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带灯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27

带灯读后感(热门十四篇)。

经过精心搜索中学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找到了一些关于“带灯读后感”的资料,我们为您提供最前沿的技术资讯敬请留意。我们在阅读书籍后经常会有许多想法和见解,读过了作者写的作品后,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感悟到了很多。 读后感是对书中内容进行理解和领悟的反映和归纳。

带灯读后感【篇1】

市法院陈浮

阅读的确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可以沉淀和思考的习惯,当下的人,有时总是有些浮躁的,但是静下心的阅读,总是能让时间变成时间的样子,而不是匆匆而过,留下的书里的感悟,可以一直伴随着成长、成熟。

说起分享阅读的感受,我不由的联想到了几年前,我刚上班时读的一本贾平凹的书——《带灯》。《带灯》讲述的是乡镇女干部“带灯”的基层经历,她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她叫“萤”,萤火虫的萤,她容貌艳丽、孤芳自赏却又带着那么一点不合时宜,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家长里短和纠缠麻烦。可能我当时年纪轻,刚刚工作不久,也没有真的去过书中的基层,也可能这本书描写的实在太过真实,尽是些乡里乡亲的琐碎事情,所以我看了好久才拖拖拉拉的看完。

贾平凹的语言质朴、平实,情节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当时不懂只觉得太过枯燥,但当我工作几年,对基层的工作有了了解、有了体会,真的回想起来不由的心生感慨,也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感悟。带灯有思想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村里、镇里当地的人和环境形成了强大反差。带灯的名字,是作品里最显性的隐喻,带灯的光,是萤光、是烛光,这点小光,是理想的光,是理想主义者精神中微弱的照亮,她这个灯是自己带的,而不是别人给的,可是这光可以点亮自己,却无力改变世界,只有聚在一起,才能温暖黑暗的寒夜。

带灯是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在一线工作、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每天处理着上访,还有村民之间的纠纷,有婆媳间的矛盾,也有农民在这个发展大潮下的不适应,她又想为民做主,解决问题,又要巧妙平衡各种关系,也要承担村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哪怕有失望、也无助、倍感压力,但始终有良知有责任感,在矛盾中完成着自己乡镇干部的职责,不忘初心。

这个角色是悲情的,是无力的,在与时代的抗争中,她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什么,可她是坚强的、极具韧性的,带灯的精神世界一直是丰满的,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并没有被农村的鸡零狗碎填满,她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或许这理想和信念总是被现实打磨,总是被现实的芜杂所感染,可是这信念不灭,这理想不消。**的结尾,莽山上出现了萤火虫阵,“看着这些萤火虫,一只一只并不那么光明,但成千的成万的十几万几十万的萤火虫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甚至令人震撼。像是无数的铁匠铺里打铁淬出火花,但没火花刺眼,似雾似雪,似撒铂金片,模模糊糊,又灿灿烂烂,如是身在银河里。

”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总有一天,理想和信念的光辉会照耀起来,会让人从字里行间心生光明。带灯这个人物,可以是我,可以是你,可以是每一个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常怀理想信念前进的人,这样的人成千上万,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信仰,也正是因为一直有这样的人在砥砺奋进,逐梦前行,把“义不容辞的责任”担起来,压下去,才有了这个盛世安稳。

今天的结尾就用这本书的扉页上的一句话,贾平凹说这句话一定要放在《带灯》本书里:或许或许,我突然想,我的命运就是佛桌边燃烧的红蜡,火焰向上、流泪向下。

内科门诊娄小萍

最近工作闲暇之余有幸拜读了贾平凹先生的《带灯》,心中感触万分。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基层乡镇**部门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状况,他们的苦与乐,喜与悲使我感同身受。**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正如文章所说,基层问题就像旧蜘蛛网,一举一动都是尘埃。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扫除旧蜘蛛网,法制文明在不断提高。

带灯作为文中的主人公,外表光鲜靓丽,内心又富于理想与信念,她担任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一职,主要负责处理乡村百姓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鸡毛蒜皮的琐事和不断的纠缠麻烦。其他的部门很容易就可以做出一番政绩,而综合整治部门的工作却是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索然无味,如同置身于夜间的漫漫长路,如此漫长却又不见一点星光,但是带灯带着对百姓的爱,真心希望能够为百姓解决问题的信念,深入乡村田间去详尽的了解情况,在这纷繁复杂的时代坚持自己的理想,受到百姓的爱戴。

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如带灯一样每天在各种琐碎繁杂的事情中忙到焦头烂额,病患多时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时常辛勤的劳动得不到患者的体谅和认可,反而受到他们的猜疑诟病。在时下医患关系略显紧张的状况下,我们深知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工作中我们提早半小时上班,做好开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详尽的告知患者的就医流程,危重患者及时的发现,绿色通道的就医,运送全程的陪护,替其缴费、取药-------,尽自己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减少患者就医不易的心理感受。遇到极少数不通情理,甚至否定我们工作的患者,努力的微笑、沉默的面对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文中主人公带灯的这个名字明显带有隐喻和象征意味,她原名为“萤”,因为不满古诗文中萤虫生腐草之意,改名“带灯”,也意味着她的命运要像萤火虫一样不断地去燃烧自己照亮周围,可这点光注定是微弱之光。但为了理想而**,虽然光失为弱的,但也是对我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这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她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她在浑浊的世界里寻找光明的灵魂,总会直引人们前进,像一盏明灯,给人们光明的希望。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做人应该像化腐为萤的萤火虫一样,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别人,作者笔下的带灯工作在复杂繁琐的乡镇**维稳办,处于与广大农民阶级最直接的接触点,是农民同志和党联系的纽带,一言一行都反应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她的聪明才智和善良,以及她对日夜相处的农民的深情,处处散发着一个基层乡镇干部的精神光芒。虽然带灯的命运是悲剧的,她在最后做了替罪羊,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百姓心中她仍是一个专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

我认为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终将成为过去。

作品的最后出现了一大群萤火虫,照亮了一片天地。我在想,在当今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萤火虫一样发光,也能照亮许多人。谁说火光不能与太阳和月亮竞争,当光积累起来时,它也能像星星一样发光。只要我们坚持心中最初的梦想,遇到艰难险阻亦不放弃,必定可以完成这陈年蜘蛛网的清扫大业。

我坚信我们每个萤火之光只要在不断地亮起,不断地汇聚,终将也会照亮当今社会这一片天地。

又见“萤火虫”

罗世平,1974年出生,在西北农村长大,工作数十年,与戈壁有关,视石油为**。熬字为伴,爱好文字。2006年,他开始以情操、散文、散文的形式进行练习。他的作品散落在当地报纸上,以公司的期刊、报纸和杂志为主要居住地。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有自己的文章,在这里我能找到一个灵魂伴侣!微信:gslsp_740616

“高速路没有修进秦岭,秦岭混沌着,云遮雾罩。高速路修进秦岭了,华阳坪那个小金窑就迅速的长,长大成矿区……这个年代是开发的年代……”

一副水墨素描般的山水画,将向读者介绍三秦土地开发的壮丽景象。

翻开当代著名大家贾平凹的著作《带灯》,带着些许“陌生”的意识,樱镇,秦岭里一个小盆地作为故事的背景,让“萤”这个充满文艺青年气息的女大学生的梦想,扎根土壤,向着理想沸腾……她不满“腐草化萤”的说法,改名为“带灯”。

