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4-06-25

最新两聚一高心得体会模板。

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我们都会产生一些感触,不妨用笔纸记录这些成熟的思想,汇总进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还有对我们进行思想上的启迪。中学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有关“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的研究报告,下列方案仅供参考最终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1)

3月24日中午,社会事业局召开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第二次讨论会,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

会议首先学习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细致地解读了“两聚一高”内涵实质,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聚焦富民取得新成效”主题,开展了交流发言。

“富民,既包括经济上的富裕,也应包括精神上的富足。因此,既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要抓创业,通过创业培训的方式,帮助引导更多的人创业,重点把握好高校毕业生、技术人员和发达城市返乡人群这三类创业军,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让大家将更多的信息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新区的发展中来”。

“要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兑现好民生承诺,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解决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大家畅所欲言,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又放眼全区近期规划,建议措施务实管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实现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富民增收出谋划策。

一是重组织,加强领导。镇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开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体镇机关、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活动动员部署会,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重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及时发布活动动态、讨论成果及有关建议,在镇区主干道及人群密集区域悬挂横幅等宣传标语, 激发群众对本次活动的参与热情,营造人人参与大讨论的活动氛围。

三是重活动,做好调研。每周组织镇领导班子、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村居代表等,分层次参加“学习讨论会”“交流座谈会”“头脑风暴”等讨论活动,探讨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势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带头谋划该镇的发展思路,全力全面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城镇。

四是重督查,确保实效。镇督查办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会精神和省委书记李强对我市工作的最新要求,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

此次大讨论活动的时间为3月1日至4月30日,参与对象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深刻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会精神、省委书记李强三次莅宿调研讲话以及在省“党会”期间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围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主题,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在四个方面展开,并提出意见建议。

活动重点讨论的四个方面包括:一、如何确立我市发展新定位。我市在我省“两聚一高”大局中如何定好位?定位如何准确表述?内涵是什么?二、如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路子。我市发展生态经济的资源禀赋及优势是什么?发展生态经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立足地区、部门实际能做些什么?三、如何聚焦富民取得新成效。群众收入差距及制约因素是什么?增加群众收入还有哪些好办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还有什么新招数?四、如何谋求改革创新新突破。正在推进的改革如何深化拓展、放大效应?影响改革深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还有哪些改革需要重点突破、哪些改革做法可以在面上推广?

就此次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印发了相关通知,明确本次大讨论活动以县(区)、市直部门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为主体,要采取“学习讨论会”、“交流座谈会”、“头脑风暴”等方式,紧扣主题、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深入讨论。

为把活动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成立了大讨论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也将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开展本地区、本部门的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将对全市面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3)

3月9日,泗阳县人社局召开党组会,开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讨论。讨论会上,全文学习了省委李强书记在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和市委魏国强书记在五届市委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的讲话,并立足人社职能集思广益,探讨落实举措,会议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四项举措”落实聚焦富民共识。

一是落实企业降低成本政策。不折不扣兑现落实社会保险费率降低政策,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在继续实施现有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幅度更大、时间更长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缓解困难企业缴费压力,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不受影响。

二是实施就业增收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要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强化各类政策协同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培育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实施“互联网+”计划,促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力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确保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成员至少1人实现就业。让老百姓先增收后富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提升民生诉求办事效率。根据改革创新增优势的要求,本着高效便民原则,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不见面”。结合正在开展为期半年的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切实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努力把人社局打造成效率最高的部门。

四是集聚全员力量精准帮扶。扎实开展“三进三帮”,把每一户的家底摸清楚,把老百姓的需求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掌握全面,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准确数据。信息采集过程要始终带着人社惠民政策,边采集边宣传,着重宣传养老、医疗保险政策,让群众应保尽保,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紧密与群众的联系,通过采集查找工作存在的盲点,让应当享受的人社政策一人不落,让需要反映的声音一个不少,让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条不漏。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4)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前后,各级地方“两大会”陆续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约聚首,共议国计民生、同谋发展之策,并再次成为社会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今年的地方“两大会”,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突出体现在“新、高、实”上。

