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雨花台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21

雨花台观后感(经典6篇)。

编辑特意为你呈上“雨花台观后感”。您是否曾思考过该如何写好作品名观后感吗?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去观看一部影视作品时,看了优秀的影片之后,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写观后感要联系社会实际,同时观后感也可以一步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此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需决策请自行甄别!

雨花台观后感(篇1)

这是一段波涛汹涌曲折的历史,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一首悲怆感人的诗。

在雨花台,革命先烈们流下了头颅和鲜血。他们绝望而坚定。

在监狱里的日子是如此的艰难-黑暗的牢房,潮湿的床垫,发霉的食物。他们不知道每天一睁开眼睛,将要面临的是什么,老虎凳,亦或是辣椒水;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一位位同志被凶恶的狱吏带走,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很清楚继续拒不交代,等待自己的结局是什么——雨花台上一颗冰冷的子弹。

他们的心里,可曾有怨,可曾有悔?每当受尽折磨之后,他们可曾想过,倘若自己没有踏上这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会有怎样的经历?他们之中,有人父母老弱,正需儿女扶养;有人新婚燕尔,正值美景良辰;有人尚未成年,难舒胸中意气。

试问,谁不想承欢父母膝下,谁不想夫妻举案齐眉,谁不想一展心中宏图?

诗人汪国真说:“我不想考虑成功。因为我选择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所以我只关注风和雨。

在反滚的历史大船前,脆弱的生命是如此渺小;一个又一个革命先烈,在反动派的屠刀下,像岸边礁石上的浪花,显得如此可笑。然而,乐观的人告诉自己,如果自己的死能让新中国提前一分钟到来,那么自己的死就有意义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至上,个人的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在一切艰难险阻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党章上的文字只是白纸上的一点墨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铭记他们在我心中的生活。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

一次次重复的,不是台词,是信仰。是要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信仰;是要让人们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信仰;是誓要让中华民族,不再做东亚病夫,能够挺胸抬头,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仰!

雨花台下,站着革命事业的**人。

缓缓落下的大幕没有隔绝响彻大厅的掌声,缓缓离场的脚步声中不时传来一两声啜泣。听到最多的是一句“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诙谐的调侃中,对烈士的敬重不言而喻。

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和谐和强大的。我们从未经历过贫穷和饥饿,也从未遭受过屈辱和折磨。我们正在享受革命胜利的果实,我们甚至抱怨祖国为什么不能给我们更多。

今天,我明白我们不应该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应该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我们在为烈士的鲜血哭泣,但如果我们现在不流汗,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会再次流血!

革命烈士未竟之志,终要由我们去完成。

终将由我们去完成。终必由我们去完成!

雨花台旁,风悄悄地吹,雨悄悄地落,信仰的种子已经种下。它会生根并慢慢生长。

张子扬财政金融学院 ***

雨花台观后感(篇2)

墓地位于南京市以南1公里的雨花台山上,占地113公顷。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邓中夏、罗登贤等烈士都在这里英勇就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烈士,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这里建立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 5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南大门、 广场、 纪念馆、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被评为国家第一批4a级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革命纪念遗址之一。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南京市中华门外。有一座大约60米高,2公里宽的小山。岗上风景秀丽,松柏葱郁。据导游员介绍:

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岗上盛产的彩色玛瑙石,也因此得名“雨花石”,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

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达87公顷的烈士陵园。

从北门走进公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烈士雕塑。这些雕像是由179块花岗岩制成的。高10.3米,宽14.0米

3米,重达1300多吨。我仔细数了数。这个团体创造了九位烈士的光辉形象。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沿群雕环陵大道而上,即可到达矗立于雨花台顶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整个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碑身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北面为当代书法名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碑文。纪念碑前方为纪念广场,建有倒影池、纪念桥等。

倒影池两端用花岗岩砌造了二面形似红旗的壁面,壁面上分别以汉、蒙、回、藏、维吾尔5种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纪念碑的南面是烈士纪念馆。这是一组“u”型两层的白色古典型建筑,长94米,宽49米,主堡高26米,建筑面积达5900平方米。层面为乳白色琉璃瓦,外墙是花岗岩贴面,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凿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馆内陈列有620件烈士遗物、450幅珍贵图片和恽代英、邓中夏等128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台,是新中国最大的纪念性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