带灯负责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维稳工作,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上访人员,包括上访专业户、上访**者等,有的人因利益受侵害却不知如何维权;也有人因为一棵树上访纠缠几十年的……“带灯”是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光发亮之意。女主人公负责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矛盾,这意味着她不怕世俗,敢于挑战。**现实感很强。从中国城镇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变化。

她一带着灯出现,就出现了独特的超越、丰富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纠葛。她希望在农村找到安宁。她每天都面对着最无法抗拒的混乱,但她的心却一直在上升。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带灯就把精神理想寄托于远方的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乡人元天亮,便成了她在浊世中寻找解脱的精神避难所。

她不断地给他写信,向他诉说。精神世界的纯净和现世生活的芜杂造成带灯的**,她的痛苦是无法救赎的,她既无法摆脱现实,又没有能力得到解脱。她注定要燃烧了自己来祭奠理想。

“骄阳落下,白云从四面山后尽兴涌起,像任性的花瓣,月亮是幽隐的花心。我想用风的飘带束起云儿成一捧艳花给你。太阳的余晖给花瓣染上鲜美的橘红色,你不要用手摸它染手的……”一节节文字中,插入带灯给予元天亮这一“假想”的情感归宿,一份份溢满情感的“情字鉴”,便是她内心丰盈而又纠结的明证。

以作者贾平凹的话讲,《带灯》是自己的“转身”之作,虽只是稍微地转身,但也“常常能听到转身时关关节节都在响动,只好转一转,停下来,再转一点,停下来,我感叹地说:**能买到文学上的大力丸呢?”转身不易,却仍执拗于此,是作家之为作家的本真与痴心所在。

有《秦腔》、《古炉》那种繁复琐细的散点透视写法在前,贾平凹总是谋思着要变一变的,至于能变多少,他似乎也无把握,但费心费力的实践都尽在《带灯》这部作品里了。

耳顺之年的贾平凹创作力依然旺盛,笔力愈发雄浑,常有无声之处听惊雷之感。全书充满了令人震惊的尖锐叙述,政治和隐喻无处不在,胸中一股不平气宛如雷声滚滚,直见性命立地成佛。值得一一品味。

我尤其喜欢读贾平凹每一部**后面的“后记”,“后记”中的文字嘎然转风,跟他**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他的**文字隐藏了喜怒哀乐,是克制的质朴和简约,“后记”的文字虽然也是质朴的,但却是所有喜怒哀乐都流露,是抒情的。读贾平凹的**,每次都像经历一场干旱,面朝黄土背朝天,而读到“后记”,仿佛是春风拂面了,终于有了水,解了渴。

他也关注中国当代社会,选择了超越夸张和荒诞的忠实描写,但同时又巧妙地、有节制地运用现实材料,保持了少而多的文学距离,这就是文学家的技术能力。

“樱镇从来没有听过的萤火虫阵在河湾里形成,这征兆好啊,预示着咱樱镇还吉祥么,不会因为一场灾难而绝望么!……”

发展中的阻力,或者说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总归是有,但我们依然相信,所有的阻力,羁绊,都只是暂时的,“带灯”寄予我们大发展以厚望,耐读,寻味……

带灯读后感【篇2】

带灯贾平凹读后感(一)

贾平凹的新着《带灯》是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中国的农村,反映了目前农村正在发生的是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根植。《带灯》描写了乡镇**日常工作是多么繁杂:

上访、救灾、选举、计划生育的确,自从农业税免除之后,中国乡镇一级的工作重点就转移了,由原来的催粮催款刮宫流产,转移到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可以说,在乡镇,维稳是继招商引资之后的第二件大事,这不仅关系到乡镇工作的推进,也关系到乡镇领导的提拔。因此,乡镇干部特别重视维稳工作。贺雪峰认为,这是乡镇工作安全的逻辑。

**勾勒的,是复杂的乡土社会中农村不同阶层的群体样态:有老弱病残、孤儿寡妇的贫困群体;有蛮横霸道、欺压百姓的富人;有精于政策的**上访者;更有与**女主角带灯建立良好关系的老伙计(十三个病弱的妇女,带灯经常帮助他们)。故事的高潮,是樱镇引进了一个大工厂。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从秘书到平民,各种各样的人都在慢慢进入疯狂状态。在纷繁复杂的漩涡中,作为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我怀着一颗执着而纯洁的心,默默地为那些需要帮助而不求回报的弱者尽力。可以说,贾平凹所描述的乡村治理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孤独无助,农村处于萧条状态。因此,笔者对陕南农村的描写带有悲观情绪。

总之,《带灯》一书主要是围绕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乡村观念两个主题而展开的。这是研究农村社会的重要视角和分析框架。在税费时代,农村组织作为利益主体,有着明确的行为目标和明确的结构与功能。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施施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进入了后税费时代。这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基层债务和财政刚性开支压力下,乡村公共事业建设艰难;另一方面,村干部和农民的联系越来越弱,转而与乡镇**形成利益同构,使得乡村精英的行为选择越来越偏离社区整体利益,且村庄行政权威的物质基础被削弱,村庄公共权威出现真空状态,一些学者称之为基层权力的悬浮。

随着国家资源的投入,农村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即地方**与地方力量的联盟。在面对外来资源时,一方面,客观上必须以这些精英作为**来承接;另一方面,乡村内部则出现了大部分收益都被大农户和精英占有的大户治理、大农吃小农型的合作。在农村社会,精英俘虏侵蚀公共利益的问题普遍出现。

在取消农业税之前,乡镇深入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务,因为这是完成各项税收和代扣代缴任务的前提。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再征收农业税费,乡镇不再从农村抽取资源,乡镇退出农村公共事务和农业生产事务。乡镇不再关注农业发展,而是如何为经济发展和绩效提升储备资源。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与农民的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乡镇退出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在乡镇退出后并未有内生力量的增长,而是出现了进一步离散化和无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力量入侵乡村,农民往往在与乡村的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比如,农民上访往往是令乡村干部极为头痛的事情,无论农民有理无理,只要他们上访,乡村干部都奈何不得。农民一旦向县以上部门申诉,村干部就可能因农民申诉而受到处罚。

因此,在当前的农村与农民的关系中,农村往往软硬兼施。一个方面来看,乡村是很硬的,因为乡村掌握着资源及其分配的权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并且最终做成了很多事情;另一方面来看,乡村又相当软弱,因为乡村无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应对乡村治理中的困境,比如,无法应对无理上访、精神病人上访,无法应对钉子户等。当农民上访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时,农民就可能频频借用上访的手段向地方**施压。

由于上访代价较小,农民就可能借上访来谋取利益,形成上访专业户,上访受到激励,农村社会的任何矛盾与纠纷都可能借助上访逼迫**解决。因此,上访人数急剧增加,这使得**和当地**难以应付。这是基层治理中遇到的新困境。

套用一句古代的政治术语来说,乡镇官是管民之官,乡镇以上之官都是管官之官。乡镇、村两级政权直接面对民众,是直接掌管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权;乡村两级的**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并直接执行、处理、解决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务人员。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位卑、权轻、责重。用乡镇干部的话说,他们不能自上而下。

乡镇干部处在矛盾和责任的第一线,却没有抓好任务。上级要求经济安全稳定持续增长,但管理机制和人才支持不足。在实施属地化管理(小区合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手段。

农民的柔性素质与**的刚性责任构成了一对矛盾:管理强,农民不同意;管理弱,上级不同意。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城镇,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集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基层**不仅要承受发展的压力,更要处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基层干部认为自己是拉大车的小马驹,总觉得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资源和力量;但上级**担心基层**有了权力后难以控制。上级的关切不是没有道理的,基层组织面临的困难也是现实的、残酷的。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到上述农村治理问题,也涉及到农村观念的转变。曹锦清教授将人们的生活状态概括为从单位建制到个人主体的转变,也有学者描述为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崛起。他们的观点存在着相似之处:

