起剧烈咳嗽

A软腭 B会厌软骨 C 气管 D食道

5.平常所说得痰来自( ) A 鼻 B咽 C喉 D气管支气管

6.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D 使鼻毛较大

7.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带,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 )

A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

B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

C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 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

9.呼吸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作业:书46页练习题1、3。

板书设计:(略)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7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净化空气。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们主要的植被类型

1、植被的定义: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单元小结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

4、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8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1.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1.准备猫的瞳孔变化图片、眼球结构示意图,物理学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一套。

2.眼球模型、放大倍数不同的两个放大镜、画册。

第一课时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感官根据问题讨论,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官感知外界环境的情况。精心编排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叙述出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主要器官。

眼球的结构观察瞳孔在光亮和黑暗环境中的变化,对比曲度不同的放大镜聚光情况的区别,探究凸透镜成清晰图像的条件,对比总结眼球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介绍眼球的各个结构,帮助学生对比总结。

第二课时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更换不同曲度的凸透镜,探究成像位置的改变,对比总结近视的成因。尝试寻找矫正的办法。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

第三课时耳的结构和功能和听觉的形成感受振动产生声音,鼓膜的振动,观察听小骨的模型,描述声音在耳中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总结。

用耳卫生讨论引起耳聋的原因,以及保护听觉的措施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里呢?(出示猫的瞳孔变化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画的区别,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学生:中午光照强,猫的瞳孔就眯成一条线;晚上光照弱,猫的瞳孔就变成圆的了。

教师:我们的眼睛有没有类似的变化?让我们先拉上窗帘,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瞳孔;然后打开窗帘和灯,再次观察一下。

学生:我们的瞳孔也在光线暗的时候变大,光线亮的时候变小。

教师:瞳孔是眼睛的窗户,它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强度。光线进入眼睛后,又怎样形成了视觉呢?(出示眼的结构示意图)这里有一个凸出的结构,哪位同学认识它的.名字?

教师:这是晶状体的侧面图,它的形状和我们熟悉的放大镜很相象。(示放大镜)我们都玩过用放大镜汇聚光线的游戏,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用物理学的实验仪器再重复一下这个现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安装并调整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仪器。

教师:我们看到:蜡烛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汇聚到屏幕上呈现了清晰的影像。在我们的眼球里,也发生着同样的现象——物体反射出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呈现了清晰的物象。但是,在我们的眼球中,在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不仅经过了晶状体。请同学们观察课本89页的图,寻找出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经过的结构,再想一想,其他结构有形成视觉中有什么作用?

虹膜保证了光线只能从瞳孔进入眼球;巩膜保护了眼球;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教师: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摔倒,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这个人的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丧失了视觉呢?

教师:由此可见,仅仅在视网膜上呈现了清晰的图像还不够,还必须将图像的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教师: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折射光线能力最大的是哪个结构?

教师:我们都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和放大镜是一样的,现在有两个放大镜,同学们检查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那么,我们实验一下哪一个放大镜能更快地将光线汇聚起来?

教师:让我们再实验一下,用厚放大镜汇聚什么距离的光线成像最清晰,是远距离的?还是近距离的?

学生:(安装并调整凸透镜成像装置,将蜡烛从远处移到近处)近距离的成像更清晰。

学生:用薄放大镜的时候,远距离的光源成像更清晰。

教师:我们的晶状体能灵敏地自动调节厚薄。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的时候(比如看书的时候)我们的晶状体就自动调节到比较凸起的样子。(用成像装置演示,将蜡烛移近,并换用厚凸透镜)但如果晶状体调节的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我们看远处物体的时候就会看不清楚(演示:将蜡烛移动到远端)。这就是同学们中间很常见的一种眼的折光异常现象。

教师:这种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演示:将屏幕向后移动)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

教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

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仔细观察课本上“近视眼的补救措施示意图”解释凹透镜为什么能够矫正近视眼?

学生:凹透镜先使光线散开一些,再经过晶状体的汇聚,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教师:近视眼当然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哪位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感受?

教师:眼保健操可以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帮助放松晶状体。你会做眼保健操吗?让我们从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角度,再来学习一遍眼保健操吧。

教师:刚才同学们诉说了近视眼为他们带来的不便,可是如果我们彻底丧失了视觉,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展示一本精美的画册)现在我要请一位志愿者蒙上眼睛。然后我将把这本精美的画册放在我们班里一个同学的桌子上。大家只能用语言引导他,看看他要化多少时间才能拿到这本画册?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请志愿者讲述自己的感受,请其他同学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他不仅不能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画,生活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你在生活里遇见过盲人吗?讨论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小组绘制一份宣传《角膜捐献》的宣传海报作为爱心作业。

第三课时:

让志愿者用手势和动作传递纸条上的信息,让同学们猜测。

教师: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怎么听见声音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打开录音机,要求一位同学将手放在音箱表面)

学生:当录音机播放声音时,音箱振动。声音越大,振动越厉害。

学生: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用手终止音叉的振动,声音消失。

教师:可见,声音来自振动。可以产生振动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一根琴弦,可以是蚊子的翅膀,也可以是我们的声带。声带的振动可以振动空气。我们用手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学生:将手放在口腔前,发出声音,感受空气的振动。

教师:展示耳的模型,请同学们观察,什么结构将空气的振动传递到耳的深处?

教师:我们的鼓膜比纸张薄得多,也紧得多。空气中微小的振动就能使鼓膜振动。鼓膜里面还有什么结构?

教师:观察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描述听小骨和鼓膜、耳蜗的关系。想象一下当鼓膜振动的时候听小骨和耳蜗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听小骨前面紧紧连接鼓膜,后面连接耳蜗。鼓膜振动时,听小骨和耳蜗也会振动。

教师:声波的振动经鼓膜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有对声音敏感的听觉细胞,和视觉细胞一样,这些细胞受到振动后可以把声音的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最后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想一想,耳的那些结构受到损伤可能引发耳聋?又有哪些行为会导致这些损伤?我们如何避免这些损伤呢?请按小组轮流回答,看哪个小组想得最全面。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9

8年级生物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设计思路:

一、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假期进行过辅导,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二: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2.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4.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要。

5.(问题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3)提示学校的.花草树木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5)伙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7)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6.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7.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8.结束语: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9.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为着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10.效果反馈: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更了解学生,下课布置作业:写一篇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集锦


中学范文网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的好文。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情况来衡量。不妨来看看或许会发现新的思路!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给课文生难字注音。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喜欢冬天吗?能说说对广东的冬天的印象吗(阳光、树木、花草、温度)?那济南究竟是一个怎样迷人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镶上(xiāng)圈儿(quān)薄雪(báo)看护(kān)贮蓄(zhù)

水藻(zǎo)澄清(chéng)一髻白花(jì)狭窄(zhǎi)

1、在扫清生难字的基础上,速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B写阳光下的山C写小雪下的山D写外城下的山

(2)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投影图片)

(3)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文中大量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欣赏第一、第二自然段:

(1)济南的冬天天气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什么写作方法写济南的天气特点的?

(2)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3)作者从山、水写济南的温晴,阳光下的山是怎样的(抓住关键的词语)?

(4)第二段中,作者写得情景交融,济南的人们也一样喜爱,找出相应的关键词语。

五、小结: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我们带进了济南美的冬天美的世界,文章着重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2)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3.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话剧《龙须沟》、《茶馆》,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一髻(jì)儿   薄(báo)雪    伦敦(dūn) 贮蓄(zhù xù) 水藻(zǎo)

狭窄(zhǎi)  镶(xiān溃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jǐ )济南           (lù )露水         (dān) 单纯

(1) 济 (jì )救济   (2)露   (lòu)泄露  (3)单  (chán) 单于

3.解词                                          (shàn) 姓氏

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水清澈见底。

第二层;(6)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什么角度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总起全文,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写文章为什么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文中济南美好景色语句,并质疑。

1.文章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二段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这两段是怎样转过来的?(分析过渡句或过渡段)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

2.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1、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的睡着。2、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突出了济南小山的像一位慈善可爱的母亲一样,呵护济南的人们,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3.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明确:⑴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⑵“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⑶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4.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现了薄雪覆盖的小山的秀气雅致。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城外远山,有层 次地写出了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⑵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⑴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

⑵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

7.第四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明确: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8.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⑴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 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9. 这段文字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⑴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⑵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

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 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11.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明确: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3)

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那咱们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2~4自然段。

1、聆听2~4段录音,感受冬季之美。

2、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3、理清思路,总观冬天。带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1、齐读2-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三段具体写了什么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

(2)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3)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总结:重点体会“晒”、“睡”、“小摇篮”等词句,体悟运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

(4)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体会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回忆济南的山的景象,在这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景色,为什么?

2、对比阅读朱自清的《春》,讨论二者的在写景上的异同。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4)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明白在学生阅读中自己扮演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的角色,当好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要时刻牢记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因此,反复朗读,深入赏读,延伸写读是教学的重点。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

初一新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对于写景类的散文比较喜欢。另外,他们在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猫》。“喜欢阅读,方能有感受的乐趣”,加之在前一课学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对于写景类文章的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本文的难度可能不大,只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的过程中,要激之以趣,导之以情,授之以法,方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情和体验,方能使学生“在课本与生活里走个来回。”

好的诗文当以朗读为主。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朗读需要很高的技巧,教师除了理性指导以外,应先范读,让学生模仿,再品读、想读、比读、写读,在朗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中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质疑法是由教师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本文的教学就比较适合这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查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造能力。

①了解老舍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镶、水藻、贮蓄、澄澈、空灵”等一批雅词;②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①学会运用“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写景类的散文,并养成积累佳句的习惯

②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批注的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①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②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③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④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一提起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二)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三)范读感知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以读带教,使学生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并出示问题组: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

①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写一篇“初冬的早晨”的写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2.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5.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5、观察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的特点。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1.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写完交流。

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5)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6)

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原文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五、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三、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 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情”的主要特征,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山的 温暖安适,薄雪覆盖下的山的秀气美丽的及绿萍浮动下的水的 清透空灵的景象,赋予了 济南的山山水水以 感情 和 生命。文 章文质兼美,适合朗读,因此本 课设计了齐 读、自读、小组读、默读等方 式,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知识、能力、感情目标、循序渐进易于实施。

从 教学流程上来看,用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及本课将 学内容作温故而知新,导入语言富有诗意和内涵,极具感召力。研读赏析,问题设计由浅入深。

《济南的 冬天》给我们展示了四幅画面:三幅山景图和一幅水景图。第一幅为我们展现的 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为我们展现的是“雪霁晴峦图”;第三幅为我们展 现的是“城外远 山图”;第四幅为我们展现的是“空灵水晶图” 。作者通过这四幅优美的图画,再让我们通过优美的语言的启示,使优美的感情与文中的景物 和语言之美获得充分的交流,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熏 陶,得 到精 神愉悦。因此, 在教学过 程中,不仅仅 让学生欣赏到画面 美, 还要品味到语言美,感受到情感美,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审美, 这才是语文教“ 美”的意义所在。

在本课教学中,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 分析四幅画面,而是以薄雪覆盖 下的下山图为例,交给学生 方法,让学生自己论述学习其他画 面;并设计 了三幅山景图之间的比较阅 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主观 能动性,体现了新 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 的,这里也体现了 教学过程中“活”的特点。

本课教学将品味鉴赏优美的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老舍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不是言语讲 究 ,而是对所写对象极为熟悉,并 有深切独到的体会,它是带着一般发 自内心的真实的喜欢劲儿向人们述说的。 《济南的冬天》一文,正表现出作者对济南气候的了解,对济南景物的熟悉。“济南人们在冬天 是面上含笑的”捕捉得十分准确,也十分生动。他写山、写水、写雪、写阳光、写 各色人等舒适而又快活。他的心情正是这样,他的喜悦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同身受”,用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语言真切的 体会,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喜爱之情。

在品读鉴赏优美的语言 这一环节中,初次设计由学生 自己品 读、鉴赏。本以为这样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没有预先考虑 到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七年级 刚入校新生,学生还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没有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因此 在课堂中茫然无 所知。在第二次的教 学过程中,我采用教师引导、讲解、分析、鉴赏的方 式,但发觉本来是课堂引导者的 我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几经修改,由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来品读、鉴赏这篇文章的语言。

拓展延伸部分,安排欣赏美景,借鉴本文写作方法,当堂作文的练习,注重锻炼 学生抓住景物特征 描写 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用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启迪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学 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本课安排学生课前摘抄描绘 冬天景色的优美语段,就是启 发学生多读书,养 成积累词句的学习 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齐读、自读、小组读、默读等多种、多次朗读的设想,则是对语 文学习 的延展, 深化语文学习成果。无论是 课堂写作训练还是课前资料积累,其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 让学生牢牢掌 握住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实” 不是让学生牢牢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才是教“ 实”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领悟济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写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拟人的写景手法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难点】

1、文中如何描绘景色。

2、品味语言,仿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屏幕上现示一幅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家乡的位置,并说说印象中家乡的冬天。

二、整体把握,领略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初步领悟济南的美景。

2、推荐朗读高手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象感受济南的冬天,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你印象中济南的冬天,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济南这个地方的特点。

(温晴 温暖) (宝地)

3、关上书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济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阳光 山雪 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导演,你想把济南冬天的美景介绍给世界人民,让别人也了解济南,并激起他们想到济南来领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通过什么景色来表现呢?你的镜头中会出现哪些画面呢?

三、品味语言

1、比较朗读,体味文中语言的优美。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粉色。

问:这两组句子中,每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么?

明确: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动,第一句都体现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作者融情于景中,都借助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说说你喜欢那几句,喜欢共同几句的同学一起朗读。

3、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写

文中为我们展现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特点,我们通过课文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生命和感情,请你模仿你喜欢的那几句也来写一种或一处你喜欢的景物,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将景物写活。(比喻、拟人)

五、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资料,尽可能地阅读一些先生的作品。

六、人文拓展

济南自古有“泉城”之称,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来济南的泉水每年会有一段时间无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济南出现了罕见的干旱,究其原因,是环境污染,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制。我们怎样使济南回到过去的美景之中?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篇8)

1、记住老舍并了解其生平。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记住“济南、暖和、着落、着急、发髻、看护妇、镶边、薄雪、水藻、贮蓄、澄清、空灵”中加点字的读音,并解释、运用词语“响晴、响亮、温晴、安适、秀气、贮蓄、澄清、空灵”。

4、能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5、说出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并仿照《春》中给图画命名的形式来概括《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图画。

6、分析第一自然段运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7、给第三段分层,理清写景顺序并揣摩其写景之“妙”。

8、有感情的朗读第5段,概括济南的冬天水的特点。

【预习方案】一、读课文三遍以上,并学会圈点批注。

二、借助工具书、资料,与同伴交流,积累掌握本课的相关知识,并思考【课时学习目标】

中提到的相关问题。

【预习收获】1、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2、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片段比较精彩?可以给这些片段怎样一个个命名?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4、文中渗透着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

5、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二、抓住景物特征,倾注真情实感,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

1、说出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并仿照《春》中给图画命名的形式来概括《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图画。

2、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默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原名___,字__,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济南( ) 伦( )敦( ) 晾晒( ) 暖和( ) 唤( )醒

着( )落( ) 发jì( ) 看( )护妇 镶( )上 xiǎng( )晴

露( )出 狭窄( ) 水藻( ) zhù( )蓄 chéng( )清

设若: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 着落:__________ 慈善: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 响晴:___________ 秀气:__________ 贮蓄:___________

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5、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可理解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尾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勾画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和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2、文中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冬天无风声,温晴,山秀又水清。你印象中的冬天是怎样的,用一两句话把它描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能写成一篇文章呢?

