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18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通用十篇)。

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有了知识和感悟的双重收获。 通过写作读书笔记,提高对阅读内容的把握,该怎样做才能将自己的读后感写的更好呢?想要了解“走进新课程读后感”中学范文网小编已经为你整理好了,请您耐心读完并参考本文!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1

通过学_《走进新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_、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关于转变学_方式的理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被动的学_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__惯。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_,又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_和创造性学_,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_的愿望和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_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_惯。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合作学_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_惯。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组织学生合作学_,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自主合作学_,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在最初组织合作学_的时候布置任务后,立刻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各组之间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气氛高涨。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_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_效果并不理想,学_效率也不高。甚至有学生会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认真的总结反思,觉得要想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主动的合作探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简单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提高合作学_的效率呢?为此我再一次仔细的研读《走进新课程》,这使我懂得合作学_与传统教学相比,并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保证合作学_取得成功。

若要构建有效的合作学_,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分组。一是人数要合理,一般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课堂上合作时,只要前面两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讨论。二是尽量使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组员,这样便于取长补短。另外,层次不同分工也不同,这样可以使每一个组员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次,必须营造和谐的学_氛围。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_中,成为学生学_的伙伴。让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沟通和表达。达到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第三,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优等生的成功感,使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_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_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当然,教师在组织合作学_中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_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总之,合作学_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_;合作学_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_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_中健康成长。新课改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下我想我们教师会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2

新教材是新课程的出版物,这本教材的编写主旨是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目标,学习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习新教材的编写,了解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新教材对于新教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基本原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结构、编排、课堂教学方式上的一些特点,新教材的编写主要以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的生长和能力培养为切入口。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把学生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背景中,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以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自觉的学习和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上“主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能力。在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应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参与者,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教材的编写突出创设情境,这一点是很值得我学习的。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活跃的气氛,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能轻松的自由地学习和生活,给人以自由驰骋的活动空间。在教学中,我选择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审美的需要,创造的欲望。

教学中,首先创设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用心思考,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愉快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数据库知识的同时,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查找、收集、运用资料,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去实践,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设计了“找一找”一节数据库知识的课,通过学生们在一个个生动有趣、情景性强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这样学习知识枯燥无味,理解问题难度降低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第二个环节就是在学生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数据库的创新教学。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自身去获取信息,让学生通过查找与资料、与同伴之间的联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取有关资料、解决问题。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设计了“找一找”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数据库知识丰富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呈现函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心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生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3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值此暑假,暂时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学生,就趁此空暇时仔细地看了这本《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发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数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工具,有人称“数学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集。”著名槑学家王梓坤说“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的推进和提高,对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全面比狟的。

”既然数学教育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科学精神是人类世界的两大基本价值观,代表着人类发展的两极。两者是平衡发展,却一不可的。

“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必要的。

然而,当我们走进数学教学时,发现还有很多非人文现象存在:把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使得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在这种机械生活的教育模式中丧失殆尽;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且以“灌输”的方式阻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与激情在逐步退化、停滞;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使得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有了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为此,新课程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和、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

一、 明确人文性教育目标。

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德行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仅靠传统的专业教育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这种人文性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

三、 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把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把学生从传统的“我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在“你----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而不应把学生看成任你支配的“小羔羊”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意见,而不应是不耐烦地训斥:“想好了再说,坐下。”对学生的一些独到做法、想法,而假似商量的的口吻,而不应是命令的语气。

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而非全揭统一地用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作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老师零距离亲密接触,才能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延伸自己的纯真。

2、多元的学习活动。

⑴多元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鉴于此,我们应当摒弃“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快乐的队日活动”这一内容时,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并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在搭帐篷?”“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洗菜?”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班里的一些队日活动,说一说这些活动,并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很熟悉也乐于接受,而且对解决问题很感兴趣,富有挑战性,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地学习与研究。

⑵多元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精讲多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将被人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探索性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去收集数据。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小组里铅笔、橡皮、直尺的数量,到课程表中去收集一些学科的周课时数,到同学家里收集家用电器的数量,在班级里收集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数据等,让学生边调查、边收集、边分类、边计数,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时候不仅培养了概括、归纳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元的解题策略被挖掘出来了。

