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教案的优秀与否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如何写出一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教案呢?下面由编辑给您带来的“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1】
今天去平江实验学校听了四节小学中年级语文评优课,收获挺大。各个区推出来的课都是事先进行打磨的,因此,每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在四堂课中,我最欣赏的是常熟实小一位老师上的《九色鹿》。
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富有深度;课堂上训练扎实,步步深入,行云流水。听后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一、线索分明。
她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六个词语:救命之恩、千恩万谢、知恩图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以此为线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学文。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品读文章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给听课者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二、训练扎实。
在教学时,她主要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和一些关键词语进行品读与想象。
(一)、品词。比如:通过抓纵身体会九色鹿救人时的果断;通过奴仆感受调达获救后对九色鹿的无比感激。
(二)、想象。通过想象重金可能是多少来品味调达所想得到利之大;想象调达看了皇榜后的想法,来体会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三)、改述。通过两次将陈述的语句改成人物的对话来形象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一是将调达郑重起誓改成他具体的语言:调达说:二是将最后一段改为请学生当国王斥责调达。
联系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反思:
一、平时上课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段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不要为了怕考试考到而面面俱到。
二、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应力求精巧。巧思设计,巧教学生,巧练习题,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三、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
写、思等能力。
四、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实,还要注重活,注意关注学生学情,富有情趣的课堂,灵活生动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头脑的风暴。
五、对于中心思想深刻的文章如何从文本出发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掌握,课前一定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这是显示老师真水平的地方。
好久没出去听课了。看来闭门造车是要倒退的。今天听课后赶回学校虽然很忙,但心中却很充实。听课,是一种快速直面的学习。看来以后再忙也不能忘了出门听课。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2】
我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一片掌声)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3】
(一)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走进自然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的、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型。它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找秋天》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在创作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基于此,我采取以活动为主线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自然,在活动中感悟。
例如:“猜一猜”活动。在学生交流完观察到的秋天的特征后,我又通过CAI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平日不常见或见不到的秋天的变化,学生们看的很认真,怎样能让这些内容牢记在学生脑中呢?我想到了平日我们说话时常用的以辅助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演绎发现,再让同伴猜一猜的办法。活动中,台上的学生或个人,或合作表演,台下的学生高喊谜底。CAI创设情境欣赏活动缩短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表演活动深深吸引着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精心设计好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自觉的感悟真理,从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活动要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与自然亲近后,对大自然的美有了很深的感受,如何能让学生的发现得到更高的提升?实现融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为一体呢?参与课改实验我体会到:“体验”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于是我设计了赛歌会的活动。借用学生们熟悉的《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创编《秋天在哪里》的歌,并进行唱歌比赛。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小组讨论歌词,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写下来编进歌里,然后积极练习合唱,不一会儿,秋天的美景不只是在学生眼里、心里,而是从他们心底里唱出来。
活动中,孩子们创编的歌词朗朗上口,在场的老师都为此惊讶。演唱会上大声唱着自己编写的歌,劲头十足,有的孩子下课后还在不停的唱。
可见,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是多么的重要,正如我们实验区教师感受到的那样:听到的内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得,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记住。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4】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广大的化学教师响应用心,他们认真理解新的化学课程观,学习新教材,逐渐树立起了新的化学教学观。
透过几个月的新课改实践,我们有许多体会和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对化学新教材的认识
新教材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构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个性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构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透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礼貌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带给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带给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强化了实验的探究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透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新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而是留有必须的空间让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透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透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加强了科学与人类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新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的同时,渗透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职责感等人类精神礼貌的教育,使科学知识与人文资料相联系,到达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如“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
二、九年级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随着课堂程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教材已经用于课堂教学。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这套教材体系全新、图文并茂,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但在教学中也面临着许多疑难和困惑,主要表此刻以下方面。
1.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编排模式
在以往的化学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出现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和外延,而新教材有的概念是先让学生感知,再逐步掌握。如氧化物这个词在单质,化合物之前出现了,并没有下定义如P2O5、AL2O3、SO2等是氧化物,能够让学生去领悟什么样的物质是氧化物。但教学起来确实有困难,因为学生不明白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同时,在学习元素概念之前,又出现了单质、化合物。我们许多教师在元素的概念教学之后再重新系统学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物质的性质中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因为学生不明白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透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学生感到茫然,我觉得能够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后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教学。教材淡化概念教学意图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多。