烈士群雕是用197块花岗石拼组而成的

纪念馆坐落在主峰南面的任家山上,平面呈向南开口的矩形结构,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中间为主堡,四层,重檐,高25.8米。

正门馆名由邓小平题写。墙外面及地坪贴铺花岗石,朴素庄严。馆内陈列着烈士的遗物、遗像和文物史料。

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占地面积 1万平方米。纪念碑高42.3米,碑体方型,宽7米,厚5米。

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 5.5米,题为“宁死不屈”。

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

北殉难处烈士雕像用大小179块赭色花岗石砌成,高10.3米,长14.2米,由 9位烈士形象组成,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陵园由五座小山组成,包括雨花台主峰,总面积54.2公顷。陵园正门立有一对石柱,朴素庄严,高约11.

7米,象征**“十月革命”的道路。 陵园内部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 在雨花台的主峰建立了6.

8米高的纪念碑,上刻有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在烈士殉难处建有“革命烈士殉难处”牌坊以及其他的纪念物。

烈士的墓群位于西岗的西殉难处,东殉难处建有烈士纪念亭,北殉难处建有赭色花岗岩烈士就义群雕,雕像高10.3米、长14.2米,由党的工作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组成,雕像充分的表现了烈士们临刑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主峰东麓,建立了革命烈士史籍博物馆,陈列烈士遗骸、纪念物、遗物等革命遗存,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陵园内还建有“四一烈士墓”、“望江矶烈士墓”以及安葬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三烈士墓”等。

名称由来

雨花台烈士陵园风光(16张)

雨花台是一个约100米高、约3500米长的山岗,原名石子岗,相传在南朝梁代,有一个叫云光的法师在此讲经,感动了佛祖,霎时间天降落花如雨,从此改名为“雨花台”。

历史背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

雨花台烈士陵园吊念图集(2)(11张)

花台成了国民党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50年,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南京人在这里修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

观后感:

进入风景区,我们首先来到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前。在烈士们的注视下,我们凝望党旗,检阅入党誓词,共同表达对党和军队无比的忠诚和对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无限怀念。

通过这次访问,我了解到1927年蒋介石起义后,雨花台变成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等众多优秀的中国人在雨花台遇害。从1927年到1949年,大约有10万革命烈士在这里牺牲。

在烈士纪念馆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革命先列的先进事迹,观看了博物馆里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

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纪念馆外,是优雅的烈士陵园风景区。也许风景优美,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片埋葬着无数烈士的土地上,我们依然步履蹒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作为一名军队政工干部,我们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一切从我做起,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提高打赢能力,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8月20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这里有很多让人震撼的建筑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从正门进入,一进门,就看见有条宽阔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种着松柏。路的尽头庄严地矗立着一组群雕。它由党工、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士兵、学生等9名烈士组成。他们充满了敬畏和正义的精神。读过之后,九烈士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

绕过庄严地烈士群雕,我们又来到了高大雄伟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这个纪念碑高42.3米,碑体为方形,宽7米,厚5米。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手书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金灿灿的大字。

碑前立有一个烈士铜像,铜像高5.5米,题为“宁死不屈”。烈士铜像前地地上点着一盏长明灯,灯里的火种采集于泰山之巅,寓意烈士们的生命重如泰山,象征烈士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看着熊熊烈火,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义无反顾的烈士。

纪念碑的对面是雄伟的烈士纪念堂。一进屋,就可以看到恽代英的铜像。恽代英出生在一个文人世家。他从小就很用功。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但在1931年去世,当时他才36岁。再进去,我看到了邓中夏、罗登贤等革命烈士的传记。我很感动。

参观结束后,妈妈给我买了四块雨花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色的。这块雨花石石红色的,上面有一个浅色的图案,一个小角落是淡黄色的。你几乎可以透过这里看到东西,这很漂亮。

今天的访问给了我深刻的教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赢得的。我们长大后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

在烈士纪念馆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革命先列的先进事迹,观看了博物馆里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

