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屈原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01

屈原观后感合集。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观后感合集”,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屈原观后感 篇1

自怀石投江之后,屈原便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先民们专设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年之久,这至少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每至端午。每每读到《屈原列传》中“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动得潸然泪下。不难想像,作为一个“真正直行,竭忠尽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天之力,这该有多痛苦!在极端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护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动景仰之余,我常会生出一些疑问,死,固然不失为一个保持清白、抗争世事的途径,但这未免夹杂一些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的理想破灭,处于穷途末路之际,死难道就是唯一的最好选择吗?屈原之死,确实悲壮令人感唱。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斗志,不更令人景仰吗?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幻灭?一旦遇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是显得太消极了吗?

屈原之死,对于国家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强秦来楚之际死自然可以从此不再为破碎的山河伤神,自然可以求得永恒的宁静,然而,沦亡的民族怎么办?侵略者铁蹄这下的国土怎么办?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叹一句: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屈原观后感 篇2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指导学生用五个字概括屈原的一生( 以屈原活动时间为序,按照“任 —— 疏 —— 黜 —— 迁 —— 沉”这五字为线索,把屈原的一生遭遇分段分层。)

3、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4、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屈原,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家的心目中,屈原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同流合污的爱国诗人。而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世文人,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然而,这样一个备受后世推崇的国之忠臣,为何却最终选择了投身汨罗,他的一生有经历了哪些宦海沉浮,让我们从《屈原列传》去寻找答案。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而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初读文本、梳理文脉

1、梳理文言知识点,检查预习

2、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1-3)

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重点介绍写《离骚》原因) 第二部分(4-10)

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重点写楚怀王三次被骗经过) 第三部分(11)

写屈原愤而自沉的经过。

(重点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第四部分(12)

叙述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后者习其文辞,却不能学其“直谏”) 第五部分(13)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其爱国精神予以赞颂) 本文的线索:明线:屈原的命运(任——疏——绌——迁——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受骗——被袭——客死——灭亡)

三、合作研读

1、第一部分

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

- 1其次,在指出《离骚》实用价值(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可以借古讽今,可以明道德、叙之乱。

再次,指出了《离骚》的艺术手法(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文辞简约含蓄,能够以小见大

最后,高度赞扬了屈原高洁的品行。志洁行廉,可与日月争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总结:《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时

2、第二部分

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主要写了屈原见黜、怀王见欺、屈原见迁三件事情。

研读本部分内容我们会发现,在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选取了怀王见欺这个事件予以描述,那么楚怀王是如何被秦国欺骗,又是如何客死异乡的呢?我们来看文章。

问:楚怀王总共受了秦人几次欺骗? 明确:三次

①贪地绝齐 失友失地 ②听信谗言 误释张仪 ③会盟被擒 客死异乡 ①贪地绝齐 失友失地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进攻齐国,而这时的齐国和楚国是同盟关系。为了保证秦国攻齐的顺利,张仪于是辞掉秦国相位南行去拜见楚王(乃令张仪佯去秦)。到楚之后,他首先派人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怀王信任(厚币委质事楚),然后着手离间齐楚关系。用商於六百里土地作为筹码要求楚王和齐国断绝同盟关系(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一听很高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秦国六百里的土地,这个生意划算。于是就和齐国断绝关系,可当楚王派使者去接受土地时,张仪却诈称当初只约定是“六里土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怀王大怒,兴兵伐秦,但是不仅战败,而且还损将失地(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魏国也乘机侵吞楚国国土(魏闻之,袭楚至邓),而齐国因为怨恨楚国背信弃义,始终不肯救援楚国(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楚国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楚怀王因为贪婪,而背叛了同盟,他的轻信和易怒都说明他的昏聩无能,使楚国陷于窘境。

②听信谗言 误释张仪

- 3明确:此处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当满朝文武趋炎附势,讨好武帝时(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李陵投降后,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他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本着中正知心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却触怒武帝,下狱治罪,施以腐刑。在这里,他借对楚怀王的批评,委婉含蓄的指出武帝的“不知忠臣之分”,以寄托自己政治幽愤

因为屈原的怨责,使得子兰很不高兴,由于谗言,屈原最终被放逐。 第三课时

3、第三部分

屈原愤而怀石投江

问:屈原被放逐后,行吟泽畔,吟的是什么?

