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孟二冬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29

2024孟二冬观后感(范例5篇)。

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吗?电影可以解放我们的视角,拓宽我们的思想,在情节与思维的互动中,我们产生了更多的心得感悟。那么观后感就可以很好的记录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观后感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探索“孟二冬观后感”的秘密内容接下来请阅读,希望您收藏此篇文章以便随时查看!

孟二冬观后感(篇1)

师魂一千三百年前,一代文坛巨匠韩愈挥笔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千载之下,岁月悠悠,一代又一代教书育人的良师以这句话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传承中华文化之光,铸就中国的精魂。

1300年后,一位研究韩愈的中年学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在剧烈的咳嗽中,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坚持讲完《唐代文学》的最后一课。在100多名学生眼中,摔倒在3英尺高的平台上,他就是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孟二冬。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孟二冬教授临走前留给学生们的遗言。孟二冬教授坚守着三尺讲台,用认真与执著撰写着飘逸与才华的板书,时刻考证与考量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博大学识与真挚的人格,挥洒着教书育人奉献的无愧青春。

他的一生,从“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为学。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为人。孟二冬教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

他看似平凡的事迹,折射出一个真正的学者淡泊名利、学以致用的境界、一个教育家教育人的决心品质、乐观开朗的胸怀、一个党员教师献身教育的高尚情操。

学习孟二冬教授的先进事迹,我们将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接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再教育。孟二冬教授的可贵在于,他不为外面喧闹的世界所干扰,甘坐“冷板凳”,用7年时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终于完成了上中下3册共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他可以淡泊名利,坚守学习净土,热爱学生,埋头学习,潜心研究,教书解惑。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师德美德:

谦逊、敬业、淡定、从容。这种乐于淡泊、严谨、乐于学习、乐于教书育人的专业精神,让我们佩服、感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感动,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当一个人具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时,他就会把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甚至为之奋斗终生。孟二冬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学上,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献计献策。

他像蜡烛一样无私地燃烧,把自己的光芒奉献给学生和事业。

另外,我们看到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要学习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严谨治学,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严谨的学习、敬业的精神、教书育人等师德的具体要求来要求自己。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感染、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科学水平。

决心做“学习孟二冬,做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孟二冬观后感(篇2)

近日,我**了电影《孟二冬》,作为同是教师的我感慨万千。虽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掀起了向孟二冬学***潮,可这次看了电影之后我有了更深的感触。

***x年博士毕业后,孟二冬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一家从烟台搬过来住进了北大的筒子楼。因为地方小,晚上种地看书的孟二冬怕光线会影响妻子和女儿的休息,所以晚上睡觉前应该把桌子挪到角落里。他用x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了***多万字的优秀著作《登科记考补正》,稿费只有三万多块钱,全都被孟二冬换成了书。

在这期间,学校有三次机会分房。孟二冬不愿意搬家,因为离图书馆和学生都很近,所以他可以随时为他们回答问题。妻子和女儿不太理解他,孟二冬就会到楼道里烟熏火燎的灶台上做几道好菜逗她们开心。孟二冬在日本讲学回国后,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古代文学。

由于嗓子出了问题说不出话,医生让他禁声一周,孟二冬却把医嘱揣到怀里,用小麦克风放大声音,继续加班加点为师生授课,直到最后倒在讲台上。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孟二冬进行了三大手术。但积极乐观的他还考取了驾照,并一直坚持练***,写的是”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x年x月xx日,孟二冬xx岁生日。学生们挤满病房,为孟二冬庆祝生日。孟二冬笑着引用《淮南子.

