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故居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9-07

故居观后感(模板7篇)。

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可以增强我们对电影本身的记忆,为了方便查阅中学范文网小编整理了“故居观后感”类的资源,愿你通过参考这些资料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做得更好!

故居观后感 篇1

萧红故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胜及文学遗产,位于浙江绍兴市诸暨市上浦镇新河村。这座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更是诠释了萧红的人生和创作历程。

来到萧红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围绕着一片清澈碧绿的荷塘而建。夏日里,荷花盛开,大片大片的碧绿与浅粉相互映衬,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园内还有一片种满竹子的小山,翠绿的竹林搭配着喷泉和小桥流水,更是充满韵味。

在故居中,可以看到萧红的许多生活用品以及一些随笔、诗歌、书信的复制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萧红的书房,书桌、书架、床、纱帐、墨宝、笺纸等等,都保存得十分完整。壁上挂着的毛泽东的手书“边区八月十八日”无声地告诉人们,萧红曾经是个怀有创作梦想的共产党员。

故居中还有一个叫“茉莉花厅”的地方,因为萧红曾写下了著名的小说《茉莉花开》而得名。这里也是萧红和她的好友沈从文第一次相见的地方。现在这里展出了萧红和沈从文的文学珍藏、手稿、照片等,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文学巨擘的一生。

故居内不仅有萧红,还有她的邻居和朋友们,比如著名的作家沈从文、政治家夏衍、诗人朱自清等等。这里还有着苏联文学、美国文学等多元化的文学创作背景。故居中有许多充满艺术的装饰和摆件,还有一些掩映在角落里的小细节,让人想象起那个时代的文艺氛围,也更好地表达了萧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萧红故居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环境,同时也让人回忆起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学盛世。这里不仅是一个纪念萧红的地方,也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地方,更是一座历史和文化的瑰宝。

故居观后感 篇2

今天,我参观完鲁迅纪念馆,对他的一生又有了新的理解。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鲁迅的故居,我就伫立在鲁迅的故居开始凝思。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这是他的一句名言,他可以说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因为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他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从小就开始喜欢阅读《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这样的书籍。1989年,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入免费的新式学校学习,四年后从南京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在这里,他热心阅读,新书看儒介绍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天演论》。此前几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鲁迅入学之年,光绪皇帝支持的维新运动被以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两年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这一切是鲁迅对中国在列强争霸的世界上的命运深怀忧虑。

“爬了几回我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吗?”这是他在《呐喊》中写到的话。可见他对求学的道路上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所以,他说“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

1904年,他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但第二年,他在课堂上看到了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有中国人被指认为俄军间谍遭日军斩首,而围观的中国人精神麻木。他因此醒悟到,中国国民的疾病不仅仅在身体的,更是精神的,遂弃医从文。

之后他就出版了《朝花夕拾》《呐喊》《野草》等批判当时的社会来唤醒国人的精神,期间换了上百个笔名,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真可谓民族中的英雄。他还在日本侵华战争前给各大学校上课,教书育人。真可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宋庆龄在鲁迅生病时曾这样劝他就医:“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了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可见鲁迅真可谓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希望。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我非常有感触。现在要面对残酷中考,我不能再沉默了,我要爆发。纵观他的人生,我明白了越是想要伟大,代价越是痛苦。越是穷途末路越是势如破竹。只有血汗可以证明我的价值。

凝思到这,我抬起头,欣然的走出院门,从容地走上了我的还没走完的路……

故居观后感 篇3

今日,我们全校同学搭车去洪秀全旧居景仰。

洪秀全寓所在地,是洪秀全生长、耕读的从事初期革新活动的地点。

内里最大的那棵龙眼树,这棵奥密的龙眼树,是洪秀全青年时亲手造就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在静谧天堂农夫运动衰落那年,它被雷电从中央劈成两半。其时清军曾借此残枝示众,并宣称“谁敢更生反就好像这棵树一样遭雷劈死”,然而这棵树并没有死,反而奇妙般活了下来,并以它那坚韧的生命力长成一棵青龙身形的大树。

还有陈旧的客家民居列举,官禄往日是花县一个穷苦的村庄,为了洪秀全当年生长、耕读和从事初期革新活动的地点。人们用村庄的墙基,恢复了这所客家保守的“三间两廊”式民房。

还有习尚展览馆、静谧天堂布告选……

经历此次景仰更让我会心到以昔人们生活的穷苦和勤奋,没有浪费的寝室,没有舒适的大床,没有雄伟的空间。磨豆乳没有豆乳机,煮饭没有抽油烟机……我们此刻的生活是如许美好,如许简单呀,我们要好好爱惜今日的优美,美好,愉快的生活。

