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30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作品这本书的情节吸引了很多读者。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这是中学范文网的编辑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一篇名为“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的文章,感谢您选择本网页希望您能将其收藏起来!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1

徐丽君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在书中,我们认为除了身体上的准备,还有心理上的准备,为孩子的入学做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之前的观点中,似乎只有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建立所谓的观系。事实上,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时期最重要和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基础。

孩子们的关系最初取决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是其构成要素的总和,而且是一个以自身资格存在的动态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教养环境的质量是最决定性和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发生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而人际关系主要发生在家庭环境中。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起,孩子就预先适应与他人建立关系。依恋发生在婴儿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从自反行为模式发展出一个高度选择性、计划性和灵活性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龄人的关系也很重要,但与父母的关系不重要。

与其他孩子的交流有助于学习许多社交技能,有助于形成孩子的社会认同感,同伴合作也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被排除在外的儿童特别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心理问题。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被认为有助于社会适应。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新生儿是通过情绪来满足生理需要的。对孩子来说,学习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将会给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能力的发展是将照顾者的外部控制转移到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应该持续整个儿童时期,包括学习调节自我情绪和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 》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全书目录分为:

1、认识儿童

2、儿童的本质

3、人生之初

4、建立关系

5、情绪发展

6。儿童科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7号。儿童是学徒:维戈夫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8、作为信息加工者的儿童

9、运用语言

10、走向成年

我一直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通常引起儿童发展各异的因素其实都和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有很密切的关系,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明显有潜力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年龄段才有独特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们去认识、尊重和关注。

不过,该书并没有为儿童教育提供具体建议,只能作为儿童专业背景书阅读。对我的主要启发是:

1、儿童心理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先天论、刻板理论都不足取。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刻板印象,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

2、安全保障、必要时提供帮助、在具体事例中提供经验、以身作则,除此之外相信孩子的自我发展能力。

3、孩子的心是永远操不完的,家长有两种态度要不得:一种是事事操心、处处焦虑,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常常患得患失,觉得自己牺牲和付出那么多,外界包括孩子都不理解、不合作,满腹委屈不平抱怨;一种是总是自私地抽离,觉得养育教育孩子更多是对方或爷爷奶奶辈的事情,自己不管不顾或者只是无奈地做一些最基本的抚养工作。

4、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的孩子是你的天使,无论他/她的到来多么意外。他/她的性别、气质、身高和外貌都是如此偶然。

他/她是你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你只能用你最大的智慧和努力陪伴她们成长,同时祝福她们和你自己。

5个。能否让孩子健康成长的试金石是:孩子懂事后对你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在他/她的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加以审视。他/她是否真的爱你,爱你,感激你,谢谢你,很高兴拥有你。

6。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赋,但在你的帮助和努力下,他们可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养育儿童的不同方式、

举个例子:

来看一些例子来证明每个社会都有着各自“正确”的抚养儿童的方式。

这是关于一个西方母亲,她的孩子坐在她的膝盖上,你可以看到两个人是多么接近对方。母亲努力通过拥抱、微笑、握手、唱歌和交谈来发展情感交流,并确保她是婴儿注意力的焦点。现在让我们看看卡鲁里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

卡鲁里人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带雨林的一个小社会里,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非常不同。宝宝不被视为一对一的沟通伙伴,双方也不会长时间对视。相反,抱着孩子的母亲会让孩子面朝下,这样孩子就可以看到他所在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也可以被其他人看到。另外母亲很少直接和她们的孩子谈话,多数时候是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与婴儿说话,而母亲则大声地“代替”婴儿回答。

这样从开始婴儿就处在多方交流的过程中。这样养育婴儿的原因可以从卡鲁里人的日常生活安排中看出:社区由60~90人组成,所有人一起住在没有任何墙间隔的大房间里,我们所熟知的母亲一婴儿的共同体和家庭在这里没有了它的意义,从很小开始人们就意识到社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因而也就有了母亲抱着孩子面朝外而不是朝向自己,也就没有了太多的一对一的交流。

任何其他的方式都会被看做是“不正常”,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在肯尼亚的盖斯人当中,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或降低婴儿在

在一对一的交流中,他们太兴奋了,也就是说,他们应该让宝宝安静,而不是兴奋。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也很少见,即使有交流,也会是慢节奏、无感情的。母亲对婴儿的注视和发出的响声经常地不理睬。