随着个人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观念的背后,隐藏着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对传统农村的无限瓦解和破坏。其中,道德问题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之一。

所谓道德问题,其实是个体为自由而付出的安全的代价:就业的安全、婚姻的安全,以及货币的安全。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是计划经济公有制,还有单位体制,农村原来就是合作社,城市有各个单位。

在计划条件下,身处单位体制的人是安全的。在这样的制度下,人们很少有自由选择权。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村人不能选择到城里生活。

如果说人们原来是生活在一个安全而自由有限的体制下的话,那么,当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后,个体便获得了无限的选择自由,然而,个体的选择自由却带来了他们之间的所有结合的不安全。这个不安全是市场共有的,也是每个人渴望的自由所固有的。我们一方面要每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又渴望在自由的人群里有一些关系是稳定的,比如友谊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

这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

所以,市场经济带来的后果是:每个人寻求自由的同时,也承担着不安全的风险。农村是村落世界,是熟人的社会。

熟人社会的行为会受到习俗、道德、**的制约。熟人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静态的社会、低流动的社会。所谓的村落社会,在前三十年叫单位社会,单位社会就是熟人社会,就是静态社会,它是由道德来制约每个人的行为的社会。

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让农村人口从熟人社会流向大都市。现代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流动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面,个人不再受内在道德的制约,而是依靠外在法律的约束。

但是,传统的那些东西被遗弃了,而真正的法制观念和法制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便形成了一个人人自危的境地:每个人都明了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该维护的维护,不该维护的也就胡搅蛮缠。如同农民的庞杂混乱、肆虐无信,只有现实的生存和后代的依靠这两方面对他们有制约作用。

人与人之间赤裸地看待。这样的乡土社会,贾平凹比喻为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正如着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

传统社会的习俗、规则被破坏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和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这往往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和道德约束,所以,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期,极易出现社会失范现象。**中带灯担任主任的、由乡镇设置的综合治理办公室,正是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缓冲带,起着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作用。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我们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民生活,不仅要有诸如市场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视角;同时,也要挖掘微观社会的基础,尤其是从农村文化、农村性质出发,来理解农民生活的逻辑,进而归纳出农民生活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机制。贺雪峰教授在《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一文中,带给了我们启示性的观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

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有关。通过村庄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比较好地揭示中国各农村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特质。这提醒我们,在三农问题中,乡村治理问题(困境)与乡土观念转变(尤其是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虽已成为迫切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必悲观,市场经济的入侵,并没有完全瓦解农村传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并不意味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已经烟消云散。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村落,宗族、祠堂、礼仪等***然存在,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形态和家庭作坊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眼下,我们的面前正摆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国正处在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复杂的环境之中,农村社会的发展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农业社会性质,也不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性质。中国的农村社会,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这不仅是研究中国农村的重要背景,更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讲到:乡村在经过一个让人以为已死去的休克期之后,重新获得了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乡村是不会终结的。

相反,它为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体系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当前中国出现的情况,与1960-____年代的法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许多年后,当初逃离农村进入城市体系的法国农民又开始逐渐向农村回迁,农村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家园,农村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以新的方式存在着。

带灯贾平凹读后感(二)

近日,有幸拜读了贾平凹先生的新作《带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却又无处呐喊和释放。为书中的主人公带灯,也为在各个阶层努力生活的人民,尤其是在农村还比较贫穷的劳动人民,更为我们当前时期的这个社会

《带灯》,是贾平凹首次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长篇**,全书以樱镇为缩影,以带灯为主人公,人物错综复杂,有点类似于《秦腔》中的人物,让读者看的眼花缭乱,但又不拖沓冗长,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而高潮部分的一场殴斗,又类似于《古炉》中武斗的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动画面。仿佛置身其境,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伤心不已,悲痛欲绝。

《带灯》,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带灯》全书通过对樱镇一个乡**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带灯,在平凡普通的基层工作岗位上,每天面对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一边想方设法的同情和帮助,一边又不得不为了所谓保障社会稳定去开展工作。描写了在当前这个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劳动人民的淳朴老实和善良,基层干部的艰辛无奈和努力。同时,也反映了一些**部门的腐败和灰暗,国家政策实施中的一些不当之法和欠妥之处。

带灯,一个社会新时期的知识女性,她美丽善良,聪明能干,喜欢宁静,热爱自然,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在综治办这个烫手山芋的岗位上,既要干好上级部门的工作,又要做好人民的思想工作。为了维系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每天都不辞辛劳的奔波在山路上。

下乡,开会,维稳,吃大锅饭,住大山沟,睡大土炕。为了让老百姓能有一个温暖的生活,带灯整天都在废寝忘食的工作着。为了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带灯是说粗话,抽纸烟,喝烧酒。

工作累得生病,病着还得工作。在后面调节打架斗殴中,头破血流,还在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尽最后一点力量。读着书中的这些生活的细节,我们队带灯不由得心存敬仰。

然而,带灯也毕竟是个普通的人,一个正直青春年华的女人,工作的同时,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当然,我们的带灯有她很坚强,她有原则,她有追求。虽然工作的环境很艰苦,她毅然乐观的工作生活着。

辛苦生活,改变生活,接受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吧!

带灯读后感【篇3】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 现**作教程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袁孝林成绩

136610018 袁孝林

《带灯》是贾平凹一部反应农村社会现状的**。《带灯》主要叙述的是一位本名为萤,但因不满古诗中“萤虫生腐草”的说法而改名带灯。带灯是一位充满文艺青年的女大学生,在**中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负责维稳以及上访工作。

在工作中,她接待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上访者,有些比较大一点,比如利益受到侵害而不知如何维权,但大部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如文中所说:“它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

其实带灯本身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拥有丰富的内心情感,相比于做一位主任,她更愿意在乡间山林之中寻得宁静,从她给“元天亮的信”中不难看出。可是,她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去处理村子各种鸡毛蒜皮的事,以求维稳,她不想伤害本身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村民,在这种极端矛盾的心理下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也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像萤火虫一般,带着灯,拼命的在这浑浊的世界释放自己微弱的光,可在命运之下她是如此渺小,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带灯来真是悲剧。她的痛苦自始至终都无法挽回。她摆脱不了现实,也摆脱不了现实。只能在残酷的现实下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远方的元天亮身上,通过不断写信诉说自己的快乐与痛苦,以求得短暂的满足与幸福。带灯是能干尽责的,起早贪黑的工作着,但是生活的残酷荒谬,百姓的麻木茫然,深深地击溃了带灯,在命运之下燃尽自己。

在**最后,她得了夜游症,在元薛两家的冲突中,被当做替罪羊处理了,最后甚至精神也出了问题。

但带灯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她渴望用她微弱的光照亮前方的路,通过燃烧自己祭奠自己的理想,她始终都是现实中的萤火虫,带着一盏灯在黑暗中前进。可是一个弱女子,却始终只能如蜡烛一样燃烧着微弱的光,默默地奉献,却又如蜡烛一样无力。

也许,也许,我突然想,我的命运是佛祖桌上燃烧的红蜡。火焰升起,眼泪落下。这是文章中的一句话。现实与理想的背离使灯失灵。但我想,带灯的奉献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她的奉献必定能在这浊世之中唤醒一部分人,秉承她的理想继续带着灯前行。