明确:屈原仍在“吟”其志,因其“志”而“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之状,这种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同时也写出了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表明了屈原处境之艰难,看着祖国走向灭亡而痛苦万分的心情。)

问:路遇渔父,两人的对话表现出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明确: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而应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这是渔父的态度,更是世人的态度。

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表明屈原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现出屈原以死护道的坚持,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同时,这段对话也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在这样一个大的污浊的环境中,个人的坚持是无力的,但也正是这种坚持,方能显出屈原的伟大,崇高。

屈原坚本着对自己的道的一种坚持,怀石投江,殉国而死。

4、第四部分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问:本段讲了两个内容,是什么?

一是屈原死后其创造的“楚辞”虽后继有人,但都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谏,通过对比退出屈原的高贵品质。

二是点明屈原死后楚国终为秦所灭的结局,从而突出屈原对楚国的重要性。

5、第五部分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分析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 问:司马迁文末,是如何评价屈原的? 明确:①悲其志(痛惜屈原的志趣)

- 5

屈原观后感 篇3

《屈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屈原列传读后感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传》中,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导致很多的达官贵族不满,但是屈原在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屈原列传读后感2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两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爱国情怀,在楚国遭受打击,但是他始终不背叛楚国。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总有一种悲叹,一个真真的跋涉者,一个真真坚持自己理想与情操的人,它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

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的意志无不在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他对生命的看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走过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

读《屈原列传》的时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屈原列传读后感3

太史公大作《屈原列传》,实为写己,仔细想来,竟有几分异端。

屈原是否为太史公杜撰之人,或为太史公杜撰其事。太史公说错几句话,惹皇帝不高兴,把生育权给剥夺了,而屈公也大相径庭,被别人说几句,怀王不高兴,一疏再疏。事实上,刘彻不喜欢司马迁,怀王也不喜欢屈原,而他们却以为上司不讨厌他。这就好比老师与学生,老师不敢当面整某学生的难堪,但若那人犯事,老师便会不失时机给他颜色,穿穿小鞋,而学生却好比摇尾巴的狗,主人碍于情面摸摸它,它就自认主人喜欢它。倘若刘彻真喜爱太史公,他会令他绝育吗?倘若怀王真器重屈原,会弄份几个月见不到一面的工作给他吗?你见过狗主人会因自己向狗不小心对自己大叫几声,就把它阉了吗?人情社会,别讲什么所谓王子犯法,与庶子同罪的废话。

我想,当时,太史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把自己写进自己写的史书中,看见同命之人,尽可能写得完美些,就当是在写自己吧!万万没想到,后来,太史公因绝育,被首推为忍辱负重的“超”男人,屈原因自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首选,现在,伟大的中国人又把关于屈原的节日“奉送”给韩国人,不知多年后,屈原投的江会不会是汉江,此为后话。

情景回溯到屈原投江前,曾有渔甫劝他识时务,与时俱进,能随波就逐流吧!这不是嘲笑屈原吗?子兰、靳尚当权,屈原恨他们,相互作用,他们也讨厌屈原,屈原就是去给他们提鞋,还嫌他个头高呢!屈原只好说,世道黑暗,我要做高洁之人,我还是去喂鱼吧!这叫保洁呀?什么思想,就好比我现在要做个高洁的人,倘若忽然跳出个淫网站,我难道要在说大堆假大空后,便纵身撞向屏幕吗?

渔甫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平民观众,别人的事,只要不牵涉自己的利益,就无所谓,纵使那人采取何种非人的方式。屈原想投江,玩献身,他听完,竟不会拉住他或叫人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即便那人一时想不开,打着千万个自杀的幌子,你先拉住他,他总有想开之时,何必由着他呢?很多东西失去就意味着完结。

不过,屈原死了也好,我们每年都有包子、粽子吃,纵使我们不知这是在纪念谁。

屈原观后感 篇4

《屈原列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默写背诵第3段。翻译重点文言语句。f215.COm

一:课前预习:

1、简介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2、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3、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xiàn) 举类迩(ěr) 濯(zhuó)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òu) 浊秽(huì) 皦( 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 既绌(chù) 商於(wū) 屈匄(gài)

既咎(jiù) 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 唐昧(mò)憔(qiáo)悴(cuì) 啜(chuò)其醴(lí) 物之汶汶(mén)者乎 罹(lí)难 枯槁(gǎo) 温蠖(huò) 汨(mì)罗 被(pī)发 渔父(fǔ)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二、学习第