在这里,重要的在于怀抱婴儿这样身体的接触,甚至在婴儿睡着了的时候也如此。对啼哭的婴儿,母亲会拥抱摇动或喂奶给孩子,但这些仍然是为了避免孩子兴奋。同样的道理,盖斯人的母亲们的行为也是遵循着他们的文化规则:

在婴儿还很小的时候她们就需要回到田间劳作,这时婴儿将由大一点的孩子照看,这也就要求婴儿要保持足够安静以至于大孩子们有能力照顾他们。母亲们对待她们的孩子的方式体现了特定文化环境的要求。

关于皮亚杰理论与幼儿科学教育

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其基本理论要点:

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

(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它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和心理的发展

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4)心理、意识虽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一种反映,但它不是毫无作用的副现象。它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这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

其次,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

3 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2)心理的个体发展。所谓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2

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接触这本书还是2011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2010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儿童心理学写了8大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比如儿童知觉动作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等。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是所有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书中一共写了64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写作方式都相似,先写实验介绍,再写实验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例如整个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介绍的内容都是地婴幼儿的看,听,动作等现象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内容感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是太大。自己读了最有感觉或者说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是第8部分内容:儿童道德发展。道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层次内容,第8部分的实验对象多为学龄儿童,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等。与自己的工作还是联系比较紧密的,自己也能从书中得到一些育人的方法。

教育学生从善应该是德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必做的事之一。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善,每一个老师也都绞尽脑汁,“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老师们都用上了。这些方法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有的开始有效,用多了就无效……《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这样一种教育学生积极从善的好方法——角色扮演。这一方法经过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了的。具体说来,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儿童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它能向儿童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或社会互动,再现儿童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社会难题。它使儿童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卷入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又成了他们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借助这些以验,学生可以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怎么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光凭一张嘴,而应该放手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广阔的弹性空间释放给他们,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智慧,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能上升一个台阶。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3

一、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任何一种言行,你再无法理解,他的背后必定存在某种原因。隔壁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到中午明明就故意发出各种怪声,在老师多次的说教下他还是屡犯不改,我总觉得他的这种故意捣蛋行为和他的家庭有关。经过多次和他接触后,我问他为什么午睡的时候总是发出怪声呢?他说:“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呢?”他哭丧着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也不喜欢我。”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母爱,幼儿阶段的安全依恋没有得到满足,试图通过发出怪声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并引起他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投入必须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通过此案例可知,在教育岗位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水平的基础上。但是,在我从业的过程中,正真能把儿童心理学运用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教师还是有所欠缺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诸如:破坏性行为、注意力分散、遗尿等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本源来自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脱离幼儿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施教,只有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上的教育才是正真适宜儿童的教育。读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我更加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二、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7岁以上)。通过以上的四个阶段,儿童从最初的反射性探索行为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具体的的、符合逻辑思维的成人。儿童只有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学习。儿童应当顺着这四个阶段的顺序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思考,主要特征就是象征性游戏,如娃娃家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能通过一些代替物进行思考,如把洋娃娃当做是自己的小宝宝,把放了泥土的水当做是咖啡、把绳子当成是自己的尾巴等等,幼儿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语言能力、社会性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受来学习的,如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但是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归类。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在这一阶段的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泛灵论,物质不守恒,把不在眼前的说成是看到的,把不存在的说成的是经历过的。比如:今天老师打我了、我们学校里的大楼要倒下来了、我家里有一艘很大的飞船、小红花伤心地哭了等,现实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的教学楼在加固、游戏的时候用积木搭了一架飞机、早上老师给小红花浇了水......

