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南征北战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30

2024南征北战观后感五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南征北战观后感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征北战观后感(篇1)

1952年拍摄的黑白片电影《南征北战》,被称为无法复制的经典,影片主要内容是:

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我华东部队于苏北七战七捷后,为彻底歼灭敌人,大踏步后退。起初,战士想不通,老乡们对后撤也有意见。为安定战士与老乡的情绪,高营长与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作战意图作了解释说明。没想到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敌军以为我军败退,集中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六个昼夜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敌军所属的七个师,并狙击前来增援的部队。凤凰山一战结束后,敌军退守大沙河以南负隅顽抗,高营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敌人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水来阻止我军。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了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索,保全了水坝。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敌人;敌方军长及其参谋长均被生擒。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够以弱胜强,最终打败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是依靠顽强的意志。现在的中国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去何从,党史给了我们答案,不脱离群众,保持昂扬斗志,将无往而不胜。

朝鲜战争伊始,美军总指挥麦克阿瑟轻视中国军队,到战争结束时,却说:“打了一辈子的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他忽视了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尽管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验;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朝鲜战争的胜利,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史为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南征北战观后感(篇2)

《南征北战》相信大家都看过了,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948年的时候战争故事。

电影一开始主要介绍了解放区里的老百姓们的艰苦生活,刚开始是解放军的队伍在行军,他们和解放区里的老乡告了别,往后撤退。敌人的军队在后面追,后来他们之间的战斗便开始了,一路上打了好几仗。第一次他们打了5天,终于击退了敌人。第二次敌人卷土重来,战场上战火纷纷,双方的战斗打得更激烈了,直直向解放军开炮,解放军没有害怕,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他们先主动大踏步退却,然后,集中兵力把敌人一股一股地消灭了,一一把他们击破。最后,终于把敌人彻底打败了。解放军的这种勇敢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就这样解放军们打了好多仗直到他们到了凤凰山,他们当急令下立刻强占了凤凰山和摩天岭,等待着敌人的到来,果然他们来了,在凤凰山上立即开始了一场恶战,战场上战火纷纷,解放军们奋力抗敌,机枪声顿时响满整座山,尽管敌人多么强大,但解放军不怕,有的甚至拿起一个汤勺扣到敌人头上终于经过了几回恶战解放军终于战胜了敌人,战场上顿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解放军们各各高兴极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有感触,深刻地记住了敌人是多么的狡猾,解放军是多么的勇敢,他们真了不起!还有他们不仅勇猛,而且他们也非常伟大,他们为革命,为人民献出了他们的一切!

南征北战观后感(篇3)

南征北战观后感800 一:这两部老电影,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但每次在电视上碰上,却还要看,百看不厌。小时候,我在制作队的太阳场看过这类电影,但当时场面热闹,内涵也不是很清楚。

随着年龄、知识和理解的增长,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虽往往是半夜,但睡意全无,大呼过瘾。

1、 台词简洁,没有废话,情节紧凑,没有拖延。

二,我军高级干部,中级干部,人物刻画恰到好处,自然,亲切,有冲劲,不做作。如《英雄儿女》中的王东主任,坚强和蔼,没有脏话,文质彬彬,深受战士爱戴;《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爱**兵,敢打硬仗。

三,基本符合史实。《南征北战》诠释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看了该片,不得不赞叹毛泽东军事战略的伟大,正如**张军长说的那样:不是**无能,是**太狡猾了。

张军长原来倚侍美式装备,科班出身,很自负,并不把**放在眼里,当部下告诉他,刚在凤凰山围歼了李军长的**正向他们两侧运动时,张军长不屑地说,“**的胃口真大,但这里不是凤凰山”,可最后,这位张军长还是把头从坦克里伸出来,举起了白旗。无奈啊,谁叫他碰上了毛泽东领导的解放军啊?《英雄儿女》战斗场面并不多,但那种自然质朴人性化的战场氛围,还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中朝军队并肩作战,相处很平等,无论哪方都没有针对另一方的优越感。祖国慰问团到火热的朝鲜战场的情节,则生动自然,表现出前方后方中国人民的团结,众志成城,祖国人民对志愿军将士的关心,极大地鼓舞着志愿军将士杀敌报国的激情。

四,我军士气高涨。无论是在解放战争中,还是在朝鲜战场上,我军都装备了低劣的装备,对付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先进的**敌人。但是,战士们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积极向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真是可贵。当我们的部队集结时,他们那整齐的队列,高昂的士气,相信世界上任何敌人看了都要胆颤,难怪美国人在总结朝鲜战争时会说“他们在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现在,只有在影视剧里才能看到我军杀敌了,30多年没打仗,不知道解放军尚能打否?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没法回避战争。当你穿上军装,你和你的家人必须准备好献身于保护你的国家。这是你的职责。如果你害怕死亡,就不要当兵。

战争是血腥的,但我们不能以战争的残酷否定保卫国家战争的正义性、合理性和必要性。一个崇尚武力敢出手的民族才会获得别的民族的尊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淘汰。

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岁大了,怀旧,还是很多事情真的今不如昔,总之常有昨是而今非的感觉。这三十年来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除了《亮剑》等极少数,会去看看,大多都觉得太假。

编导既没亲历过战争,平时又不学无术,这就导致现今的影视剧里充斥着常识性的错误,就是说如果真像那样去打仗,再多的人,再好的**也赢不了。另一方面,把敌人描写得愚不可及,简直像猪,与其说是在贬损日本人,不如诬辱我们自己。不是吗?