一、二部分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糜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8)、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三)、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4)、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四)、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臵) (4)、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7)、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臵句)

(五)、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学案疏通文意。

2、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第三部分的大概内容。 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二)、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 (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 (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1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三)、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2)、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5)、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6)、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7)、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四)、文言句式 (1)、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臵句) (2)、遂绝齐(省略句)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举贤以自佐(宾语前臵)

(五)、翻译句子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第三课时

课堂活动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学案疏通文意。

2、合作探究,理解文章10—13段的大概内容。 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

(二)、重点实词

1、王怒而迁之(

2、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3、受物之汶汶者乎( )

4、楚有宋玉、景差之徒(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B.惨怛(dàn)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C.惨怛(dá) 枯槁(gǎo) 濯淖(zhuō) 憔悴(cuì) D.惨怛(dá)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2、下列词语书写与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疾痛惨恒(dá) 濯淖污泥(zhuó) 哺糟啜醨(bǔ) 从容淡静(cōng) B.搏闻强志(qiáng) 谗谄蔽明(xiàn) 靡不毕见(xiàn) 眷顾楚国(hüàn) C.怀瑾握瑜(yú) 旧事填膺(yì) 莫不逾侈(yú) 积年不徙(xǐ) D.差肩而坐(chā) 不觉莞尔(wán) 膛视而笑(táng) 犹尚殗殜(yān)

3、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按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②又前而为歌 ③而自令见放为 ④王使屈平为令 ⑤竟为秦所设

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⑦何辞为

⑧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⑨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A.①⑤⑨/②④⑥/③⑦/⑧ B.①⑤⑧/②④⑥/③⑦/⑨ C.①⑤/②④⑥/③⑦/⑧/⑨ D.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⑨

4、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与例句加黑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使使如秦受地( ) A.其如土石何

B.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C.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D.邂逅不如意,便就还孤 (2)顾不知计所出耳( ) A.荆轲顾笑武阳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D.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3)其文约,其辞微(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 D.仲尼没而微言绝

(4)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听妇前致辞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5、下列各句中均有词类活用现象,请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①进兵北略地 ②又前而为致曰 ③其后楚日以削

④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群臣怪之

⑦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6、选出下列句中“乃”字词性不同于其他之句的一项:( 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C.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而乃以手共搏之

7、选出下列句中“以”字做副词用的一项:( ) A.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B.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皆白衣冠以送之

))

8、以下各句中“被”字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中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被明月兮佩宝璐

B.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C.外人颇公孙布被之讥 D.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E.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F.将军身被坚执锐

G.幸大雪璐岭,被南越中数州

9、找出下列黑体字中用法含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 A.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 B.亡何国变,宁南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10、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型不同的一项:( ) A.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1、下面各句中黑体词语其意义,有的与现代汉语相同,有的则不同,找出全都不同的一组:(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④北蛮夷之鄙人

⑤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

⑥何必劳神苦思,代有司之职役哉 ⑦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⑧仆所以留者

A.①③④⑤⑦⑧ B.①③⑤⑦ C.①③④⑥⑧ D.①③⑦⑧

12、选出下列各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A.现在,作事不讲信用,那么,秦国是不可以信任的。 B.现在空手而去,没有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C.现在要去到不讲信用的秦国,那是不可亲近的。

D.现在,我就要动身了,你却不信任我,那么,我又怎么可能接近秦王呢?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A.可是将军的仇报了,然而燕国见陵一战的耻辱怎样消除呢? B.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仇恨报了,燕国受欺凌的耻辱也除掉了。 C.然而那么,将军的家仇报了,燕国的国恨也洗雪了。

D.是的,这样将军的家仇报了,燕国被欺凌的国耻也洗雪了。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

) A.那文章被称做短小的文章可指的都是大事,提到的同类事物都是周围的小事可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 B.它的文句都是些琐细之辞,但它的含义非常远大,所列举的比喻虽都是眼前的近事,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却很深远。

C.其中的文句虽短小,但含义却极大,所举的例子虽多,属身边小事,可内在含义却极其深远。 D.它的文章短小却都是暗指国家大事,列举的例子虽属身边小事,却表现出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4)„„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A.„„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坏话攻击屈原。 B.„„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数说屈原的短处。

C.„„上官大夫编造谎话向顷襄王进谗,大肆攻击屈原。 D.„„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攻讦诋毁屈原。