带灯读后感【篇4】

作者/张光恒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向来以空灵、蕴藉、婉约的特点,而受到读者喜爱,这次,贾平凹又一次带给我们新的惊喜,那就是xx年1月新出版的小说—一《带灯》。

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乡镇政府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苦与乐,悲与喜,更看到了中国社会在向民主法治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力量。同时,这部书,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写作风格的新变化:那就是具备细腻、简洁、明快的特点,同时,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故事讲明白。

带灯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她美丽而富有理想,在乡镇上任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但是她真心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真心爱老百姓,而受到了百姓喜爱。然而,带灯却常常是在矛盾之中完成着自己职责的: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她每天面对杂乱无章,内心却向上飞升,直到在现实中无处可逃时,才只好给远方的乡人元天亮不断写信,寻求慰藉,这几乎成了她在“浊世”中的一点精神寄托。

“带灯”这个人物,明显是带有隐喻与象征意味的。主人公原名叫“萤”后改为“带灯”,喻示她的命运象萤火虫般虽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周边黑暗,但注定是微弱无力,终归尘土。诚如作者贾平凹本人所说的:“带灯就是在黑夜中带了一盏光线很微弱的灯。小说中,带灯最后心理也受到伤害,脑子也有些问题,出现好多病,后来她也上访。在作品的最后,出现了一大片萤火虫。写到这儿的时候,我是想,在当今社会,每个人如果都像萤火虫一样,靠着自己一点点光亮,还是可以照亮好多人。”

打开书的扉页,印着这样一行字“或许或许,我突然想,我的命运就是佛桌边燃烧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贾平凹特意让出版社加上的这句文字,就是为了很好地体现这部小说的主题: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燃耗自己,尽管光亮微弱,也不失是一种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实现。

《带灯》较之贾平凹以前的作品,叙述风格明显有了新变化。60岁的贾平凹,历经很多世事,心性有了较大改变,小说摆脱了以前作品的“把现实与奇异、夸张、变形,纠结在一起”的特征,在保留原来叙事风格的基础上,写得更为明快和流畅,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正像贾平凹在此书后记中所写的一样:“到了这般年纪,心性变了,却兴趣了中国西汉时期文章的风格。它没有那么多的灵动和蕴藉,委婉和华丽,但它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

这本书,如果细心去看,就会发现里面各小章节前面的小标题,用黑色方框固定了,看起来醒目自然。这是贾平凹别出心裁的设计:意在希望这本书中记录一些中国社会现实的东西,并让人们有所启发。这一切,可以看出他在创作的时候,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写一部小说。读后感》

带灯读后感【篇5】

读着贾平凹先生今年新出的**《带灯》,我走进了那个秦岭深处的风光秀丽而又贫困的村镇——樱镇。伴随着主人公带灯走进了那个镇**大院,窥见了当前乡镇干部内心的隐秘,她的喜怒哀乐是那么的真实可感,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她内心的纠结与矛盾,还有她的隐痛。她的痛苦是深厉的:

也许我的命运就是佛祖桌上燃烧的红蜡。火焰升起,眼泪流下来。这比喻多么的贴切与恰当啊!

一心向上,把工作干好,可努力却未必有回报,天道也未必酬勤,换来的只有苦楚的泪水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悄然滑落。直至最后成了乡民械斗的替罪羊,她努力的抗争归于失败,那颗在浊世间索求光明的灵魂失落了,一个聪秀能干善良灵巧的青年干部被折磨成一个疯疯癫癫的人。

带灯,本名萤,得知萤火虫生于腐草时,则坚决改了名字。事实上,提着灯只是萤火虫的另一个名字。作为镇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她在农村大多面临一些困难的人和事。

她同情农民,想办法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她必须执行领导的命令,尽力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为领导的提拔保驾护航。

为了安抚上访者绞尽脑汁,一听说有上访者到县里了,就不顾一切去阻拦,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可矛盾又往往不易化解,尽管矛盾的成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处处为百姓着想,百姓却未必领情,甚至恩将仇报;处处为领导排忧解难,却无法让领导高兴。

工作的痛苦,生活的无奈,情感的挫败折磨着她。与元天亮的通信成了抚慰她心灵的春风。尽管几乎得不到回信,可她还是一直写,用这种方式使自己暂时摆脱现实中的杂乱沉闷,寻到了避风的港湾。

她对元天亮的单恋,纯净如水,完全是精神上的爱,没有一丝尘埃的污点。

**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颇值得我们深思。马副镇长为了补身子吃胎儿肉,见难以升迁,就破罐子破摔。见好处就上,有事就躲。

书记、镇长不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摆大领导的谱。书记为了仕途,竟然找理由瞒报洪水淹死的人数,而且说得冠冕堂皇,脸不红心不跳,对于不同意见的人大力弹压,出事了就把责任推给替罪羊。有的乡镇干部为了打压上访人员竟然私设公堂,刑讯逼供,领导知道后不但不怪罪,反而夸奖。

把上访人员当病人送医院,领导来视察,怕人拦道告状,就把那些可能捣乱的人安个罪名抓进派出所。**和企业联合建厂,不顾长远利益,纵容地痞作案。为了政绩树立假模范。

在矿区工作的农民去世后,补偿金难以落实,乡干部对此无所作为。村干部作威作福,称群众为刁民,修路时为了敛财不顾质量,结果修好的路一场大雨就冲得稀巴烂。如果说作者2002年出的**《病相报告》,是解放前到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病相的报告的话,那么,本书又何尝不是当前社会的病相报告呢?

带灯,就是一只萤火虫,牺牲了自己暖亮着乡村,默默无闻的贡献着,期待着,抗争着,也痛苦着。她是当前有良知、有责任感却又面对着重重压力终难有所作为的基层干部的典型代表。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是作者创作的一次突破和自我超越,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

读后感”>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带灯读后感【篇6】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社会在带给你惊喜的同时,更多带给你的是无奈。现实生活中,“虱子”实在太多。你是那么的弱小,就像一颗萤火虫,虽然在竭尽全力的发光,想照亮这个世界,但是,黑夜带给我们的黑暗实在太黑太暗,作为一个乡镇小干部,带灯她也只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最终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梦游”。

纵观全书,我个人觉得书的后半部分到结尾,整体略显急促。我不知道是作者的含蓄还是**的结构安排。似乎有些应该解释的事情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

也许,这是平娃先生的无奈!就像带灯给元天亮的信中写得:“……像我们这营营小人物那是都有感情出口,头发指甲手足口眼和吃喝玩乐、不敬不恭、小恩小仇,自己整天给自己的浪荡和无为找下理由了。

”带灯的结局,有些悲沧凄凉,工作,爱情,婚姻,健康,生活,等等,我们都不敢去想,我们也不愿去想。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上天的安排,都有自己的使命,最终完成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敬佩元天亮的清廉,带灯好几次想给他送东西他都委婉地拒绝了,敬佩带灯敢为农民出头,与农民亲如一家,同时又憎恶王后天那样以为百姓打官司挣钱搜刮农民钱的人-----

我想要日月平顺,每晚如带灯一样关心着**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咀嚼着天气就是天意的道理,看人间的万千变化。

王静安的话:“且自簪花,坐赏镜人。

只有那只可爱的带灯的白狗

一切,就这样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苏迷坡

带灯读后感【篇7】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带灯》是贾平凹最近的一部反映农村社会现状的作品。**中有很多有意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说,它的主旨、它的新颖的结构形式等。但我现在想说的是这部作品的主角——有灯光。