改革创新、引领新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地方“两大会”呈现出的第一基调。一方面,聚力创新成为共识,特别是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给“两大会”召开带来了一些新的看点。去年江苏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都展示了新技术、新应用,更让科技创新成果逐步走进现实。纵观今年各级地方“两大会”,无论是会议组织、材料发放,还是会议宣传报道,都运用了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不仅大大节约了会议成本,更让会议精神传达贯彻、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另一方面,百姓关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工作也未停歇,特别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住”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在创新中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创新中持续释放红利,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让群众从改革创新中有更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立意高远、抬高标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地方“两大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没有高的标准,更不能没有高的站位。在高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要求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高要求、抬高标杆。我们欣喜地发现,江苏等地的“两大会”上,能够自觉按照“两聚一高”、“强富美高”的要求,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特别是省委书记的讲话、人大政协的工作报告,立意高远、主题突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不散光、不走神;在措施安排上,也能够站位很高、注重长远,体现了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代表委员在履职尽责上,也是信心满满、热情高涨,没有丝毫精神懈怠与思想动摇,体现了作为主人翁的高姿态、高要求。当然,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体现在“两大会”上,更要落实在“两大会”后,并且真正落实到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心坎上、行动中,不能也不允许“只讲不做”、“光说不练”。

会风务实、落实落地。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加强作风建设,关键是如何落实。如果不能落到实处,再好的计划和规划,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再好的愿景都只会停留在图纸上、字面上。地方“两大会”,必须始终将“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在全过程,在严肃会风会纪的基础上,务求会议开出实效,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纵观地方“两大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以及代表委员的发言很实在,没有空洞的官话、套话、大话,往往直奔主题、直达问题,体现了务实会风作风。另外,随着作风建设的持续推进,政府部门的工作也变得实实在在,目标制定、工作推进、结果考核都更加实在。当然,也还有极个别领导干部、代表委员满足于“假大空”,不习惯讲实话、道实情,不善于抓落实、求实效。为此,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更加注重下基层、察实情、促富民,用真抓实干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书写“强富美高”新篇章、引领“求真务实”新常态。 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新高实”的地方“两大会”主基调,必须依靠“干”去落实。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各地干部和广大群众,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都要自觉加入苦干实干的“行动队”,用奋斗的智慧和汗水,把思路变成举措,把愿景化为现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盼。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5)

3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工作报告,审查计划、预算两个报告。根据大会安排,会议向境内外记者开放。省委书记李强、省长石泰峰等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烟花三月水韵江苏,“两聚一高”红红火火。江苏发展新风景吸引着中外媒体的关注。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57家境内媒体和彭博新闻社、联合早报、路透社、法新社、朝日新闻等60家境外的媒体总计约200名记者到会旁听与采访。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毕井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审议意见。

会议由江苏代表团副团长石泰峰主持。他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境内外媒体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光临今天的会议。

10位代表先作了审议发言。徐州书记张国华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徐州推进双向开放,创建沿东陇海经济带双向开放综合改革试验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朱晓明代表围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了发言;苏州市市长曲福田代表说,要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代表说,传统产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提升;省农委主任吴沛良代表说,要把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作为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陈鑫代表就健康中国的构建提出意见;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建议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代表提出要聚焦“双一流”,深入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内涵发展;宿迁书记魏国强代表说,不能为GDP排名而焦虑,要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副台长、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崔向群代表围绕建设科技强国,占领科研高地发了言。

审议发言结束之后,代表们回答了境内外记者的提问。

风景江苏谱写锦绣文章

人文江苏演绎精彩故事

日报记者提问李强代表:您曾经在浙江工作多年,现在到江苏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江苏未来发展规划有哪些思路和推进路径?