(5)(怀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A.(怀王)军事上受挫折,地盘被剥削,灭亡了他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B.(怀王)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割裂,丢掉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C.(怀王)士兵被挫败,土地受剥夺,失掉了他的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D.(怀王)士兵被挫败,国土被割裂,失去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13、填空:

①《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即 , 时人。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人放在一起立传,除了因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点和一定关联外,也是因为作者对他们有着共同的敬仰、同情,而且,作者也通过为屈、贾立传而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 使他遭受屈辱的极大不满。所以,该传用 的方法来写人记事。

②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但是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就辉煌的文学家、诗人。他创作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是“楚辞”的顶峰之作,也是和风、雅、颂并称的 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诗作 ,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描写太空旅行的科幻文学佳品。他在一系列作品中,把许多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交织成一幅雄伟奇丽的画卷,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的一代新风。 ③后人曾评议司马迁作“屈”传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请问,他们的心最“同”在哪一点上?(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B.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试题答案】

4.(1)C(2)B(3)D(4)B 12.(1)B(2)B(3)B(4)D(5)B 13.①贾谊 西汉 汉武帝 夹叙夹议 ②《离骚》、“骚体”、《天问》 ③D

屈原观后感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我倚着墙,捧着那本厚厚的《史记》,认真品读着《屈原列传》,穿越历史的长河,再一次认识了屈原这位伟大的人物。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才高气胜,“忠而被谤”。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的七国争霸,其中最强大的是秦、楚。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他虽然被人诬蔑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热爱祖国。

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浓烈的情怀,歌颂屈原的卓越才华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屈原曰: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纵然是用以身殉国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与赤诚,从不言悔;纵然楚国江山已是岌岌可危,还是抓住最后一线希望,竭力挽回一切,亦不言弃。他虽身处泥泞泥水之中,却不被世俗所玷污。

那样一种高洁,堪与日月争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不愿沦于那墙头的草,只随波逐流。但几乎偏执地高举着骨头,直到汨罗江,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自己,甚至一个国家的尊严,也不愿屈服于现实。

也许是天妒英才吧,满腔的爱国情怀、盖世的才情,却无处施展,始终郁郁不得志,这就是屈原,一个乱世背景下的悲剧英雄。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却遭到奸佞之人的诽谤与楚怀王的质疑。尽管如此,他仍旧是如白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是啊!“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这就是屈原爱国理想的写照。

权势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两者皆可抛。屈原的高贵,屈原的爱国,屈原的高洁,震撼人心,永垂青史。

屈原列传读后感(二)

屈原,名平,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屈原一生中遭遇了两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代表,主要是因为他很有才华,很爱国。他在楚国受到攻击,但从未背叛楚国。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读到屈原,我都会想起屈原,总有一种悲叹。一个真正的跋涉者,一个坚持自己理想和情感的真正人,其结局是无奈的。

一个人的精神和意志都解释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看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走过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

读《屈原列传》的时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屈原列传读后感(三)

屈原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民。

他被流放了两次,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昧,一次是因为对子兰的诽谤。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读到这句,我总有一种悲叹!一种文人的悲叹!一种时代的悲叹。一个爱国者,一个坚持自己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但结局是如此悲惨

一个人的行为解释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看法。屈原热爱祖国。他不会跑到孙膑、李斯这样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当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时,他就会慷慨地死去。

我为屈原之死惋惜悲叹。志向虽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换,代价太大,过于沉重。抱着1%的希望,我们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不要悲观!绝不等待!决不放弃!

我很高兴我成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大胆变革的时代,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失望,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

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

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屈原读后感屈原的故事读后感屈原爱国故事读后感屈原投江读后感

分页:123

屈原观后感 篇6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众人赞誉。大约公元前318年被任命为左徒,公元前314年(26岁)担任三闾大夫之职,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后因他的才能及朝廷对他的重用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4年被流放汉北,他十分悲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章》等作品。顷襄继位后,屈原被免去三鹿大夫的职务,流放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公元前278年,秦国消灭了楚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怀江》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一生虽怀着崇高的理想,积极地利用世界,但遗憾的是,国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群嫉妒的小圣人两次被流放。但他面对君王的昏庸,无理的放逐,小人的污蔑,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他一直对楚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一直期盼着怀王能够醒悟。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形势依然十分危险。

他越来越老了。他对楚国失去了希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朱棣文会死,但他会死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屈原的文化成就很高。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一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我们敬佩他那颗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了国家能富强,他呕心沥血;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绞尽脑汁……希望我们也能将屈原之爱国精神践行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来,忠诚党的事业,遵守法律法规!