官禄是宇宙重心文物保卫单位、爱国主义培养基地,我们要好好保卫它,它有着宝贵的祝贺价格,有百般展览,有特别的有意旨有根源的物。

总之我们肯定要保卫宇宙重心文物保卫单位。

故居观后感 篇4

上周,在同学们的投票下,我们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去周总理故居和纪念馆的地方。上周六,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第一次乘车来到周总理故居。

周总理故居座落在一个简陋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小巷。我们转了几圈才到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瞻仰周总理故居时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全党楷模”。

然后我们看到了书房。周总理5岁时去了学校。他努力学习,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向西通过一道腰门,是三间面南的正屋。东厢房是周总理的出生地。1898年3月5日,周总理在这里出生。

接着我们参观了周总理的养母之家、周总理用过的井、石廊、大殿、菜园等地。并瞻仰了周总理童年所喜欢的那棵雪松和两株腊梅。并在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石碑旁留相。

参观周总理故居后,我们驱车前往周总理纪念馆。周总理纪念馆是为纪念周总理开国而建的大型纪念馆。进入纪念馆,我们首先向周总理献上了学校的两个花篮,并在周总理塑像前宣誓。

然后,我怀着极大的崇敬之情观看周总理光辉一生的照片和他使用的简单必需品。新时期,我们要学习周总理朴素的精神。我还看到了周总理的红旗车。周总理在参加国家大事和外交大事时,坚持戴国产表、坐过产车。国产“红旗”造出来不久,他就选中了自己的专车并一直用到临终。

最后,时间到了,我们全体在纪念馆门前一起合影留恋。

这次活动令我感悟很深,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学习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

故居观后感 篇5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福州船舶管理学校,学习英语和现代自然科学。五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1877年至1879年,严复等人被公众送到英国留学。他们先是进入普茨茅斯大学,然后转学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严复留学期间,对英国社会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尤其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

1879年,他从中国毕业,回到福州造船厂任教船舶管理。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海军学院总教师(院长),后升任总办公室(院长)。严复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学院翻译局办公厅、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清代学部主编。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翻译既不同于赫胥黎的原著,也不同于斯宾塞的进化论。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主办《国闻报》。“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袁世凯任明严复为北京大学校长,这也显示了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令人信服的突出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日趋成熟,开始进入自我反省阶段,并趋于回归传统文化。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

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

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他于1921年10月27日去世,享年68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刑》、《严译名著丛刊》。

通过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了铁血人林觉民的英雄人生故事和严复的伟大人生。在革命年代,林觉民面对一边是年迈的老父亲及已怀孕的爱妻,一边是伟大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抉择,毅然作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决定,写下激昂感人的《禀父书》与《与妻书》后,参加到革命工作中。他受伤被俘后,受审时仍然无所畏惧。他在大厅里畅所欲言,全面讨论世界大局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原则。

而且还在堂上发表演说,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建立共和。这种精神何等可敬?严复一生长期担任重要的教育行政事务与教学工作,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提倡西学、宣传西学,他通过介绍西方的近代学术,让人们认识到西洋国家富强的关键原因,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奠定了西学基础……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两位名人的生活故事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进入社会后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故居观后感 篇6

导语:乐山郭沫若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

郭沫若故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以东35公里的沙湾场大街。坐北向南, 背负绥山(即峨眉山第二峰),面对沫水(即大渡河),是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和一个小后花园。第一院的左测房间,是郭沫若诞生处。

中院右侧房间是郭沫若“结婚受难”时的新房;后院紧连小花园,有一间面对绥山的厅房,即为郭沫若四岁半启蒙受教的“绥山馆”家塾。早年之《村居即景》《早起》《正月四日荣天岗扫墓中途遇雨口占一律》等诗,即作于此。近年来,老房子经过维修,已恢复原貌,并于1981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90周年之际公开展出。

沙湾是郭沫若的诞生地,“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横贯光洁度湾城区南北的老街中段,一套坐西向东的四进穿斗木结构平房,前傍沫水,后依绥山。郭沫若故居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经过逐步扩张,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经营家族企业时,达到了目前的规模,共有36间客房。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

郭沫若早年的诗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于此。

郭沫若故居博物馆位于故居墙后,占地3.35亩。这是一座古董建筑,一楼和一楼有三个复合庭院。馆内亭台楼阁相通,环廊相通,竹林茂密,水波荡漾,花草奇特,芳草芬芳。博物馆陈列大厅内,郭沫若的著作、文物和生平事迹资料及**,依序展示在游人面前。