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纪念馆外,是优雅的烈士陵园风景区。也许风景优美,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片埋葬着无数烈士的土地上,我们依然步履蹒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作为一名军队政工干部,我们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一切从我做起,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提高打赢能力,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是一个美丽的山岗,在公元1927年以后的一段岁月里,这里却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其中留下姓名的仅2401位。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不懈探索,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作出了艰辛努力和极大牺牲,雨花台就是这段厚重历史的不朽见证。我们难以将在这里牺牲的英烈们的姓名一一默念 ,我们难以将他们的面容一一重现,但他们共有的精神和力量却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他们曾经是那样生动鲜活,青春如画,爱情绚丽,忘我奋斗,不屈不挠。然而,他们生命的钟摆都猝然停滞在这里,雨花台。于是,他们坚毅无悔的容颜,便凝结成了穿越时光洪流的永久的精神坐标。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马克思

那是一个需要热血的时代,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需要青年人担当大任的时代。在雨花台,有许多年轻的生命消逝在这里,他们就像一颗颗流星,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深沉的夜空。

邓中夏浩气永驻雨花台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英才中,有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现代工人运动开创者,那就是后来牺牲于南京雨花台的邓中夏烈士。如果用一个词句来形容他的一生,那就是“燃烧”。邓中夏炽热的性格像一团火,映红了党的旗帜,也映红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旗帜。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为党的早期革命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五四运动主要的组织者;中共领导的革命政权,从邓中夏等领导省港罢工起建立了雏形;当年在如今已陈旧的北大红楼,培育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精英。

1933年夏,邓中夏不幸**,后来被押到南京。国民党想挑拨他对共产党不满:“你是共产党的老前辈,现在却爱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欺压,连我们都为你感到不平!

雨花台观后感(篇3)

2018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里面提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主要通过文艺进行想象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在观看话剧的时候,观众全身心投入戏剧演出,观众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要配合这个演出。台上台下融为一体,相当于上课教育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文章2017年话剧《雨花台》。现代化的.精髓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成员组织起来,高效地用一种思想统一去教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其拥有严密的组织性

从话剧里,还有《红岩》的文艺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敌人的监牢里也存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至于可以在敌人眼皮底下“赤化”一个监狱警察班长。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视领导文艺事业,以此来教育民众,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读后感。沈雁冰的弟弟沈泽民说过“文学者不过是民众的舌人,民众的意识的综合者,他用敏锐的同情,了澈被压迫者的欲求,苦痛,与愿望,用有力的文学替他们渲染出来。这在一方面,是民众的痛苦的慰藉,一方面却能使他们潜在的意识得到了具体的表现,把他们散漫的意志,统一凝聚起来。一个革命的文学者,实是民众生活情绪的组织者,这就是革命的文学家在这革命的时代中所能成就的事业。”

雨花台观后感(篇4)

艺术上是优美的,技术上精美,表演上接近完美。雨花台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表现了全中国的革命形势;时间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前期,却反映了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前仆后继的愿望和斗争;具体展现的人物不多,但是可以让我们看到革命形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宝尔”这样优秀的地下工作者简直就是炸弹了。全剧遵循三一律(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所以戏剧冲突十分强烈,人物形象相当鲜活,情节特别生动,悲剧效果极其强烈。监狱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着黑暗的坑。

值得称赞的是,创作者机器巧妙地消解了过分的悲剧感。许包野和施滉“智斗”敌方两个情节,十分风趣;许包野和施滉梦中会见妻子的场面具有梦幻效果。这样,观众就可以从悲剧氛围抽身出来,转而进入感动中。在探监环节,许多革命者的家属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亲人,极力劝解他们屈服于黑暗的现实,过自己的安稳日子。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农妇,跨着一个篮子进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她只是简单地问一句,儿子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吗。儿子说是的并且是我必须做的。其实这意味着儿子坚决选择了死亡,母亲还是故作镇定的拿出一个梨子,说我带了你最喜欢吃的梨,我和你一起吃。说完就咬了一口,我立马流泪了。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更加是涕泗交流啊。我觉得这一场景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知识分子和工农的融合。因为有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革命过程中可能失去一些同志,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从恽代英到刚刚“赤化”了的张班长身上都有一股正气:蔑视邪恶,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觉得这就是诗经时代人们的刚健活泼精神。孔子当年编定诗经就是为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以恢复仁义礼智信的理想社会。我在这部话剧中就感受到了这样的理想精神!