1、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2、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3、说话训练:我当导游来讲一讲那令人向往的济南的冬天,或者说说俺家乡的冬天。

2、文中能概括济南冬天水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___________的感情。

3、“就凭这点绿的精神”中“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也不忍得冻上”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济南的水冬天不结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作者却说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看吧”引导人们的视线由_________而_________地__________视。“慢慢”表现出___________的感情。“自上而下”一句又进行纵览,从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出________________的清亮,蓝汪汪的。

6、“空灵的蓝水晶”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__特点。

C、景色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D、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如:

(1)组: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三、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1、“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将小山写得象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准”的意思是___________,“小摇篮”生动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济南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为什么“请闭上眼睛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济南人“面上含笑”和他们的幻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一句中“慈善”一词是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把冬天当作人来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感受,这一句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雪本来是白色的,这里微微露出点粉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微”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七年级体育教案集锦6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师让课堂更加生动的步骤。中学范文网编辑为你整理了“七年级体育教案”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只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切勿泄露或用于其他违法用途!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1

1.本课以“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始终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特色,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本课中以阳光伙伴跑作为教学重点,由两个人的组合,再变化到成三人一组,四人一组,小组为一组,由两个人手拉手的较简单的形式,过度到肩并肩,齐头并进,以此做到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整堂课始终在一个篮球场地中进行,布置简单清楚,器材实用,富有寓意,坚持“一场多用、一线多用、一材多用的指导思想。

3.这堂课可以达到很高的运动强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没有采用太多的器械,保证学生在练习时做到安全性、趣味性、娱乐性。

4.整堂课贯穿一个跑字。但却用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到这个跑上来。课堂内容用游戏的方式来体现体育课堂用快乐来展示。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2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由范文网会员“漂流百合”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篇一

本学期的工作将是紧张而又忙碌的,因为,在这一学期中,时间短,任务重。有学生跳绳运动会、有教师乒乓球比赛。为更好的开展好自己分担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_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理论,探教学改革之路,实施创新教育,顺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七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三、措施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政治活动,认真学习_大精神,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1、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本学期要继续深入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使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要求。

2、进一步提高课外教学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它即可以使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基于这一点对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要详细计划措施,并做好辅导,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

3、课余运动竞赛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也是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运动竞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好的人才,关系到我们国家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学期,我将进一步抓好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争取在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好,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学校争光。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篇二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七、八年级共两个班,每班约四十人左右,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七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篮球、足球、游戏等活动,但动作不太协调。

二、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四、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学校田径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为本学年举办各类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广泛开展学校群体活动,上好大课间活动,本学期将进行班级间的各项体育比赛,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长跑比赛、各种球赛等。

4、组织参加县体卫艺办公室组织的体育教学的优质课评比。

5、参加体育教学论文、教案的评比。

五、具体安排:

1、抓好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2、抓好基本技术的练习。

下一页更多精彩“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3

随着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的出台,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关注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构思

本节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以学生心理变化为主线、生理变化为依托、运动表象为主题,看结果、重过程的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三段式课型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1、教学目标在“三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技术、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学习进步的大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教师的亲情、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提高。

2、本课采用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教学程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法,过程调节与评价为手段,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淡化学习技术细节过程,加强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教师导向性为辅,创设情景,实现学生自主学练。重视学生的首次发现、首次示范,自我反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到教与学相协调。

4、开发学生扩散性思维,通过思维性练习,来达到会学、会练、会自我调节与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注重学生生理、心理的均衡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高。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表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6、营造良好氛围,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发挥与想象空间,通过教师的提示、引导,使学生会用眼观察,会用语言描述,会归纳、会评估、会合理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能够在理解的前提下做好。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4

快乐绕障碍教案 班级 七年级   任课教师:胡时间:-3-25 教材  体育游戏(快快跳起来)  障碍跑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障碍跑对增进健康的作用 2、经本课学习让 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提高跳跃 跨越穿越等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 自主学习,以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间 学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课堂 常规 1、教师鸣哨集队 2、检查一下出勤情况 3、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 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生 3分 ××××××× ××××××× ▲ 1、体育迅速集队 整队清点 汇报人数 2、集队要求 “静齐快” 3、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4、认真听讲 积极实践 准   备   部   分 热   身 1、慢跑两圈(沿大操场慢跑) 要求:1 慢跑   2 对整齐   3 禁止吵闹 2、徒手操 1、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并各自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从上往下依次做热身 2、让学生相互搭着近侧肩膀做头部运动 3、让学生的手放至同学远侧肩膀,做肩部拉伸 4、学生进一步拉近距离,将手放到另一个同学肩膀上 做腰部运动(花开花落)让学生体会 5、弓步压腿 7分 1 慢跑 2 队伍对整齐 3 禁止吵闹       男     女 1、  听清教师的讲解,头脑中建立概念,游戏开始。 2、 热身中积极运用自己的技术,显示自己的实力。 3、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基   本   部   分 体 育 游 戏 一 体育游戏:快快跳起来 A规则: 1 让男女学生各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分组进行游戏 2 让一学生手持一长棒站与圆圈圆心,高度在同学膝盖左右处, 3 要求当长棒划到自己膝盖边上的时候能迅速反应并原地向上起跳,使长棒顺利从自己身下通过。犯规者“奖励”男5个 女3个俯卧撑 。 B 教师示范 并参与到各组学生活动   C 教师巡场指导 13分     1、  按照教师的`要求站好 2、  做出相应的动作。 3、认真听讲 积极实践 基     本 部     分 综     合    练      习 二、障碍跑  A 情景导入:听!又出来防空警报的声音了,前线告急,需要我们往前线运送抢险物资了,那我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将物资安全送达前线,又如何安全返回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安全的穿越障碍方法) 规则:让学生分成四组 男女各两组进行学习练习和比赛。 1、  体操垫――跳过 2、  第一栏架(矮)――跨过 3、  第二栏架(高)――钻过 4、  滩涂(空地)――跳跃 5、  按原路线原方法返回,在与队友击掌后,队友方可出发,然后该队员排在队伍后排。 B 教师示范或请学生示范一次。 C 组织全部学生练习一遍,教师站有利位置指导纠错。 D 组织学生比赛 严格按照要求,违例者按规定从来。教师巡场指导,保证课堂的安全有序进行。 18分 1、  看清教师的示范,听清讲解要求,建立练习概念。 2、积极参与活动,并为同学加油鼓励 3、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后进生不要怕难为情,及时向好的学生询问或者向老师询问。 4、 练习场地如下: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 ∧  ∧ ∧   ∧ ∏  ∏ ∏ ∏ □  □ □ □   ∧ 体操垫 ∏ 矮栏架 □ 高栏架 滩涂 结 束 部 分 下 课 常 规 1、  组织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内容:四列横队 在老师带领下做放松练习依次拍肩膀 大腿 小腿等部位 2、  总结本课。 3、  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4、  行下课礼仪。 4分 1、  学生集合, 2、  放松练习。 3、  听教师总结。 4、  行下课礼仪。 场 地 器 材 栏架8个 体操垫4张 长棒2根  课前预计   经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达成本课的预计目标 课后小结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5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

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整堂课内容由快速跑和合作伙伴跑组成,围绕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快速跑到阳光伙伴跑,贯穿“游戏和跑”设计本科情景。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跑步的乐趣,即融入体育与游戏间的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6

教学内容:1、30米跑 2、游戏《找朋友》   教 学 目 标 认知:知道30米跑的技术要领 技能:能做出30米的快速直线跑的要领 情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负荷:负荷恰当适合小学生的`身体能力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负荷 程序  内容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 3.组织见习生 1.学生整队 2.认真听讲 组织: 四列横队   开 始 部 分 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 准 备 活 动 慢 跑     徒 手 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1.学生进行慢跑一圈 2.成四列横队进行原地徒手操的练习小---中 基 本 部 分 1、30米直线跑 1.介绍30米跑的几个技术要领 (起跑姿势、直线、前脚掌跑、摆臂有力) 2.复习起跑姿势(站立式)   教师示范讲解 3.教师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30米跑的练习。 4.根据第一次跑的情况进行强调跑的技术要领。 5.改变起跑的方式   1.学生认真听讲,要求学生能记住要领。   2.学生复习站立式起跑   3.学生进行分组练习30米跑(一次) 4.学生改进自己跑的技术 (一次) 5. (1)、先蛙跳10米后再加速跑完30米       小   中   中     高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负荷 程序 内容     6.组织学生进行30米往返跑接力。提高学生对跑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7.进行比赛小结,并让学生体会30米跑的技术要领。     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 2.强调游戏时的安全 (2)、先后退跑10米再加速跑完30米 6.学生30米往返接力比赛。提高学生对跑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1、学生在音乐中,学生进行游戏,培养学生反应能力。 2、学生在慢跑调整运动节奏,放松身体。 中   高               中                             2、游戏:找朋友 结 束 部 分 放 松 练习1.小结全课 2.布置课后练习内容仰卧起坐40个 3.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1.学生进行放松 2.听教师小结 3.学生归还器材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标志物8个 接力棒4个 课的密度 基本部分 40% 35%  

七年级美术教案集锦(5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 教师应该在教案课件中充分展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中学范文网的千挑万选推荐这篇有深度的“七年级美术教案”,如果你遇到以下问题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七年级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2、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课题: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课题——《捏泥人》 (二)讨论:

1、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

2、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由哪些特征?

3、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

4、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三)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四)示范: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2、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在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等)

四、课堂小结:

(一)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 (二)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加以鼓励。布置作业学生捏小泥人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说课稿捏泥人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七年级美术教案(篇2)

课型: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三、教学难点:

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生活"

(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①映示国画作品《虾》(教材P4)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

七年级美术教案(篇3)

七年级美术小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物线描与头像练习》。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物线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人物线描的基本技巧;


3. 能够运用线描技巧进行人物头像的练习。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


- 白纸;


- 铅笔;


- 橡皮擦;


- 彩色铅笔。


2. 教学环境:


- 教室黑板;


- 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创设情境:


老师拿出一张半成品的头像素描让学生猜测绘制这幅画的方法。


2. 问题导入:


- 这幅画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


- 绘制人物画的时候有哪些技巧可以借鉴呢?


(二)讲解


1. 介绍人物线描:


- 线描是指用线条描绘人物或物品的形状和轮廓的一种绘画技法。


- 人物线描是通过有机组合线条来描绘一个人物的外形特征。


2. 示范人物线描的基本技巧:


- 演示如何利用线条描绘人物的轮廓;


- 强调要用轻柔的手法,避免画得过于生硬。


3. 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线描练习:


-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人物头像;


-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面部特征,充分运用线条表现。


4. 分享学生作品:


- 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绘制的头像作品;


- 共同欣赏和讨论,分享绘画心得。


(三)巩固


1. 讲解彩色上色技巧:


- 介绍如何运用彩色铅笔进行头像上色;


- 强调要注意用色的层次感和明暗效果。


2. 学生实践上色:


- 让学生对自己绘制的头像进行上色;


- 观察学生的上色技巧,给予必要的指导。


3. 展示成果:


- 让学生展示绘制并上色完成的头像作品;


- 共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四)总结


1. 小结人物线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强调绘画是需要不断练习和观察的;


3. 鼓励学生多进行素描和绘画,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五、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人物线描的练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家人的照片进行描绘。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练习人物线描,掌握了基本的线条表现技巧,并且学会了如何使用彩色铅笔进行上色。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七年级美术教案(篇4)

七年级美术小学教案


导语:美术是学生发展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七年级美术的教学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教案,力求使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一节:素描基础


主题:认识素描


目标:


1. 了解素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学习使用铅笔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3. 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活动:


1.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素描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


2. 示范使用铅笔进行基本素描练习,如画线、画形状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互相评价和分享作品;


4. 给学生布置留作业,要求他们观察并画出家中的一件物品。


第二节:色彩基础


主题:认识颜色


目标:


1. 掌握基本的颜色概念;


2. 学习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


3. 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活动:


1.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知和命名常见的颜色;


2. 示范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简单的调色和填色练习;


3. 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分享作品,进行评价;


4.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水彩颜料画一幅自然风景。


第三节:创意手工


主题:折纸艺术


目标:


1. 学习简单的折纸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 学习欣赏和评价折纸作品。


教学活动:


1. 介绍折纸艺术的概念和起源,展示各种折纸作品;


2. 示范基本的折纸技巧,如折平面和折立体;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折纸练习,并尝试设计自己的作品;


4. 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第四节:综合创作


主题:我的艺术作品


目标:


1. 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和手工技巧进行创作;


2. 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学习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教学活动:


1. 学生独立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综合创作,可以是绘画、手工或者二者的结合;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和构思创作的布局;


3. 学生完成作品并进行互相展示和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通过以上四个教学节,七年级的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这套教学方案也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在美术领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七年级美术教案(篇5)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由范文网会员“手指头”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一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二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一感知一品读一欣赏一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

导语: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我现在也教我女儿唱这样的儿歌,每当这时,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回答有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A、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B、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表现的童真、童趣。时安排:

一时前准备:

A、初读文,了解文大意。

B、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教学设计:

一、展示自己的风采。

(外积累“惜时“的名句)

二、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为这仰慕的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

三、信息箱: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看谁说得棒)

请同学们速读文,感知文大意。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文的内容。

、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D、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五、你品味到美了吗?

再次浏览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六、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七、欣赏延伸: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九、质疑大挑战: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四

教学目标:

1、体会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童稚的活动中。

2、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同学们提前要预习课文

2、准备相关的课件:丰子凯图片与简介;几幅名家的竹画;几幅中国画和几幅外国画;有关竹的诗句……

导入新课:

师: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我们不妨用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两篇文章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用:“我发现了……的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话。

同学A:我发现了平桥村很美,因为它美在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美在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美在友好好客的村民和小伙伴……

同学B:我发现了黄土高原上演的腰鼓很美,因为它美在场面的壮阔与豪迈,美在后生们的活跃与强盛,美在舞姿火烈与迅疾,美在声音的沉重与磁撞……

师: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这节课我们将从《竹影》中找到答案。

合作达标:

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速读课文,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指导: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事?

生答: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爸爸给我艺术的启蒙。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二、品味朗读:体验美,发现美 师:再读课文用“我发现了……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出你的发现。

师提示:人物(爸爸、小伙伴);事件:小伙伴们画竹、爸爸评画;事物:小伙伴们画的竹、名人画的竹;中国画、外国画;描写等

师举例:我发现了小伙伴们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自然,美在随意,美在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

师引导: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这些游戏对你现在的成长有帮助吗?

学生C:我童年时与小朋友玩积木,让我认识了多种图形,现在对我学习几何很有帮助。

学生D:我小时候对什么都很好奇,对小闹钟每天叫我起床感到很奇怪,总以为里面肯定有一个人,所以有一天我把它拆开了。虽然被父母骂了,但我认识到了闹钟里根本就没有人,因此就对这些小机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下决心一定找到它工作的原因。

师:通过本文的作者和两位同学的经历,我们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E:童年的游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师总结:对,艺术和创造往往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学生F:老师,我发现文中的爸爸很美,因为他美在关注孩子们的游戏,美在他善于启发,善于诱导,让孩子们对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非常好,这位好爸爸对我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丰子凯屏幕显示:丰子恺的图片,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师:从丰子凯的成长和爸爸的引导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G: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学生H:童年对一个孩子的未来成长很重要。

师总结:启蒙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I:老师,我认为名人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讲究集合的形体,讲究竹叶的方向,讲究疏密,讲究浓淡,讲究肥瘦……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名人画的竹,我给同学们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展示几幅名人的竹)名人的竹画得很美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J:我发现中国画美,因为……

另一学生打断:我认为外国画美。

师:我这里也有几张中国画,也有几张外国画,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和图画来谈谈它们各自美在哪里?

生:中国画象符号,更注重神似,它关注的是神而不是形,这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生:我认为外国画更美,因为它画得和真的一样。否则外国许多画就不会成为名画,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如凡高的向日葵……

生: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画最美,因为每一种画都有它各自特点,各自美点,我们就应该有不同的眼光去欣赏它们。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一把尺子去衡量它们,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我们必须要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的发现外,你还发现了文章的什么地方比较美?

生:本文的语言很美。如“天空好像一乏了油的灯,红光淅渐的减弱”这句话把天空比喻成一乏了油的灯,形象生动的写出天空中的光线越来越暗的过程。

生;再如“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人们的眼中。”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透过竹叶去看月亮的情形。

师总结:本文描写很美,许多修辞的运用真是恰到好处,另外本文的语言很闲散,但正是这样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有童真、童趣。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它很美,我们已经从中找到了美的事物,美的理由。竹不仅画家喜欢,诗人也喜欢,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竹的诗句吗?

三、欣赏延伸

(1)名人与竹:搜集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同学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乙: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师:这种写竹的诗还有许多,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上网去的搜一搜,将你喜欢的写到你的积累本上。许多人喜欢竹,因为他不仅喜欢竹的外形,更喜欢竹的气节。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认识就不同,如:有这样一幅对联: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现在你能从正反两方面谈对竹的感悟吗?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同学丙:竹,总是虚心向上; 竹,你是一个厚脸皮的家伙。

师:请同学们选取两种事物,分别从正反两面三刀方面来谈对这个事物的认识。这是我们的课下作业。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生你一言我一语: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 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师: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

七年级体育教案集锦10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经过编辑长期的筛选和精心编辑我们呈现了最新的“七年级体育教案”,我们希望这些工具能够使您更快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成功!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1

本课的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来制订的,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包括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能力的整体提高。第二,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得出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有利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于技巧这样的运动项目,他们一般不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要学习,也是应付了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中去。

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且兴趣弄浓。

2.学生能掌握技巧练习的方法,提高协调能力。

3.培养体育运动安全意识。

4.感受交往、合作与竞争,培养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前后滚动时团身抱膝。

教学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

在教学过程中把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的组织工作是常规检查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队列操作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准备活有三个内容,分别是慢跑、徒手操和游戏,慢跑的目的是提高体温,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徒手操在于充分使肌肉韧带得到充分伸展;游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游戏中温习上次课所学,二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良好品质与道德规范的形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

基本部分也分为两块:一是体操技巧,二是身体素质。在体操技巧部分我又分为三层,前滚翻、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差生”积极练习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达到更高一层次时能够体验到成功时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尤其是“差生”的'积极性。教师在一旁组织和指导,以保证教学的胜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求学生真确对待自己所处层次,对自己又一个合理的定位。身体素质练习在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上肢、下肢和腰腹力量素质的提高,增进学生健康。

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和小结,目的在于把身体调整到课前装态,以保证学生下一节课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一节课练习下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存在那些问题,以利于今后的改正和学习。最后就是整理归还器材。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互相讨论中和教师引导下,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

2、在自学、讨论和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3、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的开始

1、教师宣布学习内容。

2、学生齐读“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课题。

3、教师提问,为什么学习这个内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内容。

(2)目的。

(二)活动一、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有什么价值

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理解体育锻炼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进而提高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推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提出分组讨论要求。

(2)小组讨论。

(3)教师巡视指导,搜集信息。

(4)小组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5)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利用课间或挂图,形象直观地补充讲解。

4、教师小结。

(三)活动二、说一说“你参加过的或观看过的最难忘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谈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或收获

1、活动目的。分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感受、体验和收获激发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2、活动形式。同桌讨论、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语言组织。

