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04

2024《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推荐。

关于“《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的一些重要信息栏目小编为您精选整理了一些,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启示并请与你的家人分享。随着社会的进步,看影视剧已经成为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娱乐活动了,在观看结束后,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生活中好的电影很多,但是好的观后感却非常少,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质量。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1

喜悦中总有丝丝遗憾,黑白间总夹杂着一丝灰色让人玩味。将近3小时的片子,废话全无,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很多因触动带来的泪点,但被问及最感动的是什么,我想是故事中所呈现出的矛盾点,以及随之而来的张力,对于这种张力的处理并没有扩大化,而是呈现在那里,任观众去反应。

第一个张力点来自于老爸逼女儿牺牲童年,完成自己未竟的梦。不免替孩子们抱不平,问: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主动选择的权利而是强加自己的梦在他们身上?

站在后现代无标准答案的角度解读,这之所以是个成功励志的故事是因为它的结局是荣耀的,所成就的是一份辉煌,是建立在最终梦想实现的基础上。如果,剧情反转(在观看时,脑补了另一种可能发生的剧情)。Geeta长大了,在国家队开了眼,甚至恋爱了,势必和老爸产生冲突,冲突中她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喜爱摔跤,而是被逼着去完成父愿。于是开始跟老爸对抗,甚至大打出手,然后从此离开这一行,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在亲子教育中,应该让孩子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不是逼他们,更不是像米叔这样对孩子进行魔鬼式的摧残,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剃头那一幕很是心酸,长头发对那个年龄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标记,女生最早对美的认识来源于此,这就是为什么女生化妆从十几,二十几岁开始,但编辫子是从小开始的,那是一种美的本性,但被无情剥夺了。

其实关于Geeta到底是否热爱摔跤,我认为影片并没有交代清楚。她摔跤的原因有三,第一完成父志,尤其在印度这样的父权社会,父亲的命令是天,要绝对服从。第二,为了打破传统,改变女孩子的命运。14岁新娘的话在姐妹俩的心中起到了转折作用,看时觉得这个诱因有点弱跟牵强,甚至有些老套。但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印度的环境,不了解女孩子们的真正境遇,更无法感动深受那份动力与渴望。第三,不能否认Geeta的血液中有着运动员的精神,不服输的性格。

但她真的喜欢吗?似乎没有交代,可能只是因为上了道,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吧。

因此张力就在于对找另一种观点,有人说孩子不懂如何选择好,家人应该站在过来人的观察和态度替孩子做选择,并监督他们坚持完成。

灰色地带,无解,见仁见智。

其次,当妹妹在爸爸的严管下持续进步,对比姐姐在国家队的轻松环境。问:残酷严苛的训练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

后现代的狡辩论喜欢提倡在自由的环境下,人的潜能会被更好的激发,不用太刻板于墨守成规的训练。不劳而获,或每次电影中将努力的日复一日进行快进,仿佛告诉人们这些都可以带过,直接看结果。如此一来人难免浮躁,只觊觎遥望终点的成功,却不愿攀爬眼前的高峰。狡辩论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然而,生活与现实却无声上演着真相只有一个,是苦修。

后现代的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绝对”的事物,绝对的标准,绝对的对错,唯一的路径和方式,总想挖出点旁门左道来走捷径。但在真实的赛场上,甚至在军人的战场上,存在一个共同点,即硬道理永远是绝对的,唯一的。

最后,赢得国际冠军的赛场上,老爸毕生梦想实现之际,他却被关在小黑屋里,不得亲眼见证这毕生追求的一刻,只是隐约听见国歌奏响,赶到赛场时光荣时刻已经落幕,他并没有百分百的参与。问:这份造化弄人如何解读?