猪一样的日本人,我们竟然花了14年最后在美苏的帮助下,才把他们赶出中国,我们自己岂不是比猪还不如?

我们总以外国人再不也像当年那样打进中国而沾沾自喜,总以能拒敌于国门之外而自我满足。但如今,中国人的生命财产遍布世界。在国外抵抗敌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能够保护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不受侵犯。从新闻里看到,我们的测绘兵,常年风餐露宿,上高山,下海岛,足迹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为我国的战场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完之后,我觉得很奇怪,我总是想在自己家里打架。战场要建在**南部、印度北部、南沙、东海、太平洋,使我们的精确制导更加精确。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深谋远虑,居安思危,这些年,不断地听到有关日本人在中国进行实地测绘的报道,他们已把战场建设到我们新疆去了,虽然他们有高科技的卫星,远程的雷达,但他们还是派人冒险到中国来实地测绘。

中国人真应该学学对手了,想方设法,把未来可能的境外战场的测绘数据搞到手。

南征北战观后感800 二:春节期间自己没有看电视,更没有欣赏那花花绿绿的晚会节目,到是静下心来比较仔细地看了两遍老电影《南征北战》,第一遍看的是1974年由北影厂重拍的彩色片,第二遍看的是上影厂1952年拍的黑白片。虽然都是相同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都是强大的演员阵容,但彩色**的效果比起黑白片来差远了,彩色片演员的身材普遍发胖,年龄偏大,同样的台词有些鹦鹉学舌的感觉。

黑白片《南征北战》发行放映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它在中老年观众里印象深刻,令人百看不厌,一些台词大家都能背颂,它在我国的战争影片中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在1961年,当时小学生在寒假期间只花了5美分买票。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南征北战》看过不下几十遍,尤其最近几年,自己感觉像这样的老影片越看越有味道。记得刚从黑龙江回来时,我在街道的集体工厂上班,厂里有位采购员当时已经七十岁,据说以前当过国民党军队的副团长(后参加起义),一次看完电影他对我说:

“影片中的李军长应该是李仙洲,”又说“电影把这帮人(指**)说的太不堪一击了。”我说:“不管您怎么看,国民党军队毕竟战败了。

”他又说道:“论打仗,毛主席确实有两下子……。”聊天中他还提到什么新兵怕炮、老兵怕号,意思是新兵怕**,老兵怕吹冲锋号。

他还告诉我说如果炮弹打来时要赶紧卧倒,这样炸不着。当我说那个炮弹刚落在我身上该怎么办?他笑着说这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很少如此。

因为我是邻居,我经常去他家看电视,我经常一起去工作运动会看球赛。

这部影片说的是华东野战军的一支部队遵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实行战略转移,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故事,华东野战军的指挥者是粟裕将军,他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军事家。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还说:

“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赢得战争。”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全体现了毛主席的这一英明论断。在解放区,每个村都有党的领导。村干部组织群众筹集物资、抬担架、运输公粮,群众积极拥护革命战争。

陈毅元帅曾感慨地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大概意思)。的确,蒋介石虽然有美国的大力援助,虽然有美式装备的800万军队,但是他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民心。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相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人荒谬地认为,如果蒋介石领导国家,依靠美国,中国会比现在更强大。这个想法天真无知。大家都知道,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老百姓一直没有过上太平日子。近代由于清朝**腐败无能,国家经济和军事落后,世界上哪个小国都想欺负中国,赔款割地、无数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国人倍感耻辱,帝国主义从来就是瓜分中国,他们决不会让你强大起来。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工农红军,领导劳动群众翻身。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他们终于推翻了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胜利来之不易。影片中服装和道具都非常符合当时的年代,老百姓穿的棉衣棉裤,老头儿戴的毡帽,肩挑的担子、手推的独轮车,每位演员所饰演的人物也都非常到位,陈戈饰演的我军师长,汤化达饰演的师政委,冯喆饰演的高营长,刘沛然饰演的张连长,张瑞芳饰演的村长,铁牛、仲星火、王淇、孙永平等饰演的我军战士,每个人物既鲜活又各具特点。项坤担任敌长张,白穆担任敌长,阳华担任敌长李也很精彩。

影片的导演是成荫和汤晓丹,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我们看到的影片不象是在演戏,看到的场面宏伟壮观如身临其境一样。