**它是由两条叙事线索完成的,一条是现实生活中的灯火通明——她的小镇,她所面对的农村事务;另一封是给元天亮的一封带灯的信,体现了元天亮的精神世界。

带灯是秦岭山区樱镇的一名乡镇干部。她原名叫萤(萤火虫的萤),但是她不满意古诗词中“萤虫生腐草”的说法,于是改名为带灯。带灯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负责综治办的维稳和上访工作,她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上访人员,包括上访专业户、上访**者等。

但是,当代中国农村的问题是非常多和复杂的。在这些上访的人中,有的利益受侵害却不知如何维权,也有的因为一棵树而上访纠缠多年,还有村民间的纷争、婆媳间的矛盾……带灯每天所要面对的就是这一类鸡零狗碎的民事。这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它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

事实上,带灯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甚至还带点小资情调的女人。带灯生得非常美丽,她从一出场,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刚进镇**的时候,几乎让整个院子的男人都为之倾倒了,但是即便是这样,她依旧孤芳自赏、超凡脱俗。

与灯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比起做一位办公室主任,每天要去面对无数的纠纷,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然而,她仍然要耐心地处理农村的所有纠纷和上访。

她要处理的只是村民们的麻烦和琐事。农村的小事让人心烦,人们生活的艰辛让人同情。她既要用自己的果决去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又不忍心因此而伤害了本就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乡民们,带灯在极端的矛盾中履行着自己乡镇干部的职责。

也许,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带灯的命运正在燃烧和照亮,但注定是微弱的,最后是尘土。

众生的苦难和现实的暴力,使她把自己的精神理想寄托在远方的村民元天亮身上。她把元天亮看成是她在浊世中的精神寄托,带灯不断给他写信,向他诉说自己的痛苦与快乐。每当这个时候,用灯是满足和快乐的。

在**中,带灯的现实生活和“给元天亮的信”是分开并且自成板块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带灯的现实生活和她的理想与信仰是不相容的。因此,用灯来爱他是一种信念,是对他精神世界理想的一种坚持和保护。

但是,正如书上所说,用灯的痛苦是无法挽回的。她既摆脱不了现实,也摆脱不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荒谬,民众的麻木与茫然,让带灯身心受伤。最终,在元薛两家的冲突事件中,她被当做替罪羔羊错误处理了。

毫无疑问,带灯是能干的,是尽责的,她脚踏实地、起早贪黑地工作着,但是即使是这样,置身于法纪、利益与是非的纠缠之中时,她的反抗显得更加地软弱无力。在**的最后,带灯不仅得了夜游症,甚至连精神也出现了问题。

带来一盏灯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她注定要为牺牲自己的理想而**。她用火光照亮了草根,但不幸的是,她一直是世界上的萤火虫,在黑暗中拿着灯行走。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我突然想,我的命运是佛祖桌上燃烧的红蜡,火焰升起,眼泪流下来。樱镇的灯弱如蜡焰。这是奉献和付出,但软弱和无力。

但是,带灯的前行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她对理想的倾注生命般的坚持,她的在浊世中索求光明的灵魂,都将引导者后面的人们继续前行。

2013/5/9晚

带灯读后感【篇8】

泛读了贾平凹老师的新作《带灯》,缘于工作心情的不宁,未尝静心品味。掩卷遐想,于夜里梦归故乡农村,见到了父母同学,亲朋好友,领导同事

回到作品,首先不解其名《带灯》。本想萤虫生腐草,寓意明显,如果唤作小萤/莹/盈等,当更能体现乡镇工作中女士的孤怜与无助,更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也许是作者不希望大家怜惜,或者怜惜无用,故用带灯这个中性词以匹配综治办主任的职务。带灯匹配的是职务不是人,亦可理解为带灯不是(一般的)人,综治办不是人干的活。当然,或许也同时寄希望于她以弱女之躯给枯燥琐杂无奈的基层工作带来些许清亮?

其次是虱子。兴许很多年轻人都不曾见过虱子,过来人也已多年不见。更难想象如何去抓虱子,如何适应习惯遍处的虱子。想想被窝里衣服中身上发梢都隐藏着咬人的难抓的虱子,那是何番滋味?更何况还要动手去抓去灭。虱子不同于蚊子,蚊子可用蚊香蚊帐或蚊拍来区隔消灭,攻击前会发出警报声,易于防范。虱子却只有当你感到身体的某一部位被咬时,才能感到它的存在。伸手进去摸索,他却早已转移了战场,且丝毫不顾及你的处境与周遭的眼神,从头发到脖子,从胸口到腹部,从下体到大腿无处不在无一不咬。

《带灯》中的虱子是什么?大概是社会中的各种恶的化身,各种乱象、弊垢、陋习罢。它不咬你,你不觉然,与平常无异。你讨厌它,恶心它,它依然存在,存在你的心中,在你的身上,在你的周围,在各处不净的环境中。你努力清除它,捏了一只,却又来了一群,似乎永远也没个尽头,永远无法清静。正如书中的带灯与竹子,要么上床睡觉惹虱子,要么站着不要睡。在一个充满虱子的世界里,想要洁身自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屈原那样,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其归宿唯有汨罗江。因此带灯的结局只能精神失常,逃离现实,活到自我构筑的清静的精神世界里。

作者通过一个乡镇干部降级处分扛黑锅等种种因素导致的半夜三更的游荡,与疯子的同路,和元天亮的意淫她疯了,作品通过展示她的悲,展示了社会现实的恶。然而现实社会中,若带灯如书中所述出淤泥而不染,德才兼备又漂亮,丈夫是画家,家庭收入不菲,镇长是同学,还喊她带灯姐,也算是有钱有关系的干部了。如此条件的带灯只要以画为礼或变现以赠或稍染淤泥从了潜规则,抱上镇县市省领导的一条腿,足以凤凰高飞,前途无量。然而,作者却硬让其呆在综治办的岗位上露水清风,不食烟火。

其二,以带灯的工作能力业绩口碑,本当表扬奖励晋升才是,作者却不升反降,连降两级,搞得夜游失常。人生无处不江湖,官场更是大江湖。带灯想要保持内心的洁净清高,要么从众化俗适应虱子,要么逼疯逃离躲开虱子,贾平凹选择了清醒,于是带灯只能疯了。

萤虫生腐草,以为改了名不是萤就可以脱离腐草,然而始终无法摆脱这个恶的社会,只有疯了才能解脱,于无人夜里游荡

带灯读后感【篇9】

《带灯》出来,评者如潮,争论也如潮。我把作品找来看,形成了一些看法。奇怪的是,我已不像往常抓紧写文章,加入到评论者的行列中去,以至拖到现在。这是不是一种迟暮之态。不过,静下来想想,《带灯》还是很值得一谈的。我想谈的主要是《带灯》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创新点、不足,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关于当今文学深化的问题。

《带灯》仍然是直面当今农村现实,探索中国乡土灵魂及其痛苦蜕变的作品。贾平凹的一系列乡土作品《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直到《带灯》,包容了处于现代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的方方面面,它有一股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气息。就其关注中国乡土日常生活的深度而言,我个人认为,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人。它深入到了农民心灵的深处,其信息量之丰富,人性之诡异莫测,映现的基层社会政治生活之盘根错节,以及家庭伦理和乡土伦理之变迁百态,均堪称丰博。严格地说,从《秦腔》开始,贾平凹自觉地放弃了宏大叙事的架构,潜心于细节化展示历史生活的方式,他的视角总是喜欢从一粒沙、一滴水、一个针孔眼儿来看这个大千世界;总是从民间最底层的芥豆之微写起,从最细微、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发现对我们时代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这近似于蝴蝶效应。他在陕南的某条山谷中的小镇上扇动翅膀,辐射波却涟漪般推向四面八方。这是贾平凹的特点。《带灯》同样没有离开这个特点。