屈原观后感 篇7

在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在慢慢独行,脸上写满了愤怒孤独,雨无情的抽打着他枯瘦的身躯,心被忧虑撕碎的时刻,他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为永远的风景,他的热血化作汨罗江的波浪,随着江水流淌了千年,滋润了一个千年,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的仁人志士,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便很重视死亡的权利,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活着,不如选择死亡。事实上,死亡也是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

君沉汨罗,至今已有两千余载,或许他的尸骨早已销失匿迹,但他的不屈和衷心在龙舟粽子锣鼓中穿行了千年,必将悠悠不断。

由屈原含愤投江之举可以看出,一个人可以失去生命,但绝不能失去尊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心中一直追求的生的意义。

乌江畔,他完全有机会偷生,只要他渡过乌江,便可以保留住性命,可他没有,决然选择自刎,剑滑过他的颈脖,没有丝毫犹豫,顿时鲜血如火红的花瓣洒到刘邦的身上,他笑了,或许有许多的人认为这是傻瓜,莽夫之举,但他永远都不会后悔,因为死是他此刻最值得骄傲的我事,他的死庄重而高调。

尊严是一个人或者最起码应该有的东西,他比黄金还重要,他比官爵更重要,他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坚信,尊严将是一个人成为仁的重要前提,只有重视尊严,才能在事业上,亲情上,亦或是爱情上成为一个成功者,倘若没有尊严,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

一个名族的尊严更为重要。面对外辱,中国人不卑不吭,从来没有人屈服过,1937年,日本挑战了整个中国的尊严,然而中国并没有屈服,尽管当时人力物力都处于极度匮乏的,中国人依然捍卫自己的名族的尊严,于是中国胜利了。现在,面对钓鱼山问题,日本仍然不肯罢休,经荒诞的想到要用钱来买领土。政府已联合发表声明,如果日本仍然不放手,中国将会采取措施,后果由日方一力承担。中国的尊严不能失,中国人也不允许。

我们要捍卫我们的民族尊严!

屈原观后感 篇8

是夜,四周寂寥无声。我捧着手中那本名为《屈原》的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屈原,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伟大,在于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的高洁品格;在于他“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的无私品行;在于他“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的忠贞和知难而上的精神;更在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平里,他的家族与楚王同宗,是王族的一支。屈原虽出生贵族,却有着橘树般坚贞不变和爱民如子的品格,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之益事。“米仓口”之事与挖掘“照面井”便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胸怀与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志向,而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后人对屈原深切爱戴和无比敬仰的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屈原这样有理想,有抱负,心怀天下的人,今天创建和谐的小康社会更是需要像屈原这样有担当之士。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弱冠而为官,他在政治、外交上都有着较强的能力,曾一度解决楚国与齐国的外交问题。他为楚国的发展和强大而劳碌奔波,倾心效力,却因改革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被暗算,受到了楚怀王的疏远。在身心俱疲之下,他仍以大局为重,出使齐国,直谏楚怀王,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无比豁达的心胸。作为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屈原尽心尽力,他身上表现的诸多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伟大中华民族之复兴需要这种时代精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怀王客死秦国,新君顷襄王又昏庸无能,加之一次又一次的贬职流放,屈原的心,已然绝望。他恨君王不辨是非,听信谗言;他恨那些小人不顾国家利益,争权夺利。他内心有着极度的痛苦却无处宣泄,只能以创作来书写自己的心情,《九歌》《离骚》……一部部作品被屈原创作出来。在屈原流放江南后不久,楚国国都失陷,当这国土沦丧的消息传到屈原之耳时,内心之痛苦难以言表,他只有清白以直死,最后在汨罗江满怀忧愤之情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他那不朽的诗篇,他那忠君爱国九死不悔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位光照明月的巨人,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屈原之死,可歌,可泣,更是可悲……

屈原的一生,都在为楚国而奔波,却终是斗不过腐朽黑暗的邪恶势力。他们不求国家发展,只为了个人的私利,把国家引入了灭亡的境地。这是屈原官途的悲剧,更是楚国人民的悲剧。若贵族势力眼光能看远一点,屈原的命运便不会如此多桀,楚国的下场也不会如此悲惨,历史也可能因此而更改。有开明清廉、勤政爱民的执政者是国之幸民之福,在当今只注重私利的背景下,传承屈原精神更是刻不容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即是历史,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能做的便是传承屈原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认真学习,学好知识充实自己,为铸就“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而努力!