老电影真好,《南征北战》拍的真棒!它就像一瓶陈年的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品越有味道。

南征北战观后感800 三:7月29日晚,石安改扩建kj9标组织职工**经典电影《南征北战》。电影刚开始向观众交待了,1947年冬,我华东解放区部队,在苏北解放区七战七捷,为了彻底消灭敌人进行战略大大转移,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对部队的后撤也有意见、军心涣散,为了安抚战士的情绪,高营长和赵村长开始了对部队和群众的思想工作。

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战士们又恢复往日的斗志、精诚团结在高营长周围,共同努力打败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整部影片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解放军指挥官,能够在全国解放战争大形势下,纵观整全局以整个战役高全面指挥整个战役,使我想到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

不同的高度看事物的广度是不一样的,站的高看的画面和低处看的画面自然是不同的。对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就会不同。使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时我还在沥青拌合楼上工作,将要进入施工雨季的前几天,有天项目上停电了,领导让用发电机生产,当时也在进行成本核算,算下来用柴油生产一小时要比用电生产一小时多花费3000多元,一天按10个小时来算一天就要多花费30多万元。

当时我们就想不通,为什么多花钱还要干活,后来逐渐的明白过来,经理是站在整个工程的进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而我只是站在小小的班组的角度去看待。在施工雨季到来以前完成施工的节点,为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们争取到的不仅仅是那区区30万的效益。

xx年是集团的转型升级年,要从施工型转换到管理型,为了克服大伙的不理解思想、根据集团的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教育职工共同组织**该影片,克服岗位变化带来的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成败可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集团领导以纵观全局的眼光,将施工型企业转化为管理型企业,随之而来岗位的变化,对于在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机械工来将这好比是丢掉了饭碗,他们承受岗位变化,新岗位面临的压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

公司的发展更多的需要还是职工的高效、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拥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到经营实践中,言行举止无私心,在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从不搀杂个人私心。敢于直言不讳,敢于纠正其他员工的错误行为,敢于吹毛求疵般地挑剔施工队伍的质量缺陷,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为了完成集团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而是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关系到公司的生存问题,更是关系到公司发展壮大。

南征北战观后感(篇4)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它主要讲述了在1947年时我军和国民党为争夺土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打仗的故事。

在建党九十周年里,爸爸讲起他参军时的经历,他所在部队是陆军第28集团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这句当年国民党军队中流行的一句话,今天也时常挂在了一些年轻人的嘴上。10纵坚守的阵地固若金汤,再强的对手也休想越雷池一步。1947年5月,10纵组建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莱芜战役,也就是电影《南征北战》活捉军长的那个战役。爸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历史就是对昨天的总结,对今天的激励,对未来的昭示。

正是这些英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宁和平的生活,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啊!我要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奋发图强,长大后一定也要为祖国做贡献!

南征北战观后感(篇5)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为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本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间。为了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位于苏北地区的我军部队实施大踏步的后退,到山东与当地部队汇合。在本片中,敌人调集了三十万人马,企图从陇海线、津浦线、胶济线三个方向对我军进行合围,结果被我军各个击破。观看本片后,个人有三点体会。

在战略上,确定不计较城池得失、集中兵力打运动战的方针。城池的得失与兵力的集中分散密切相关。如果计较城池得失,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就会背上很多包袱,就会导致兵力分散。反之,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能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兵力分散的敌人。这个方针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为了长远利益的实现,有时可以或者必须损失一些眼前利益,正如师长所说今天我们放弃这些地方,就是为了要长久地保持住这些地方。今天群众受一些损失,吃一些苦头,将来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幸福,又如高营长所说为了以后孩子们永远过好日子,眼前就要忍着点。

在宣传中,做好党员干部的工作,并通过党员干部来影响战士和群众。在撤退的过程中,战士们思想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想不通。在大家看来,一是让得贵,将好不容易从鬼子手里夺来的地方、将很多干部战士的家乡让给蒋介石;二是退得久,从苏北退到山东,并且不知道退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三是不服气,明明自己能够打胜仗,为什么还要撤退。思想上的想不通影响到了队伍的士气,有的战士甚至提出想要干地方。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搞通。他们想不通,就会将不理解和负面的情绪传染给战士。他们想通了,就能引导战士,正如高营长所说把上级的作战意图通过你、通过我,变成全连全营的行动。

在作战上,声东击西,快速移动,各个击破。具体的作战过程可以用三个狙击战作为线索。

第一个狙击战发生在桃村,一营摆开决战的架子来进行狙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使我军主力得以快速向北行动,在凤凰山包围了北面敌军李部5万多人。

第二个狙击战发生在摩天岭,一营阻止了张部对李部的救援。

第三个狙击战发生在将军庙,一营攻战了将军庙车站,堵住了张部向南逃路的路线,使得大部队能够赶来全歼了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