“我到江苏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先后跑了60多个县(市、区)。”李强代表说,江苏经济实力强,文化底蕴深,发展优势多,最突出的是实体经济和科教人才优势,发展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处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去年11月我们召开了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作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部署。大目标大举措确定了,接下来关键是抓落实、靠实干,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做事上,把力气和功夫花在做事上。李强代表说,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三类事:第一类是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的事。就是不能只为统计上的数据干,而是要围绕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现实需求来干,把他们关切的问题回应好、期盼的事情解决好,认认真真地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上学、看病、养老、生活环境等问题。第二类是对面上发展撬动力强的事。就是要针对制约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找到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搭平台、疏通道,着力消除痛点堵点,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第三类是培育未来竞争力的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省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好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李强代表说,“江苏是个好地方,在这片有风景的土地上,能够谱写出锦绣文章;江苏人文荟萃,在这片有底蕴的土地上,必定会演绎出更精彩的故事。”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发达,工业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开年,江苏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也比较多。江苏为何如此“偏爱”实体经济?下一步有什么推进措施?

石泰峰代表说,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80%以上,过去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和根基所在,当前是江苏深入推进“两聚一高”的重要依托,必须高度重视、倍加珍惜。制造业作为江苏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也是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点。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营造环境上下功夫。调整存量,就是加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加快去产能的同时,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促进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优化增量,就是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大力度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制造业项目落地见效,在全省进一步形成重抓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提升质量,就是狠抓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营造环境,就是针对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出台政策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更加精准便捷、更加规范透明的服务切实为企业“松绑”,以优质环境促进江苏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加快从中低端发展向中高端发展迈进。

准、实、通、效抓创新

“一带一路”推开放

新华社记者问:江苏在推进创新方面会有哪些大动作?

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代表回答,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之后,省委政府去年底出台了“科技创新40条”,年初出台了26条人才创新政策,含金量很高,改革力度很大。打造了一个平台,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经有18.9万条信息在线交易。我们还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厚植创新浓度,去年江苏围绕聚力创新举办了首届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也明确要求每个设区市都要确定创新主题,以国际化方式打造创新平台。

江苏将围绕四个字推进创新。“准”——选准产业的细分领域;“实”——产业与创新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实体化平台;“通”——把政、产、学、研、经,五者打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 “效”——形成一批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十亿元乃至百亿元的创新型企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独角兽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江苏过千亿,乃至过万亿的特色产业集群。

凤凰卫视记者问: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江苏企业有哪些动作?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说,江苏历来是开放大省,江苏企业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亨通已经在亚洲、欧洲、南美、南非等地区有了6个制造基地,拥有海外员工5000多人,在110多个国家注册了400多件国际商标,我们的光纤网络已经覆盖了130多个国家,光纤已经做到了全球市场15%。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十三五”规划,江苏提出构建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实施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这是对江苏企业走出去、特别是江苏制造业走出去的最大支持,也促进江苏企业加速加快融入全球化,融入国际化。

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城乡

“263”行动引领铁腕治污

上海媒体澎湃新闻、浙江媒体浙江在线不约而同关注了环境问题。

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代表在回答澎湃新闻有关城乡环境整治成效的问题时说,江苏做了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随机调查,老百姓对村庄环境整治的满意率是88.8%。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江苏摸清了自然村底数,所有自然村都达到了环境整洁村庄的标准,建成了1000个省级美丽康居村和1万个市级美丽康居村。更令人高兴的成效是,整治始于物质环境,最终要带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复兴。村庄环境整治的'延伸效应正显现,整治后比整治前,乡村旅游总收入增加了3.5倍。现在江苏的乡村旅游占了所有游客接待量的1/3。下一步江苏将规划引导,清晰思路,把所有自然村分成三类: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有的着重改善公共服务,有的强调美丽乡村,有的是给农民干净整洁的环境。推进立法保护,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马上要出台。针对农村环境,在全省进一步改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放大延伸效应,把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把特色镇村连成片,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区。强调城乡协调,我们最近在做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塑造规划,在全省城乡间精选了48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区,规划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有田园风光的美丽城乡。