3、 完善的人格个性。

尊重人性、保护人权和人格价值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与人合作的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完善健康的人格个性。”

现在孩子们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爱戴。由于缺乏沟通,一些学生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一些学生由于自尊心强、天分高而不屑与其他学生合作;因为成绩不好,一些学生有太多自卑等等。健全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完善学生完美的人格已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四、 追求人文性教学评价。

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评价目标狭窄,只以学科知识、技能为主,忽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评价内容片面,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评价方式单一,以“一张纸、一支笔、几道题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完全扼杀学生的个性与发展,没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没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过程评价”为重点,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鼓励性语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评价,既是新课程标准的独创性,也是对学生学习评价认识的一次飞跃。

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地思考,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又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面临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4

我有幸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受益匪浅,我更新了教育理念,领会新课改精神,对我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能真正得到落实,体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时代发展需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现在,我们要改变过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把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全能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改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移植的过程。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独立知识的知晓者。

3、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

传统的学习,学生都是被动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在做法上大多习惯于“我说你听”的理论指导,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不参与教育科研,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

五.新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做一个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我们的教师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和教师。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暑假中,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

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更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1、 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他怎么会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呢?

因此,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改变学习方式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习有两种方式:接受和发现。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然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视发现和**。

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了人们的思维和智力,破坏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然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5

注意学生的需要,学习才能真正有效率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每当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我总是多次翻阅《走进新课程》一书,它给我们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使我们逐步认识了教育的真谛。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我们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自主的学习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知识,交流获得知识的体验。

教学目标中,不拘限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融入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等得到了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陶冶,个性得到了发挥。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模糊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过大?等等,于是,我又翻开了《走进新课程》这本书,细细的阅读第四章中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学习方式 ”三部分内容。结合我们的理解和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经验:

1、 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维,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所以必须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示自我。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所以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伙伴”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利,赞赏每一个“伙伴”的独特性、兴趣、爱好、特长,赞赏每一个“伙伴”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个“伙伴”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伙伴”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教师应具备“儿童特性”――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尽可能做到跟学生相似,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做孩子们的“同学”,“教”融入到伙伴的“学”中,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才能有效地实现师生生命的互动,师生才能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生命交响曲,我们的新课程也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舞台。

尤其对那些后进的学生,课堂上可以有意对他们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使他们消除心理压力,愿意说话,以便教师理解他们的困惑。

2、 转变教师提问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

它是改变教师提问方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沟通师生情感,提高教学质量。书中说 “不管学生的成长目标多么高远,都必须起步于现实,并依托于学习的潜力与成长理论结合起来.

”教师在预设时更要“目中有人”,才能“有效”,学生才能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才越强,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在设计提问时,我总是反复斟酌,也得到了一点启示:(1)提问,关注兴趣点,引导读书、思考。

提问点指的是“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老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原动力。老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积极读文思考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摇花乐”一段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问的“请同学们读第3节,这节中藏着作者的一种心情?

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一个“藏”,拉近了师生,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激起了学生读文、思考的兴趣;再如让学生体会我想摇桂花的迫切时,一般的老师会这样问“哪儿能看出我想摇桂花?”这位老师这样说“我用迫不及待来形容想摇的心情,人家作者只用了一个字就把想摇的心情再现了出来,你知道吗?

”学生读文,很快找到了“缠”字。这样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中,成为“好知者”,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2) 提问,联系生活,设定情境,激发思考。

知识源于生活,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源于生活的课堂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这样思维能更快调动起来,进入参与的状态。记得在教学《三顾茅庐》刘备“恭恭敬敬”的细节时,我先是问学生“是什么意思?

然后让学生来表演一下,这时他们兴趣盎然,一手放在胸前,身体躬下,表情严肃,在轻松的表演中学生了解了“恭恭敬敬”的意思,激活了学生的体验。此时,我又进一步启发:你在哪儿见过谁对谁这样“恭恭敬敬”过?