(2)同桌同学之间交流。

(3)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4)教师归纳与学生互动。

4、教师小结。

(四)提问讲解

1、教师说出“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格言,提问学生,你们能说一说你知道的体育格言。

2、学生交流体育格言。

3、引导学生观看体育锻炼的视频。

4、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介绍。

5、引导学生谈观后和读后的感想。

6、教师解释、归纳体育思想观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体育锻炼价值的理解。

7、教师小结。

(五)学习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策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观点。

2、归纳学生认识观点,用课件或挂图给出教科书中正误的内容。

3、引导学生针对有关体育锻炼的误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结合学生提出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5、教师提出“学习忙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误区。

6、学生分组交流,共同设计利用学习的空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案。

7、教师小结。正确地认识体育锻炼,能够坚定体育锻炼的信念,增强动力。

8、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周体育锻炼计划”表,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构成“周体育锻炼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教师归纳制定“周体育锻炼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

10、教师依次讲解怎样制定目标、如何确定锻炼时间、怎样选择锻炼内容、如何确定运动负荷、怎样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等内容。

11提示制定“周体育锻炼计划”注意事项,解答学生疑问。

12、布置作业。

(六)教师总结

1、知识梳理。

2、本课小结。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3

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课的基本流程:

牵手折返跑(热身)——快速反应跑游戏——阳光伙伴跑集体游戏

重点:本堂课以合作伙伴跑作为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合作伙伴起跑技术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难点:合作伙伴跑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和配合好身边的同伴。步调一致,排面整齐,如何掌握好整体节奏。

解决办法:在开始的练习中用少量的人一组,慢慢增加人数。练习过程中大声喊出“1,2,1”的节奏,加强连贯性和节奏性。

亮点:通过两人一组,量化到四人一组,从手拉手练习到齐头并进,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加强同学之间彼此的联系,学会一起思考,一起配合,一起提高。

(一)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

(二)热身导入:

采用比较新颖的牵引折返慢跑。(12米往返跑)

方法:第一个同学先做一个12米的往返跑,回到起点后拉起第二名同学的手变成两个人前后站立的手拉手式折返慢跑,再由第二名同学去拉第三个同学的手,变成三个人前后手拉手的折返慢跑,以此类推。

优点:

(1)天气寒冷的室外体育课,跑步是最好的热身准备活动方式。

(2)慢跑原本是一项很枯燥的热身方式,通过一些细微的改变,给学生一种新鲜的又似曾相识的感觉。

(3)通过手拉手式的慢跑,拉进同学和同学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缺点:

在第一个的同学慢跑的运动量和最后一个被拉手的同学运动量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跑步时候通过时间的延续,减少差距。

本节准备活动时间安排在6-8分钟。

(三)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在游戏中体会乐趣,学会技能

“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游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快速跑的站立姿势、预备和跑三部曲。

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一字排开,听到教师哨声,快速向前跑。

技术动作要领:调起跑时保持身体的向前的重心。降低身体重心,获得更好的向前的速度。

2.快速起跑反应游戏:

方法:两人一组,每组同学一字排开,背向站立,设左边同学为A组,右边同学为B组,当老师喊A组时,所有A组的同学迅速积极的往自己的'方向直线跑,而B组的同学则马上反方向追逐自己的对手,追到为B胜,追不到则A胜。

教学内容的安排:

作为快速跑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在站立式起跑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快速跑技术动作。通过不同的站立姿势,选择用蹲、坐、俯卧撑等站立姿势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

本段时间为12分钟左右。

优点:

(1)根据之前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活学活用。

(2)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快速跑的积极性,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反应判断能力。

(3)运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在游戏中体会到快速跑的乐趣,也使课堂气氛能够轻松而又活跃。

缺点:

(1)害怕被对手追到,不管口令是什么,不动脑先管自己跑。教师应该提醒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对口令做出及时的判断。

(2)不同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可能会总是同一个人获胜。应该及时调整安排相等水平作为对手。

3.阳光伙伴跑。

阳光伙伴跑也叫齐心协力跑,又或者说是两人三足的扩大版本。

游戏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肩并肩,脚并脚,每一步跑每相邻的两个人迈出同一只脚。最快速度向前进。

教学内容的安排:

首先学习两人三足跑,从简单到复杂。通过练习加强,逐渐增加人数。最后以组别的方式,完成成绩最短的队伍为胜利方。考虑到安全性,课堂练习时不采用脚绑脚练习。

教学形式的设计:

在练习中由走——到快走——到慢跑——中速跑的方法进行练习。在课的设计上有层次性和递进性。

这个游戏的设计,需要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懂得伙伴的重要性。对现在大多数独身子女来说,学会交流和配合,学会相互谦让,相互理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阳光伙伴跑也达到了很好的运动量,充分的为本堂课的运动强度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也围绕着这堂课的主题展开。

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讲解、示范,巩固技术等环节,采用激发兴趣法、自学辅导法、启迪思维法和多项交流等方法。通过教学,达到乐学、会学、持续性发展的学、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目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

遵循“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原则,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讨论等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四)结束部分: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学生自编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同时点一下这堂课对同学们的启发有哪些?掌握了哪些技能?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4

教学内容:1、30米跑 2、游戏《找朋友》   教 学 目 标 认知:知道30米跑的技术要领 技能:能做出30米的快速直线跑的要领 情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负荷:负荷恰当适合小学生的`身体能力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负荷 程序  内容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 3.组织见习生 1.学生整队 2.认真听讲 组织: 四列横队   开 始 部 分 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 准 备 活 动 慢 跑     徒 手 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1.学生进行慢跑一圈 2.成四列横队进行原地徒手操的练习小---中 基 本 部 分 1、30米直线跑 1.介绍30米跑的几个技术要领 (起跑姿势、直线、前脚掌跑、摆臂有力) 2.复习起跑姿势(站立式)   教师示范讲解 3.教师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30米跑的练习。 4.根据第一次跑的情况进行强调跑的技术要领。 5.改变起跑的方式   1.学生认真听讲,要求学生能记住要领。   2.学生复习站立式起跑   3.学生进行分组练习30米跑(一次) 4.学生改进自己跑的技术 (一次) 5. (1)、先蛙跳10米后再加速跑完30米       小   中   中     高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负荷 程序 内容     6.组织学生进行30米往返跑接力。提高学生对跑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7.进行比赛小结,并让学生体会30米跑的技术要领。     1.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 2.强调游戏时的安全 (2)、先后退跑10米再加速跑完30米 6.学生30米往返接力比赛。提高学生对跑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1、学生在音乐中,学生进行游戏,培养学生反应能力。 2、学生在慢跑调整运动节奏,放松身体。 中   高               中                             2、游戏:找朋友 结 束 部 分 放 松 练习1.小结全课 2.布置课后练习内容仰卧起坐40个 3.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1.学生进行放松 2.听教师小结 3.学生归还器材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标志物8个 接力棒4个 课的密度 基本部分 40% 35%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5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的设计构思,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发展,试图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并通过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为初一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综合性活动(运动水平四),前者为新授课,后者为活动课。正面双手垫球在小学教材中介绍过,主要是学习垫球的手型。初中的垫球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掌握垫球击球点,手臂触球部位及手臂动作和身体的协调用力。由此作为第一次课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垫球技术的掌握情况,确定本课重点为垫球手型、击球点和手臂触球部位及身体协调用力,难点为垫球的手臂动作和全身协调用力。

综合性活动项目是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自由组织,积极参加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对体育非常爱好,但身体和心理正处发育期,属于情绪不稳定阶段,加上小学的排球教学属于基础的了解性质,只有个别的几个参加学校组队比赛的队员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可以运用因人而异、层次分组教学,提出不同学习目标,让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练习,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及练习方法,树立自我锻炼意识。

技能目标: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和学生有效的学,有85%以上的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基本技术,有90%以上的学生掌握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有100%的学生身体得到锻炼。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模仿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激情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法学法

教法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通过观察、模仿并结合教师的讲解,然后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难度。

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穿插教师的纠错、示范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模仿练习法。

育心强体----增智促技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

恢复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收心热身阶段 1--2’

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2、有效无效口令。5--6次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组织队形(图示一:见教案)

(二)愉悦身心阶段 8’

教学步骤:

(1)“开火车”

练习方法:分四组,每组10人。排头从起点处开始,后面学生抓住前面学生的脚踝,一起单脚齐跳过10米距离,以排尾通过终点线,途中不能断开,否则失败。

(3)“让我们走得更近”

练习方法:分四组,每组10人,每组两人用腰夹一个排球向前走8米后返回将球交队友,直至该组10人接力结束后时间所用最少的组获胜,跑动过程中只能用两人的身体夹球,不得借助其它外力.排球掉地必须原地拾起,不得让球在地上滚动,否则成绩无效。(4)教学设计目的:

设计以上两组活动需要同伴及集体间的默契配合,为本堂课团结协作交流做准备,同时也活动各关节,达到热身目的。

(三)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 25’

1.教学导入

介绍排球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及今后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动机。2.复习排球的手型和脚步的移动

(二)自主学与练

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练习垫球。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已所认识、所了解的垫球技术和练习方法。

(三)揭示课题(5`)

观看多媒体录像,通过多媒体导入课的主题。通过多媒体的观看和讲解使学生认识排球运动和学习排球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

(四)学习和发展(20`)

1、徒手练习:原地散点撒开,徒手做垫球动作姿势。

为了使学生把理性的认识转化为动作。学生散点站开。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垫球的姿势、手型正确。

2、自由组合,自由练习:(1)一人一球自由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正确的击球位置。加深学生对垫球技术的理解。

(2)一抛一垫: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

要求抛球由到位向不到位变化,垫球由近向远变化。安排这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垫球动作的插和蹬送动作。

(3)对垫:距离3——4米连续对垫球。

要求学生随时要做好垫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起动和移动,保持好合理的位置进行垫球。先可以是练习原地对垫球。再练习移动的对垫。

(4)自垫:一人一球连续向上方垫球。

安排这一练习是让学生不断的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5)自我展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已的练习成果,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要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合作发挥(5`)

游戏:接力比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垫球三次后再跑回队伍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垫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

(四)恢复身心阶段 5’

教学步骤:

A、大笑放松法师生同做。1’

B、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

2’ C、教师总结讲评,1’ D、归还器械,师生道别。

1’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七、教学媒体:

40个排球、箩筐4只、两个排球场、两副排球网。

八、预计效果

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因此,学生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都可能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这即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学生排球运动技能。预计学生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40--50%。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 85%的学生能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50%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6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由范文网会员“漂流百合”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篇一

本学期的工作将是紧张而又忙碌的,因为,在这一学期中,时间短,任务重。有学生跳绳运动会、有教师乒乓球比赛。为更好的开展好自己分担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_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理论,探教学改革之路,实施创新教育,顺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七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三、措施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政治活动,认真学习_大精神,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1、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本学期要继续深入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使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要求。

2、进一步提高课外教学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它即可以使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基于这一点对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要详细计划措施,并做好辅导,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

3、课余运动竞赛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也是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运动竞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好的人才,关系到我们国家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学期,我将进一步抓好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争取在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好,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学校争光。

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篇二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七、八年级共两个班,每班约四十人左右,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七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篮球、足球、游戏等活动,但动作不太协调。

二、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四、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学校田径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为本学年举办各类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广泛开展学校群体活动,上好大课间活动,本学期将进行班级间的各项体育比赛,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长跑比赛、各种球赛等。

4、组织参加县体卫艺办公室组织的体育教学的优质课评比。

5、参加体育教学论文、教案的评比。

五、具体安排:

1、抓好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2、抓好基本技术的练习。

下一页更多精彩“七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7

魏家地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二周(第2课时)授课班级:七年级2、3班 教师:李新峰 教学 内容 复习广播体操(二) 身体素质练习教学 目标 1、复习中学生广播体操第六节--第九节,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规范广播操动作。 2、通过练习逐渐恢复学生的身体各项素质。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准 备 部 分 5′ 一、文体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 三、慢跑200~300米热身。       四、游戏:“迎面接力”   五、徒手操     六、弓步、仆布压腿,立位体前屈、活动膝、踝、髋关节。 1、成四列横队。 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扩胸运动2、单臂后振 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 5、全身运动6、深蹲   要求:快、静、齐,动作到位。             4x8拍 5′                     基           本         部             分                     35                       一、课课练 1、原地高抬腿跑x2组。 2、后蹬跑20米x2组。 3、跨步跳20米x2组。 4、弓箭步走。             二、复习中学生广播体操: 《时代在召唤》: 第六节:体转运动 第七节:全身运动 第八节:跑跳运动 第九节:整理运动             三、素质练习:  50米跑X5次         四、放松自由活动:       1、各种预备练习要求:反应速度快,注意力集中 教法: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组织: 1、教师组织,文体委员喊口令进行广播体操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要求: 1、认真练习,保证质量。 2、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8人一组,听口令进行练习。 要求:  男生9秒内,女生10秒内完成。                                                                                             35                               结束部分   5 1、 集合整队,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师生再见。 3、归还器械。 组织:成四列横队 队形:同上 要求:放松充分             5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8

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知道足球比赛的简单规则,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拓展足球运动的价值。通过练习、游戏和比赛以及专项素质练习,增强学生力量、速度、耐力与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足球实践能力。

本单元共设置5次课,1、熟悉球性练习、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2、复习脚内侧传接球;3、脚内侧运球、正脚背运球;4、正脚背踢球;5、组合练习、教学比赛

教材分析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名,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锻炼价值。脚内侧传接球是足球技术中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学好这一技术不仅是个人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熟练的掌握和合理的传接球对控制比赛节奏、丰富战术变化都有实际意义。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4名,男女各占一半。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但是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课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引导,学生的“学”是主体。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认识目标:了解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动作技术结构,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模仿的动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定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踢球的部位

难点:支撑腿的弯曲、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

教法策略

教法:无球模仿练习——有球练习(单人、双人、多人)——竞赛、游戏练习

1)、老师示范,学生先无球模仿动作,领会动作要领。

2)、对墙传球。

3)、原地传球,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上一步传球模仿练习。

4)、两人一组相距5米,互相传球练习。

5)、距墙5米,在墙上0.5米高处画一横线,要求传出的球击在横线以下。

6)、足球高尔夫游戏。

7)、三人三角传球。三人站成三角形,彼此相距5—7米,做接球后再传出和不经接球,直接传出。

8)、四人站成正方形,边长5——7米,使用脚内侧传球法传球

教学过程

(1)课前身体活动、游戏导入明确目标阶段:大约7分钟

体育委员整队,师生亲切问好、宣布上课内容,用精炼的激励性语言使学生情绪高涨

游戏“抢传球”:6人一组,一人中间抢,其余5人传球

(2)诱导准备活动阶段:大约4分钟

学生按教师提示的传球方法与要求,两人一球自主分组练习。教师进行“脚内侧传球”的技术诱导,引导学生模仿学练,教师再诱导过程中,注意 观察并找出练习中传球技术较好的学生。

(3)自学自练、互帮互学和自由分组的学练阶段:大约10分钟

请传球比较好的4个同学示范脚内侧传球球,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动作要点:传固定球时一般支撑脚踏在球侧方10——15厘米远,脚尖对准出球方向,传球时,支撑腿的膝关节微屈,重心稍下降,摆动腿髋关节外展,使脚内侧对准球,以小腿膝关节为轴,积极前摆,脚腕保持紧张,脚跟前送,用脚内侧触球的后中部,将球传出。传出后,随球跟进。由这四名学生各自带领同学进行分组学习、教师轮流检查辅导。

(4)师生互动,提高技术阶段:大约5分钟

请学生讲要点做示范,教师纠正补充动作,从层次上强调动作的重点和主要环节,让学生们明确正确规范的动作技术及练习要求,教师提出学练要求,用竞赛评比看哪个小组学生传球技术好、传球准。

(5)竞赛法强化巩固提高阶段:大约8分钟

足球“打靶”比赛:分小组进行比赛。设置不同分值的标准物,击中瓶子,就得瓶子上标注的1、2、3分,每人三次机会,得分高者赢。

(6)课课练:带球快速跑30米 2组 7分钟

(6)整理放松舒缓身心阶段:大约2分钟

跟教师一起轻挑抖动大小腿放松

(7)评价阶段:大约2分钟

小结本课上课的优点与不足,宣布下节课内容、归还器材、师生再见下课。

场地器材:足球22只,旧矿泉水瓶(装满水)12只

效果预计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能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练习密度在40%左右,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9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调、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器材并能利用其进行多种身体锻炼的能力,在练习中体验“一物多用”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七年级教材。本课采用投掷轻物和接力跑为基本教材。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投掷课,不是嫌器械又脏又重,就是嫌练习的形式单调乏味。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以沙包贯穿全课,设计了沙包的投远和投准、各种方式的抛接练习、蜘蛛行走搬运沙包、炸碉堡游戏、快速跑接力等来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并采用分组学、练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自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本校七(3)班学生,共有28人。该班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身体素质一般,运动技能一般,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培养学生自制简单器材并能利用沙包进行多种身体锻炼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沙包进行多种身体锻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缝制沙包,自己创造练习方法,提高协调能力,

发展投掷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制简单器材并能利用器材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接力跑练习让学生建立同学间的合作意识,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四个部分,设计步骤如下: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目的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并着重进行安全教育。队列练习,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的精神,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

准备部分采用学生按自然组分组,各组自创准备活动内容并练习,教师视情况进行专门性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内容是准备操。既可以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练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基本部分第一个内容是投掷。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一)沙包抛接练习。①上抛击掌②转身接抛③踢沙包④脚抛头接⑤自创动作抛接。采用多种方法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既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最后采用自创动作上抛接住练习,既能发展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空间定位定向、平衡能力。教师可选择创意较好的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带来的成功的乐趣。这个练习中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多种身体锻炼的能力。

(二)将沙包投向远处。目的是使学生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让学生了解,工作距离长了,投掷出手的速度更大,投掷距离更远。

(三)沙包投准练习。①投中地上小圈②炸碉堡游戏。内容由易到难。练习前教师让学生

思考如何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利用军事上的投手榴弹诱导学生投准练习的必要性。学生进行投准练习,方法不限,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后分组进行投准比赛,采用比赛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基本部分第二个内容,是接力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一)蜘蛛行走搬运沙包接力。作为两个内容的过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往返跑接力。练习时各组将本队的沙包用教师准备好的布袋做成一个大沙包再进行游戏接力。通过传递沙包进行往返接力跑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最后结束部分,配乐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课堂小结时指出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自制简单器材能力并进行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10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

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整堂课内容由快速跑和合作伙伴跑组成,围绕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快速跑到阳光伙伴跑,贯穿“游戏和跑”设计本科情景。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跑步的乐趣,即融入体育与游戏间的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七年级英语教案集锦(6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课堂教学规范化的体现。我非常努力地为您准备了“七年级英语教案”希望您喜欢,我们感激您的阅读和支持也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圈!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1

Unit 5

一 、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

语音 /t/ /d/ /ts/ /dz/ /tr/ /dr/ /l/ /m/ /n/

词汇 掌握wake,early,first,day,term,must,still,by,on foot,the same to,usually,always,Ms.,boat,ship,sea,train,by plane/air/airplane, etc.