浙江在线记者询问江苏“263”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代表回答,“263”行动就是“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是去年我们抓住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机遇和要求,对老百姓反映比较集中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行动。去年12月初以来,我认为做到了“两个到位、两个展开”。组织到位、方案到位,针对11个专项制定了方案,正在全面推进。整治已全面展开,3个月全省关闭小化工企业92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911个;关闭小作坊110个;集中整治电镀及酸洗集中区10个;环境执法力度加大,2月份案件数同比上升13%。监督检查也全面展开,通过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从省到市开辟专栏主动曝光问题,使“263”行动在全省上下得到普遍重视,基层反映积极,百姓普遍认可。今年“263”行动将在四方面集中发力。一是果断减排,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决心减煤炭消费总量,今年的目标是减少1000万吨;减化工,进行“四个一批”整治,淘汰小化工落后产能,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二是针对太湖水体氮磷含量偏高以及长江沿线危化品储运、城市黑臭河道及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治理力度。三是要科学保护,着力推进苏北生态保护网建设,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四是要从严监管。江苏是国家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重点省份,我们将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严格监管督察,同时实行省以下环保督察制度和环境执法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制度,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保责任压严压实。实施“263”行动的第一年,要使突出环境问题特别是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好于预期、惠及全民。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6)

省十三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任务、总目标、总纲领,为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明确了路径。

结合我们卫生计生工作实际来说,学习贯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当务之急就是要打赢“两聚一高”主攻仗。

首先要深刻领会,把握要义。层层要组织认真学习,开展讨论,全面理解“两聚一高”内涵,创新工作方法,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年度卫生计生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要点。

第二要找准定位,抓紧落实。

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项有针对性的活动,爱国卫生活动就要抓好改厕,结合医改工作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让百姓在医保、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素养提高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充分享受到卫生计生工作带来的实惠。

第三要踏雪有痕,取得实效。

每个项目工作都要有计划方案、实施细节,活动资料,督导检查,效果评估,工作小结,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强富美高”“健康泗阳”作出贡献。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7)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把握大局,还是开创新局,都需要苦干实干、积极作为。江苏正处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变为现实;江苏发展正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锚定新坐标、瞄准新目标,展现更好的精神状态,拿出更实的举措,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奋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创新的动力必须更强劲。创新引领未来。对江苏来说,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槃,根本上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把“创新之火”烧得更旺。要在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的同时,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让改革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创新的厚实“家底”盘好用活,将创新“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发展之“渠”,既打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又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富民的步伐必须更坚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聚焦富民,要强化民生导向、锚定“富民坐标”,让百姓的口袋更鼓,饭碗更有含金量,把富民的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重视生态福祉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群众的生态财富和“隐性财富”。要激发广大群众创业的内生动力,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创造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

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好开局,实干的队伍必须更壮大。“两聚一高”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无论是聚力创新,还是聚焦富民,不能再去清谈为什么、要不要之类的问题,而应考虑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不能再去提多少口号、搬多少概念,而应身体力行、寻找对策。面对待解的难题、难啃的“硬骨头”,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讲真话、办实事,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人士,都要自觉加入苦干实干的“行动队”,增强执行力,形成干事创业合力,把思路变成举措,把愿景化为现实。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在春天里的谋划,以及在今后每一天里的奋斗,都将转化为丰收的硕果、书写出“两聚一高”的华美篇章!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8)

12月8日-9日,省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地区、各高校,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精神。

9日,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纪委副书记、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书记王立平为南京市高淳区党员干部解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王立平紧紧围绕党代表大会提出的“两聚一高”目标,分别从“小康、创新、富民、从严治党”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全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深刻阐述江苏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聆听报告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报告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鼓舞着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扎实地开展工作。

8日晚,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师生作宣讲报告。他以“拥抱‘两聚一高’,圆梦两个一百年”为题,从“两聚一高”的目标定位、如何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方面,对党代表大会精神作了生动精准的解读。“报告信息量大、解读透彻,听来振奋人心,为我们大学生打开了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南京大学新传院学生卢林艳说。