2.教材中知识阐述太简略
纵观全书,课文中的知识阐述简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拓展的地方不少,如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新教材中没有讲单质化学式如何写?含原子团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读法等应适当补充,不然,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就感到处处有困难。
3.实验条件影响化学教学
“活动与探究”较多,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没有分开,许多实验现象,结论应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出。我们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都较差。有的实验缺药品,仪器、还有许多学校没有实验室。上好一节化学课很困难,我们有的教师只有因陋就简,仪器用生活中的用品代替,没有实验室就把实验搬到教室里去做,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强了教师的工作量,当然,有的教师就只好讲实验,这显然与新课程要求是相违背的。有的实验操作困难,如粉尘爆炸实验,现象不明显;加热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若用医院消毒的双氧水,带火星的木条就不会复燃,究其原因是过氧化氢浓度低了或气体含水太多。教材40页的探究实验所选红砖颜色要红,并要研得很细效果才明显。学生实验潜力比较低,活动时间不易控制,“活动与探究”课常常不能按时完成。
4.习题和教辅与教材要求不完全一致F215.COm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中有的化学反应在前面从来没有出现过,(如锌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就应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在学生刚开始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在习题中出现不会写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让学生根据该反应计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许多教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只好教给学生,不知是否恰当。教辅资料与教材也不完全一致,有的照搬过去的习题,有的难度过大。
5.有些课堂华而不实
教师把新课程要求的师生对话,庸俗化为一般的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很活跃,实质上是利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灌”;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了“满堂问”,如“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很好的教学资料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潜力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地表扬,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为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以及过程都没有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教师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事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点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从以上能够明白,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发展,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实现“双发展”。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5】
《一厘米》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小说。作者写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写出了小人物为维护自尊而作的不懈努力。从情节上看,这是一篇关于“买票”的小说。小说的情节就是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的,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小说中的陶影的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探究课文的主题。文学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同一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时代的人的眼光更是千差万别。为此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充分的交流。学生的回答,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表达出来又能自圆其说的',我们就肯定。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去质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求疑”思维。不可忽视学生细微的心理;无视学生质疑的需求;轻视学生稚拙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研究者。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6】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7】
这是出成绩见效果的一学期,也是师生拼搏的苦战的一学期。在上好新课的基础上,稳定和鼓励学生,依据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了艰苦的强化训练,分别进行了两次摸底考和三次模拟考,从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古诗文默写、阅读、写作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训练,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从这几次摸考的成绩中能够看出扎实基本功,有目的的进行艰苦的强化训练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当然,从成绩中也看出,在普九背景下的教学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成绩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现试作如下反思:
(一)、联系教材,研究课标。
在《20__年命题指导》中强调“语文试题应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贴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就明确了试题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来命题,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集中测试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素养的考查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考查又涉及到学生知识与潜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状况,自然试题中会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题目不会难,但会很灵活,会有多层次的考查。如测试语文积累与运用中,既有测试记忆,也有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还有测试其运用潜力等。另外透过研究《课程标准》就明确了复习的范围。如50篇诗文以及14部课外读物,而这些都在课文中出现过,联系教材,只需作好重点资料的巩固就行。
(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潜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资料。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应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订阅《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光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光进行超多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启发和点拨即可。
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能够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礼貌的办法”(黎锦熙)。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资料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忙学生构成乐写的习惯。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每一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如果能透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潜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必须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应是明显的。
(三)、提高学生应试潜力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光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状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潜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如果再等到总复习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初三年的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学生做完20__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后,要求他们自我分析和总结,写一篇20__年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各抒己见。然后教师综合权威预测,给同学作一些分析、评点。