在贾平凹笔下,一个小小樱镇,却有那么多的趣事,镇政府如赶一辆马拉车,已破旧,车箱却大,什么都往里装,摇摇晃晃,却到底还是在走。樱镇的风俗画徐徐展开,实在好玩,但也并非负曝闲谈,自有内涵,转化得自然。樱镇人生虱子,由虱子的黑与白又引出了皮虱子的降临。带灯这时走来,她想改造乡人生虱子的陋习,没有成功。樱镇历来废干部,乡干部多遭遇不测,但那是干部们自己屁股下有屎,人要有本事还得把人活成人物,如本地人元天亮就当上了省政府副秘书长,成了传奇。据说这与那一场为保卫风水、阻止高速公路穿过、阻止开挖隧道的大战有关;也据说因他鼻子下的两道法令特别长,是当大官的相,他又属龙,手里啥时都冒烟,那叫云从龙,他走路呈内八字,熊猫就走内八字,于是成了国宝云云。这等闲谈不也很有意思吗。

贾平凹的作品,在有限的时空里面,对人物的品质和人物的内涵有细致耐心的描写。它运用大量细节推动,靠细节说话,这就有了进入生活的内部之深。且看乡上经验视频会的布置,多么紧张、多么滑稽;且看马副镇长的浅薄,虚荣、刚愎自用、权欲异化;再看薛元两家的沙厂之争斗,两个乡村强人相争,镇长如骑木马,搞平衡,煞费苦心;唐先生给出了妙招,油滑而骑墙。这些都是新闻里读不到的学问。过去我们说,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中给了我们一个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这里不妨借用一下,贾平凹以他浩瀚的小说,也给了我们一个乡土中国的现实主义历史,在经济学、社会学、风俗史方面提供了很多翔实的细节。贾平凹的这幅画卷是动态的,中国的乡土与农民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式微中、解体中,就好像秦腔不管怎么唱都很难融入现代生活一样。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解体是必然的;从人文传承来看,又是令人感伤的。贾平凹的作品潜在着这种对立性的矛盾和纠结,因其潜在的悲剧性,所以天然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有些文章认为《带灯》写得过于混沌,其实贾平凹的特点就是混沌,换个角度看,也是一种丰富。也有人说他写得很不尖锐,其实他的尖锐是隐蔽的,所谓纯棉裹铁,锥子藏在布里,并不大声疾呼,触及的问题却是深刻的。王后生牵头带领村人告状,其实这个状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影响到某些人的政绩,然而在某种暗示下,他遭到整个镇政府干事们的推搡、殴打,并发展到严刑拷打,场面惨烈。可是这个镇的书记又好像有一种颇为开明的姿态,说什么我不能保证民主,但我要维持稳定;还说我不能保证法治,我要做到清明。其逻辑是混乱的。这就是中国底层某一角的幽暗状。对告状的农民像踢一个小石子一样把他踢开了,能说不尖锐吗?

《带灯》较贾平凹以往的创作,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对带灯这一人物的塑造上。作品主要描绘她的人格之美和内在的精神追求。作为个人,带灯肯定无法改变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她是一种很微弱的力量,但她可以自己发一点光。作品最后的萤火阵,如佛光缭绕,含有象征意义。每个个人的发光,就能汇为民族的希望。这是令人感动的。对于带灯的刻画从两方面着手,一面写带灯干练,能适应世俗,勇于承担责任,在一次特大事故中,她虽已浑身是血,仍在大声叫喊,不要让凶手跑了;另一方面,写她的内心清高脱俗,在一个无法改变现实的环境当中,她只能把自己的精神、理想寄托在给元天亮写信上。这个形象独特、凄凉、美丽、感伤。

有论者认为,比起一些人文宣言掷地有声的作家来,贾平凹就显得缺乏尖锐的思想锋芒、坚定的精神立场和鲜明的价值判断。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看法。我对某些坚守人文精神的作家抱以敬佩,但对文学来说,直接表达出来的思想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些作家言论激烈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的形象世界也一样激烈。文学并不是把哲学思想转换一下形式装进意象和叙事之中就可以完事,而应是通过复杂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传达作家的思想感情。在我看来,贾平凹真是目前中国作家里少有的敢于正面迎视和试图解释这个巨大、奇特、复杂、纠缠、难以理出头绪的时代的作家。目前中国作家的最大问题是丢失了把握和解读这个时代的能力,无法定性,于是只能舍弃整体性,专注于局部趣味,或满足于类型化。贾平凹也不是先知先觉,但他的作品有潜在的时代性焦虑,他也茫然,却懂得老老实实从细部入手,从最底层写起,他面临着无法命名,或如许多人指出的缺乏思想光芒,缺乏穿透力,缺乏概括力,缺乏宏观把握力,停留在事相本身的问题,但他从未放弃从整体上认识并把握这个时代的强烈追求,这一点殊为难得。贾平凹是有超越性追求的人,与就事论事的平面化模拟写作还是不同的。他胸怀解读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但他同时又没有充分能力解读我们这个时代,这也是一种悲剧性的冲突。

看《带灯》的过程,我经常想一个问题,就是:贾平凹写了这么多年,近1000万字,这种书写的意义在哪里?或者说,他写作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它是时代所需的,是不可或缺的,或者相反?在碎片化、微博化、浅阅读的包围下,人们还有没有耐心读他的乡村故事,若无,这究竟是他之过,还是时代的原因?我认为,贾平凹从早期的青春写作,到二月杏,到黑氏,到天狗,再到浮躁,到废都,到病相报告,到高老庄直至带灯,他一直在求索着世界背景下的民族化书写,或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化、本土化写作,求索着中国经验的表达方式。在汉语写作的方式或艺术形式,主要是语言、话语、风格、韵味的探索上,他下过一番功夫。事实上,贾平凹借鉴西方的痕迹不太明显,主要是精神和哲学上的。大家都说《带灯》有很大的变化,其实有一种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他语言风格的变化。这里面出现了所谓汉魏风骨的表述,有的行文让我想起《世说新语》里面简劲的、明快的、言简意赅的很短的句子。

最近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评者认为,现在有了大量的迅捷而密集的新闻,像《带灯》这样的作品存在已经没有意义,意思是说,关于农村基层的问题,如上访、拆迁、计生、救灾等等,常常见诸于报端,大家都知道了,与带灯每天处理的综治办的事务非常相似。照这种说法,那么有140个字的微博也就够了。文章没有用了,文学作品也没有用了。这里涉及到当今文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我现在看电视上满眼的后宫戏、潜伏戏、被武侠化了的抗日神剧就想,为何很少看到惊心动魄的、着力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呢?我也看过不少的官场小说,我不想贬低所有的官场小说。但我还是觉得相比之下,我读《带灯》完全是在另一个高层次上,我觉得我是在读情怀,读人性的复杂,读情感的微妙,读人生的韵味,读转型时期世态的多变,也是在读我的世界之外的世界。可以说是读美文,读汉语之美。这就进入了文学的审美圈,文学需要一个人学的内涵,决不是有了新闻,还要文学干什么。文学有文学的领域。很可惜的是,人们往往没有耐心进入文学的领域当中去涵咏、体会。