也许这就是生活,会有阴差阳错,不尽如人意。也正是这份耐人寻味,这份真实与张力,让我爱上了这部电影。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2

《摔跤吧爸爸》中,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Geeta和Babita在一次与男人的争斗中,毫不费力就把对方撂倒了。

逗趣夸张的渲染之下,对方遍体鳞伤、连连求饶、可怜委屈的模样,电影院瞬间爆发了阵阵欢笑。可就因为这次无意的打斗,再次点燃了她们父亲那颗因理想枯萎而逐渐凋零的心。

仿佛和一切带有命运色彩和巧合铺陈的小说那般相似,天赋乍现的时刻总是毫无征兆、诡异得让人难以辨认,父亲这才惊觉她们俩很可能遗传了自己优良的基因,有作为最顶尖摔跤选手的天赋和潜质。

究竟什么是天赋?

天赋,总有一丝神秘色彩,总暗藏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仿佛暗流涌动的深海,高深莫测、让人难以一窥究竟。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并不具备任何天赋,可我并不这样认为。

天赋并不特指,爱因斯坦、贝多芬、托尔斯泰、雨果这些大师超越99.9%人类,那种令人望洋兴叹的天赋。

天赋也可以是那些,微妙的、难以被察觉的,藏匿于兴趣和好奇面具之下的优势。一开始,机缘巧合也好,运气使然也罢,一些人会发现自己在做某些事时,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比一般人做得好。

因为轻松,因为有趣,因为周围人的正面评价,他们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喜欢做这件事,最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做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天赋的另一种面貌是,在做的时候,就已然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就已经获得最高的奖赏与回报。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天赋论如同占星学和玄学,神秘而难以捉摸,但其实很多人都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

有的在年幼时表现不明显,或没有敏锐的自我觉察,被渐渐遗忘。有的在普世价值观绑架之下,在长久的压抑和洗脑之后,被彻底阉割。

多数人自以为的平庸,不过是长期压抑自我的表现,是被他人左右人生的苦果。

来自身边的故事

之前工作的时候,我很难忽略团队每一位成员或明显或隐藏的天赋。在与一名成员在咖啡馆拍照时,我拍了很多照片,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他拿过我的手机,蹲了下来,对着某个角度,随意地摆弄了几下,然后调了光、加了滤镜,对我说:“你这样拍肯定不好看,我告诉你应该这样拍,你看,光从这个地方来,你对着这个光,人就比较好看,你蹲下来,人就显得高了,现在这个角度是不是好看多了?”

看到成品之后,我惊异咋舌,无法辨认我们拍摄的是同一个地方,如果说刚才我拍的那几张是破旧弄堂里那种极具凌乱随意的场景,那么他拍的就是艺术展览馆里最精致的陈设。

我随即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随口便答,就是这么感觉的。

然而,他的天赋不仅显现在拍照之中,还体现在PPT排版上。诡异的是,我总能从他的PPT中感受到一丝兼具美感、时尚和艺术的独特气息,他后来才偶然透露,平日里他最大的爱好是看时装秀和时尚杂志。

团队的另一位成员,PPT操作技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有排版小公主的称号。PPT哪个键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她好像如同熟稔心经一般,来回自如地切换,到了不需要思考,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地步。

我诧异地问道,你是如何做到这么快的?

她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喜欢自己摸索。

天赋的力量真的如此强大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认为接下来要谈论的是一套天赋至上的理论,那你便错了,天赋的显现纵然犹如命运轨迹一般,很难被觉察和预测,是可遇不可求之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天赋,似乎总戴着一副神秘面纱,让我们抓挠磨腮,始终看不清楚它的真正面目。

上面我提到的两位成员,乍看之下,是天赋的受益者,但最终能达到浑然天成、行云流水、独具风格的程度,天赋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后天的刻意练习,是每日持续做工的结果。

如果没有每天看时装秀和时尚杂志的习惯,怎可能将审美水平雕刻在生活的不同维度,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

如果没有大学时期持续的摸索和刻意学习,怎可能将PPT操作技能练到行云流水、切换自如的地步?