理解 Subway Worm reporter,Net Bar,roller skating Measure dining hall,dormitory bookstore,etc.

(二)语法

1.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

2.频度副词(Adverbs of frequency)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once, twice

3.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

I’m looking for a book.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Yes, I am./No, Im not.

Is he/she...?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What are you doing now?I’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4.谈论交通方式(Talking about means of transport)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三)功能用语与话题

1.采访(Interviews)Our guest today is Michael from Class 2, Grade 1.

2.谈论日常生活(Talking about routines)

3.学校建筑(School buildings)swimming pool, playground, library, dormitory, lab, canteen, gym

4.谈论兴趣喜好(Talking about interests, likes and dislikes)I like the swimming pool best.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and easy.

5.借物(Borrowing things)How long can I keep it? Two weeks.

6.新闻(News)、海报(Poster)Attention, please! Here is the news.

7.谈论学校活动、科目和时间表(Talking about school activities, subjects and timetable)

8.谈论学校生活(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四)能力培养

听 能听懂谈论校园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话题,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说 1能根据提示词说出意思连贯的校园生活的句子。

2能用简单对话描述校园生活。

3能根据图片或借助他人帮助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校园生活。

4能与他人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校园生活。

读 1能理解简单的书面表达。

2能准确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表现校园生活方面的.文章,包括校园新闻、海报、遗失声明、失物招领等。

写 能写出表现校园生活方面的简单句子。能写出简单的校园新闻、海报、遗失声明、失物招领等。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乐于学校生活的意识。

学习策略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培养任务型学习方法与技巧。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交际用语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展开的,谈论学生的上学方式、作息时间、课程安排、业余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为学生所熟悉,便于展开讨论。

本单元的语法内容主要是学习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以及表示频度的副词。

Topic 1

Section A

教学目标:

1.谈论交通工具及如何上学。

2.学习句型: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本课重点1a和3a。难点:谈论交通工具及如何上学。

教具 录音机

五指教学方案

课时建议:1~2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1.教学生如何在开学的第一天相互问候。

T: Good morning, class! S: Good morning, Miss.../Mr...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S: Nice to see you, too.

学习问候语:

T: Happy New Year! S: The same to you.

然后老师说:Boys and is the first day of our new term.

解释today, new term。

老师说:I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us. My son often takes the subway to school. What about you?

学习词组by bus, take the subway。

Notes: subway(AmE)=underground(BrE)

2. 听录音3a,回答问题:

(1)How does Kangkang usually come to school?

(2)How does Sally always come to school?

两人一组作对话,然后请3~4对同学到前面表演对话。(对参加表演的同学给予鼓励。)完成3b。

第二步:呈现

1.老师向一些同学依次展示并学习词组:wake up, get up, go to school, by bike等,然后做动作练习。要一名同学在前作动作,其余同学猜测词组。

2.听录音1,回答问题:

What’s the time? / Is it time to get up?

Who wakes Kangkang up? 完成1。

3.利用图画,完成2。

4.听录音4,完成4。

第三步:巩固

1.放录音1和3a,学生跟读。

2.学生两人一组表演1和3a。

第四步:练习

1.分组活动,谈论自己早晨的活动情况。

2.双人活动,分别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图片进行问答:

A: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例如: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car, by train, by subway, by boat/ship, by plane/air,完成4。

3.让学生做一个调查报告,调查全班同学“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按人数从多到少列成表格,向大家汇报:

In our class, fifteen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ike...完成5。

第五步:综合探究活动

1.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家人通常所采用的交通方式。

2.请同学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介绍其它中学生早晨的活动情况,如:

“In our class, some students usually wake up at 6∶30. They get up at 6∶35...”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2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SunshineTown教案

课题: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教学目标】:

1.学习城市中有关活动场所的词汇.

2.将活动和地点联系起来并建议到不同的地点活动或游玩.

3.词汇: none, order, tin, pizza, enjoy doing…., chinese food, play badminton, love doing…, watch films, a tin of dog food, order a pizza

【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how much money do they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ere does eddie want to go to buy f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does eddie want to do with one yuan?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

一.词组翻译

1去超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多少听狗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订一个比萨饼___________________ 6计划一些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喜爱打羽毛球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去不同的中餐馆_________________ 10 带他们去运动中心_______________

二. 根据句意和首字母填空

1.the question is very easy,but n________ of us can answer it.

2. let’s o________ some cakes and fruit.

3. we’ll go to the c_________ to see that wonderful film.

4. i love w__________ ball games.

5. they will go to the shopping m_________ to buy some clothes.

6.can we buy the food ________(用) so little money?

7. i can’t find my walkman. ________(也许) i left it in the classroom.

8. he enjoys __________(吃) chinese food.

9. i think we can go there by . (地铁)

10. walk along the road (直到) you see the post office.

11. there are only two (听,罐) of coke in the fridge.

12. i can’t find my walkman. (也许) i left it in the classroom.

[课后巩固]

一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none of them ________(be) from the uk

2. would you like _________(go) to the sports center with me?

3. there are at _________(little) XX students in our school.

4. jane likes shopping. she wants to go to the _________(shop) mall.

5. a group of exchange students _________(visit) the great wall now.

6. there ________(be) much money in my pocket.

7. the students ____________(plan) an activity at the moment.

8. he loves _________(play) basketball. let’s ______ (go) ______(play) it.

9. i would love ________(play) football this afternoon.

10.the teacher tells us ________(work) hard.

二. 句型转换

1. uncle wang may be at home.(改同义句)

________ uncle wang ________ at home.

2. i have two cartons of milk.(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of milk _______ you have?

3.carol has three bottles of orange juice.(同上)

__________ __________ orange juice _________carol ________?

4.all of us like this comic book.(否定句)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this comic book.

5.there’s no dog food.(用not改写)

there ________ ________ dog food.

6.we have only 3yuan .(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o you have?

7 we can buy 3 tins of coke with 20yuan. (提问)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of coke can you buy with 20yuan?

8 maybe there is a football match between our classes.(同义句)

there _______ ________a football match between our classes.

三、翻译句子

1. 我可以点一份比萨和两听可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的运动鞋花了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有多少钱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喜欢打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 unit 2 sunshine town

课题:reading (1)

【教学目标】:

1. 读懂文章,了解阳光镇的基本情况。

2. 复习和拓展有关生活方式和活动的词汇。

3.学习介绍城市的各种功能的角度和方法。

【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where can we go walk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can you see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o millie and simon live on the same building?

4. what can you buy in the shopping malls? ______

5.what else can we cat in sunshine town? _______

[课堂训练]

一、词组翻译

1. 西餐厅___________________ 2. 唱京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4.找到所有的纪念品________________

5. 教你英语_________________ 6. 教你学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正确的地方 ______________ 8. 逛街,买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

9.吃北京烤鸭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中的大部分人 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首字母或中文填空:

1).you can shop u ____ten o’clock.

2).there are lots of good shops in the c____ of our town..

3).the water in the lack is very d______.

4).it will ______(花费)an hour to go there on foot.

5).my school is ______(靠近)to my father’s factory.

三、完成下列对话,每空一词。

1.a: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b: let me _____ _____ the way.

2. a: there’s a new supermarket near our school.

b: ______ great. let’s have a look and do some shopping there.

3. a: is your school far from your home?

b: of course. it _____ about two hours to get home by bus.

4. a: w ______shall be there ?.

b: a______ 8:30 tomorrow. i’ll meet you at the entrance .

5. a: have a great t_______, bob.

b: ______ .

[课后巩固]

一、用所给词完成短文,每词用一次.

like , closed , shop , get to , school , opens , in the morning , at night , go to work , a lot of things , go to school, in the evening , go home, many people

i work in a small ______ .it ’s near an english _____ .every day the students come to buy _______, i get up at six and then i have my breakfast . i ______by bike . i_______the shop at about six fifty . the shop_______at seven .we sell things ________food and drink .we have school things ,too. so there are often ______ in our shop form morning to evening.

i have lunch in the shop. at seven _______,the shop is _________ .all of us _____for supper.

二、句子翻译:

1.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好厨师。 he ______ to ______ a good ______

when he _______ ______.

2.如果你病了,你得看医生。 you ______ ______ see a doctor ______

you ______ ______.

3.如果明天天不好,我就不带你去故宫博物馆了。

if it ______ ______ tomorrow, we ______ ______ you to the palace museum.

4.如果你不会说英语,你可以用普通话和这些西方人交谈。

you can chat with these ______ ______ in putonghua ______

you ______ ______ english.

5.那婴儿直到他妈妈回家才停止哭泣。

the baby ______ ______ crying ______ his mother ______ ______ home.

6.这是如此精彩的一个讲座。

it is such ______ ______ ______.

7.也许老师在办公室里。

______ the teacher ______ ______ the office.

= the teacher ______ ______ in the office.

三、动词填空:

1. where ________ your sister ________(teach) english?

2. my grandpa ________(come) tonight.

3. tell him ________ (no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4. we won’t go to nanjing if it ________(rain) tomorrow.

5. he finished ________(read) the book and passed it to her.

6. it’s very important ________(learn) all the subjects well.

7. i spend much time________(do) my homework every day.

8. there’s a watch ________(lie) on the ground.

9. we ________(see) beijing opera at the local theater last night.

7b unit 2 sunshine town

课题:reading (2)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片来复述课文内容;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习知识点和重要短语。

3. 词汇: none, order, tin, pizza, enjoy doing…., chinese food, play badminton, love doing…, watch films, a tin of dog food, order a pizza

[课前预习]

sunshine town is a new town in beijing. it is only 40 minutes ________ the _________of beijing by___________ . there is _________ air ___________ in it than in other areas in beijing. many students live in tall __________. they are _________ to their friends. they don’t ________ to go far if they want help ________ their homework. there are ________ of shops in the centre of beijing. you can shop _________ ten at night. _______ you don’t like chinese food, there are lots of ___________ restaurant too. why __________ you visit the local _________? you can enjoy beijing opera.

[课堂训练]

一、选择填空

( )1. she has few friends, _______ she?

a. doesn’t b. hasn’t c. does d. is

( )2. if you don’t have enough rest, you _______ ill.

a. maybe b. are c. may be d. may

( )3. hello, tom! would you please _____ with me?

a. go b. to go c. going d. for going

( )4. you must’t eat anything _______ you see the doctor.

a. because b. if c. when d. until

( )5. he is more friendly ______ i think.

a. after b. because c. than d. then

( ) 6.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_______ today.

a. do b. did c. doing d. to do

( ) 7.if you don’t like chicken, you can have beef _______

.a. instead b. instead of c. of d. in

( ) 8.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bottle? there is _______ .

a. no b. none c. not d. any

( ) 9.the new bike _______ me 260 yuan.

a. took b. spent c. cost d. left

( ) 10. it takes 30 minutes _______ a bicycle from my home to school.

a. ride b. riding c. to ride d. rode

二、首字母填空

1. t______________ is a place for people to watch plays or shows.

2. mr. smith t ___________ us math in sunshine school.

3. my mother goes to work by u_____________.

4. i buy many s_____________ in the palace museum of beijing.

5. there is less air p___________ in sunshine town than in other areas of beijing.

三、翻译句子

1. 天气这么好, 为什么不去散步呢?

it’s so fine today. why _________ you go __________?

2. 这家超市到晚上九点才关门.

this supermarket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nine o’clock at _________.

3. 我家靠近学校,我不必乘公共汽车上学.

my home is _______ _______ our school. i don’t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 bus to school.

4. 这个瓶里的水比那个瓶里的少.

there is _________ __________ in this bottle _________ in that one.

5. 从南京到上海乘公共汽车大约三小时.

nanjing is about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by bus.

[课后巩固]

阅读理解

in england, people do no usually talk very much. you can go on a bus, or in a train, and everyone sit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often they read. they read books and papers. but they do not talk much.

when you meet english people, they often talk about one thing---the weather(天气). so when you meet someone in england, you can say, “nice weather for the time of year!” “but it was a little cold yesterday.” someone may answer.

“but it got a little warmer later!” you can say.

if you talk like this, the english will think, “how friendly you are!”

( ) 1. english people often _______ on a bus.

a. read b. talk c. sing d. stand

( ) 2. english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the _______ when they meet.

a. news b. sports c. books d. weather

( ) 3. when you meet someone in england, you may say “______”

a. what’s the time? b. fine day, isn’t it?

c. where are you going? d. how are things with you?

( ) 4. the english ________ when you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ith them.

a. will think you are very friendly b. will think you enjoy the weather

c. won’t think you are friendly d. won’t think you enjoy the weather

7b unit 2 sunshine town

课题:vocabulary 第4课时 __

【教学目标】:

1识别并掌握各种职业的名称.

2.了解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工作场所.

3.词汇: waiter, shopper, sick, hospital, learn, cashier

[课前预习]

写出和下列动词相对应的表示人的.名词.

1. teach _________ 2. cook ________ 3.wait ________

4. shop _________ 5. cash ________ 6. dance _______

7. work _________ 8.drive _________ 9. play ________

10. swim _________ 11. sing ________ 12. jump _______

[课堂训练]

一、根据英文释义写出相应的单词或词组

1. _________ it’s a place to borrow books.

2. _________ people keep their money here.

3. _________ you can buy stamps here.

4. _________ you can take a bus here,

5. _________ a place to see a film.

6. _________ a place to go if you were sick

二、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a w______ is a man who serves(服务) people in a restaurant.

when people are ill, they often go to a h_______ to see a d______.

a t_______ is always trying to give the students much knowledge.

a n_______ takes care of the s________ people in a hospital.

if you buy something in a supermarket, you should give the money to the c________ to pay for the things you buy.

[课后巩固]

一、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what about________ (order) some fish?

2.he __________ (finish) the work in five minutes.

uld you help me with the_________(wash) tomorrow?

4.let’s wait until the rain _________(stop).

5.mary likes going ________ in this _______, so she is an important _______ in it.(shop)

二、句型转换

1. miss wang is a cashier.(提问)

(1)________ ________ miss wang?

(2)_________ _______ miss wang _________?

2. we can go to a restaurant to have a meal.(提问)

________ _______ we go ________ have a meal?

3. my mother is a worker.(提问)

_______ is a teacher?

4. i want four bottles of milk.(提问)

_______ _______ milk do you want?

5.the police station is only 5 minutes from the museum on foot.(对划线部分提问)

is the police station from the museum on foot?

6.there is nothing in the box. (改为同义句)

there in the box.

7. why don’t you come to our party? (同义句转换)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to our party?

8. this town is only 10 minutes from my home by bike. (划线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is this town _________ your home by bike?

三、翻译句子

1.他的妈妈生病了,所以他不得不照看他自己.

his mother _______ ______, so he _______ _______ look after himself.

2.学校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a school is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to study.

3.我们中的大多数住在像这样的地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live in a place _______ _______.

4.她姐姐是个收银员,她不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her sister is a ________, she isn’t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剧院是供人们看戏或表演的好地方.

a theatre is a good plac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or a show.

6.你妈妈是护士还是教师?

is your mother a _______ or_______?