群情激昂,议论纷纷。有的说“晚辈对长辈”“佣人对主人”等,在诸葛亮和刘备的身份对比中,学生体会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通过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最后,我抓住了课文的空白,问:刘备等了多长时间(一个小时,另一个小时)?如果你是刘备,在漫长的候诊中心你会怎么想?

在角色体验中,学生了解角色的内心。再通过补充原著中的诸葛亮刚开始没答应,后来刘备就下跪,而且“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的场面,很多孩子惊讶不已,刘备“诚心诚意”的形象也树立在了同学们心中。

关注学生的设计,最终创造教学高潮、亮点。(3)提问,巧搭台阶,逐层深入,突破难点。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思考,注意上、中、下三个学生的思考。

比如难度较大的题,可让优秀生回答,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用他们的思维去启迪其他学生 ;容易的问题,让学生用较差的基础回答,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

3、 转变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为了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我认为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情感真挚。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许多老师认识了“学生是夸出来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些教育观点,于是一味地夸奖学生。当然,赏识表扬能够激励学生成功,然而,如果我们的课堂被这种表面的表扬充斥着,反而会造成表扬虚假的现象。

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一律“嘿!嘿!你真棒!

”机械地做着动作,评价简单化、形式化,这种程式化的表扬,缺乏感情因素、激励因素、评价因素,因而意义不大,甚至起反作用。这种廉价的、垂手可得的表扬反而让学生失去兴趣,偏离课堂,导致他们养成随意应对,浅尝渐止的不良习惯,对学生成长不利。

教师应从心灵深处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睛,用动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用一次温柔的抚摸,展现“一个温柔投入的我”。这样的评价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才会唤醒学生真情投入。一位教师教学生读“奶奶”这个生词,同学们都读得很标准。

轮到一位学生读了——平常,这位同学总好把拼音读错——她站起来,怯生生地读到:“lailai。”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

这时,老师轻轻走到她身边,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她,微笑着说:“王树玮,这个词读‘nainai’,你再跟我读一遍,好吗?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王树玮抬起头,又读了一遍,但还是读错了。老师摸了摸孩子的头,让孩子观察嘴巴的发音,让她模仿一遍再念一遍,但她仍然不能正确发音,立即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拿着餐巾擦干眼泪,安慰她

“读不好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信心,如果小鹰试飞时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它长大还能展翅高飞吗?”在这位老师的真情鼓励和耐心纠正下,她终于读准了。教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她露出骄傲而自信的笑容……这位教师有着对孩子真挚的爱心,并将爱心投向学生,当学生屡次读错时,老师没有放弃,更没有批评或冷嘲热讽,而是耐心的鼓励引导,真挚的评价让学生收获了自信和成功。

真挚的情感是教学的主要特征。

2、语言激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要,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动力。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美,给评价穿上“形象的外衣”,摆脱枯燥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及时送上“真了不起!”“瞧!你说得多精彩!

”“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长大肯定能当播音员!”如此亲切、热情洋溢的语言,学生怎能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

例如,教学《槐香五月》时,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槐花香味的句子:“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想都浸在香海中了!”一名学生读得不够有感情,老师微笑着说:

“你的朗读让我闻到了槐花的清香!”此时,学生争相举手朗读。一位同学读书更深情,进步很大。

老师兴奋地夸奖道:“我已经闻到了槐花的醇香了!”这时,学生群情激昂,投入练习,跃跃欲试。

一位同学朗读,感情充沛,将槐花之香演绎得有声有色。老师陶醉地夸奖说:“现在,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浓浓的槐香了!