也有论者认为,当今乡村正在解体,在现代化转型中,作为乡土文学的土壤即将不存在了,因而乡土文学也面临终结的窘境。指出乡土文学的困境和呼唤新的开拓当然是对的,但这一判断是不符合生活实际,也不符合文学传统和现实实际的。我国的乡土仍是广大的,作为农业大国,也还是现实存在;退一万步言,即使中国像某些完全没有农业的工商国家一样,中国的乡土文学作为传统也仍然会潜隐而顽强地存在,寻根仍然是不竭的追求。它是基因一样的东西,是无法去除的,只要中华民族还在,乡土精神也就不会消亡。但它的主题会变化,场域会变化,人物的精神构成会变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都会变化,这个变化必然是剧烈的、空前的、深刻的,含有某种悲剧性的,但作为精神家园的乡土人文传统不会断裂和消亡。贾平凹在今天之所以显得重要,之所以在表达中国经验方面为世人所关注,就因为他写的东西关乎民族精神的动向和前景。

《带灯》还是有不足的。我特别看不惯带灯总是给元天亮写信这个设置,我觉得元天亮太具体了,他是个大官省委常委,让人觉得带灯这么高的精神境界非要附着在一个大官身上,会不会变成了一种世俗、虚荣甚至有几分幼稚的东西。依我的理想,带灯写信的对象完全可以是一个戈多,可以是一个无名的对象,那就是一个精神的宣泄口。她每天闷得够呛,她每天写日记,就是好散文,就是情感的寄托。为什么一定要是元天亮呢?第二点,贾平凹的《带灯》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带灯》的情节线索肯定很集中,语言明快、简洁,人物线索的处理单纯化了,也更加吸引人,但是整个的写法还是一粒沙的写法。贾平凹完全具备了不只是从一粒沙书写的能力,没必要一直不变地采用这种写法,也可以从上层,比如城乡结合来写,甚至把国际的因素拉进来写。这样会有更大的概括力,这只是我个人的幻想。第三,贾平凹近年来一直奉行的是中性的、不做价值评判的、客观写实的方式,就是让生活自己去呈现,生活本身的深刻性就是他的追求,不像有的作家,主观追求明显,世界完全是他主观架构的。巴尔扎克写东西就和卡夫卡完全不一样,卡夫卡的《城堡》不是写现实中的存在,而是我的主观对于现代人困境的形容,我总觉得贾平凹的写法里面要不要有一个主体,一个更强烈的主体呈现出来。《带灯》是优秀的作品,但还是有一点过多地依赖了生活,精神上的超越还不够。

带灯读后感【篇10】

火焰向上,泪流向下--读贾平凹之《带灯》作者/ 张光恒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向来以空灵、蕴藉、婉约的特点,而受到读者喜爱,这次,贾平凹又一次带给我们新的惊喜,那就是2013年1月新出版的**-一《带灯》。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乡镇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痛快、悲喜,也看到了中国社会在民主法治道路上的力量。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写作风格的新变化:

也就是说,它既有细腻、简洁、明快的特点,又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故事讲清楚。带灯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她美丽而富有理想,在乡镇上任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但是她真心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真心爱老百姓,而受到了百姓喜爱。

然而,带灯却常常是在矛盾之中完成着自己职责的: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每天当她面对混乱时,她的心都向上飞扬。直到现实中无路可逃,她不得不写信给远在他乡的元天亮寻求慰藉,这几乎成了她在“浑浊世界”中的精神寄托。

"带灯"这个人物,明显是带有隐喻与象征意味的。主人公原名叫"萤"后改为"带灯",喻示她的命运象萤火虫般虽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周边黑暗,但注定是微弱无力,终归尘土。诚如作者贾平凹本人所说的:

"带灯就是在黑夜中带了一盏光线很微弱的灯。**中,带灯最后心理也受到伤害,脑子也有些问题,出现好多病,后来她也上访。在作品的最后,出现了一大片萤火虫。

当我在这里写作的时候,我在想,在当今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像萤火虫一样,有一点自己的光,他们仍然可以照亮很多人。“打开书的扉页,印上这样一行字。”也许,我突然想到,我的命运是佛祖桌上燃烧的红蜡。火焰升起,眼泪流下来。“贾平凹特意请出版社加上这句话,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主题**:

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燃耗自己,尽管光亮微弱,也不失是一种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实现。《带灯》较之贾平凹以前的作品,叙述风格明显有了新变化。60岁的贾平凹,历经很多世事,心性有了较大改变,**摆脱了以前作品的"把现实与奇异、夸张、变形,纠结在一起"的特征,在保留原来叙事风格的基础上,写得更为明快和流畅,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正像贾平凹在此书后记中所写的一样: "到了这般年纪,心性变了,却兴趣了中国西汉时期文章的风格。它没有那么多的灵动和蕴藉,委婉和华丽,但它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

"这本书,如果细心去看,就会发现里面各小章节前面的小标题,用黑色方框固定了,看起来醒目自然。这是贾平凹独特的设计:它意在记录这本书中中国社会的一些现实,启发人们。

这一切,可以看出他在创作的时候,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写一部**。

带灯读后感【篇11】

偶然的机会,看到作家贾平凹有了新作《带灯》,于是在网上搜,在书店找,都没有结果。后来,在一家网站看到了,却是半截。于是又从网上邮购了刊登有《带灯》的两期《收获》杂志,终于读了个痛快。我为什么会对这篇小说这么上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喜欢贾平凹的作品,另一个就是这篇小说的内容反映的是乡镇综治办主任的生活。而我,也是一名乡镇干部,从内心来讲,想看一看大作家笔下的乡镇干部和乡镇干部的生活。

带灯开始的名字叫做萤,即萤火虫,就是在黑夜里尾部发光的小昆虫。这个形象,是我国文学中的一个暂新的形象,带灯漂亮,善良,聪明,勇敢,有主见。她同时又有大多数乡镇干部都具有的那种老练,却不世故,这一点很难得。看到老上访户的困难,她也会同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甚至看到在大矿区打工染上矽肺病的十几个人之后,主动收集证据,为他们的赔偿上下奔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维护稳定形势,带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同时,也感到无奈。于是就有了给远在省城的陌生的元天亮写信的冲动,并且一发不可收。这些给元天亮的信,既是带灯的精神寄托,又是带灯柔弱内心的展示。到后来,这些信中明显透漏出带灯对元天亮的隐秘的感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通篇小说当中,带灯的办公室,就是带灯的家,带灯的丈夫只出现了一次,丈夫到樱镇,按照常理,小别胜新婚,但我们看不到带灯丈夫对带灯的感情,同样带灯对丈夫的感情也没有,最后一夜,他们在一起了,却又以争吵而结束。家庭感情的缺失,是带灯这个正常女人在给元天亮的信中流露感情的现实基础。从寓意上来讲,带灯自己的一点微弱的光芒太渺小,她渴望更多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这就只有天亮,于是就有了带灯飞蛾投火般的举动,不停地给元天亮写信,倾诉衷肠。

带灯的命运,其实在一开始担任综治主任时就注定了的,维稳维稳,越维越不稳。上访户的问题越解决越多,老问题没有解决,更多新问题又产生了。换言之,别的工作可能干了就会有成果,一份努力一分收获,但是,唯独维稳工作是不可能有看的见的成果的。小说写到市上书记到樱镇时,带灯竹子她们想方设法堵截老上访户的情形,相信大多数乡镇干部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在我们本地,就有乡镇干部在同样的情形下,把老上访户缠住下棋,喝酒的事情发生过,后来上访户反映的上面,答复是:方法欠妥!还有一次,省上的检查,全镇干部出动,到各个路口布哨堵截,直到省上检查组走了之后才撤退。就像小朋友玩的抓特务的游戏。在元薛两家冲突事件中,可以说,带灯作为综治主任,是尽心尽力了,听到信息后一方面向上级汇报,另一方面自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最大努力控制事态扩展,但是,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激化了。最后,带灯和竹子被错误处理了,成了替罪羊,而非法审批沙场的秘书、樱镇书记、镇长,以及在镇上看家的直接责任人马副镇长却没事儿。

小说中对马副镇长的塑造也很成功,这个副镇长本事不大,毛病却多。他是乡镇上的老油条,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整天只嫌自己的官小了,不掂量自己能干什么。遇事先想自己的退路,不考虑群众利益。跟带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一个细节描写的很好,揭示了马副镇长们的本质,那就是吃引产的胎儿,这样尸位素餐的干部,可不就是吃人和害人的人吗?记忆中,只有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中提到吃人的情节。或许胎儿蒸了吃,确实是大补之物?