7.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好厨师。

he _______ to _______ a good _______ when he _______

8.如果你病了,你得看医生。

you _______ see a doctor _______ you. ________ ________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11-12单元教案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Language goals to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state their opinions and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New language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 I dont like soap operas. What does he think of sports shows? He loves sports shows. What does she think of Maria? She likes Maria. What do they think of Tommy? They cant stand Tommy. Section A Additional materials to bring to class: a local television listing list the names of several foods on the board.For example: pizza, broccoli, ice cream, mushrooms. Next to that list, write the sentence, What do you think of ___ ? and leave a blank at the end. Ask a student the question, substituting the word pizza: What do you think of pizza? Help him or her answer / like pizza ot I dont like pizza,  Point to the other foods one by one. Ask a student the question and help him or her answer J like...or I dont like.... Then point to the sentence. What do you think of ___ ? Point to a food name on the board and choose a student to ask the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mushrooms)? Then point to a student to answer. Repeat the activity several times, giving several students chances to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1 a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 Focus attention on the five TVs. Say, Each TV shows  different kind of TV show. In TV picture a, there is a an playing baseball. This is called a sports show. Talk about the other kinds of shows and ask students what they see. Tell the name of each kind of show as you discuss the picture. Ask students to repeat the names of the shows. Write the word sitcom on the board. Under it write the words situation comedy. Say, The word sitcom comes from the two words situation comedy. A sitcom is a funny show. The people in sitcoms do or say things that make TV watchers laugh. Point out the numbered list of shows. Say each one again and ask students to repeat it. Then ask students to match each TV picture with one of the words. Say, Write the letter of each kind of show next to the correct word. 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 1 b  This activity gives students practice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 Point to the smiley faces and the frowny faces and the words next to them. Read the words to the class or have a student do this. Say, These faces show you what the words mean. If you dont mind something, you dont either like it or dislike it. If you cant stand something, you dislike it very strongly. Your least favorite food is something you cant stand. If you love something, you like it very, very much. Your favorite food is something you love. Say, Now I will play a recording. Listen to what Mark says about the TV shows in la. Write the letter of the TV shows next to the words he uses.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Students only listen. 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Point to the lettered pictures. Say, Each picture has a letter. Point out the blank spaces before the words. Say, Each word or phrase has a space in front of i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the letter of a TV show picture in each blank. 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 Correct the answers. 1 c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Point to the pictures of TV shows in activity la and ask students to say the name of each kind of show. Point out the example conversation.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it to the class. Then ask the class to point to the picture of the sitcom. Say a dialogue with a student. Have the student ask ou a question. Then answer it truthfully. Point to the ppropriate picture as you answer. Say, Now work with a partner. Ask and answer the qstions. Hav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s they talk, move round the room monitoring their work. Offer anguage or pronunciation support as needed. 2a  This activity provides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Call attention to the list of five words and expressions.Point out the blank in front of each one.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list to the class. Say, The people on the recording are talking about TV shows. They use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as they talk about the shows. You will number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1-5 in the order you hear them on the recording.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Students only listen. 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 1 in front of the word love. Say, The first word on the recording is love in the sentence I love it. So the answer in front o/love is number 1.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number from 1 to 5 in front of each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Check the answers. 2b  This activity provides more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Point out the dialogue with blanks. Read it to the class saying blank each time you come to a blank. Say,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 This time/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word or phrase from the list in 2a. Play the recording. Students write words in the blanks. Check the answers. 2c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Call attention to the dialogue students completed in activity 2b. Say, Read the dialogue with a partner. \ Help students find partners. Have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 dialogue several times. Then say, Now talk about a TV show you both know.Tell what you like and dont like about the show and the people in it. As students work together, move around the room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offering language sup- sport as needed. Ask some pair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dialogue!to the class. 3a This activity provides pral and writ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Call attention to the list of TV shows and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names to the class. Say, In this activity you ask each other questions about TV shows.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sk student A in each pair to look at the chart on page 67. Ask student B to look at the chart on page 86. Remind students not to look at their partners pages. Say the first question and answer with a student. Pretend you are student A and work with a student partner.Say What does Stuart think of Sports News? Have student B look at the answer on his or her chart on page 86.Student B answers, Stuart loves Sports News. Show students that you are writing in the word loves after Stuarts name on the chart on page 67. Then say to your partner, Ask me about Stuart Student B asks, What does Stuart think of Sports News? You answer, Stuart likes Sports News. Have the student write the word likes after Stuarts name on the chart on page 86. Ask the pairs to continue on their own. Move around the room monitoring the progress of the pairs. Go over the answers. 3b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read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 the dialogue with a student. Every time one of you conies to a blank, say blank. Call attention to the chart students completed in activity 3a. Say, Use the words in this chart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dialogue in activity 3b. 4  This activity provides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 the instructions to the class. Then ask students to name some TV shows they know about. Write the list on the board. Try to include some that students like and some they dont like. Point out the dialogue in the speech bubbles. Have two students read it to the class. Then 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 in the chart. Say,This TV show is called Tell it like it is! I love it, and Lin Peng does, too. I write I love it under What I think and I write Lin Peng under Student who agrees with me. Say, Now go around the class. Ask students about TV shows you know. Find students who agree with you. After five minutes ask students to sit down.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ir charts to the class. Ask students to make statements such as I dont like The Crime Files. Carlos doesnt like The Crime Files, too. Alternative: If you do not want st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4

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教学目标:

1. 教会学生表达做某事的能力。

2. 谈论自己的爱好和意愿。

3. 学会表达自己对于各种协会的选择。

4. 会写简单的招聘广告,会使用简单的求职对话。

二.语言目标:

1. 会使用can.表示能力。

2. 会谈论喜好和意愿。

三.学习策略:

角色扮演。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与爱好培养一种群体意识。

四.跨学科学习:

音乐:熟悉各种乐器。

社会实践: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

1.P59-p60.2b

2.P60.2c-p61

3.P62-63

4.P64

5. 测试

六.教学步骤:

Period 1

1. T: We can do lots of things. I can sing. I can dance. What can you do? Can you sing /dance /swim /paint /speak English/play chess…?

S: Yes, I can. /No, I can’t.

Teach the words: sing, dance, swim, paint, speak, chess, guitar.

S1: I can sing. Can you sing?

S2: Yes, I can. Can you dance? (to S3)

S3: No, I can’t. Can you …? (to S4)

2. Teach: club. Yao Xia is in Guo An Football Club. Football players are always in football clubs. They can join a football club they like. We can join a club we like. We have many clubs.

I like singings. So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S: I want to join the … club.

T: Can you …?

S: Yes, I can. /No, I can’t.

3. Do 1a.

4. Do 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5. Pairwork: Let them pratice the conversations: I want to join … Can you…?

6. Do 2a.

7. Do 2b.

Task 1: I want to know what your favorite clubs are. Groupwork.

Name Clubs want to join can

Eli Music club Play the guitar

Homework:

Recite the new words.

Write a small composition about what they like and they can.

Period 2

1.Revision. Do you like…? Does she like…? Can you…? Can he…?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2. Talk about their homework. Let them read their composition.

3. Review the grammar box. Ask students to say the questions, answers and statements. Let them observe: can’t = cannot.

4. Do 3a. Read the four lines to students. Then put this conversation in order.

5. Do 3b. You will talk to three students. Ask each what he or she can do. Write it on a piece of paper. Later you will tell the class about these three students.

Ask what can you do?

6. Task: Build their clubs and write the ad in the poster.

Period 3.

1.T:What can you do?

S: I can…

T: Can you play chess?

S: Yes…

Teach the new words of music instruments.

2. Section B. Do 1a.

3. Task 1: Talent show. Let them play the different music instruments or do other things.

name act

4. Listen and do 2a and 2b.

5. 2c.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Students pairs do.

6. 3a. Ask a student to read it to the class. Underline the things.

7. 3b. Complete the poster with the words.

8. Task 2: Write your own poster for a sports day.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ir ads to the class.

Period 4

1.Task 1: Ask a student to draw an music instrument, then let other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m and write down the words.

2. Task 2Write five things about yourself on a piece of paper. Another student will read to the class.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guess who you are.

3. Self check. Do 1 and 2.

4.Task 3. You are in charge of a music club. The others want to join it. Please prepare the interviewing questions and act.

5. Task 4. I can d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say their hobbies and what they can do. Let them write it down.

Period 5

Do Weekly paper or Nan’an paper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学习日期的表达方式。通过围绕生日进行互相问答式的讨论,掌握英语表达年、月、日的单词和句型,能够熟练地谈论各种有关日期的话题,询问表达年龄的句型。可以询问节日的表达法。

二.语言目标:掌握以下句型

1.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November 11th .

2.How old are you ? I’m thirteen years old .

3.What events do you have at your school ?

We have an Art Festival each year .

4.Do you have a pop concert ?Sorry ,I don’t know .

5.When is the school trip ? It’s in April .

6.When were you born ? I was born in ….

三.学习策略:

角色扮演

自我评价

四.课时安排:

课时1: p47-p48 2c

课时2: p482d-p49

课时3: p50 Section B-p51 3b

课时4: p51 (4) groupwork-p52 selfcheck

五.教学步骤:

Period One

1. Showing the students a large calendar.

Teaching the words : when , January , February , March , April , May , June , July , August , September ,October , November , December.. birthday.

2. T: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1: My birthday is -----

T: When is his /her birthday ?

S2: His /Her birthday is ----

Teaching : first , second , third , fourth , fifth , sixth , seventh , eighth , ninth , tenth , … , twentieth , thirtieth,twenty-first -----

3. Training the ordinal numbers together .

4. Listening to the tape recorder of 1a . The students try to remember the words of the months .

5. Listening to 2b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m 1-3.

6. Pairwork : 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s “When is your/his /her birthday ?” “…”

7. 2a. Listen to the recorder several times and repeat them.

8. Ss try to find the rule of the ordinal numbers and the teacher writes them on the Bb.

9. 2b,2c : Listen and match the names , months , days.

10. Homework: Workbook , Copy new words and setences.

Period Two

1. Duty report,

Review words of the months and the ordinal numbers .

2. T: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en were you born ?

S: My birthday is …. ---I was born in /on …

3. Help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estivals of the year .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m while the teacher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

4. Pairs work : Practise “ When is your birthday ? / When were you born ? ’ How old are you ?…

5. 3a : Point out the conversations and read with students , practise“How old are you ?”

Point to the three ID cards ask questions about them .

6. 3b: Pairwork

First students make their own ID cards . Then pairs ask and answer.

7. Dictate the sentences .

8. Homework : Workbook , 评价手册 ,让学生制作家人生日卡。

9. If there is time , the whole class play games about birthday , age , name one by one.

Period Three

1. Let the students say 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names, birthdays , ages ,

2. Section B

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 events :

1. speech contest d

2. party c

3. school trip b

4. basketball game a

Teaching new words : speech , contest , party , school trip , basketball games , event, art , festival , pop , concert , chorus , lecture , music .

3. Listen and check the events above 1.

4. 2b : Listen again , fill in Joe’s calendar

Write 2b conversation on the Bb . Point to the calendar and show the September and October dates .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er several times

And fill in Joe’s calendar

5. 2c :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

Students pairs do .

6. 3a Pair work

Ask students to do in pairs . Look at p51 3a and p97 , complete the schedule .

7. 3b : Practise the dialogue like the model : School Days , Art Festivals , Chorus Competition , Lecture , English Party .

Yes No I don’t

Know Month Do you like it?

School Day

Art Festival

Chorus

Competition

Lecture

Music Festival

English Party

8. Ask the students in small groups .

9.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lists to the class .

10. Let the students copy these in their notebook .

11. Homework .

Period Four

1. P51 4 Group work : Write five things about yourself on a piece of paper . Another student will read to the class .

2. Have the students guess who the student is .

3. Self check

1.) Students remember the words

2.) Dictate the words

4. Write the words in the vocabulary builder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

5.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amous people . Help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ir names and their birthdays

6. Home work : Students writing something about themselves including their names , ages , birthdays , the school events etc. .

七年级英语教案 篇6

No. 110 Middle School by Cao Yi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谈论“家庭”的话题,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学生学会基本句型Is this/that your /her /his sister? Yes, it is/ No, it isn’t.进一步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This /That is my/your /her /his friend. These/Those are my/your /her/his friends.”介绍人物, 学会运用人称代词询问人物Is he/she your sister /brother?。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以写信谈论照片、画Family tree的方式来了解家庭成员,学会用英语介绍、识别不同的家庭成员;既能促使学生丁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增进家庭和睦,又能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本单元与第四单元衔接紧密:由本单元人物名词的单复数的学习过渡到第四单元的物品名词的单复数的学习井讨论“Where are the things?”。

单元知识系统(树)

Is this/that your/ her//his sister? Yes, it is. No, it isn't.

Are these/those your/her/his sisters?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Is he/she your sister/brother?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Are they your/her/his sister?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单元总体目标

用Personalizing 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进一步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人称代伺,培养口语交际的目标,增进家庭和睦,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单元教学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 复习词汇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e his her friend

2. 学习词汇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great photo love soon very much

3. 句型Is this /that /he /she …? Are they/these/those …? 可数名词的单、复数。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不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运用Personalizing 和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以写信、谈论照片、画“Family tree”的方式来了解家庭成员,增进家庭和睦,又能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单元教学建议

采用Personalizing Memoriz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进一步体会一般疑问句有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用3课时教学

Section A用1课时

Section B部分用1课时

Self check及阅读部分用1课时

Section A

教学内容

Section A (教材P13-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A主要通过谈论“家庭”的话题,使学生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Is this/that your/her/his sister? Yes, it is. No, it isn’t.”,进一步体会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This/That is my/your/her/his friend. These/Those are my/your/her/his friends.”介绍人物,学会运用人称代词询问人物。培养识别、判断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personalizing和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 利用教学图片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口语交际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进一步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人称代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谈论“家庭”的话题,使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家庭、家人的一些信息,理解家人;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他人的情感;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通过谈论“家庭”的话题,使学生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进一步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指示代词介绍人物,学会运用人称代词询问人物。培养识别、判断能力。

教学突破

使学生学会Personalizing和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口语交际活动,谈论照片中的家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la部分的插图和人物对话的课件,或自己准备一幅全家福照片(最好是三代同堂),人物以动画片的形式呈现,将听力部分的内容插人,使学生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同时复习单词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 his her friend, 学习词汇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学生准备

复习单词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 his her friend, 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及personalizing和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利用插图或实物卡片让学生将单词与图中人物相连复习一些单词、学一些生词。然后教师引导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 “This/That is my /your/her/ his friend. These/Those are my /your/ her/his friends.”

2. 让学生听录音,圈出录音中提到的人物。

3.按顺序讨论图中的家庭成员。 1. 将单词与图中人物相连复习一些单词、学一些生词。学习“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This/That is my/your/her/his friend. These/Those are my/your/her/his friends.”

2. 听录音,圈出录音中提到的人物。

3. 按顺序讨论图中的家庭成员。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2a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 sister brother及姓名,完成2a, 2b部分的教学任务。

2. 引导学生谈论图中人物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Is this Jeff? Yes, it is. No, it isn’t. It’s Dave.)。

3概括语法点。 1. 听2a部分的录音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brother及姓名,完成2a、2b部分的教学任务

2. 谈论图中人物,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Is this Jeff? Yes, it is. No, it isn’t. It’s Dave.)。

3熟悉语法点。

三、第三教学环节:操练、巩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填3a中的空, 然后练习3b中的

对话操练句型“Is he/she/ your sister /brother?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 填3a中的空;然后练习3b中的对话, 操练句型“Is he/she/ your sister /brother?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

四、第四教学环节:Group work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谈论从家中带来的照片,使学生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培养识别、判断的能力。 通过谈论从家中带来的照片,学会“介绍人物、识别人物”的基本句型,体会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培养识别、判断的能力。

本课总结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家庭人员的称呼名词:mother father parent sister br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friend;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的用法;主格人称代词I he she they的用法;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和用法;复习Yes/No问句及其简单回答。

板书设计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A

Words: 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Drills: Is this/that your/her/his sister? Yes, it is. No, it isn’t.

This/That is my/your/her/his friend. These/Those are my/your/her/his friends.

Grammar: Is this/that …? Yes, it is. No, it isn’t.

This is…. That is ….

These are …. Those are ….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介绍自己的家庭(向同学或朋友):到同学或朋友家里去拜访,和同学或朋友一起欣赏影集。在介绍自己家庭的时候,便会运用所学的句型:This/That is my… He/She is my … These/Those are my … They’re my …;教师也可让学生把照片带到课堂上进行介绍,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转述,又可练习所学过的句型:This/That is his/her … He/She is his/her … These /Those are his/her … They are his/her …。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写出下列句子的复数形式。

1. This is my fri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at is his par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Is she your sister?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s this a pho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No, she is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eys:1. These are my friends. 2. Those are his parents. 3. Are they your sisters 4. Are these photos 5. No, they aren’t.

个性练习设计

学会用英文称呼家庭成员:这一活动可设计为一个小组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且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家家庭成员的名称。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家里学着用英语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然后想一想家庭成员还有谁,用英语怎样说?再让学生带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自己画的一幅照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学习和巩固家庭成员的称呼表达法;教师可准备一幅成员比较多的全家福照片,让学生进行介绍,学习所有的家庭成员称呼表达法

Section B

教学内容

Section B (教材P16~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家谱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并学习如何写介绍家人的短信。这一任务是前面所学的介绍家人的任务的升华,是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先填写家庭树,复习有关的单词;再通过照片(自己的或同学、朋友的)让学生谈论,介绍照片上的人物;最后让他们将介绍的文字记录下来,便形成了短信。

过程与方法

采用Personalizing Memoriz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先是复习介绍家庭成员的名词;然后谈论照片,复习“介绍家人”的有关句型;再是阅读有关介绍家人的短信,掌握写信的基本格式和方法;最后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照片学写短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写作练习,为自己或同学的全家福照片写一个介绍,运用所学知识;然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复习词汇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e his her friend

学习词汇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broth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great photo love soon very much

教学突破

先填写家庭树,复习有关的单词,再通过照片〔自己的或同学、朋友的)让学生谈论,介绍照片上的人物;最后让他们将介绍的文字记录下来,便形成了短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设计家庭树,让学生填写并复习有关的单词,然后谈论照片,复习“介绍家人”的有关句型,最后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照片学写短信。

学生准备

通过对家谱的了解,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并学习如何写介绍家人的短信及设计自己的Family Tree.