”教室内掌声雷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槐花香味的浓淡变化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意在寻找优点,放大优点,评价富于艺术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蛊惑着学生不断进步,掀起了教学高潮。

面对学生不满意或答错的回答,教师绝不能愤世嫉俗,更要人文关怀,更要情感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应当亲切地说:

“别紧张,慢慢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有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虽然你说得不够正确,但我发现你已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了。

”评价时也可以对存在问题以委婉的语气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如,“你的朗读真好,声情并茂。如果语速再稍快些,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评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暗示了学习方法,学生会增加学习动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方法多样。从评价形式上看,现实教学中的直接评价大多是口语评价,其评价形式单一。事实上,除了口头语言评价,身体语言评价也可以使用。

肢体语言评价既不会造成教学语言琐碎,又不会打断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当学生表现出色时,可以竖竖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孩子的后脑勺,或者与学生握手拥抱,满意地微笑,认可地点头等。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亦可以采用物质奖励作为评价。

用红五星、大红花、大苹果、贴贴纸、糖果等物质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往往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物质激励措施的使用不能过度使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当一个人对活动充满兴趣时,为他提供外部物质激励会降低他对活动本身的吸引力。这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因此,物质激励不是不能用的,而是要防止过度使用,要掌握使用的程度。

从评价的角度看,在实际教学中,评价侧重于对学习成果的诊断性评价,评价角度单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所以,课堂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习成果,更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性区、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小芳听得最认真,大家要向他学习!

”“今天,女同学表现得比较好!”(评价学习兴趣)“老师被你们感动了!你知道你读不好,你就全力以赴读完课文。如果你有这种顽强的精神,你就会成功!

”(评价心理素质)“你的看法真独特!”“你分析得真有道理!”(评价学习过程)“好哇!

这种方法真好,你真会动脑筋!”(评价学习方法)多角度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品尝成功,引发极大地参与热情。

从评价时机上看,现实教学中多是及**价,对学生的回答轻率地给予“对”或“错”的评价。这样做不能很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不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容易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丧失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机。在教学中,要把“和”价与“延伸”价结合起来。

延**价是在学生交流讨论时,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基于学生充分的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促进每个学生的新发展。可以这样评价,如:

“有不同想法吗?”“你说得不错,谁能超过他?”等,鼓励学生主动**并发展个人见解。

教学《一路花香》时,我提出的问题不是“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而是给学生一个颇具发散性的问题:“课文中的三个形象,破水罐、挑水工、好水罐,你喜欢谁?

”不少学生都说到喜欢破水罐或挑水工:破水罐浇出一路花香,挑水工知人善用。我启发道:

“还有不同意见吗?”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这个延**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喜欢好水罐,因为它总是将水满满的运到目的地,漂亮地完成任务……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着个性化的见解,最终深刻地领悟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延**价,不是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与思考,寓引导点拨与评价中,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这样的评价过程才丰满,才有一定的意义和分量。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6

我仔细拜读了《走进新课程》一书,打开书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带来了清新的扑面之风,令人振奋,领我进入了新课程教育的新领域。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做为一线教师,我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及学校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网络的培训,现结合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及阅读《走进新课程》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认识新课程的“新”。

《走进新课程》使我认识到:新课程加强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经验;体现和各个学科的整合,倡导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

二、

指导我开展合理的课堂实践活动。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走进新课程》改变了我以前落后的美术教学方法,指导我合理的开展美术教学,使我了解到每一个学段学生的具体特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多让学生体验美术教学的乐趣,积极引导学生敢说,敢想,敢画,敢为的这种探索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

提醒我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综合全面的教师。

我们知道知识都是相通的,新课程的教学理论讲究各学科的知识要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的教师,做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努力适应这一变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用新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趋于完善。

总之新课程需要我们边摸索边学习,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都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结合新课程的学习,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流,张扬学生的个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探索,尽量让学生表达,尽情的让学生想象,尽可能的让学生敢于进行绘画表现,以美术教学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享受到绘画带来的快乐。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7