原道训》的一句话勉励大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x月xx日,孟二冬在病床上最后一次为自己的研究生审阅**,听着学生读着**,孟二冬满意地闭上眼睛,脸上挂着微笑,安详地倒在妻子怀中。

孟二冬教授用一生的每一滴水写下的人生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智者和一个仁者的精神魅力。

身教胜于言传,孟二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育人对他来讲,是老师的天职,是爱心的释放,是让自己踏实宽心的本分。他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教员,然而这种普通当中又有着非凡。

孟二冬的学习和为师达到了一种纯洁高尚的境界。他有着无比的爱心,有着健全的人格,是一位很”阳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在他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他的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楷模。

从孟二冬身上我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解与对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内涵的把握更深刻了。孟二冬教授的一生,从”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为学,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为人,就是对当今时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好的诠释。****对他的评价是:

”你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

孟二冬教授身厚的中华文化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他是一个纯洁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他心中有志、有智、有德、有情,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生命的火热激情,滋润和温暖了周围的人。孟二冬教授以他为祖国服务、为社会造福的无私奉献,实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他不愧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不愧为新世纪的英雄。

让我们都向这位楷模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促进漳河中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孟二冬观后感(篇3)

《孟二冬观后感》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困境,以及他如何坚强地应对并最终战胜困难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孟二冬是一个平凡的农村青年,他从小就在山区生活,家境贫困,生活艰辛。孟二冬并没有被环境所压倒,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工作,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电影中,孟二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家里的负担更加沉重;他的女友因为家庭的压力选择了放弃,让他心碎不已;他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多的阻挠,经常惹上麻烦。孟二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挑战自己。就像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所说: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前方有无数个隧道,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明。


在孟二冬的不懈努力下,他最终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娶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生活也逐渐变得幸福起来。这部电影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坚持、努力、坚韧不拔的重要性。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观看完《孟二冬观后感》之后,我深深被影片中主人公的毅力和坚持所感动。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我们绝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断奋斗,不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孟二冬最后所说的那样: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希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孟二冬一样,不断奋斗,追求梦想。

孟二冬观后感(篇4)

学号:*** 姓名:孔春春

作为新疆石河子大学的老师,孟二冬主动要求来新疆。大一的时候,我在学校政法学院门前的绿色草坪上看到了孟二冬先生的雕像。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向师哥师姐打听才知道并且了解了一丝丝孟二冬老师的事迹。

当时我在想,作为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我要求到我们的边疆大学给本科生讲授古代文学课程。要克服西北干旱的气候,离开心爱的家人和朋友,放弃在北京优越的生活,需要多少勇气。可**完电影《孟二冬》以后,我才知道,对于孟二冬老师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孟二冬先生不需要勇气。他淡泊名利,潜心钻研,甘愿来到石河子大学戈壁明珠,因为他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教师的精神。

作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我没有听过孟二冬先生的课程,但是我听过孟二冬先生的感人事迹。孟二冬老师教授的是2002级的中文系古代文学,也就是我的很多年前素未谋面的师哥师姐们的课程。常听老师说起孟二冬讲课时的风度,总是羡慕、羡慕那些听过孟二冬讲课的同学们有幸目睹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的风度。

教授我们现当代文学的杨华老师告诉我们,她当时有幸听到孟二冬老师讲课,记忆里孟二冬老师总是要写满满的几黑板板书,而且板书字迹非常漂亮,从左往右竖排去写,阶梯教室总是坐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几百人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的声音非常洪亮,完全飘荡在每一个角角落落。后来,孟二冬老师的嗓子沙哑,才不得不采用麦克风,喜欢孟二冬讲课的不止有学生,还有一些中文系的老师也来蹭课。

孟二冬先生讲课总是汗流浃背。每节课都要提前准备,每节课都要认真负责地讲。他认为来新疆不容易,所以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给石河子大学的学生讲课。

电影里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孟二冬老师1994年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一家从烟台搬过来住进了北大的筒子楼。因为地方小,晚上耕种看书的孟二冬怕光线会影响妻子和女儿的休息,所以晚上睡觉前应该把桌子挪到角落里。