4、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四)、更新观念,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潜力却不见提高。因此我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就应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五)、大刀阔斧,对各知识块进行定性、定量。
《20__年命题指导》中提出“重视挖掘客观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功能,发挥主观题考查学生探究潜力和综合素养的作用。”因而可对整份试题定性,即主观题占80%90%。一份试题一般是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构成的,而对于每块知识就要大刀阔斧的定量,以便精讲精练。“积累与运用”这一知识块中,只需抓好优秀诗文的默写,其它的音、字名著以及口语交际,是靠平时的积累,无需多练。在“阅读”块中,侧重于课外文章的分析训练。在古文的阅读中,课内古文侧重于“四记一讽一表一战”(《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曹刿论战》)的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中则要着重在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潜力、对信息的筛选潜力、对文章资料的深入探究潜力以及读书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阅读的文章要选取那些思想性、人文性、时代性并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来训练。在“写作”块中,半命题和话题或材料作文是常规题型,因此审题的训练是最重要的。但也要明确“淡化文体”的要求,并不是可写“四不像”的文章,因而训练中要先分文体,明确各种文体的要求后,在固定时光内灵活运用各种文体,集中训练几次。
(六)、善于取舍,精选精练。
进入复习阶段,各种资料和试题会很快堆满案头,都拿来用,拿给学生练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只会把师生拖入让人疲倦的题海中不能自拔,使了很大的力气,收效却甚微。因此,我们要在所选定的命题方向和范围的基础上,斟酌各种资料,勇于取舍,把贴合要求的题目筛选出来,组合为各训练块,在我们复习巩固好教材上该知识块的要点后,及时训练,强化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把各知识块中最具《课标》精神的题目,组合、编制成侧重点各不一样的三四份试题,如在现代文阅读中,一份侧重于说明文和记叙性美文的阅读考查,那么另一份就要侧重于议论文与记叙性美文的阅读考查,像这样地进行有目标的精练。在各知识块的定量后,要列出考查的明细表,依据明细表,师生共同设计题目进行训练,这是透过师生的交流合作,帮忙学生从更高更理性的角度去把握所学知识。
(七)、考试方法、技巧以及考试心理的指导。
虽然复习工作会在紧张有序中完成,但中考毕竟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是一锤定音的考试,会碰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考试方法、技巧的指导是每次训练中的必修课,如阅读方法:“一步初读,二步纲要(文首文尾,中心段、各段中心句),三步析题,四步删(删出与题目要求无关的信息,精思相关信息)”。又如答题技巧:“抓关键,细明辨,分点展现简又明”。再如考场上的作文技巧:把已有的一些经历体验与读过的优秀文章,依据题目的要求巧妙变通,灵活运用。对于考试心理的指导,则是考前的适当休息放松与适度紧张结合;考中认真作答,先易后难,勿漏做,合理分配答题时光;考完后必须仔细检查;每场考试结束后,要尽快对下一科做准备,别把思维滞留在上一科目中。在整场考试中教师要个性做好普九背景下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工作,他们常常怀着“反正我是考不起,是父母要我来考的”消极心理,在考场上就会随意而为,明是考得出来的却不考,更有甚者是在考场上睡觉,我就应做好这类考生的思想心理纠正工作。
虽然初三语文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试题和考卷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关注社会、人生,用自我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理解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完美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完美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我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
当然,在普九背景下,后进生的不良思想、习惯以及不良学习态度,对想学好的同学的负面影响总是难以战胜,致使老师用了超多的精力的时光,收效却甚微,许多问题是老师讲过训练过的,到了考场上却做不出来,留下了不必要的遗憾。当然,这也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8】
邓丽君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离别愁苦演译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喜欢上苏轼的这首词,当看到教材中的选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对于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在此做一个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阐明人生哲理,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如何上一堂新颖、生动、活泼的研讨课,让学生在无限趣味中领会词的意境呢?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聆听音乐,激趣导入。2.反复诵读,体会诗气;3.品析诗歌,领会意境。
首先,面对传统的古典诗词,很多同学拒之千里,认为传统老土,远不如一些现代文通俗有趣,如何让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感兴趣呢?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这首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惜没有找到原版的碟,只能从网上下载动画版的歌曲,虽然现代味少了一点,但从学生们听歌时专注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
接下来是诵读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但朗读不仅仅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张嘴就念这么简单,课堂朗读也有一定的巧妙,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情绪,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分派朗读有利于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对诗词的初步感受;还可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想,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9】
《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在本次绘本教学前,首先我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如何看待绘本,绘本阅读指导不能等同于绘画欣赏,尽管画面占有主体地位,文字不过三百余字,但绘本仍然是一种文学读本。同时绘本阅读指导不能上成简单的语言课,要重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所以绘本的阅读应该定位在图文结合阅读欣赏,实现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演演、玩玩的有趣的阅读过程。活动前我让幼儿树立爸爸在我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再想办法引导幼儿感受文本:由《我爸爸》,到“我爱爸爸”,最后到“爸爸爱我,我爱爸爸”的情感升华。在课中同时,我还和幼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抓住一个“酷”字贯穿始终,“酷”是什么意思?爸爸的“酷”到底表现在哪儿?我出示了“我爸爸很酷”的课件,帮助幼儿丰富对“酷”的理解:厉害、强壮、快乐、高大、温柔、聪明,步步推进,对爸爸的爱也就越来越自然入心。又如我让孩子在观察“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等几幅图文后。紧接着连出示两幅图:变成河马的爸爸、变成猩猩的爸爸。这时候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猜一猜这两幅图的所配文字是什么。从而小结出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去发现,在发现中表达。
于是,故事在不知不觉地生长,爱也在不知不觉得生长。孩子们竟然将文本还原成生活,用生活的、活泼的、带着体温的、如诗般的言语道出了“爸爸的心灵像水一样清晰”“我爸爸像太阳一样,永远闪烁着光芒”“而且我知道,爸爸也爱我”时,我感受到那水一般的灵动的语言。让所有人都深深体会父子(女)之间的亲情。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所以我们不仅倡导在幼儿园读也提倡家长与孩子在家共读,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10】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11】
针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存在的心理特点,即由一名小学生成为一名中学生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应,初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会适应,调适,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学会关爱、自尊、自强,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些方面的教育。这种新生教育不是单纯地解决适应和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活泼、健康。因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大面积文字材料以及形式单一的缺陷,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新教材提供了每个单元伊始的主题探究活动,目的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那如何让这种活动课真正动起来,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我一直思索和探索的问题。
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好的教学内容赋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授课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教育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思想政治课四环节教学法的特点,我进行了任务、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尝试,即布置任务--主动探究--合作竞争的模式。经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易于学生操作、方便灵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