屈原观后感 篇9

第28课《橘颂》精品教案

【教学构想】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赞美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2.介绍屈原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通过教师的导入和介绍,可以渲染气氛、加强体验、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意语气。

2.由学生提出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且进行范读。3.同学们根据朗读标准进行点评,教师适当进行指导。3.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词句,为疏通文意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试着理解课文,疏通文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划出来,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2.分小组讨论,逐段翻译课文。四人一组,由一人负责翻译全文,其他三人边听边记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讨论时,学生将阅读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

4.全班探讨问题,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提出小组讨论时难以理解的句子,共同解决。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

5.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直至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课后练习提出的问题。

(将课后练习作为作业让学生思考,是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答 1.重点字词。

徕服壹志曾枝剡棘抟文章类

姱廓淑离师长置 2.重点句子翻译。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3.检查背诵。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字、词、句,检查背诵课文的情况,使学生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诗中哪几句写了橘的生长习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2.在下文中作者又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颂橘的? 具体从橘树的外形美丽动人和美好精神两个方面来歌颂。3.从哪些方面写了“橘”的外形美? ①读课文,从中勾画出描写“橘”外形的句子。②将找出的句子进行归纳提炼。

叶一绿;花一素;枝一曾;棘一剡;果一形抟、精色、内白

4.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在文章的后半段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课文原句:“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

5.作者仅仅只是在颂橘吗?这种通过颂橘来表达自身品性的写作方式是什么? 作者看来是句句写橘,但不是仅仅在颂橘,而是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赞美。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6.作者是如何言志的?(结合课文分析)无论是对橘树的描述或对橘树的颂扬,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言志。用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盼内容层次,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了解全诗主旨、作者写作意图和精神追求。)

三、拓展延伸 1.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追求崇高人格的诗人.借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么,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具有“橘”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此环节往往很活跃,很多学生都会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名人和革命英雄的故事,以此展开话题,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2.选择一种植物,模仿本文的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抒情短文。

(本文学习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学后记】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l。“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多种,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琅琅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师一面验收读的效 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我在教学时从以下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让全班同学把各自不懂的字、词、句指出来,分组讨论,教师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但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允许有遗留问题,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就课文内容,旬、段的含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动机,精美语言,独特风格,人物形象等展开辩论。这一环节,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实词教学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教师还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

原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枝儿层层,刺儿锋利,饱满的果实。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屈原观后感 篇10

离骚读后感范文

很久以前就想读读《离骚》,但每次拿起它来看了几句后,就挺不住了,实在静不下心来攻这个艰深晦涩语句里所蕴藏的楚文化堡垒。可梁启超先生偏偏又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而《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也就是说,要读楚辞就先读《离骚》一定没有错。所以,这个月,我放下了很多爱,咬了一点,终于读到了。接下来,我还是想咬一口,梳理一下阅读的感受和体会。

关于《离骚》的题意,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最为人们接受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以史家司马迁为代表的:离别之哀;另一种是史家班固提出的

遭遇忧愁。这二位史学大家对“骚”字的理解是一致的,都解释为“忧愁”。他们的区别在“离”字上,古汉语中,“离”可理解为“分开”或是“告别”,同时,它通“罹”,即“遭遇”的意思。

二位大家的说法都无可挑剔,一直以来被广泛接受。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知。如果要结合现在的时代特点,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离别时的牢骚”。

屈原一生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没有实现,却被推开,最后不得不离开。《离骚》正是他对“离开”的一次情感的巨大宣泄。在形式上,跟我们现代人在单位得不到重用或是碰到其它一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一气之下走人去另谋高就时,禁不住要说几句话来发泄积怨是一样的。

但从发泄的层次和境界来说,《离骚》是对自己追求政治理想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的控诉,是对昏君统治下腐朽政治的批判。堪称千古第一牢骚,其特别之处在于:

首先:全文结构雄伟,布局严谨;想象夸张,气势恢宏;场景云雾缭绕,诡异莫测。不愧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

其次,通过对三组心理矛盾的描写:修身养性与循规蹈矩、忠怨交集、爱国报国,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奋斗意识和人格完善。

最后:在整首诗的表达过程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的伟大光辉形象。

痛发牢骚是“离去”时的一种心里表现之一,在离别时还要说那么多话,恰恰说明了内心的不舍和行动上的无奈。要是心真的死了,按我们现在的思路:走就走呗,还懒得去说呢!