教学步骤

(2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先填写家庭树,复习有关的

单词“grandfather grandmother sister brother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完成1部分的学习要求 1.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先填写家庭树.复习有关的单词

“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sister brother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完成1

部分的学习要求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2a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勾出所听到的形容词,完成2a部分的教学任务

2. 再播放2a部分的录青,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判断录音内容谈

论的是哪幅画完成2b部分的教学

任务心

3. 引导学生进行Pair work活动.根据示例谈论2a部分所提到的活动,正确实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

4. 引导学生阅读3a部分的信,要求学生画出信中的人物,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并理解其含义,完成3a部分的教学任务。

5. 引导学生先看全家福,再介绍照片中的人物,完成3b部分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

6. 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全家人的称呼,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完成3c部分的教学任务。 1.听2a部分的录音,,边听录音,一边勾出所听到的形容词完成2a部分的教学任务。

2. 再听一遍2a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判断录音内容谈论的是哪幅画,完成2b部分的教学任务。

3. 迸行Pair Work活动, 根据示例谈论2a部分所提到的活动, 正确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

4. 阅读3a部分的信,画出信中的人物, 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并理解其含义,完成3a部分的教学任务。

5. 先看全家福,再介绍照片中的人物,完成3b部分的教学任务。要求正确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

6. 写出自己全家人的称呼,要求正确

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完成3c部分的教学任务。

本课总结

复习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的用法;复习主格物主代词;I, he, she. They的用法;复习Yes/No文具极其简单回答;复习和巩固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和用法;学习书写英文信件并能用书信介绍自己的家庭。

板书设计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

Words: 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great photo love soon very much

Drills: Thanks for …. This is…. That is…. These are ….

Grammar: this, that, these, those, I, he, she, they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如何书写英文书信:英文书信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应用文,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部分初步涉及英文书信的写法。教师可先介绍传统的英文书信的格式和写法,然后再联系到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书信形式,也就是e-mail (电子信件),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的效果应十分明显。

练习设计.

个性练习设计

给一位笔友写信,介绍自己的家庭:给自己的朋友写信应该是中学生必须具备

的一种能力.同时练习写信也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这项活动可设计为小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牛华会以正确的英文格式给朋友或家人写信。教师可先准备一封寻找必友的来信,让学生根据来信写一封回信,介绍自己的家人并贴上相片,也可画画;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换信件、读信,大家一起改错,互相学习。

Self Check

教学内容

Self Check(教材P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词汇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e his her friend 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broth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great photo love soon very much

巩固一般疑问句.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用法,培养口语交际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

运用personalizing Memoriz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在复习教学中,运用听写、提问、对话演练与俭测,促使学生不断地使用所学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家庭和睦,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重难点

复习词汇father mother boy girl brother this that you’re his her friend pat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sister brother these those he she they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great photo love soon very much

教学突破

通过各种复习手段的检测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使用所学知进行交际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能显示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单词图片;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

复习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类。

教学步骤

(3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自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l部分的教学内容。 进行关键词自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1部分的学习要求。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完成2部分的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完成对话,并复习所学的目标语言,完成3部分的教学内容。 1.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学会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完成2部分的学习要求。

2.根据图画内容完成对话,并复习所学的目标语言,完成3部分的学习要求。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Just fo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Is this/that your/her/his sister? Yes,it is.No,it isn’t.等句型和语法知识。 进行Just fo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Is this/that your/her/his sister? Yes,it is.N0,it isn’t.等句型和语法知识。

本课总结

通过单词检测.对话练习和游戏等一系列复习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不仅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授学生personalizing Memorizing的学习策略。

板书设计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Self check

Words: father mother 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boy girl brother sister friend son daughter cousin aunt uncle this that these those you’re his her she they

Drills: Is this/that-?Yes/No-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阅读理解。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My name is Helen. I am twelve. I'm a schoolgirl. I study Chinese. I like Chinese very much.. My family lives in Chicago (芝加哥) . We have four rooms. My family is not his. We are five- grandfather, father, mother, sister and I. My little sister, Jane is only six years old. She doesn’t go to school. My mother is very beautiful and my father is cool. My parents work in Chicago. My grandfather is old and he doesn’t work. I love my family very much.

( )1. Helen is a school girl of twelve.

( )2.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her family.

( )3. Her sister is also a school girl and she is six.

( )4. Her parents work in New York.

( )5. Helen’s mother is beautiful.

( )6. Helen’s grandfather is old but he still works.

( )7. Helen loves her family.

( )8. Helen studies Chinese in to China.

Keys: 1-5 TFFFT 6-8 FTF

个性练习设计

活动内容 采访:了解同伴的家庭和朋友。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采访你的一个同伴,了解他/她的家庭和朋友。在班主汇报采访过程和结果。

根据汇报的效果评选出“优秀记者”。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集锦


推荐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的网络文章很有趣值得一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1)

《犟龟》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总体构思

教学此文,应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不同凡响、富有创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话特点,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主题加以拓展延伸。同时加强学生的快速阅读、比较阅读的能力。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特点,分析本文意义深刻的主题。教学过程应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为重点,通过自主阅读、讨论、设疑、解疑、探究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辅之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刚收到一张请帖,说邀请我们全班同学到狮子林王国参加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大家想不想去?不过,还得告诉大家,这个婚礼日期紧,三天后就是了,而狮子洞路程遥远,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准时到达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的办法真多。看来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难不倒我们,我们会及时赶到的,可是,很久以前,乌龟先生也收到了二十八世狮王的婚礼请柬,那时候都没有这些交通工具,而乌龟先生又执意参加,它会不会遇到困难呢?不妨来听听德国当代作家米切尔恩德给我们讲述这只“犟龟”的童话故事。板书:犟龟

二、感知课文

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1. 学生自己及时解决生字新词

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大意

(1)故事的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的谈话后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 )

(2)故事的发展、高潮:(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

(3)故事的结局:(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2. 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若有,具体表现在哪里?面对沿途的这些困难,乌龟又怎样去克服呢?

(要点提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小乌龟爬得很慢,腿又短;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你还是赶快回去吧。”壁虎通知小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乌鸦们劝小乌龟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

三、理解主旨

小组讨论后交流

1.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种“犟”?

(要点提示:文中的“犟”指小乌龟认准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初衷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评价小乌龟的这种性格,要联系课文。小乌龟这种“犟”的性格表现在认定目标方面)

2.课文中的小乌龟很“犟”,认定了目标后,不听从别人的劝阻,却惟独听从蜗牛的话,这是为什么?

(要点提示:小乌龟并非不听别人的`正确劝阻,相反只要是有助于实现追求目标的,别人的劝阻他都是乐意听从的。当听到蜗牛说“你的方向完全相反”后,小乌龟非常感谢他指路,然后慢慢地掉转方向继续前进)

四、思维拓展

小组讨论后交流

1.那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可以从乌龟身上学到什么呢?

学生讨论,归纳:(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也就是这个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

2. 对乌龟的“犟”你是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呢?我们如何评价它的好坏呢?

学生讨论,小结: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然而,本课的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五、比较阅读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这篇童话的主题和传统童话《龟兔赛跑》的主题有什么不同?请做分析。

(要点提示:这篇童话的主题是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龟兔赛跑》的主题是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六、小结(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教师归纳)

小乌龟认准目标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初衷的一往无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

阅读教学形成性评价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的(dì)结实(jiēshi)庆典(qìn)丧服(sàng)

B.蜗牛(wōniú哀悼āidiào瞌睡(kēshuì)拼杀(pīng)

C.障碍(zhàng)遗憾(hàn)龟裂(jūn)荒漠(mò)

D.乌龟(guī)犟龟(jiàng)蜘蛛(zhīzhū)壁虎(bìkǔ)

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兴高采烈 障碍 乌鸦 池塘       B.峰峦叠嶂 雅致 塘瓷 慢不经心

C.哀悼 遗憾 壁虎 璧玉           D.犟龟 瞌睡 疲劳 田径

3.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作品中的“犟”有着怎样具体的内涵?

(2)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小乌龟“犟”的特点?

(3)小乌龟参加狮王的婚礼有哪些困难?请你概括出来。

(4)我们如何评价小乌龟的“犟”,是不是一味地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

3. 有一些名言、警句、成语、俗语也含有《犟龟》一文所包含的道理,你能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吗?

4.小作文:根据“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写一篇小作文。

英雄djx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2)

祁东县凤歧坪乡中心学校 罗杰

[教学目的]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领会课文主题。

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课文主题的把握

[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导入课题。

2、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领会文章主题。

3、延伸拓展,在积累反思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在这么多听课老师的面前,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感到非常高兴。我想这正是展示同学们风采的大好时机,你们有信心吗?

二、新课讲解分析

1、导入新课

首先,我让大家猜一个谜语:脖子能伸缩,腰板似铁板,水陆两处两栖,寿命它最长。(打一动物)(学生回答:乌龟)

说到乌龟,最熟悉的就要数 “龟兔赛跑”的故事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组织一下,上台来讲。

附:                乌 龟 和 兔 子

有一天,一只兔子嘲笑乌龟的脚短,步伐慢。乌龟笑着说:“虽然你走路像风一样快,但我会在在赛跑上赢你的。”

兔子认为他的想法简直是不可能的,就同意他的提议:请狐狸选择跑道,指定目标。到了赛跑的那一天,他们一同出发。乌龟片刻不停地用他那慢而稳的步伐,向跑道的终点直直前进。兔子自信天生跑得快,一点也不将赛跑的事放在心上,并在中途躺下睡着了。后来,兔子醒了,尽力向前跑去,他看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并且正舒适地在那里打盹呢!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熟悉这只小乌龟呀,对自己充满自信,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朝着目标前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是由 德国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米切尔恩德 给我们带来的 “犟龟 ”。(出示课题)

2、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是小说《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作品都收在《米切尔恩德作品集》。(何珊译)

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常常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常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破题

(犟”的含义是什么呢?  谁来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犟”- jiàng  固执、不听人劝

检查预习:出示卡片,解决生字词。

犟  遗憾  荒漠  哀悼  期待  庆典  聚集  障碍

4、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那,这只小乌龟到底是怎么“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揣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有没有同学能说说小乌龟从始至终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提 问)

5、请一学生概述课文主要情节内容 ---点评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一天,小乌龟在洞前吃着树叶,忽然听到一对鸽子在交谈: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了所有的动物都去参加。小乌龟心想: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去狮子洞的路程很远,但对于从未见过世面的小乌龟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经过认真思索,第二天,小乌龟终于上路了。途中它不仅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和阻止,而且还走了许多的冤枉路(开始就走错方向了),在遭遇二十八世身亡婚变的情况下,它仍然前行,最后有幸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看到了最盛大最美丽的场面。小乌龟如愿以偿,它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6、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请语文科代表安排具体学生扮演具体角色

(2)、教师提出朗读要------根据具体动物特点,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根据自己的体会,把小动物的语气读出来. (蜘蛛:嘲笑、自以为是;

壁虎:傲慢、无奈:蜗牛:迷糊、明智,弱小而友善;小乌龟:自信、执著、坚定不移)

---- (指名学生读、教师点评)

7、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找出 并 分析 文中对那些动物进行描写的个性化语言。

蜘 蛛

----特点:a、腿多、灵巧、不自信;b、哈哈大笑,充满同情,傲慢,轻视小乌龟;

----劝阻内容:  “ 路途太远,走得慢,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

----小乌龟的反应:决定不可改变

----“心灵的选择题”:当你被别人轻视时,你会怎么办?

----尽力与人争辩,心里不能存在一点委屈;默默忍受,待时机成熟再打算。

蜗 牛

-----特点:    a、迷迷糊糊,懒,没精神,没劲头,b、难过,不信任小乌龟;

-----劝阻内容:     方向走反;

-----小乌龟的反应: 调转方向

-----为什么小乌龟没听蜘蛛的意见,却听了蜗牛的意见?这说明了什么?  (乐于听从正确意见)

----小乌龟调转方向,回家了吗?(回答:没有),

------这说明他的决定仍是  (齐答)--不可改变

------“心灵的选择题”:

当你努力了很久,别人却告诉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错的,你会怎么办?

----a、改变方向,从头再来;

b、一个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改变。

壁 虎

----特点:a、打瞌睡--懒,b、狮王高级官员--不负责任;

----劝阻内容:婚礼暂时取消;

-----小乌龟的反应:(齐答)--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乌 鸦 (懒得)

-----特点:闷闷不乐,穿着丧服;  -----为什么?(狮王去世)

----为什么让乌鸦来报丧而不选喜鹊?----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

-----小乌龟的反应(学生一起回答:“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心灵的选择题”:当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迹象时你会怎么办?

a、继续努力;b、放弃努力。

(2)、小乌龟在路上遇到壁虎、蜘蛛、乌鸦的劝阻,也许它还会碰到其它的动物,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乌龟还可能遇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会怎样劝阻它?它又会怎样回答?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将请最棒的上台展示表演。)

附:一组学生表演遇到狐狸的故事。

狐:哈哈哈哈!

乌:你笑什么?

狐:小乌龟,看你匆匆忙忙的,是不是又要去参加什么比赛啊?

乌:不,我是要参加狮王的婚礼。

狐:你这个大傻瓜。婚礼有什么好看的,路那么远,而且还要送红包呢。

乌:可那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婚礼。如果我没去参加,会后悔一辈子的。

狐:要不,我带你去行骗吧。我刚刚还从乌鸦的嘴里骗了一块肉,可香着呢。

乌: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和青蛙的对话:

(小乌龟到水井旁去喝水,恰巧碰到一只青蛙。)

蛙:你是谁?

龟:我是小乌龟。

蛙:你到哪里去呢?

龟:狮王即将举行婚礼了,我正赶去参加呢!我们一起去吧!

蛙:哟。狮王举行婚礼关我什么事呀!我才不稀罕去呢!我这口井多舒服!要不你来试试!

龟:哦,不了。我还是赶路要紧!

……

(3)、你如何评价这种“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学生讨论)

(4)、结尾部分,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设想一下,小乌龟会怎样回答小猴子?   (分组讨论)

8、教师小结:

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我们今天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乌龟?

生(参看板书回答):它是一只具有坚持不懈精神,又有勇气战胜困难,还能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劝告的小乌龟。

师:概括得很好。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发扬我们今天所领悟到的“犟”的精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总之,小乌龟虽然没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由于它坚持了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仍然有意外的收获:“它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三、总结收束,拓展延伸

(一)、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希望大家像文中的犟龟一样“认准目标,坚持到底,艰难险阻,无所畏惧”,不过,好的劝告还是要听喔!

(二)、拓展

除了米切尔恩德的这篇童话,你还读过哪些童话作品呢?(学生自由发言)

许多同学在课外读了不少书,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著名的童话作品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哈利波特》,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注: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三)、课外学习建议

通过这篇童话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童话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在课外,爱幻想的你,不妨续写这个童话或自编一个童话故事:爱思考的你;不妨写一篇《犟龟》的读后感:爱表演的你,不妨邀几个同学排一出课本剧:爱画画的你,不妨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连环画:爱读书的你,不妨多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

教学反思

《“犟”龟》是新教改后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课文,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揭示的真、善、美。在这个阶段,我以乌龟的一些小知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再让学生联系自身述说对“犟”的理解,使“犟”走近生活,然后通过学生的自由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接着进入“领悟”阶段。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反易浅尝辄止。以为我扣住了朗读和讨论两大板块,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思维的过程中,培养起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还设计了三道“心灵的选择”题,力求学生往深处学。

在接下来的“发现”阶段,我干脆放开来让学生自行辩论,学生激活了思维,往往涌现出独到的见解和感受,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便显得水到渠成。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最后推荐学生到新浪网上阅读有关文章,写读书心得,把“写”落到实处。

总之,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并展示学生的个性,对问题研究不随便下定论,围绕“犟”,说“犟”--读“犟”--问“犟”--析“犟”--辩“犟”--议“犟”,一线贯之,尽力做到新教改的要求。

罗杰

[《犟龟》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2个字。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或播放有关地球的风光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

2、师激情导入:多么神奇壮观的地球呀,她还特别爱打扮自己呢。大家想知道,她都喜欢穿哪些颜色的衣服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板书读题。

4、依题探文,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

5、学生快速读文,读后提出相关问题。

6、师生交流互动,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2、读完后请其他同学评议,相机指导“爽”、“置”、“善”和“燥”的读音,提醒同学们注意多音字“薄”在文中的读音。

3、指名读由生字组成的词,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1、自读课文,便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找出有关介绍地球不同颜色衣服的重点词句,摘录重点词填表。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①读一读,议一议:各种衣服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3、集体交流,梳理归纳。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激情导思,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是万物生灵的母亲,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使她更加美丽,适合于人类居住,人们正在开展哪些工作?我们应该怎样做?