三、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施教1、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开展教育

成熟主要是指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的,幼儿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还要看幼儿的成熟度,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同样也证明了成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成熟的重要性。在大班上半学期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数字5、6,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5个或者是6个苹果,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小手指指着苹果正确数完,但是当我最后问孩子你数到有几个苹果的时候,他们像猜谜语般地回答我有8个、4个、9个等等。这个现象在大班上学期的幼儿中普遍存在着,这些孩子他们只是会机械地数数,还没有达到理解数的含义的水平阶段。此外,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很多的幼小衔接的补习班,教授幼儿拼音、汉字,甚至有些教英文的,这些现象严重超出幼儿的成熟水平,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

2、取材于幼儿的经验

皮亚杰提出,经验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的,随着新的经验不断地获得,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完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的课程应当以幼儿从环境中自己探索得来的经验为主,只有取之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才是幼儿感兴趣的、真正适宜幼儿的。此外,《纲要》和《指南》中也提出了教学内容一定要贴切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经验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源自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他们能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让你出乎意料的事情来,如:秋天里的树叶、可爱的小蚂蚁、种子发芽啦等等。相反的,当我给他们讲邮票的来历、古代的通信方式等,孩子们根本就不喜欢听。

3、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

幼儿不仅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经验,也需要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文化、语言、数学等加速着幼儿的认知发展。正确的、适宜的社会经验加速幼儿的发展,不正确的、不适宜的社会经验会阻碍幼儿的认知发展。班上有一个叫小夕的幼儿,她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活动中我向她提问的时候,她总是支支吾吾地不敢说什么,非常紧张。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她体质比较弱的原因,她妈妈从小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去。后来通过和她妈妈的沟通,让她了解了孩子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本能,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在熟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明白幼儿需要的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4

我上台已经快三年了。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仍有许多困惑。我认为孩子们现在太累了,他们的成绩仍然是教育的最高指挥棒。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呢?《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给了我很多启示:

除了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塑造孩子之外,我们还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深刻挖掘每个灵魂的闪光点,给孩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让我们的良知敞开,让孩子的笑脸更加灿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微笑,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记得一次学校会议,我表扬了一个小女孩。她学习不太好,但工作很努力。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她在寒假做了几次读书笔记。我无意中发现了,就随意表扬了一下。但后来,女孩的汉语成绩明显提高,英语老师也反映了英语的进步。

我没想到老师的表扬有这么大的动力。

最近,班上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的成绩不好,但他有艺术天赋。这次我在墙报上请他做我的助手。他表现得很好。当我看他埋头制作时脸上是那么地自信,我很高兴,当听到其他同学流露出对他的赞叹和羡慕时,我更觉欣慰,因为此时他和同学们没有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更庆幸我保持了这个孩子的自信。

最后,我想说:欣赏你的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信心,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随着时间而发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5

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

接触这本书还是2011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2010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部儿童心理学共写了8大内容,涉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多个方面,如儿童感性行维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感的发展、儿童道德的发展等。这本书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所有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书中一共写了64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

每个实验都有相似的写作方式。先写实验简介,再写实验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例如整个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介绍的内容都是地婴幼儿的看,听,动作等现象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没有很大帮助。

自己读了最有感觉或者说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是第8部分内容:儿童道德发展。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应该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层次内容。第八部分的主体主要是学龄儿童。介绍的知识如下: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矫正、角色扮演促进帮助行为、严格教育会制造谎言等。这与我的工作密切相关,我也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教育方法。

从善中教育学生,应该是德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每个教育者必须做的事情之一。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善,每一个老师也都绞尽脑汁,“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老师们都用上了。这些方法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有的开始有效,用多了就无效……《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这样一种教育学生积极从善的好方法——角色扮演。

这一方法经过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了的。具体来说,角色扮演是一种教育方法,引导儿童承担他人的教色。它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往,为儿童提供各种基于经验的学习,再现儿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人际或社会问题。

它使儿童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卷入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又成了他们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学生可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怎么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光凭一张嘴,而应该放手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广阔的弹性空间释放给他们,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智慧,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能上升一个台阶。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二)

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教学。因为,教什么的问题在课程大纲和教材中都有表述。为什么教书是这个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和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教的问题,才是专业化、专业化的根源。从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其中,如何抓住教育机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防止儿童错失教育机会的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它可以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引导和影响现实。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这是责任所在。

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想刻意创造而不留痕迹,然后引导学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教育机会的出现似乎是偶然和必然的。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适应和接受对方的终极状态或周期状态。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是创造机会的最佳策略,但不是纠正的最佳策略。因为它是以人为本的,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过渡阶段,否则很容易出现逆反现象。

当然,还有另一个问题:如何抓住教书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二是同伴帮助,三是教师的引导,在活动中达到教育目的。

