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纳兰词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24

纳兰词读后感。

今天中学范文网给您分享“纳兰词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帮我们将它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理想的书籍在读完之后能成为打开我们智慧的钥匙,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被书中情怀所感动。这时候应该写读后感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纳兰词读后感 篇1

最初接触纳兰,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当时对这个人物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他的名字好怪,而且对于在诗句中描写的“夜深千帐灯”是为了反映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切,夜深了将士们由于思念家乡和亲人无法入眠并不十分明白,只是一个单纯的场景描写,为什么要过多的去剖析甚至曲解它的意思呢?

后来,随着年纪慢慢增大,我渐渐了解了纳兰的生平和故事,也逐渐明白了也许哀伤凄切、痛彻肺腑正是纳兰诗词的风格,也是由于他多愁善感的性情,才让一些无情的事物拥有真挚自然的情感表露。

纳兰的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看似出身高贵,可是也是由于这样高贵的出身为纳兰的人生附上了无法摆脱的枷锁。出于贵族的纳兰也许应该立志于政治,可是他生性不在勾心斗角,如果纳兰是个性格豪放的武将,他也许也不会寡郁结病英年早逝,可惜他性情生来忧郁,翩翩公子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不免多了一些常人难有的情结。

《纳兰词》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诗莫属“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了。在一次偶然我听到有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最开始的开心是起于一个人,最后的苦恼也是来源于同一个人了,最初见面的惊艳早已不复存在。或许这句诗或多或少有一些这种意思,可是我总是感觉这样解释似乎并没有将这句话的灵魂表达出来,或者说,这样理解过于简单粗暴了。这句诗的点睛之字在于“若”。若,假若、如果。这个字对于纳兰的意义非同小可,它是纳兰的亡妻卢婉君生前告诉纳兰的。卢婉君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难得的才女,两人在卢氏逝世前经常共同写诗吟诗,他们不仅是举案齐眉的夫妻,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卢氏问纳兰世上最悲的字是什么,纳兰不知,卢氏随即说道,是“若”这个字,因为一旦若这个字出现,就代表了无尽的悔,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回到原来了,也不可能达到心中所期盼的假想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也许就是在表达从前的快乐不再,如果能够像以前那该有多好。纳兰生性温柔,他又怎么会和妻子或者爱人争吵不止最终闹得两败俱伤呢,他的苦恼大概也是由于外在原因无法和想见的人见面吧,或是妻子难产离世阴阳两隔,或是迫于职位需要纳兰远赴他乡,才让他写下如此清冷悲伤的诗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片面之词,还有许多理解是结合全诗纳兰在感叹汉班婕妤被弃的典故。可如果纳兰本身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伤心事又怎么会有如此深的感悟呢?也许这就是诗歌的美丽之处,一句简单但又婉转的诗句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寓意。

纳兰许多关于抒发客居他乡孤苦伶仃的词句,比如“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又比如“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的词中并没有过多抒发对国家的情怀,他的敏感、细腻、多情并不允许他把视野放到如此宏观的角度上。他也并不是能放下一切去闯荡事业的存在,他更希望能够在自己留恋的家乡有熟悉的亲人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有人浪迹江湖,有人寒窗苦读;有人阿谀奉承,有人早已麻木;有人家财万贯却还失声痛哭,有人半杯酒便再无贪图。这几句话里似乎有着纳兰的影子,从小安于本分,文武双全,麻木于官场的勾心斗角,出身高贵却并不想在朝廷中争抢什么,只是希望能有和自己搭调的赏花吟诗的日子。

有人说人们对纳兰过誉了,也有人说纳兰太多愁善感了。多愁善感的人物最属林黛玉了,其次就是纳兰,一个出现在小说中,一个却是真实的存在。可正是纳兰的多愁善感,才让他留下这些感动了时空的诗词,他和他的作品也确实值得人们反复琢磨品味。

纳兰词读后感 篇2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我仿佛看见容若无数次凝望雪花,无数次陷入不可一世冰冷里的模样;我仿佛听见那个从容若嘴里轻叹的“唉”;我仿佛嗅见漫天雪花中弥漫的忧愁。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我读不出他说的是漫天雪花还是他自己。快乐是什么?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它也许是穷人手中的一个馒头,也许是乞讨者手中的一个铜板,又或许是如容若一样向往的自由。纳兰容若,纳兰容明珠这个朝廷重臣的“掌上明珠”,一生都活在锦衣玉食的笼中。他逃不出的是他肩上的责任,他要做的似乎就是光耀门楣。那年,24岁的容若就已是康熙身边最得恩宠的近身侍卫,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而容若却不曾自由。世人只知他身上的荣耀,却又何曾了解过他们背后的艰辛历程,他们的命运多舛。这个清皇朝最惆怅的诗人,他想要的,也许就只是自由。像容若一样,那些不甘命运的人,只有彷徨或者奋斗。容若不曾畏惧过天寒地冻,鞍前马后的一生,他畏惧的是没有话语权的人生。