3、启发、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以表达自己对地球,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4、师生互动,总结归纳。

1、搜集有关地球质量与环境恶化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2、试着写一篇读后感或号召人类保护地球的倡议书。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4)

犟龟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犟龟》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犟龟》是语文版七上第五单元(童话、科幻作品)的第一篇。它是一篇二十世纪优秀童话作品,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蕴涵哲理,引人入胜,它将语文知识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很适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创造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初上中学,科目徒然增多,知识容量增大、难度加深,学习环境陌生,诸如此类的困难让孩子们心理倍感不适。我想,这篇关乎于“梦想与追求”的《犟龟》,以其有趣而哲理丰厚的故事,或许能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调适。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童话特点,欣赏品味犟龟这一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⒉过程与方法:

①发散思维、想象创新,分角色表演。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完课文之后,能基本领会“犟”的积极意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明确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推敲品读的习惯还未全面养成,独立思辨能力较弱。大多还停留在兴趣感性阅读的层次,专注程度不够,遇到问题,普遍有畏难情绪。而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普遍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表现意识较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境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以阅读、讨论、设疑,回答的方式为主,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气氛,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整个教学过程以课堂讨论小组为活动单位,进行合作、探究、竞争、表演,分角色朗读。

3、编排课本剧:课前请几个学生先阅读课文,试着把它编成一个课本剧在班级里进行表演。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材

2、专门为这堂课制作的ppt课件

3、多媒体教室

4、表演者所需的简单自制道具

5、《龟兔赛跑》动画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童话故事吧,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龟兔赛跑》的动画,我想请一名同学一边观看一边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好吗?(指名学生讲述)讲得好极了,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乌龟呀?(生答)

而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犟龟。前不久啊,老师收到了一张请柬,是狮王邀请我们大家去参加它的婚礼,大家想去吗?我们的小犟龟也想去呢,我们可以坐火车去,也可以乘轮船去,可犟龟该怎样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犟龟》。有人知道“犟”的含义吗?(生答)。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究竟是不是一只固执,不听人劝的小乌龟。

(二)、整体感知

故事的叙述应该有始有终,这篇童话叙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请2-3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自主品读,合作研讨

⒈指导学生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走进角色,从描写各个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中体会作者依据各种小动物的特点所赋予它们的拟人化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

②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对话时不同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

③小组内分工并试读。

⒉推选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其他小组听读并思考中心问题:

这篇童话的主人公是一只怎样的乌龟呢?为什么?

⒊结合学生互评分角色朗读的效果,分析犟龟形象。

⑴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仔细揣摩文中体现小乌龟性格的句子或情节。

⑵学生分析小乌龟的形象(预想:坚持不懈、勇敢自信、言行一致、执著、择善而从、脚踏实地)

⑶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文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体现了这些特点?并适时指导按下列句式加以表述:

文中“                ”运用     描写方法,表现了小乌龟的     (性格、品质)。

(引导中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予以示例,如:“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运用语言描写方法,表现了小乌龟的坚定信心。)

(四)、分角色表演

乌龟以它那简单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狮子洞,实现了他的理想,参加了从未有过、最魅力、最盛大的庆典,这只令人钦佩的乌龟,大家想不想认识?今天有幸邀请到这只乌龟的扮演者以及他的伙伴,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上台表演。

[师生评价,关注要点:情感态度,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文本的理解和创意。]

(五)、评选讨论

谢谢同学们有创意的表演(掌声欢送)。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大胆地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不喜欢的动物,并说说理由。

乌龟特点:a、具有坚定的信心; b、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c、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d、能够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

蜘蛛特点:a、腿多、灵巧、不自信;b、哈哈大笑,充满同情,傲慢,轻视小乌龟;

蜗牛特点:a、迷迷糊糊,懒,没精神,没劲头,b、难过,不信任小乌龟;

壁虎特点:a、打瞌睡--懒,b、狮王高级官员--不负责任,提供错误信息;

乌鸦特点:a、闷闷不乐,穿着丧服;b、嘲笑、同情小乌龟。

[师生评价,演示课件,梳理要点;关注探究生成性问题。]

(六)、拓展探究

过渡语:从字面上看“犟”的含义带有贬义色彩,而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作者赋予“犟”新的内涵:坚定信念、不畏困难、择善而从。(板书)

⒈你喜欢小乌龟的“犟”吗?为什么?结合自身经历(如初进中学的学习生活)谈谈看法。

归纳:作者是用小乌龟的成功轨迹告诉我们努力,才会有机会;拼搏,才会有成功;播种,才会有收获;“犟”,才会有奇迹和惊喜,否则,退缩停顿,终无所获。

预设提示:小乌龟只是起点(腿短爬行慢)低于鸽子、蜘蛛等,联系残奥会运动员的事迹。

⒉文章结尾提到“它(小乌龟)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请大家谈谈你对这“幸福”的理解。

延伸:要是犟龟连二十九世狮王的婚礼都没赶上,它会怎么想?它岂不白跑了一趟呢?(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过程”与“结果”)

要点:小乌龟既为“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而幸福,也为自己能克服种种困难(磨炼后的成熟)而幸福。

⒊你还有问题向作者、同学、老师提吗?大胆提出来吧!

(六)、归纳式结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读童话,应该读清故事,借分析人物描写读出童话人物的性格,进而了解童话所揭示的生活道理。

板书:          读清故事情节

读童话  读出人物性格

悟明童话寓意

(七)、布置作业:

1、本课的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犟”的.理解。

⒉以“犟龟返乡”为题,续写《犟龟》。

提示: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这时那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写在周记本上。字数不少于400字。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学生参与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

(2)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对话时不同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表演:关注情感态度,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文本的理解和创意

(4)评选讨论:关注探究生成性问题。

(5)拓展探究:关注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犟龟》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语文  教师姓名: 许承勇(教学设计)许承勇(课件制作) 学校名称:养正中学   授课班级:七年级上学期

章节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5.17《犟龟》 计划

学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童话特点,欣赏品味犟龟这一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⒉过程与方法:

①发散思维、想象创新,分角色表演。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完课文之后,能基本领会“犟”的积极意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明确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 习

目 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5-17-1 字 知道 了解故事内容。

5-17-2 词 理解

掌握 分析理解犟龟形象

5-17-3 句 理解 挖掘角色的个性。

5-17-4 段 掌握 懂得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较好指导日常生活。

5-17-5 篇 情感 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勇于质疑,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分角色表演中体味童话的特点

①走进角色,从描写各个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中体会作者依据各种小动物的特点所赋予它们的拟人化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

②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对话时不同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犟龟的“犟”。 合作研讨,评选谈论,拓展探究

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5-17-1 1 课件 《龟兔赛跑》动画  B G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 自制

5-17 -2 2 课件 朗读指导 D C 初步感受故事情节,学会朗读技巧。 3′

自制

5-17-3 3 课件 分析犟龟形象 E J F 更好地理解犟龟形象 3′ 自制

5-17-4 4 课件 评选讨论 G  J F 更全面理解文章主旨 4′ 自制

5-17-5 5 课件 拓展探究 F   I B 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林子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6)

《春》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生字词以及关于朱自清的知识;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并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读出感情,用自己的声音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及   教   师   指   导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诱导激发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春天是大自然的杰作,春天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季节。接下来,老师将带你们走进春天。让我们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春》。 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感知 1、了解作者

2、听朗读录音、扫清字词障碍,感悟美文带来的春的气息。

3、明确注意事项,并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听朗读录音 学习朗读的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合作交流 通过阅读与讨论,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盼春--绘春--赞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小组合作 共同探讨本文的结构及文章内容,便于理解文章中心

深入探究 朱自清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你能不能从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中找到“春”的影子? 回忆旧知,加强知识积累

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盼春              绘春            赞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张芳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7)

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一、导人

看到美丽的风筝,听着动听的歌声,肯定沟起你哪些想象?

同学们说得很好,风筝给了我们那么丰富的内容,有喜悦、兴奋的感受,有难忘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学的是鲁迅先生写的《风筝》,看看风筝在他的心中引起怎样的情感反应。 惊异 、悲哀

二、先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

(因为鲁迅就说过知人论事说,要看一个人的作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三、字词落实:本文写与一九二五年的一篇白话文,许多语言习惯与现在已有所不同,让我们产生美好、喜悦感情的风筝,文中的句子作者鲁迅心中的感受如何?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文中写了“我”、“小兄弟”,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3.文中往事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问:出示幻灯1、这两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非常生动?说说你的理解?

4、想象一下当时的小兄弟的感受。

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复杂,该怎样体会?

的确挺复杂。鲁迅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观照当年的情景,但是写的又是当年自以为是的行为,所以褒贬的色彩挺复杂。试看他写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得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有时惊呼,有时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这本是极正常的,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一脸严冬般的肃杀,连看看风筝,连惊呼跳跃都加以鄙弃。鲁迅把这样的压制写得多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而要偷偷来做,实属可怜之至。褒扬与同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作者把自己写得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最后“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看见”。小兄弟的痛苦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而自己则是冷酷无情,这里含着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1、“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2、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实际,你认为这样 做好吗?

3、读了文章后你有何感想?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作业:1、你与家人有过冲突或误解吗?你感受过其中的亲情吗?写一写看。

2、作业本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合作探究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O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O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O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O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O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旷我,J瞳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O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O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体验拓展

O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O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r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作业:1、作业本

2、预习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8)

1.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目标,而且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确立敢于表现自己、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

重点: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童话体裁的特点:

1.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常常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语言通俗、生动。  3.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4. 常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犟jiàng:  倔强:刚强不屈      牛脾气:倔强执拗的脾气。

米切尔恩德(1929-1995),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两部儿童作品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为20 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阅读思考:1、小乌龟在去参加狮王婚礼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意外?它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你认为小乌龟是否准时赶上狮王的婚礼?它有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3、题目叫“犟龟”,“犟”的本义是固执,不听人劝。你认为这篇课文对小乌龟是褒还是贬?小乌龟的“犟” 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评价这种“犟”?

4、文中反复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这对表现小乌龟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故事情节:

开端(起因)听了鸽子的谈话,决定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

发展:首遇蜘蛛,劝他赶快回去---再遇蜗牛,告诉方向反了---三遇壁虎,通知婚礼取消----四遇乌鸦,得知狮王去世------(决定不可改变)

【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的谈话,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

经过:小乌龟一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意外,但它都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解答思考题:

1、小乌龟在去参加狮王婚礼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意外?它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遇到的意外:①由于狮王要和老虎开战,婚礼暂时取消了。②狮王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了。在蜗牛告诉它走反了方向时,它说:“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然后慢慢地掉转方面,继续前进。除此之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意外,小乌龟总是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它坚持不懈地前进,最后终于看到了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庆典。

2、你认为小乌龟是否准时赶上狮王的婚礼?它有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不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而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乌龟看到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3、题目叫“犟龟”,“犟”的本义是固执,不听人劝。你认为这篇课文对小乌龟是褒还是贬?小乌龟的“犟” 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评价这种“犟”?

褒。“犟”表现在:面对劝阻,不盲从;面对嘲讽,不动摇;面对挫折,不灰心;面对失败,不低头→我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犟。

小乌龟的“犟”其实是认准一个目标便一往无前,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初衷。

4、文中反复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这对表现小乌龟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突出小乌龟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吐露自己的心声:

1、当你被别人瞧不起时,你的心情如何?

2、当你努力了很久,却发现方向错了,你会怎么办?

3、当你努力了很久,却一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你有什么想法?

1、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一个胜利者?

2、犟龟之“犟”有哪几层含义?

主题概括:作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小乌龟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该有犟的精神,认准目标不放松,考勇气、信心、耐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任何事情要有执著的精神放能成功。

◆要有远大的目标,才有工作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追求的过程中,要有胆识、主见,不被外界所左右。

◆自信、乐观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兔子又约乌龟和它赛跑,心想:上次我要不睡大觉,你也不可能先到。乌龟问:“你说往哪个方向跑呀?”兔子想了想说:“就电视塔的下面吧!”“那么远呀!”嫌远你别跑哇,我先走了!”说着,兔子像离弦的箭一样窜了出去。刚30多秒就跑出去好几百米。“咦?兔子怎么在前面的牌子下停住了?”乌龟紧跑赶了上去,见兔子正摸着脑袋看牌子上的字,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兔子一看乌龟赶上来了,撒脚就跑,乌龟跑到牌子下一看,上面写着:“前面施工,危险请绕行。”“哎呀,坏了,兔子不识字呀!”乌龟刚要喊回兔子,就听“咚”一声,兔子掉进了深坑。

发挥你的想象力: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有碰到了那些劝阻过他的动物,请选择一种动物细细揣摩它与小乌龟的相遇情景……

结束语:成功是甜蜜的牛奶,困难则是苦涩的茶。要调一杯美味的生活奶茶,两者缺一不可。祝大家都能喝上一杯属于自己的好奶茶!  《犟龟》      米切尔恩德     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9)

《木兰诗》教学设计方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大理地区漾濞一中初中部 马金彪

课题名称 《木兰诗》 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

教学时间 二课时(90分钟)

学习者分析 1.小学时学生接触过一些古代诗词,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本诗篇幅太长,学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2.古诗意义的翻译因篇幅的长度而增加,背诵难度加大。3.花木兰的故事因媒体的推广家喻户晓,学生会乐学,从中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对写作方法的妙处探究,学生会粗心。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多读和多说,激发学生对木兰可亲可近的情感,学习木兰勤劳,机智,勇敢,爱国,爱家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 。

二、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指导背诵方法,看有关图片,视频,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有关乐府诗知识,背诵古诗词。能够翻译课文,归纳中心思想。

2. 学习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把握详略得当的写法,训练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和翻译。

2.详略得当的方法。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男女生背诗比赛:参赛成员为全班男女生,一人背一首,正确的一分,错误记零分。

教学活动2 朗读课文,疏通大意。

1听录音范读,给自己不会读或读错的字注音。

2同桌学生互读互听读,指正读错字因音。

3指名读,齐读。

.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翻译中是遇到不会译的字词句请画圈,及时拨打 老师的求救热线。2口述:难译字词句,师生互动共同解决。3.请几位学生翻译。4.复述故事,根据结构层次来说。

教学活动

3 1.口述:花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2.口述:战斗英雄是如何英勇杀敌的?3.找到诗中描写木兰英勇战斗的句子。4.想一想:为什么不把惨烈的战斗过程描写得详细?小组讨论,师生归纳。5.本文语言运用中哪种修辞手法最典型?找相关句子,谈一谈这些句子的优点。

教学活动4 1.看视频,谈想象。2.课堂小结。7.板书设计:木兰诗 纺织 征战 从军 还乡 勤劳 勇敢 机智 爱国 爱家 详略得当 排比--活泼明快,强烈感情

基本信息

课题 《木兰诗》 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

作者及工作单位 大理地区漾濞一中初中部 学员姓名马金彪

教材分析

1.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朗读古诗,利用工具书疏通诗的大意,对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有自己的感悟。木兰的形象是对学生有积极导向的`,写作特色非常鲜明,是一首文质兼美的好诗。

2.熟读成诵,训练语感。认识木兰的美好形象。

学情分析

1.小学时学生接触过一些古代诗词,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本诗篇幅太长,学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2.古诗意义的翻译因篇幅的长度而增加,背诵难度加大。3.花木兰的故事因媒体的推广家喻户晓,学生会乐学,从中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对写作方法的妙处探究,学生会粗心。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多读和多说,激发学生对木兰可亲可近的情感,学习木兰勤劳,机智,勇敢,爱国,爱家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 。

二、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指导背诵方法,看有关图片,视频,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有关乐府诗知识,背诵古诗词。能够翻译课文,归纳中心思想。

2. 学习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把握详略得当的写法,训练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和翻译。

2.详略得当的方法。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朗读诗歌,疏通大意

钻研课文,想象训练 ,熟读诗歌 组织背古诗比赛

引导点拨范读

提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引导学生谈木兰故事。 男生女生积极背诵

听范读,互读,试译,质疑,互答,复述故事。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质疑。

讲故事

熟读诗歌 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古诗。

教朗读方法,引导学生疏通诗意,进行口语训练共同进步。

深入探讨课文思想内容,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人物,写法等方面的理解。

板书设计

木兰诗

《乐府民歌》 详略得当

木兰纺织 勤劳

木兰从军 聪明

木兰征战 勇敢

木兰还乡 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对偶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背古诗一首的一分。

2,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是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3,能否复述故事。

4,能否对人物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

朗读问题不大,但是背诵较难,教学中对背诵指导不够,没有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分析细致。备课时见更加换位思考,在被学生上下大功夫。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10)