尽管《儿童心理学》一书谈得更多的是儿童的教育,其实有许多观点和策略也适合青少年。前半部分好像主要针对德育方面,其实教学方面也同样存在契机问题。在每节课和每周的教学安排中,都有教育机会需要解决。

在听课时,常有这里的异议。他或她怎么不这样说呢?要是那句话能够这样说多好,那样教学情境肯定就又是一番模样,效果会大不一样的。

( 京icp备***号-1)如此之类,遗憾多多。排除其中个人风格的原因,其实这里有许多遗憾,都是身在其中的授课人没有抓住教育良机的遗憾。

那么,如何应对才能避免或减少遗憾呢?教师加强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做有心人,在相互学***断积累教育智慧,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学会创造良好的机会,抓住机会进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直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别让孩子错过受教育的良机,是责任,是使命。我们要努力提高相关专业技能,不辞使命,加强自主实践研究十分重要,这是可以自己独立去做的一件事情,得来也比较实在。加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三)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戏区别开来,在学***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6

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想教师重在思考怎么教的问题。因为,教什么的问题有课程纲要和教材的明示,为什么教的问题那是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怎么教的问题,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所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其中,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让孩子错过教育良机,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者能够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指导和影响实际。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这是责任所在。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意无痕地创造,然后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所以,教育契机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这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顺应并接纳对方的终极的或阶段性的状态。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最好作为创造契机的策略,而不好作为矫正的办法。因为,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上的舒缓的过渡阶段,是以人为本,否则容易出现逆反的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抓住契机施教。最好的办法和途径是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其次是同伴互助,再次是师长引导,在活动中实现教育目标。

尽管《儿童心理学》一书谈得更多的是儿童的教育,其实有许多观点和策略也适合青少年。本文前半部分好像主要针对德育方面,其实教学方面也同样存在契机问题。在每节课、每周教学安排中都有教育契机问题要解决。在听课时,常有这里的异议。他或她怎么不这样说呢?要是那句话能够这样说多好,那样教学情境肯定就又是一番模样,效果会大不一样的。如此之类,遗憾多多。排除其中个人风格的原因,其实这里有许多遗憾,都是身在其中的授课人没有抓住教育良机的遗憾。

那么,如何处理才能够避免或者少些遗憾呢?教师加强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做有心人,在相互学习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学会创造良机,抓准契机施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一直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别让孩子错过受教育的良机,是责任,是使命。我们要努力提高相关专业技能,不辞使命,加强自主实践研究十分重要,这是可以自己独立去做的一件事情,得来也比较实在。加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7

一、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任何一个孩子,任何一种他的言行,你都无法再理解,他背后一定有某种原因。隔壁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每天中午都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在老师的多次说教下,他仍然犯错误。我总觉得他故意的恶作剧和他的家庭有关。和他联系了很多次后,我问他为什么小睡时总是发出奇怪的声音?

他说:“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呢?

”他哭丧着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也不喜欢我。”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母爱,幼儿阶段的安全依恋没有得到满足,试图通过发出怪声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并引起他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投入必须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由此可见,在教育岗位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对儿童行为和教学活动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水平为依据。然而,在我的就业过程中,真正能将儿童心理学应用到儿童学习中的教师还很缺乏。孩子在生活、学***在的一些现象诸如:

破坏性行为、注意力分散、遗尿等现象,不能简单地从表面上分析儿童存在哪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来自儿童的心理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没幼儿童发展的规律就教他们。只有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才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读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我更加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二、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7岁以上)。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幼儿逐渐从最初的反思性探索行为成长为具体的、逻辑的**思维。只有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在后一阶段开始学习。儿童应当顺着这四个阶段的顺序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用符号进行思维,主要特点是符号游戏,如玩偶屋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能通过一些代替物进行思考,如把洋娃娃当做是自己的小宝宝,把放了泥土的水当做是咖啡、把绳子当成是自己的尾巴等等,幼儿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受来学习,如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重量、颜色等,但不能抽象地加以概括和分类。皮亚杰的研究认为,现阶段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思维的万物有灵论,物质的不守恒,说不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看到的,说不存在的是我们经历过的。比如:

今天老师打我了、我们学校里的大楼要倒下来了、我家里有一艘很大的飞船、小红花伤心地哭了等,现实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的教学楼在加固、游戏的时候用积木搭了一架飞机、早上老师给小红花浇了水......