他用七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优秀著作《登科记考补正》,稿费只有三万多块钱,全都被孟二冬换成了书。在这期间,学校有三次机会分房。孟二冬不愿意搬家,因为离图书馆和学生都很近,所以他可以随时为他们回答问题。妻子和女儿不太理解他,孟二冬就会到楼道里烟熏火燎的灶台上做几道好菜逗她们开心。

在日本讲学归来后,孟二冬来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由于嗓子出了问题说不出话,医生让他禁声一周,孟二冬却把医嘱揣到怀里,用小麦克风放大声音,继续加班加点为师生授课,直到最后倒在讲台上。

孟二冬老师在石河子大学的时候,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在北京期间,孟二冬仍顽强地面对痛苦,坚持课题研究,指导研究生工作,积极准备让研究生到石河子大学给本科生讲课。

仔细欣赏孟二冬教授的事迹后,眼前只剩下两个字:平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些平凡的“坚守”精神:

坚持你的理想,坚持你的追求,坚持你的道德,坚持你得生活。这样的坚守与平凡,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孟二冬的学问,透着厚实和干净;他的为人,透着朴实和高贵;他的育人,透着温暖和付出;最重要的是他的平凡。孟二冬老师自己说:“他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感受到普通人的重要。

”他没有把自己上升到导师的高度,也没有把自己渲染得多么完美,而是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平凡凡的事。

在家里的丈夫以及爸爸角色来看,孟二冬老师也许不是一个好爸爸和尽职尽责的丈夫,但他绝对是一个好老师。同时,我也爱慕孟二冬先生的妻子,她一直默默地紧跟在孟二冬先生身后,愿意和孟二冬先生一起过着贫困的生活。孟二冬先生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导师,可以坚持在图书馆里读诗书,是一位优秀而严谨的老师。

尽管稿费很低,可他还是甘愿为中国古代文学付出自己的毕生心血。纵观一系列事件,比如什么大学教授,什么专家教授可以抄袭,什么博士资格费等等,我们更应该提倡严谨的刻苦学习精神。

袁行福先生说,在学习中,我们特别注重使用第一手资料。孟二冬从第一手资料开始,有着坚实的研究基础。他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

孟二冬这种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正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名利大潮的影响下,大学里有一些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在校外讲课以获取超快的速度,也有一些老师热衷于攒畅销书赚钱。据孟二冬所知,有很多地方高薪请他讲课,但他都推了出来。

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些年来,孟从来没有领到过奖金。

电影《孟二冬》留给我影响深刻的画面有许许多多,其中,在短片里,孟二冬老师身体虽虚弱但却十分乐观,嗓音虽喑哑但却很有分量。他对大家说:“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在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孟二冬老师面对病痛时候的坚强乐观精神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记得电影里面还有这样的画面,孟二冬老师病重住院后,每天坚持练***,他经常写的八个大字是“尺璧不宝,寸阴十金”。他用《千字文》中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珍惜时间、爱惜生命,要在有限的时光中做更多的事情、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的坚定信念。从现在开始我要以他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浪费宝贵的光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常常也在想,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如果将来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该怎样去好好教授我的学生。从电影《孟二冬》来看,孟二冬老师的恪尽职守是我首先需要学习的,我会认真备课,尽力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孩子们。其次,孟二冬老师潜行钻研学问的苦读精神也是我所喜欢的。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从大一开始到现在断断续续读了许多喜欢的诗人和散文家的书。坚持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已经一年多了,将近十几万字的日记依然在继续。我也依然坚信读书总是对一个人的气质和各方面是有用的,要耐得住寂寞,孟二冬老师临终前的嘱托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在大学里,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在不断充实自己,也有浮躁的同学。我依然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诗歌和散文,想要自己不忘初心,戒骄戒躁。

作为未来的一名人民教师,现在的师范学院学生,从孟二冬老师身上我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与对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内涵的把握更深刻了。孟二冬教授的一生,从“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为学,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为人,就是对当今时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好的诠释。