仔细听了王先生的建议后,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思考,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本书详细的阐述了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和案例,为教师实施新课程释疑解惑。这本书中的文章和案例很有说服力。他们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对我有很大的借鉴和借鉴价值。下面就结合我半年来的教学实践,把自己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记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书中陈孟伟老师针对“如何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做法,其中不乏围绕权衡听课和记笔记哪个更重要,并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够关注这个问题。我不认为做笔记和听课是矛盾的。记笔记并不意味着一个接一个地记下老师说的话,而是记下你自己。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不同学生对一个重要知识点的价值观不同。所以老师说,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好自己的笔记。同时,学生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学过的东西有时会忘记又无从找起,所以我在讲到重要的知识点的时候,会时不时做一下记笔记的提醒,,并强调一定要足够认真和重视。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信服我的说法,我把自己厚厚的几本语文和数学等笔记拿给学生传看,上面思路清晰且字迹整洁,学生们看了之后不免佩服和有所启发。我相信,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养成习惯,权衡利弊,发现记笔记的重要性。

2、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王尚志教授提供了他自己的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左试试,右试试就是没有结果,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说:

“这个题你能做出来”。总之,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对学习数学很有信心,他的成绩提高了很多。这让我想起我的学生,我们是提前发导学案,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把基础知识填好,并尝试着做较为简单的例题,每天早自习都会收上来,经老师批阅之后再发回学生手中。

在我刚刚接高一年级的时候,有个女生导学案完成的不错,不是因为所有题都做的不错,而是卷面整洁,书写认真,题旁有备注并用双色笔标记,这就是我心中的优秀学案,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并建议大家以她为榜样,她在众人的掌声中兴奋而羞怯。从那以后,我发现她的学习计划更加严肃和整洁,她的课堂也非常集中。我认为表扬给了她信心和勇气。因此,适当地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每一堂课,当你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那么一些不足和遗憾,而这些不足和遗憾,却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法宝。在学生的不断训练下,我们的技能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数学教师!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8

读过《走进新课程》之后感受很深,这个课堂教学不是一味的讲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参与,来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审美情趣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学生”这一角色的内涵;体会到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不只是把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创设“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真正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这次的培训中,有幸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和理念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知识水平的不足,今后我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同行学习,多向有经验老师请教,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通过学习,让我真正感觉到,我们教师自身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在教学上,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多听课,多去听同行们的经验,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充实自己。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9

通过学习《走进新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改变了学生们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自主合作学习,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在最初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布置任务后,立刻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各组之间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气氛高涨。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效率也不高。甚至有学生会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我认真的总结反思,觉得要想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主动的合作探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简单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为此我再一次仔细的研读《走进新课程》,这使我懂得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并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一是人数要合理,一般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课堂上合作时,只要前面两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讨论。二是尽量使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组员,这样便于取长补短。另外,层次不同分工也不同,这样可以使每一个组员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次,必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沟通和表达。达到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第三,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

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优等生的成功感,使学生勇于探究,善于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当然,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新课改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下我想我们教师会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篇10

学***程走进新课程

——读《走进新课程》

陶裕民暑期中,我认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一书。这本书就像一股春风,把新课程的理念吹进我的心里。细细阅读《走进新课程》,它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思想使我震撼。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正在转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成为学生学***领者、学生学***作伙伴。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倾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生动教学氛围。在对新课程理念击节叫好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转变教育观念的迫切。

现在,一些小学年级的学生已经使用了新的课程材料。那么,在拿到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必须在心里问自己一声:我准备好了吗?

我应该怎样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作为教师,尤其是像我有着几十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原来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确实难上加难;但是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必定会被改革的浪潮所淹没。

与其消极等待,不如变“被动为主动”,拿出“壮士断臂”的气概来,努力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以前,在我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可谓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教学方法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最大的变化是知识呈现多样化和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思维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不开放。

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正如蒋鸣和教授在我校报告中提出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道新的课题。这对我今后教学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还要“充电”。

过去,教学中的知识点会在教科书中有所体现。教师只需把这些知识点讲得深入透彻。现在,新课程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降低了教材的难度,但似乎要求较低,知识面较广,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仍旧像以前那样依靠教本、依靠教参,那将寸步难行。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继续学习,使我们的知识储备能够适应这一变化,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新一轮教师课程改革。我长期教语文,自然对语文教学比较关注。

现在语文新教材厚了很多,阅读量翻了好几番,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那么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