&nbs p;师:这个春天有谁去放过风筝?生:放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师:曾经放风筝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生:高兴、兴奋……师:风筝带给我们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这份自由与快乐呢?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师:关于本文的作者鲁迅你们知道多少?生:他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师:还有革命家,“文思革”生:他的作品有很多,小说《呐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师:是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散文诗集《野草》,请看大屏幕(鲁迅简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风筝》就是出自于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03页,带着两个问题去默读课文。1、概括事件:文章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2、略说人物:从三、四两段关于风筝的描写中,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印象?(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思考情况)师:好,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来说说?生:“我”小时候不让弟弟放风筝并折断了他的风筝,后来认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就去给弟弟道歉,而他已经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师:于是,“我”怎么样?生:很沉重,很悲哀。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生:哥哥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后来弟弟没有原谅哥哥,而他说已经忘记了,哥哥认为是弟弟欺骗了他。师:这位同学已经考虑到后面的问题,我们接下来有一个“质疑”的环节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呢?生:弟弟是可怜的,哥哥是粗暴的师:还有补充的吗?生:弟弟很可爱、爱玩游戏,很善良,哥哥很严厉、自私霸道。师:同行们概括的很好。请大家读文章的第3、4两段说说哪些描写表现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哪些描写表现了“我”嫌恶风筝? 请同学们默读并圈划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出示幻灯片,同学们默读并圈划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巡视并和部分学生交流)师:哪位同学来说?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师:“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这些属于什么描写?生:神态和动作描写。师:当他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是什么样的呢?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生:“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生:“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师:“折、掷、踏”这是一连串的什么描写?生齐:动作描写。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吧。PPT板书“天真活泼、瘦弱可怜”,“ 蛮横、不近人情”师:思考一:“我”为什么这样做,弟为何不反抗?生:他不敢,文章中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师:很好。实际上,这篇散文记叙的是鲁迅和他的三弟周建人之间少年时的一段往事。文章写于哪一年?生:1925年师:鲁迅多少岁了?生:44岁师:文章回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鲁迅20出头,而他的弟弟比他小7岁,只有13岁左右。当时鲁迅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长兄为父”。所以,鲁迅希望自己的弟弟有出息,那他认为做什么才是有出息的事情呢?生:读书。师:对,读书取仕,读书做官。“我”认为管得对,弟弟应该认真读书,做有出息的事。弟弟认为管得正当,自己做风筝犯了错,自认该罚。一个认为管得对,一个认为应该管,他们都默认封建礼教下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方式。 师:思考二:做风筝真的有错误吗?作者为何要这么详细地加以描写?生:没有。“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生:没有错,作者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情沉重,感到愧疚。师:做风筝是儿童正当的游戏,却遭到兄长肆意的虐杀,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虐杀,以致二十年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这样详写更能突出“我”对弟弟精神虐杀的残酷,同时也流露出深刻的自责与忏悔。作者正是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回忆往事,因此,文中有些词句读来令人质疑。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生:为什么弟弟已经忘了,而我的.心情还很沉重?师:问题提的很好,很有深度。我们一会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还有吗?生:为什么说“不幸”看到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师:谁来回答他的这个问题?生:因为他以为自己以前做的是对的,而现在看了书以后认识到自己是错的,心情很沉重,心灵受到惩罚,心像变了铅块似的。师:文章中写作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情沉重的语句有哪些?生:“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师:还有?生:第六段师:还有第八,地势一段中都写到了“我”的心情沉重。 从这些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生:知错就改的人师:很好,(板书)精神: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心情沉重了吧?生:因为他没有办法再去弥补自己的过错,成为他永久的创伤。师:弟弟至今也没有知道哥哥的行为对他是一种精神的虐杀,虐杀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被虐杀者仍然没有觉醒,是麻木的。这才是鲁迅感到的悲哀,弟弟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弟弟的麻木和无意识成为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还有问题吗?生:“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怎么理解?师:这是属于什么描写?生:环境描写师:这里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季节,又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生:冬季,沉重、悲哀的心情。师:作者躲到寒冬中去,不要看见风筝,从而忘记往事,但是四周明明是寒冷的严冬,于是给作者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生:“风筝”这个题目毫无吸引力,为什么用“风筝”为题?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生:文章以“风筝”为线索来回忆往事。师:同学们说对不对?生:对。师:鼓掌。生:为什么“惊异”与“悲哀”?师:“惊异”是因为什么?我们一般什么时候放风筝?生:春天,看到冬天天上有风筝很惊讶。师:那为何“悲哀”呢?生:让他想起了伤心的往事。师:让作者想起了以前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内心悲哀。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在结构上形成?生:前后呼应。生:为什么说“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师: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去讨论交流。(师小结)师:这堂课同学们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交流中弄清楚这些问题。当然,文章中同学们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疑问,课后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和老师讨论。作业1、完成其他“质疑”的问题。2、选做题,二选一(200字)(1)弟弟是真的忘记了吗,请从“我”或者弟弟的角度写一段话 来表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2)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家长教育。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11)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由鲁迅和他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引入课文:强调鲁迅的心曾因为风筝的事而沉重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二、作者简介、背景简介

三、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样mú嫌恶xián wù可鄙bǐ什物shí

惊惶huáng瑟缩sè惩罚chéng虐杀nüè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

堕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嫌恶怒nù愤怒堕duò堕落

赚zhuàn赚钱恕shù宽恕坠zhuì下坠

诀jué诀别

决jué决定

抉jué抉择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③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二)思考:寻找误解和冲突

1、弟弟喜欢放风筝吗?程度如何?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2、“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3、“我”是如何毁坏风筝的.?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伸手折断”、掷地、 “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思考: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办法一:送他风筝,一同放风筝——“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

办法二:“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结果:失败

3、“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五、合作探究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1)生交流

(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精神虐杀”是指“我”扼杀了弟弟喜欢风筝的天性。

“这一幕”是指我粗暴、蛮横的拆毁了弟弟的风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3、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六、总结:

1、本文饱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把全篇抒写感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悲哀、自责、后悔、同情。

2、从作者对待、处理风筝事件中,可以看出鲁迅哪些精神品质?

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为人严肃善于思考

七、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得成功在于:能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在上课前一节课先和学生讲清楚,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告诉学生: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老师要常常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这里施展自己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颗种子都感受到春天的阳光。我对学生提出几个“允许”: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老师的差点,允许随时质疑老师的讲述。在把新课改的理念渗透给学生的基础上开始上新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班上有个学生叫王伟凡,一回到家里,就嚷着要爸爸妈妈也和她是平等的关系,因为老师今天告诉她们: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由此看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相当大。

七年级上册教案风筝(篇12)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变幻多彩的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以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的颜色来源及其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神奇、美丽和可爱。文章内容新颖、别致;全文笔调流畅,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人读后深受启发。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并列式的结构,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形成原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①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②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③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联系课文内容探索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对气候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1.学生状况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中年级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中年级儿童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逐步发展起来。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地球总是充满着神秘感,学生往往会被这种神秘感吸引住,学生对地球很感兴趣,学生对地球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了解,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的兴趣点还是处于相对比较感性的层面,真是遇到这样的文章却很少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在他们的概括中,抽象的本质特征增加不明显。特别是科普类文章理论性强,有的概念抽象难懂,学生不爱听。

2.教学方法选择:今天在这里我要同大家一起探讨的就是新课改下科普类文章的课堂教学课型模式,我以《变幻多彩的地球》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正。

Ⅰ.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模式,总共有七步:

第七步:课后延伸,深化感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地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启发式谈话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3.学习方法指导:

(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训练用多种方法自学课文。

本课教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小学生的`重点,拿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

下面我就这七步的具体内容来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1.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制定目标。

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感悟科学精神的兴趣。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作者对地球和人类的思考,并启发自己的思考。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感受科学中的美,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任何一篇科普文,尤其是这样一篇有点难度的科普文,老师最难的就是如何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导入文本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应抓住对地球的好奇心及解说词的本身特点来设置情境导入。所以我就播放了地球向我们走来,既有画面又有声音,并有老师的激趣谈话,这样就在自然导入文本的同时既激发了学生探索地球的兴趣,又对激趣谈话在电脑画面中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

3.声文结合,整体感知。

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所以在导入文本后就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通过回答课文写了地球哪几种颜色的衣服这个问题来梳理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4.图文结合,渗透学法。

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之后,还仅仅停留在面上,还须进一步地去解读文本,构建开放的课堂,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强化合作交流意识。为此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在小组中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各组的交流中,适时进行点拨释疑。同时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讨论明确。

5.深入研讨,合作探究。

上一个环节深入到了文本的一些细节之处,但还略显散乱,对文本的精髓之处也未完善,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构建开放的课堂,抓住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强化合作交流意识。为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蓝色衣服的方法的基础上自读课文,找出衣服对气候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设计两道讨论题。

问题一:找出有关于介绍地球其它颜色衣服指的是什么?这道问题的设置既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对地球有较深的了解。

问题二:地球其它的衣服对气候有什么作用和影响。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同时思考本文运用。这道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跳读关键段落,筛选信息,在了解地球知识的同时理解作者对地球与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第六步:深入研讨,探究拓展。让学生总的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衣服,并讲明喜欢它的原因,旨在唤起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

第七步:课后延伸,深化感情。通过讨论,启发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以表达自己对地球,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教学意在引起学生对大自然感兴趣,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

七年级语文教案集锦7篇


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会有对你有用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单。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2:文中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母亲的心里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出去走走。

师引导: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说明了什么。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反映了什么。

(朗读指导:“太迟、太迟了”、“挺不住”、“总算”、“熬”)

师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三)作者与创作背景。(2min)

莫怀威:笔名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14min)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4分钟]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五).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吴友如的题画诗。

同学们,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生谈感受。)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二、作者简介

鲁迅,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三、预习检查

1、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样mú嫌恶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惊惶huáng瑟缩sè惩罚chéng虐杀nüè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堕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嫌xián嫌恶怒nù愤怒堕duò堕落

赚zhuàn赚钱恕shù宽恕坠zhuì下坠3.多音字:shí什物mó劳模什模

shén什么mú模样

4、理解词义: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2、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作文)是本文的线索,将文章各部分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4、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鲁迅的文学常识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研习第一、二自然段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于北京竟在冬季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而这样的“春天”离作者已经很久远了。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研习第三、四自然段

1、“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为什么?——不爱且嫌恶,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xx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写出了作者毁坏弟弟风筝时那无情的表现,内含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情。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绝望

(三)、研习第五——十一自然段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因为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毁坏弟弟的风筝是错误的,于是产生了深深的后悔和自责。

3、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我”无情地毁坏了弟弟酷爱的风筝,对弟弟心灵造成了伤害。

4、“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做了错事后沉重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深深后悔和自责的情感。

5、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同放,”讨他(弟弟)宽恕”。当面讨弟弟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

6、“我”向弟弟讨宽恕时,小兄弟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弟弟受辱而全然忘却,这使得作者想到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受到黑暗的xx的xx而精神麻木,不知道振作反抗,这不能不让作者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作才弃医从文)

(四)、研习第十二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一方面,“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而不自知,这让作者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我”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

2、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因为春天会让作者望见风筝,会让他产生忏悔和自责的悲伤心情,这样倒不如躲到严冬中去。

3、“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有什么其他含义?——用双关手法,说明当时反动统治的黑暗,正给老百姓无情的xx。

课文总结

1、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敢于自省。

本文通过对作者毁坏弟弟风筝并恳求宽恕的事情的叙述,表现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和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3)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学习用文言文“九字翻译法”,翻译课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学考考点】: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评价设计】:

通过自读、听范读在教师指导下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下注释,“九字翻译法”,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翻译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让80%的学生达成按“意义”划分句子节奏的目标。

复备: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

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

佳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故曰: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阅读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课前活动。(七年级练字、八年级话题演讲、九年级诗词积累)

二、学习研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后,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学生大声朗读。

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

(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九子法“疏通文意。(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最后班内共同解决)。

1、预设问题:解释加点字及翻译句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我不能解决字词或句子:

2、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读懂文章,说说这篇短文跟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讲授“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朦胧的情感美。

2、运用想像、联想,揣摩、欣赏诗中精彩的画面美。

3、以诗解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悟自然的诗情美。

现在已是冬天,可我还珍藏着秋天的几枚落叶,每当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我所钟爱的秋天,在寂静的林荫道上,那金黄的落叶在微凉的秋风中翩跹起舞。同学们, 当你回望秋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检查预习,朗读纠错。

请三个学生,一人一节读诗。学生互相纠错。

老师读一遍,大家在课文上标注一下没找出来的读错的音。

学生明确易读错字(撒、背等),老师帮助辨析。

三、感知内容,读出感受。

刚刚大家读的和老师读的,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比如用什么样感情?语调激昂还是柔和呢?节奏是快速还是舒缓呢?

集体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它读一遍,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四、品味第一节,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想要读得更好,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诗歌。

当代诗人徐志摩在他的诗作《私语》里,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那么请问第一节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

大家找到的这些是极具农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写,可不可以这样写?似乎更简洁呢。打PPT

大家可以出声地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轻盈2、丰收乐

满披着和“满载着”比较,得出轻盈的特点。

“饱食”让学生想象,饿的时候吃饱了的感觉。丰收的满足。

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为什么用栖息这个词,而不用简洁的秋天在农家里呢?”

你的某个句子读得很有特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为什么这里重读了呢?或者,要怎么读出感情呢?有些词需要强调,强调有重读强调,也有轻读强调,大家看看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要轻读。

总结:画面更动态,情韵更丰富,更能突出秋天丰收的喜悦。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读出农人丰收的喜悦。(板书:农家丰收 喜悦)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深深地陶醉了。好像看到了一幅画面,邀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去想象一下。

清晨,“唰啦、唰啦”有节奏的割稻声响在原野上。稻叶上,晶莹的露珠,一颗颗调皮地跳上了阿婆的衣裳。丁丁的伐木声从远方悠悠地飘来,像节奏欢快的曲子,别有韵味。阿婆放下手中的镰刀,听得入了迷,她想起了年轻时阿公唱过的山歌。当阿婆发现自己已经沾湿的衣裳时,不禁莞尔,露珠怕是被远方的歌声震落下来的吧。阿婆走到果树旁,伸手去摘那黄橙橙的梨,那肥胖的梨儿,憨厚地躲进了阿婆身后的背篓。

听了老师描绘的画面,感觉怎么样?能具体评价一下吗?老师用了什么方法让大家感觉到身临其境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优美的细节描写等)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学习】

课前: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会产生哪些遐想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几许快乐、几多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

让我们随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二、我心目中的巴金: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巴金资料。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以及《收获》主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可谓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教师补充《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用波浪线画出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3、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四、合作探究:

1、比较一下,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望星空感受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来到大海边,面对碧海蓝天,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呢?请你以“大海,你象……”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写好后,先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朗读作品。)

六、布置作业:

1、在夏天的夜晚,你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画一幅画,并配上适当的文字进行说明。

2、文章结尾看起来似乎不太完整,根据首尾照应的原则,请你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字数在20字左右)。

3、课外收集阅读巴金的作品。

[板书]:

繁星

巴金

(从前)家乡庭院

(三年前)南京菜园

(如今)海上舱面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智、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上一节课我们学的是古希腊的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两则。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课堂实录

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文学常识,体会作品见解。】

1、《韩非子》

《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韩非子主张君主集权,提出重赏罚,重农战,反对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对国家的管理),主张变法改革。

2、《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习《智子疑邻》。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要虚心接受意见,不能有偏见。】

1、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智:聪明,这里意思是“认为……聪明”。

雨:下雨。

筑:修补。

暮:晚上。

亡:丢失。

2、复述故事情节,加深理解。

(1)失窃原因:天雨墙坏。

(2)案发时间:暮。晚上。

(3)所失物品:大亡其财。

(4)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

3、具体描述富人对儿子和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

甚--体现出富人对儿子当初的预料表示赞同,并且还觉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对邻人之父的怀疑,并且有憎恨的意味。

4、两人的意见都一样且都正确,但富人却对这两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调查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你会对这个富人说些什么?

明确:对人不能有偏见;听意见应该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

三、学习《塞翁失马》。

【设计意图:懂得福祸相依,互相转化的道理。】

1、初读课文,掌握字音字义,朗读技巧。

(1)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字音准确。

遽jù其马将(jiàng)胡骏马而归堕duò

堕而折(shé)其髀跛b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3)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2、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3、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明确: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启示:(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2)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3)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4)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变不惊、

课堂小结

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个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个哲理,严肃认真,催人深思,让人感悟现实,体会人生。这就是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布置作业

1、自编寓言。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2、搜集关于“马”的成语,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寓意四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7)

公输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记述了墨子出使楚国,用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输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公输》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等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品味赏析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句式用法,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的句段。

2.把握文章思路: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鉴赏并学习墨子在说理中运用排句式加强语势,增强说服力的劝说技巧。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精选的古今中外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影像资料)

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尤其是那些非正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多媒体显示,强化文言知识)

(1)生字。

(2)多音字。

请说(shuō)之长(zhàng)木公输盘(bān)见(xiàn)我于王

禽滑(gǔ)厘

(3)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解说。

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一边播放范读磁带,一边用多媒体展示准备好的下列语句)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义,并加以明确。再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一边朗读,一边纠正。)

3.理清思路,感知大意。(课件展示问题)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明确:

①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②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4.研读分析,突出重难点。

首先要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而后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特点,理解墨子反侵略的思想。(师生共同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1)研读第5—12段。

问题: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问题: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问题: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问题: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问题:“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问题:“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问题: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点拨: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解说:设置以上7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紧逼,公输节节退守,最终服输的过程。)

(2)读第13~16段。

问题: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什么?

点拨:“今有人于此…邻有糠糟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问题: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点拨: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问题: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点拨: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解说: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

(解说:梳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公输》学习要点

《公输》是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关于作者:

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脱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大约在公元前444年,楚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学习课文。高声朗读课文,做到速度适当,停顿合理,不丢字、不错字。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正音、注释。

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

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墨子依据公输盘怎样的性格特点,采取什么方法从道理上取胜公输盘的?

第一段主要写: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要用道理说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绍了矛盾的双方, 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而且通过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不辞劳苦的品质。这样写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气氛,设下了伏笔。

3、文中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攻宋。请找出相应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墨子为天下排危解难的迫切心情。

“闻之”、“起”、“行十日十夜”、“见”

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

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公输》练习汇编

一、词语解释:

1、起于齐( )

2、 夫子何命焉为( )( )

3、愿借子杀之( )

4、公输盘不说( )

5、请献千金( )

6、吾义固不杀人( )

7、再拜曰( )

8、请说之( )

9、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10、争而不得( )

11、不可谓强( )

12、不可谓知类( )( )

13、 公输盘服( )

二、句子解释

1、夫子何命焉为?

2、吾义固不杀人。

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三、内容理解

1、墨子认为楚国不应该攻打宋国的理由是什么?

(1) ;(2) 。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墨子的善于论辩?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