《雨花台》话剧巡演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结合,并纳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雨花台观后感(篇5)

在**完话剧《雨花台》后为了能更进一步缅怀和感受革命先烈们的事迹,我决定在在下周去一趟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旅游胜地。丘陵区,码头海拔60米,占地113.7公顷

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但是在89年前也就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法西斯统治22年来,雨花台共有11万余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者惨遭杀害。雨花台的每一块岩石都浸透着革命烈士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南京人民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士纪展览馆,使之成为人们缅怀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烈士雕像,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它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学生、报童等9位烈士英勇牺牲前的顽强拼搏的光辉形象

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看着雕塑我不经回想起了上周**的话剧《雨花台》中的情景。

在监狱里的日子是如此的艰难-黑暗的牢房,潮湿的床垫,发霉的食物。他们不知道每天一睁开眼睛,将要面临的是什么,老虎凳,亦或是辣椒水;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一位位同志被凶恶的狱吏带走,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很清楚继续拒不交代,等待自己的结局是什么——雨花台上一颗冰冷的子弹。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大船前,脆弱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一个又一个革命先烈,在反动派的屠刀下,像岸上礁石上的浪花,显得如此可笑。然而,乐观的人告诉自己,如果自己的死能让新中国提前一分钟到来,那么自己的死就有意义了。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堂里,有年轻生命的痕迹。我在这之中看见了有恽代英、施滉、徐包野、袁咨桐等剧中的人物**。不经回想起在剧中恽代英的诗“国不可以不救。

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 一次次重复的,不是台词,是信仰。是要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信仰;是要让人们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信仰;是誓要让中华民族,不再做东亚病夫,能够挺胸抬头,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仰!

或许,我将永远也比不上他们。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所做的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那就是努力学习,当我有能力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事候,我就会真正投身于祖国的革命事业。

我相信,如果可以做到,那我的点点滴滴。是可以为我的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再想起雨花台的烈士们,才不会觉得对他们的恩情受之有愧。

雨花台观后感(篇6)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悼念龙华陵园里的烈士们。陵园外观上的设计的确很大气,刚走进陵园,让人立刻有种严肃神圣的感觉。一张张黑白色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生活用品,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

“龙华干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围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一位革命烈士所写,也是对龙华的最真实写照。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曾在上海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流血牺牲的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对革命却一样的忠诚,他们正值风华正茂,却用热血挥洒了青春。他们大多在英年牺牲,却也为此得到了永存。我们作为新一代将在前人用鲜血铺就的路上填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进入博物馆后,神圣肃穆之情油然而生。一幅幅烈士照片略过我的眼前,有我们所熟悉的张困斋烈士。他是被特务在秦鸿钧家中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施尽了苦行,老虎凳,灌辣椒水,拔指甲,但都无法使他开口供出实情。为了保护党的秘密,掩护其他同志的安全脱险,他经受住了考验,始终忠诚于党。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想方设法诱降他。张困斋烈士却狠狠地吐了一口痰,大声说到:“要我自首投降,简直是白日做梦。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绝不会成为叛徒,见他鬼去吧!你们采用卑鄙的手段,永远不会达到目的。张困斋牺牲时年仅35岁,被枪杀于浦东戚家庙。多么大无畏的精神,多么忠诚于党,为了中国,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而献身革命。烈士给我们留下了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国家,还有那种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需要我们学习。

墙上挂着一幅幅烈士的黑白色照片泛着陈旧,沧桑的历史气息,看着他们,我想象当时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心中的崇敬及仰慕之情也油然而生。看着展馆旁边的石雕是个半个巨大的男人横卧在大地上,左手伸向天空,似乎在支撑着什么。望着它,我感觉到有一股烈士所具有的舍生取义的精神。

我想,发扬革命烈士精神不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这些人不断的努力实践,而这条路也会很长很长,永远的坚持着。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龙华大地,留给后世一片片碧血丹心。纪念馆中暗淡的灯光仿佛也正为烈士们哀悼,一幕幕惨烈的图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篇篇感人肺腑的遗书,一段段斗争的人生,一切一切都在阐释着“碧血丹心为人民”这七个大字。

烈士们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从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正义是他们灵魂,吃苦是他们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我默默下定决心,戒骄戒躁,做革命精神忠诚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永远不背叛党,坚守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