想起之前在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看过的一部电影《天那边》,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大学生女孩最终选择留在贫困地区教学的故事,由最初的支教到后来被孩子们和老师感动留在了山区。想起明年大三就要去南疆支教,忽然觉得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应该学***冬老师身上的为人师表的道德,我会做一个爱孩子的好老师。

孟二冬观后感(篇5)

孟二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却诠释着一个不普通的人生。这部影片没有特别感人肺腑的场景,没有特别刻骨铭心的时刻,从头至尾如写实拍摄娓娓道来,没有夸张,没有渲染,似乎就是一个普通大学教师的平淡过往,没有像很多影片那样让我泪流满面,感动不已。但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思绪却仍在我脑中围绕,平淡过后留下的是思考,这就是影片的作用吧。

微笑,从影片开始他的出现,到他一次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那微笑始终挂在他的脸上。那份儒雅,那份执着,那无惧无畏的微笑始终挥之不去。生活可以穷困潦倒,病魔任它一次次侵蚀,可孟老师始终不变做人的原则,坚定前行的脚步,用他那富有感召力的微笑感染着你我。微笑,谁都可以做到的一个表情。但要一直保持,一直发自内心地去微笑又谈何容易。我也是个爱笑的人,我也告诉自己要面带微笑去面对我的学生,面对一切的困难。可当学生不听话时,我的微笑哪去了?当困难来袭,让我手足无措时,我的微笑哪去了?孟老师彰显的是内心的平淡与从容,更是一种坚毅。那是一份态度,一份自信的坚守,我做得实在微不足道。要向孟老师那样一如既往,从不更改,这是我要追求的境界。真正发自内心地去追求梦想,去热爱生活,去关爱他人,去执着这份终身的事业。

孟老师对生活总那么无欲无求,对他人总那么慷慨无私,他要做真的学问,追求真的教育,将所有精力倾注于学问的研究,倾注于三尺讲台,直至无能为力的那一刻。作为一名教师,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份可以解决温饱的职业?是一份小时候想要追逐的梦想?还是一份愿真心付之一生的坚守?不同的定义决定了不一样的行为与结果。孟老师的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学问是不能含糊的,他用7年的光阴换来最后著作的'出版,整日泡在图书馆中,几平米的小屋中堆满书籍,没日没夜地学习研究写稿。他爱教育,直至最后一刻他还不舍讲台,想将毕生学问倾囊而出给他的学生们,声音完全沙哑还坚持上课。他用真心换来学生的回头,以身示范地让学生们深刻感知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当他临死时,病床前,走廊上挤满了送行的学生,那一刻作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作为他的学生更是幸福的。面对外界的诱惑,他从没有半点犹豫,他只想走自己该走的路。他何尝不像现代的陶渊明呢?

影片给我另一深刻感悟就是一定要多读书。影片开始孟老师能找到图书馆中哪本书在哪个区第几排第几本,让图书管理员也为之折服。在平淡生活中能是不是来句唐诗宋词自添乐趣,让我羡慕。因孟老师饱读诗书,才能让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学生们纷至沓来。他的精神世界是绝对富有的,给平淡的生活也带来了他人所无法拥有的自在与畅快。我心头不禁涌上一股羡慕之情,但更多的是惭愧和希望有他如此毅力的殷切期待。人需要读书,读书可明智知理,读书更能让人抛开外界的杂乱与喧嚣,坚定理想的信念和前行的步伐。读书更需要思考,不偏颇不激进,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更作为一个学问不扎实,业务不精进的我而言,读书是必须的,是刻不容缓的。要多读书,多研究,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用心学,用心教,我们才无愧于这份事业,无愧那讲台之下期盼的双眼。

孟老师,就像我们身边一个亲切的榜样,用他学生的话说,他是一位智者,博古通今,他是一位勇者,无惧死亡,他是一位仁者,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我们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能感受到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