我们往往都忽略了,藏匿于无数大师天赋面具之下的,是每天都持续做工的真相。我们总说,哪怕给我十辈子的时间,也写不出《百年孤独》和《悲惨世界》这样传世的作品。

大师的天赋让我们望尘莫及、自怜渺小,但大师才是每日严格做工的真正受益者,因而能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瑰丽的思想结晶。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每日都做工

《每日仪式:艺术家们如何工作》这本书阐述了161位大师的日常生活作息表以及他们的工作习惯,看过后你会恍然大悟,灵魂附体的神来之笔,灵感喷发的一气呵成,是来自于大众的误解,大师们却是以一种极为规律,甚至是重复枯燥的方式来持续做工的,从而产出了令整个人类都感到震颤和陶醉的作品。

大师们的生活作息

贝多芬每天凌晨起床,数60颗咖啡豆,自己煮咖啡,然后开始一天的创作,他不吃午饭,一直创作到下午三点,其后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休息:吃大餐、散步、读报纸、抽烟喝啤酒,然后最晚十点钟就寝。

著名诗人W.H.奥登每天 6 点起床煮咖啡,然后总在 7 点到 11 点半期间灵感爆发,文思泉涌。奥登有一句逗趣却智慧的名言, “只有希特勒才在夜间工作,诚实的艺术家从不这样” 。他坚信自己的创造力来源于军事化日程,他在1958年写下“维持惯例是一个智者的野心”。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时间是有四个小时,被分割为十点到十二点、五点到七点两个时间段,但就是这四个小时的每日持续做工,让他创作出了《叶普盖尼·奥涅金》《曼弗雷德交响曲》《意大利随想曲》这样伟大的杰作。

弗洛伊德早上八点到十二点分析病人,为了保持专注,他要抽掉20支雪茄,午后3点到9点为接诊时间,标准的上班族作息。

看过无数大师的生活作息之后,你会发现,大师们的生活习惯和癖好虽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共通点总有那么一个,就是每日持续的做工。

令人叹惋的反面案例

此外,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位令人叹惋的文学天才,《了不起的盖茨》的作者菲茨杰拉德,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24岁创作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年少成名,一颗闪耀的文学新星冉冉升起。

然而,因为妻子崇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导致经济入不敷出,最后精神崩溃、终日酗酒,再也无法创作,44岁因并发心脏病,过早地消逝了。讽刺的是,他最杰出的作品,竟是产出于他服兵役时期,他最规律写作之时。

纵然天赋的乍现是如此耀眼,但若没有每日做工的克制与坚持,也会坠落深渊。我们无法不意识到,持续做工的重要性,纵然是天才,也逃不开重复做工的使命。

《摔跤吧爸爸》给予我们的启示

如果《摔跤吧爸爸》带给我们的仅是感动和激动,便辜负了一部好电影给予我们的灵魂震慑。

如果我们只记得Geeta登顶世界冠军时的无上荣耀,却不记得她和妹妹每天早晨5点起床的刻苦训练,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做工,那我们便已然失去通往理想道路的真正资格。

如果你真的相信

如果你相信持续做工的力量,想要把人人都知道却做不到的道理去做到极致,那么你将不再自叹卑微与平庸,不再自怜渺小和无用,也会坚定地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那些质疑你的冷笑和嘲讽都将灰飞烟灭,那些内心的恐惧和胆怯都将被信念抚平,因为你坚信做工的力量,你早已认定了这条异常艰难却也异常美妙的终生学习者之路。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3