三、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施教1、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开展教育

成熟主要是指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以儿童的成熟为基础的。孩子能否完成某项任务取决于孩子的成熟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儿的双阶梯实验也证明了成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成熟的重要性。

在大班上半学期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数字5、6,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5个或者是6个苹果,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小手指指着苹果正确数完,但是当我最后问孩子你数到有几个苹果的时候,他们像猜谜语般地回答我有8个、4个、9个等等。这种现象在上学期大班的孩子中很普遍。这些孩子只能机械地数数,还没有达到理解数字意义的程度。

此外,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很多的幼小衔接的补习班,教授幼儿拼音、汉字,甚至有些教英文的,这些现象严重超出幼儿的成熟水平,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8

最近,有幸拜读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学会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而更了解他们。今天,我想谈谈读完书中第二章节“儿童心理学及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后的一些感受。

这一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皮亚杰对于认知的两个方面:图像与操作。心智自然生长,经历了“感觉+运动”主导的初级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是转化体系的逐步形成,我们把认知的这一方面称作“操作”。有认知工具专门处理状态,或者说把运动和转化描述成一个个前后相随的状态,我们称其为“图像”,比如说感知、模仿,所谓内化的模仿,就是由心理图像构成的。

书中举的例子都很有意思,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比如说在讲儿童的心理图像发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前运算阶段,图像还是静态的和可复制的,这是由于儿童还没有预测运动或变化结果的能力。比如说,4—6岁的儿童会通过拉伸一根弯曲的铁丝来感受一段弧线变直的过程,两种状态的突变在他们脑海中的映像,只是在一根曲绳旁边在摆一根直绳子,他们无法想象曲直之间的变化状态。只有在具体操作的影响下,图像才变得更加灵动且具有预见性,这个能力要在儿童7-8岁或更大时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心理图像的发展并不遵循自主原则,他需要外来因素的干预,干预的性质是操作。

在形象记忆和一般记忆之上,我们可以证明记忆结构化和记忆存储对操作、对动作的图式化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较下列三组儿童对一套积木组合的记忆。A组:儿童只是观察搭好的积木;B组:儿童自己重搭;C组:儿童观察成人搭建。我们可以发现:B组的记忆效果有明显的优势。由成人演示的C组并不比直接观察的A组效果更好,这再次说明了如果我们只在儿童面前演示,而不让他们自由操作,就失去动作本身所含有的信息价值和培训价值。

这章给我的启示是: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头脑里建立表象,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看不做,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9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能上升一个台阶。

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教学。因为,教什么的问题在课程大纲和教材中都有表述。为什么教书是这个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和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教的问题,才是专业化、专业化的根源。从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其中,如何抓住教育机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防止儿童错失教育机会的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年4月版)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它可以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引导和影响现实。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这是责任所在。

如何创造教育机会?如果我们能在创造机会的同时实施教育,那一定是最好的政策。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想刻意创造而不留痕迹,然后引导学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教育机会的出现似乎是偶然和必然的。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适应和接受对方的终极状态或周期状态。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是创造机会的最佳策略,但不是纠正的最佳策略。因为它是以人为本的,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过渡阶段,否则很容易出现逆反现象。

当然,还有另一个问题:如何抓住教书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二是同伴帮助,三是教师的引导,在活动中达到教育目的。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儿童心理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篇11

我喜欢当小学教师的选择,但能胜任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与工作和孩子们磨合的阶段,我也发现自己的许多方面不适和工作,比如语言和写作。他们强迫我成长和学习。老实说,没有时间学习,但没有行动。我总觉得找不到时间。事实上,我知道这是个借口。

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历,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多么重要。工作过程中对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性一直很苦恼,便重点学习了《儿童注意与记忆的发展》这一部分。

在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掌握的。所以我首先了解了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发展良好,有意注意仍在逐步形成,而且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相对较短。具体来说就是:

1、 在教学的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在教学的影响下,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力逐渐发展,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吸引儿童注意力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注意稳定的时间长短和年龄有关,一般5——7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的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5分钟,12岁以后的人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30分钟。

掩卷沉思,小孩儿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其实早就发现,但是直到学习完《儿童心理学》这一节之后,才真正的恍然大悟。凡事贵在坚持,我相信学***样,每天提高一点点,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学习——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