生命的过程,对于容若来说,大概就是被束缚,想拼命逃离,却又无可奈何的过程。在那个不能自主的朝代,那些无法放弃的责任都让容若窒息。他行走于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自始至终,他都坚守着自己,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责任,而他却一生都没能挣开禁锢他的枷锁。他是宿命囚徒,囚禁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囚禁在他不可一世的家世中,也囚禁在他的心中。

人生如梦,不是谁都能像庄子一样,不愿梦醒,便拒绝做梦。他的妻子卢氏早他脱离了人世的尘梦,从此解脱。而容若却还在梦中徘徊、彷徨,明白是梦,却还必须固执的将梦延续到底,不曾解脱。不愿梦醒,于是他在自酿的苦酒中,自醉了一生。他一生眼睁睁观望着朝堂之上的政治风云,却终究不能进入。那些功名,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而他,自也是无可奈何。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布袍寥落任安在,说向名场此一时。”纳兰容若终究在梦里执着的自醉了一生。

那么,在这如梦的人生中,又要怎样去把握?是无所事事,整天嬉笑度日,还是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人生?我选择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人生。就让信念为灯,照亮人生。

追梦的路上难免跌跌撞撞,而我却未曾想过妥协。上学期依然偏科。文科领先,数学在辗转中进步,从二百多名也已跃至一百零几名。而科学,从八十九名到二百多名又跃到一百多名,我根本无法控制这种波形状态,这一种忽上忽下的成绩。因为文科,总成绩还不至于地到哪去,但总归来说依旧没有克服薄弱科目。而七年级下册,已经是升八年级最重要的一个学期了。如若再不克服薄弱科目,那么再翻身也就难了。

黄昏,火烧云一点一点褪去了,一轮弯月镶嵌在深沉如墨的天幕上,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我凝望着天空,思绪万千。人生如梦,眨眼之间便是一生,我不能回忆昨天,更不能预测明天,能把握在手中的也只剩今天。无论明天我在哪里,我都会在今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试过,又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努力一点明天再努力一点,一点一点积累下来就是一种胜利。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改变现状!

即使人生如梦,我也坚信信念是灯,可以照亮人生!

纳兰词读后感 篇3

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诗人。1**>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都歌颂过它,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更是风格独立,正如一首写初遇时的小词《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

谁省?从此罩纹灯影。这首词把男女暮然相遇,一见钟情的情景,通过暮春时节石阶上的片片落花,喻示了爱情只不过是一场虚梦。

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词人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渴望能和真心相爱的人双宿双飞,但是很无奈,在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词人只好在内心感叹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想望不想亲,天为谁春?

浆成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其中下阙引用的典故有裴航蓝桥遇云英,常娥偷药奔月宫,由此可以理解为心灵相通,两情相知虽易,若要有情人相聚,在当时是很难的。于是在的三个典故中,纳兰性德想到要能象牛郎和织女一样在天上相见,得遂所愿,甘心舍弃功名利禄,清贫相守。

在我们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何况是位当时的**子弟和“***”成员,他这种对爱情的真挚态度,又怎能不令感动?人生的四季本应是五彩缤纷的,但纳兰性德在短短的三十一年里,过多地表现了灰蒙蒙的心情:谁读西风独凉,萧萧黄叶关疏窗,凝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有些东西拥有时并不在意,好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它的气味,淡漠了它的存在,不珍惜它带给你的每一缕温馨,只有当你失去了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重要和美好。人们常常重复汪洋修补的许多事情,感叹自己曾经有过的许多遗憾。

岁月如风,生命之树常青。王国维对他的评价是“直追后主(李煜)”纳兰性德把内心的生活真切地展现出来,使人能通过琦丽的衣装,感受词人“自然之情,赤子之心”,通过他细腻的笔触,感觉词人“柔情一缕,感人回肠”。正所谓: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纳兰词读后感 篇4

——读《纳兰词传》有感

这是我永远都不敢冷却的记忆。

风是轻柔地落在树梢上的。

黄昏里,落日下。我看见樟树上绿色的琉璃树枝,路上老牛的眼睛,漫天涌动的奇异的红金。

我还看到了,看到了你。心于是沉沦。

是上帝安排我这样遇见你吗?你的出现拉长了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阴影,永远无法抹去。