“江苏发展转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不创新、创新慢了都不行。”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郑焱来到南京工业大学宣讲。郑焱指出,江苏是教育大省,全省高校数、国家级创新平台与载体数及两院院士人数等在全国均处于前列,因此“聚力创新”对我省来说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必须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以“问题导向”进行创新驱动。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听报告后表示,要把创新作为学校办学的灵魂,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广电总台台长卜宇分别在南京艺术学院和南通通州区作宣讲报告。卜宇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全面从严治党四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梳理了“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阐明了省党代表大会确立的“两聚一高”目标与中央精神的一脉相承。通州区委宣传部部长胡卫东听报告后表示,将研读好党代表大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各种形式,真正做到读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同时将当好学习贯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的表率,切实把党代表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9)

12月5日,省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地区、各高校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副秘书长刘松汉在仪征市宣讲。刘松汉从大会的基本情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今后五年重点任务、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对党代表大会精神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和解读。“报告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又有大量的实践素材。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翔实。”仪征书记张震宇深有感触地说,仪征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及时优化战略思路,找准结合点,通过一件件大事的落实和推动,落实好省委的各项部署,以大事的干成保障目标的实现。宣讲结束后,刘松汉一行还来到仪征真州镇茶蓬村,与村民互动交流。

“我们应当为党的事业做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忠诚之心书写的答卷。我们应当给全省广大人民带来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富民成果交出的答卷。我们应当在江苏的发展史上留下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创新实践做好的答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编办主任俞军在南京体育学院作宣讲报告时说,省党代表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江苏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陈国祥表示,报告帮助大家开阔了眼界,深化了理解,提高了认识,为更好地掌握省党代表大会精神提供了指导。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分别在扬州市广陵区和扬州大学作宣讲报告。“江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体现在‘高水平’,那么‘高水平’的内涵是什么?”陈蒙蒙在报告中指出,省委对此给出“六个更”的答案,即经济发展更高质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发展更加繁荣、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和社会治理更加完善,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江苏标准”。扬州市广陵区委书记张长金表示,报告在生态方面的论述,明确生态环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对广陵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统计局局长徐莹为南京审计大学师生宣讲。徐莹用“四好”——好报告、好班子、好会风、好反响,概括总结大会成果。从全国层面和江苏层面,阐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通过大量数据和实例,指出“破除发展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创新”。南审大师生听后一致认为,报告用详实数据对比,展现老百姓对民生幸福的满意程度与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揭示党代表大会提出“三个口袋”概念的重要意义,帮助让大家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党代表大会精神。

两聚一高心得体会(篇10)

12月5日,在全体人员月度工作例会上,根据中共宿迁市委党校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李强书记《在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及魏国强书记《在全市领导会议上的讲话》为学习文本,深入解读了《报告》及《讲话》的主要内容。市情研究室于学洪主任总结了省党代会报及在贯彻落实报告精神方面的五个“度”:一是“高度”,本次党代会报告从施政纲领的高度谋划了江苏未来五年的工作部署;二是“深度”,报告内容与江苏省情深度关联,抓到了江苏未来发展的要害及关键点;三是“力度”,报告在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时力度较大;四是“温度”,报告着力聚焦富民,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民生关怀;五是“速度”,在报告提出各项战略部署中,省委及市委迅速展开报告的学习、宣讲及贯彻落实工作。于主任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学习体会:一是摆脱宿迁发展的路径依赖,那就是在国家、省委的战略规划中谋求宿迁发展的新定位,避免被政策边缘化;二是用创新驱动未来,做到“换一个步伐,跳跃前行。”

 

研究生处朱卫东处长,从报告主题“两聚一高”这个最大的亮点出发, 对“两聚一高”的核心要义、“两聚一高”的理由依据、“两聚一高”的价值意义及“两聚一高”的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认为“两聚一高”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理念”、“强富美高”以及“两个率先”等战略部署应用创造。

最后,市委党校副校长韩光化同志对两位同志的学习汇报成果进行了点评,指出两位同志不仅从宏观上概括了报告的特点,而且对报告的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尤其是宿迁在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的创新实践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考。通过这样的(扩大)学习,体现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既做到个人自学,又做到把学习成果在会议上进行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市委党校理论中心组把报告精神的学习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