今日终于得空,在终日碎片化的时间之中,填了一大片时间,观看了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我并不陌生,在电影上映之时,早就接受了自来水的安利。今日,终于在蒙昧恍惚之中,见到了它的真容。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从开始就描述了一位怀揣金牌梦想的年轻摔跤手为了生活放弃了心爱的摔跤事业,待他成为一名父亲后,他又把这种希冀寄托给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然而,名运捉弄,他一连几胎都是女儿,强颜欢笑的他决定放弃这个梦想。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了还击揍了隔壁的男孩,从此两个女孩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吉塔和妹妹觉得自己遇到了恶魔父亲,每天五点半的拉练让她们苦不堪言,同时还遭受着生活上的窘迫与同龄人的嘲笑。父亲甚至给她们找了陪练——她们的堂兄,一起拉练。姐妹俩的第一次反抗以剪发为结果失败告终,第二次彻底的反抗,反而让她们从同龄朋友那里意识到在她们的国家,她们父亲真正把她们当初平等的孩子看待,而且愿意让她们自己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从此,两人自当上心。二人开始参加各种比赛,过关斩将,姐姐年长,斩获奖品的基础下,率先夺得了全国冠军,进入了国家对训练。进入训练中心的吉塔被同伴唤醒了女性天然的爱美,得到一段从前苦行僧岁月里不曾得到的美好时光。在训练中心,吉塔得到了教练的技巧训练,和父亲的完全不同,她开始质疑父亲的招式落后了。然而,姐姐的出赛状况却不尽人意,连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并没有放弃,而是和女儿和好,主动来看她,女儿也剪发明志,和一同进入训练中心的妹妹一起继续在父亲的指导下,继续操练。教练对姐妹俩早训迟到颇有意见,他把姐妹俩违反规定的事情报告了上级,企图开除姐妹俩。在父亲的恳求下,姐妹俩得以继续训练,但她们不允许出校门,父亲不被允许进来看望姐妹俩。但父亲仍然没有放弃,他给了姐姐一部手机,偷偷的给姐姐指导。他耐心的翻看之前女儿国际对战时的视频,分析参赛选手的优缺点,帮女儿制定作战战略。吉塔在父亲的帮助下,有如神助,一路进入了半决赛,角逐金牌。然而吉塔在发布会上言及全是父亲的功劳让教练不快,教练甚至设计父亲在比赛前被困地下室。吉塔在激烈的角逐中,回忆起了当年父亲教她的声东击西,最终完成了5分的高难度动作。父亲在地下室使尽了各种法子都没出去,只得暗暗帮女儿祈祷。直到颁奖放国歌,父亲的眼泪才最终留了下来。

摔跤吧爸爸,主线是女儿继承父志,终得金牌;隐线是印度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反抗。故事线非常完整,细节也十分丰满,人物形象一直随主线成长,随环境变化,合理而又自然。最后把吉塔姐妹真实的照片作为结尾,让人们感受到了吉塔家族的执着和坚韧,智慧与光明。父亲和女儿们,甚至母亲,堂兄,都对能完成这个目标所努力付出,幸运的是,不,金牌不负众望的被她摘得了。

一切是必然,却从一次偶然开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4

现在的孩子常常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

其实在20岁到30岁这10年中,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成长中能扶你一把的人。

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人。面对苦难,慢慢地我们明白,人生总会有苦,苦终究无法避免。面对伤痛,渐渐地我们懂得,生活总有伤痛,伤痛终究无法躲避。有些路,不走下去,你就不会知道那边的风景有多美。

我极为绝望的时候总会看自己的手。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所有。从来没有什么运气,但我有一双会劳动会学习的手。张开是祈求,合起来是意志,听你说话的时候,自己握着自己。更何况,我还有头脑与微笑呢。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反而越来越不会交朋友了。也不是变得多内向,却多多少少地害怕跟别人交流。或许因为生活匆忙,我们实在没有气力再跟一个人重新交换人生。或许也因为随着一路成长,再也没力气去取悦谁了。无需从别人的称赞中得到力量,也不想在别人身上寻找归宿了。大致如此。

渐渐地你会发现,不是所的人都适合与你分享成功的喜悦。有的埋怨你炫耀,有的妒忌,有的不屑……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都变得谦虚起来。到最后,那些能让你毫无保留地分享骄傲的心情的人、那些在你得意忘形时也不会反感而带着微笑的人,才是你最重要的人......

影片中的大女儿与父亲的爱的连接就建立在世界巡回比赛失败后的那通电话里,她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已经哭得泣不成声,而父亲这一段无言的沉默道尽的却不是失望或者指责,除了惋惜、悲伤有的更多的就是对大女儿的爱与心疼……女儿终于在这个无言的时刻懂得了,即便处在阴影里,仍时时刻刻都享受着来自太阳光的照耀,那份来自父亲专属的无私温暖与动力支撑,那份蓬勃的生机,从未远去也永远都不会消失!