应该说,发牢骚是历史以来人们“离去”时最常见的心里表现形态之一。因为,人总是有感情的,在内心不放弃行动无助的攻击下,用语言再正常释放愤怒。

其实,离别的心里表现形式有很多:超越、悠雅、浪漫等等。超然若素型的例子,如张子房,待刘邦做了大汉公司的董事长以后,不计个人得失,如一粒尘埃归于山林。

悠雅浪漫诗似徐志摩:轻轻的我离开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了。后会无期型的例子,时下多得很,在亲朋好友中发生,在合作伙伴中发生;不时地发生在公事中,不时地发生在私事里。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大多是为了个人利益。一拍两散,老死不相通。

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发发牢骚也许有益身心健康。但除此之外,要说有多大的作用还真是说不准。想跟屈原一样,发顿牢骚成为千古名篇,对常人而言,那是难于上太空。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牢骚虽然成不了千古名篇,但要警防让其成为流俗疯语。

每一为同事辞职,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去酒店喝一杯,一个是送行,一个是聚会。本是件好事!可是,次数多了,不免觉得是老调重弹。

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前提下,我们没有理由去赞美其他地方的风景。无情地打压自己“家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暴出一串串酒后之言, 事后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不过有一点还好,等第二天清醒过来,谁也不去当真!

《离骚》读后感

很久很久以前,听说他很著名。没有相片,但却名扬四海。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过了一会儿,他就永远消失在河里了。

后来,就有了端午。一切顺其而至。历史长河中太多的人,他真的算是不精明了。

自古昏君无数,可臣子因为昏君而自尽的,屈指可数。除了屈原,掰着指头也可以数出来。我想有几个不是为他做的,但有很多联系。

他永远是那么浪漫,死也死得欲仙,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说他是忠臣,然仅靠听说,哪怕记载也并不一定真实。但他却不可小看。

屈原永远在人们心中。只要有端午节,大人们总会把屈原的故事讲出来,代代相传。他的地位甚至像上帝。

他的离开也许是对的,自己解脱了,留下美名传万世,其实很值得。如果他不跳河,就不会有端午节,没有粽子,没有龙舟赛,人们的生活会更无聊。现在的人过端午,大都不再想起屈原,只是***已,但这个人的魅力永存。

屈原的作品我只看过《离骚》,也只是课本上的,我并不深知屈原究竟怎样一个人。但我能确定的是他的离开留下的是美丽。美丽的神话,美丽的诗篇,每当提起,都不会伤感。

两千年前,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两千年后,他仍然不认识我,但我认识。虽然他已经不在了,虽然历史是假的,但我还是要相信,他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忠臣。死了的人也许无悔,活着的人更不能后悔。

读《离骚》已没有当年的豪气,但却能读一个人的心。

如果上n辈子我认识你,我也会赞同你的离去,不过一死而已,总好过昏迷不醒。我会送你离开,先生遇昏君,不可预料,不佐此人也罢,留得清白在人间!

屈原,请你在天堂一定要幸福,才不枉费你一世辛苦,再冤也不叫苦,错不用抱歉来弥补,至少能成全你的追逐。才值得你对自己残酷,看你好模糊,若有来生,愿你遇明主,走好人生路!

《离骚》读后感

每每读屈原《离骚》,我都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屈原对美政的描绘,对明君的追求,以及那种求而不得的绝望,令我感同身受地明了屈原旷世的孤独,生生的执念。楚河那独立、悲愤的鬼魂,激起了我多少情感!

自傲不是错,自傲本无罪。但当你有高贵的出身,惊人的天赋和白莲般的品质。自傲就成了别人喉中刺,眼中钉,肉中瘤了。

屈原屈原出身贵族,娴于辞令又明于治乱。本就令人眼红,可偏偏屈原还以“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这样高贵出身自喜,以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才华自傲,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品质自得。

又怎能避免陷入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的境地呢?于是屈原失去了楚怀王的宠信,同时失去了屈原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令楚国成为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的理想的机会。屈原的国泰民安,豪情壮志,雄才伟略,爱国热情终于再无用武之地了,他的治国宏图立马变为泡影,一切抱负沉入海底。