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1892~1978年)自1963年11月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居至此,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最后15年。纪念馆大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郭沫若故居”金字匾额。

院子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郭沫若夫妇种的银杏和牡丹。

入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及后排东房为生平陈列室,展示这位诗人、学者兼战士的一生及其在文学

在历史、考古、翻译等领域的成就和对和平运动的贡献。

前排的主要房间是客厅、办公室和卧室,穿过小月季园,后排中间是郭沫若和妻子研习书法的地方,这些地方在郭沫若生前都还处于郭沫若的状态。纪念馆现藏有郭沫若生前大量著译手稿的原件及研究工作所用的书籍,特别是一批有关《管子》研究的线装书很有价值。重庆郭沫若旧居。

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家院子)。老房子占地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晚清四合院,桶形结构,小青瓦屋面,斜坡屋面。

郭沫若1938年12月到重庆,当时任国家**军委政治部第三沙场主任。1940年,国民**撤销第三厅,另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领导重庆文化界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他的家院逐渐成为当时众多文艺界的重要阵地。

被毛泽东高度赞赏并列为延安整风学***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就创作于此。在重庆期间郭沫若还完成了《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的创作。1946年5月,郭沫若离开重庆。

2000年9月,郭沫若故居被列为直辖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5年3月,老房子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老房子主体工程于6月30日竣工,9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2

北京的什刹海,风景秀丽,绿树成荫。前海西沿十八号,我国著名的文坛巨匠、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此。

20xx年7月12日,天气晴朗无云。二年级二班家长会组织师生参观。

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故居大门西厢东,大门内由一条小径直通北面朝南的垂直花门前。垂直花门为双向四合院,由正房、耳房、东西翼房、封底房组成。院内生长着郭沫若先生和夫人生前亲手种植的银杏、牡丹等花木。

整套建筑显得古朴典雅、朴素大方。

通过参观活动,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郭沫若先生的简历和事迹。郭老生是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活动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郭老集,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在中国的许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虽然访问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一方面,通过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促进沟通,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孩子们的学习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知识也得到了扩展。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配合学校,配合社会,尽最大努力共同教育好下一代,为培养造就我国杰出的下一代人才贡献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故居观后感 篇7

“西湖山水甲天下”,但是,你知道吗?杭州还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文风炽盛,有众多的文士骚客,生于或履职与此。《名人名居》就介绍了40处老房子,它们是茅以升、潘天寿、钱学森等一批名人雅士在杭州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提高了我们城市的品位。

每一所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奇妙的历史,书中介绍的一些名人故居我就曾参观过。如钱学森故居占地1。3亩,院落内有一幢面阔三间、进深三楹、两层过街式的木式名居,共有楼房、厢房、平房等10余间,前有天井小院,中有过道厅堂,后有花园曲径,轮廓依旧,保存尚好。最吸引人眼球的非天井小院不可了,院内空气清新,徐徐凉风迎面扑来,使人陶醉,那古老而又雅致的楼房,正倾诉着钱学森坎坷的一生。

钱学森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幼时即随父到北京上学,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后不幸染上风寒,回老家养病长达一年,后赴美留学整整20年。在美国,他拥有了金钱、地位、名誉等一切,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国效力,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坚持奋斗5年,“中国航天之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一心为国奉献和探索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由钱学森故居的门庭冷落我又想到了“十一”黄金周,西湖景点游人如织,而散落在西湖周边的名人故居却是门可罗雀,与之成为鲜明的对比。是游客们对此不感兴趣吗?还是我们过多地突出了西湖美景而忽略了这些代表一个城市精髓的人文景点?想一想,倘若怀着静谧的心境,在雅致的名人故居里徜徉,用细缓的步履,巡视有着灵魂的旧宅,在宁静中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品味名人曾经的历史,那该是多么惬意之事啊!

在我看来,名人故居不只是陈旧的宅院,而是一个城市的文脉,如果失去了它们,我们的城市或许只是一座苍白无力的躯壳,杭州近代史和近代西湖建筑就不会那么丰富多彩。让我们多多走近名人故居,多了解这些为杭州历史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名人生平,因为在这些景点中能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分量,感受其中蕴涵着的独特的杭州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同学们,如果有时间,请你们读读《名人名居》吧,让我们随着书中介绍,徜徉于班驳的旧街古巷,感受着那些过往的名人故事,感受着在这些白墙青瓦的历史故居中悠然演绎的杭州风情,感受着书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把它们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