影片真正的点睛之笔来自最后的决赛,这场比赛父亲并没有如约出现在看台上,女儿独自面对生命里最严峻的考验,而且父亲给她的最后的忠告就是“跟随你自己的判断”,这简直就是“活出你自己”的宣言!是父亲已经放手愿意让女儿展翅高飞的象征,更是父亲对女儿的信心与活出内在太阳的祝福与希冀,在这场比赛里,女儿没有精神领袖父亲可以仰赖,她内在的太阳完全放出光芒,她成为了自己的精神领袖!

这才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点睛之笔!克服内在的恐惧,并且克服对外在的精神领袖的依赖感,完全活出天赋之路,活出内在的信心与力量,更活出内在太阳的万丈光芒!

影片的最后米叔饰演的爸爸为女儿亲手佩戴金牌,并且含泪告诉她这句本该十年前就告诉她的话:“你是我的骄傲!”父亲并不是因为女儿得了金牌才把她当成是自己的骄傲的!从她一腔孤勇追求梦想的那个时刻开始,爸爸就已经为女儿感到骄傲了。

父亲成就女儿,太阳照耀太阳,这才是爱的连接,爱的传承吧。

用爱心、努力和热情去浇灌希望。当结尾振奋人心且欢快的音乐响起时,我还沉浸在那个真实励志的故事中不忍离场。

一部好剧,推荐你去看,定会不负期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5

20xx年瞬间就到了5月,伴着时间过得真快的感叹,迎来了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电影演绎的就是一位爸爸在众人不解甚至嘲讽下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走上体育竞技-------摔跤运动之路的故事,当然这是真人真事。

这是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的一部据说在全球口碑都炸裂的片子,在豆瓣影评上得分尽然是9.8分。整个片子虽然情节简单但是发展很是紧凑,动作场面拍的也是精彩的扣人心弦,虽然知道结果但是心情依然被镜头牵着不忍离开。

作为一位爸爸看后,在感动父女的坚持中确实又一次很好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内心,再次感受到了爸爸的力量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每位爸爸都有自己的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往往是还没有实现或者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这是命运的残酷,在家庭里这些爸爸想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这个梦想也是人之常情,在现实中爸爸的这种期望要是处理的不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伤害,剧中演绎的正是这样按照自己的理想为孩子设计和安排人生的爸爸。当然剧中结果是非常的好,即圆了爸爸的梦也造就了孩子,真是皆大欢喜。感慨之余,还是应该好好的思索一下如何在荧幕下去借鉴。

首先,爸爸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为家庭顶梁柱时,哪些该放弃哪些该继续,同时也很清晰自已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和能力。剧中爸爸悲情埋葬自己梦想,彻底息心后,当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具有能打善战的秉性时,在燃起自己心底梦想焕发出巨大力量的同时,毅然决定突破社会局限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女儿走上职业摔跤之路,当然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爸爸,他也怕走眼,耽误了孩子,因此和妻子约定了一年的观察期,这里也要感谢妈妈的支持。

其次,目标一旦确定,无论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不会动摇,哪怕是前进路上布满荆棘也要去克服,没钱给孩子买运动衣、没钱提供高热量食物、没钱置办训练器材,除了家人没有外部的支持,甚至在女儿不理解想放弃时,爸爸都是没有条件那么就创造条件去解决。爸爸一路的坚定产生出的定力强大到克服了别人都认为的那些不可能。

第三,全然的沉浸在与女儿一同成长的过程中,用爸爸强大的内心力量包容和承载一切,忍他人之不能忍,受他人之不能受,然后在静中用智慧为孩子为家庭营造出一个稳如磐石的环境氛围,传递出只要爸爸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当然要做到这点爸爸是在背后默默付出了他的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针对成人的修为,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的明示,由阿米尔.汗在剧中给予了淋淋尽致的展示,这应该是两个文明古国在人生修炼上的一次互相致敬。