出生于清初明珠府上,你注定是拥有世间一切的贵公子。可你从不以此为傲。你年轻的眼睛是清澈的,但你的清澈却夹杂着太多忧郁的孤独。

在我们的时代里,词与诗是并列的两者,词甚至能传达比诗更为剔透的意境。而在你们的时代中,词作不过是区区艳科小道,怎能与诗相提并论。但你是不拘的啊。

十岁写下《梅梢雪元夜月蚀》,为你未来“清初第一词人”的称号埋下伏笔。你拥有太多让世人羡慕的资本。这便是你----纳兰容若。

你有一段像蝉一样的爱情,在地上睡了17年,一天就破土而出,这让人措手不及,所以来不及抗拒。她不美,更没有能与你匹敌的盖世才华。于世人,她不过是人群中无关紧要的路人甲,但于你纳兰容若,她却是幸福的海角天涯。

于是你为她写下“相看好处却无言”的幸福,为她写下“偏是玉人怜雪藕,为他心里一丝丝”的喜悦。从此,在你的世界里,她是永恒的海水,你是巫山柔嫩的云。然而,睡了17年的蝉只能发出一个夏天的叫声。

幸福中断的那么突然,甚至没有任何的征兆。“当时只道是寻常”,再写下这阙《浣溪沙》时,已没有她在你身边为你红袖添香。“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许是陷在回忆中了罢,过去美好的回忆更衬出现实无尽的悲凉。

但你仍然是幸运的。“有酒惟浇赵州土,青眼高歌俱未老”,在失去爱情的时候,顾贞观与你成就了一段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的友谊。

他注定是你短暂人生中的第一挚友。词,是你们之间的共鸣,初见时便产生了心灵投契。就像个孩子一样,对待友谊你永远都是那么真挚。

没有门第,无关身份,抛却人类社会的道貌岸然,真性真情地走在命运的丛林中。你与他一同填词作乐。你爱词,所以要尽力为词界树立一个标杆,让词不再是所谓的艳科道,而是要把它提升到一个不输于任何风格甚至超越更多风格的高度。

两个志同道合的陌生男人,没有功利的童心合作的伟大事业。尽管最后这段友谊分散两地。

容若是成功的。世人都说是词成就了纳兰容若,但我始终认为,纳兰容若,是你的“真”成就了词,创造了词坛的奇迹。于爱情,你“虽九死其犹未悔”;于友情,你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

”可你到底还是匆匆离去了,短暂而耀眼,留下清新不拘的纳兰词永远驻扎在世人心中。好吧,至少你的生活比诗歌更有诗意。

天空随著不羁的光落下,现实照亮了整个天空。

而纳兰啊,我却再也不想走出你的世界。

评语:纳兰容若,清初词坛的传奇。本文作者抓住纳兰容若“真”的特点,从爱情和友情两方面评写,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主旨鲜明。

叙述、讨论、抒情三者自然融为一体,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情感鲜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造句能力。希望作者能怀着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畅游到更广阔的文学之海,去体味,去感悟,去抒写p>

纳兰词读后感 篇5

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词题材虽然比较狭隘,但只反映了他个人的感受和经历,但读起来很感人。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都歌颂过它,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更是风格独立,正如一首写初遇时的小词《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罩纹灯影。

这首词把男女暮然相遇,一见钟情的情景,通过暮春时节石阶上的片片落花,喻示了爱情只不过是一场虚梦。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词人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渴望能和真心相爱的人双宿双飞,但是很无奈,在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词人只好在内心感叹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想望不想亲,天为谁春?浆成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其中下阙引用的典故有裴航蓝桥遇云英,常娥偷药奔月宫,由此可以理解为心灵相通,两情相知虽易,若要有情人相聚,在当时是很难的。于是在的三个典故中,纳兰性德想到要能象牛郎和织女一样在天上相见,得遂所愿,甘心舍弃功名利禄,清贫相守。在我们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何况是位当时的**子弟和“***”成员,他这种对爱情的真挚态度,又怎能不令感动?

人生的四季本来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但纳兰辛德在短短的三十一年里,却表现出了太多的灰暗情绪:

谁读西风独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的李希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东西拥有时并不在意,好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习惯了它的气味,淡漠了它的存在,不珍惜它带给你的每一缕温馨,只有当你失去了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重要和美好。人们常常重复汪洋修补的许多事情,感叹自己曾经有过的许多遗憾。

岁月如风,生命之树常青。王国维对他的评价是“直追后主(李煜)”纳兰性德把内心的生活真切地展现出来,使人能通过琦丽的衣装,感受词人“自然之情,赤子之心”,通过他细腻的笔触,感觉词人“柔情一缕,感人回肠”。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