屈原从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渊,他心中充满了愤懑与绵长的愁苦。屈原不舍,不甘,不屈。他执著地扑向他的理想,从此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执著带给他的是更深的**,更透骨的孤独,更彻底的绝望。屈原的遗世独立注定只能是一个人的翩跹。他的才华,抱负,美德再无人在乎,君王不但视而不见,甚至厌烦不耐,朝廷中找不到一个志趣相投之人, 就连自己最贴心的女伴也劝自己明哲保身“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

屈原明白此时应该“及行迷之未远”,“退将修复吾初服”,但作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责任的君子,他无法做到独善其身。 那么自傲睨视的人,为了理想他上奔下寻, 他次次进言,屡表忠心,可他却连楚怀王的面都见不了。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望后,屈原也开始抱怨君王的不智,“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但无论屈原表忠心还是表怨愤,再无法得到君王的侧目了。

他踯躅前行,悲怆的背影,揉碎了多少士子文人、乡野孺妇的心啊。

屈原反省自己的遭遇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想要收敛自己的一切才华,抛弃那个耀眼的理想,“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忍辱而活,他转而化解自己“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没有芳草,何必执著于一处呢?但他明白失去了那个理想,那个刻入灵魂深处的执念,便连自己也丢失了,他可以丢失生命,却不能丢失理想。于是他纵身一跳,跳入了滚滚楚江,用自己的生命祭祀自己的理想。

许多人说屈原的死是一种懦弱,其实屈原的死并无关勇敢懦弱与否的问题,而是在于生命的空无与充实的问题,这种对理想执拗地追求、壮烈的宣告、彻底的守望,正如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是对自己判断失误最气吞山河的担当一样,他举动本身就是一种惊天撼地的勇气,足于睨视天地万物。

对屈原而言, 不管我们理解与否,都不重要了,他在楚江边生生守候着自己的理想,反舔着自己的孤寂灵魂。屈原连同他的理想,因为他的执著,他的守候将与日月同辉。

屈原观后感 篇11

千百年来,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不朽的楚辞和不朽的求索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读着世人为屈原所作的颂歌,吟着流传千古的屈子诗篇,一个胸襟如海,才思如江,品德如星的屈原形象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了。

读着屈原,我感到他的胸怀宽广。海之博大,包容涓滴。即使他得不到认可,他也从不放弃。

黑暗当道下,屈原身为国臣,心系人民,可悲的是楚怀王不识他一片赤胆忠心,听信谗言将他流放。但屈原用超人的心接受了这些不公,把悲痛和愤慨埋在心里,继续抵抗黑暗势力。当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后,他绝望地抱石自投汩罗江,以满腔赤诚来祭奠那沦丧的故土。

他死了,但他的灵魂没有死,他的死是他的永生!就在他把石投扔进河里的那一刻,水一定是滚烫的。那是因为屈原那颗燃烧的童心!

读着屈原,我感受到了他一般的澎湃才华。江之奔腾,诗情不息。在流亡途中,屈原把忧国忧民的情怀变成了自己创作的源泉,吟诵出了古今中外的伟大诗篇。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字字珠玑,篇篇精华,代代传唱。在中华文明的大河中,屈原的诗歌总是闪耀着经典,代代相传。一字一句,无不凝聚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担忧,无不彰示着他高洁不屈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句句隽永,发人深省,励人奋进。

读着屈原,我感觉到他星光熠熠的性格。星之璀璨,光耀寰宇。小人满朝,黑暗当道中,屈原勇敢地与奸臣作斗争,宁死不屈,他那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忠贞无二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一如灿烂的星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在过去的黑暗岁月里,有了这种伟大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光明。敌人的铁蹄下我们没有屈服,布满硝烟的大地上,正悄悄绽放着复兴之花,屈子精神就是那高悬的明星,成为华夏儿女在黑夜中前行的指引。

“诗人浩气,报国凌云志。朝政乱权倾欲第,虽死犹荣青史。离骚煜世名诗,满腔血世人知世代后人祭奠,年年端午圆时。

”读着这颂歌,我的心有如被汨罗江水涤净了,只是对屈原的怀念和景仰,却愈加深了。阅读屈子的高山风光,欣赏屈子的诗性精神,吟诵屈子的煜世名诗,传承屈子的爱国精神,弘仰屈子的高尚品行。我读屈原,感受屈原,佩服屈原,并且会读下去,感悟下去,佩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