为了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目标,爸爸用关爱、不放弃甚至威严包裹孩子,然后助其发挥出最大潜能,为个人为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爸爸拥有的止、定、静、安、虑的能力,使其在充分知晓自己所能和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用笃定、用平静、用信念、用筹划一步一步做着萌发孩子天性的有效陪伴。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成长就是要认识事务本来面目和客观发展规律,然后事有始终,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过程中,爸爸教女儿在技巧上的以逸待劳、防守反击、声东击西这些技时都暗含了符合道的痕迹。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爸爸被人暗算不能现场指挥时,爸爸那早早为孩子种下的不能总靠别人,你自己可以的心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发挥出了绝地反击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孩子心理上的蜕变,从此可以放开爸爸保护的手而自立自为的前行了。看着孩子背负着自己的使命安全远离的背影,一定是天下爸爸们共同的愿望

阿米尔.汗是位出色的演员,他主演的片子有《三傻大脑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和《地球上的星星》等,这些片子有追问人精神境界的,也有如何应对现实生活的,更有对社会不公的关注,真是出世与入世相得益彰。他曾说我想去治愈大众。汗在印度做出了很多社会的贡献。我不知道他治愈了多少印度大众,但是这部电影确实给我上了一堂课,那就是学习吧爸爸,为了营建和谐温馨的家园和助力孩子成长,爸爸们一定要学习了,一定要好好修炼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6

早上一起床,妈妈就宣布:今天全家去看电影。我有点惊喜也有点疑惑,已记不清上回我们全家一起去看电影的时间了,印象中已经好久好久了,没想到妈妈今天居然这么有兴致!我和爸爸妈妈踏着轻快地步伐走进了电影院,电影院里座无虚席,我好奇这会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呢?

影片的开头是一位曾经得过全国摔跤冠军的父亲,他踌躇满志地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得个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也许是世事弄人,他的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儿,他从无奈慢慢地变成了灰心绝望。本打算平凡的过完一生的时候,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心态,他的两个女儿和两个男生打架,居然把两个男生打的落花流水、满地找牙。这一下子就激起了他心底的梦想,他决心培养他的两个女儿成为摔跤手。

清晨,万籁俱静,天刚朦朦亮的时候,他就叫醒了他的两个女儿,在人们诧异地目光中,领着两个女儿开始了残酷的训练。印度是个热带气候的国家,可想而知,天气是有多么的热。看着她们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训练,我在荧屏外仿佛都能感觉到太阳炙烤皮肤的滋滋声;在她们累的几乎虚脱的时候,父亲也没有因为她们的哀求而降低对她们的标准,反而变本加厉的剪短了她们的头发,完全把她们当成男孩子来训练。我心里暗暗思忖:这个父亲也太暴力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呢?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终于,他的两个女儿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我偷偷鼓掌为她们叫好。随着剧情的发展,女儿们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之所以让女儿们现在吃苦,不是为了他个人的荣誉,也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吹捧,而是让她们可以主宰自己的未来!试想在印度这样相对比较封建落后的国家里,女孩子的地位低下,大多数的女孩都只能早早嫁人,一辈子围着锅碗瓢盘转。父亲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女儿们的误解,把毕生所学和全部的精力都倾囊付出,他只是希望孩子们过得好,这是多么深层的父爱啊!两个女儿饱含热泪,真正地开始了刻苦顽强的训练……

经过多少次的挥汗如雨,多少次的跌倒站起,她们强忍着伤痛和泪水,历经无数的千辛万苦,两个女儿终于迎来了成功。她们获得了印度摔跤史上第一块世界冠军的金牌和银牌。她们是吉塔和巴比塔!整个印度都沸腾了,从此她们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不仅仅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是激励了无数印度少女的希望!我想起了最喜欢的一句格言,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中父亲和女儿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况下,冒着失败的风险,依然怀抱着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她们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

从影院出来,我心中翻滚着热浪,久久不能平息。看到周围不少叔叔阿姨眼眶泛红,再抬头望向妈妈,妈妈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我突然明白了妈妈这次让我看电影的用意。我想说:爸爸妈妈,放心吧,我有时候也会误解您们对我的教育方式,但我明白您们始终是为了我好。我也做好准备迎接风风雨雨的决心和挑战了,会时刻以影片主人公的勇气和精神警醒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