也许是在基层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接触到了一些小说反映的生活真实,无论多么精彩的小说,都反映不出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看了小说《带灯》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也许是作者在刻意回避着一些深层次上的农村矛盾。例如拆迁矛盾,征地矛盾,项目建设矛盾等等吧,这些,在当前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尖锐矛盾,小说概未涉及。又譬如,在今天早晨,一辆摩托车将一位60多岁的老人撞死,家属又将尸体停在了公路旁边,讨要说法,这些都是综治维稳工作的日常工作做。从这个层次上来说,这篇小说还有待深入,或者说还有描写的遗憾。现在农民有粮食补贴、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大都是为农民发放这些惠民资金。这样,经常听到的一些话就是,现在的农民再不管理,就会惯坏了他们,尤其是看到农民上访,群体性事件的时候,更是有人这样感叹。当然说这话的都是干部,这也还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其实,农村的进步,并不是发一些钱,修几座新房子,建几座假山那么简单。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从引起社会关注的角度来说,小说《带灯》是开了先河,比起那些反映农村生活动不动就先让主人公发家致富,再让主人公竞选当上村干部的皆大欢喜的作品,小说《带灯》有一定的深度,这就够了!

毕竟小说只是小说,仅此而已。

带灯读后感【篇12】

《带灯》读后感2000字!

春色有三分:一分懒,一分愁,还有一分悠悠。这个春天,大概以愁居多。一场名为“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来势汹汹,打乱了这个原本平静又安稳的寒假,神州大地遍布狼烟,这片生活着14亿人的土地仿佛突然被压在了一团巨大的乌云之下,人民提心吊胆,街道空无一人,昏昏沉沉的天空,仿佛不会再放晴。

《带灯》就是在这个时候引起了我的注意。起初它只是躺在我行李箱里,无人问津,后来有一天实在无聊,便将它拿了出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看过贾平凹另一部长达35万字的长篇小说《秦腔》,于是开始了解那扎根在秦陕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及那片黄土地上永不消散的乡土气息。

《带灯》既是书名,也是书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她是樱镇镇政府的综改办主任,负责综改办的维稳工作,每天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上访人员,负责调解五花八门的信访工作。“镇政府的工作像是一辆马拉车,车子很破,车厢很大,什么都往里装,带灯也就被裹在了车帮上。”田埂上、村民家、小路旁,总能看见带灯忙忙碌碌的身影,微风将她的秀发飘到空中,路灯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带灯原名“萤”,是一位充满文艺气息,长相漂亮,心地善良的女大学生,毕业后来到秦岭地区的樱镇工作。此时此刻,樱镇,这个典型的“落后”地区,正经历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后现代化的排挤,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大大小小的矛盾像藏在暗处的黑熊,蓄势待发。“萤”就是萤火虫,是在暗夜里不断发光的,像带着一盏灯夜巡的黑夜守护者,萤不喜欢“腐草化萤”的说法,于是改名带灯,她带着一盏灯,想以一己之力守护这个小镇,于是拼命地燃烧和照亮。每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都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带灯只是一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正处于现代化改革浪潮中的樱镇,用青春在这片黄土地上烙下深深的印记。青春,是四月含苞待放的花朵,是六月声雷滚滚的暴雨,是八月凉爽的秋风,也是十月灼人的枫叶;是百舸争流,是旭雾喷薄,更是鹰击长空。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这场疫情中,无数的像带灯一样的中国青年,他们奉献出金钱、时间、精力、乃至生命,用青春写下‘我不服输’。当有人夸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时,他们只说一句话:“我们哪是什么英雄,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祖国有难,当然义不容辞。”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22岁的胡佩,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的护士,98年出生的她双手终日被消毒液、滑石粉浸泡侵蚀着,原本白嫩的双手现在满是伤口和皲裂;“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到会担心”。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24岁的女孩,在得知自己需要支援武汉,这个年夜饭都没来得及吃完,她就这样收拾行囊离开家,接下祖国人民交付的任务,义无反顾的驰援武汉;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的病房,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灾难面前,有太多太多的英雄“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所有人都期待超级英雄能够降临来保护我们的时候,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他们拼尽全力,举起了照亮黑夜的明灯。洪水来了自己治,哪怕三过家门不得入,天破了就自己补,太阳暴晒就自己把太阳射下来,哪怕要耐住千年的寂寞吃尽万年的苦头,也要填了那淹死人的东海。

青春总是会留下耐人寻味的记忆,像古树底下埋藏的酒,越沉淀,越有韵味。中国,有许许多多像带灯和驰援灾区的英雄那样的人,他们的秀发在青春的微风中飘荡,灵魂在青春的歌舞中升华,面对困难,不惧是青春的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鲁迅先生曾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贡献出最大的力量。隔离在家的这些日子,平静又漫长,有的人钻研厨艺,有的人健身减肥,有的人练字学画,有的人看书写作。每个人都在把自己变得更好,都在努力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度过这次灾难。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一个又一个省份新增病例清零,一个又一个患者痊愈回家,更是给了所有人战胜疫情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没有大获全胜,我们就不说赢。”我们会等,等待着雄鸡心脏褪去毒素,等待着春暖花开,街道上又车水马龙,等待着熙熙攘攘的早餐店内,亲切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等待冬去春来,武汉的樱花绽放枝头,热干面的香味飘香十里;等待春回大雁归,千灯共燃守一城,华夏齐心撼乾坤。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有坚实栋梁,一个危难的国家,必有扶国脊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才国家强,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对于青年来说,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只有不负韶华,才能让青春闪耀未来。

带灯读后感【篇13】

于是又从网上邮购了刊登有《带灯》的两期《收获》杂志,终于读了个痛快。我为什么这么在乎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喜欢贾平凹的作品。二是本文内容反映了乡镇综治办主任的生平。

我也是乡镇干部。发自内心,我想在伟大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乡镇干部和乡镇干部的生活。

带灯开始的名字叫做萤,即萤火虫,就是在黑夜里尾部发光的小昆虫。这个形象,是我国文学中的一个暂新的形象,带灯漂亮,善良,聪明,勇敢,有主见。她同时又有大多数乡镇干部都具有的那种老练,却不世故,这一点很难得。

看到老上访群众的困难,她会同情他们,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甚至看到在大矿区打工染上矽肺病的十几个人之后,主动收集证据,为他们的赔偿上下奔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维稳形势,我们在尽力而为的同时,也感到束手无策。

于是有了给远在省城的陌生人元天亮写信的冲动。这些些给元天亮的信,不仅是用灯寄托精神的寄托,更是用灯展示心灵的脆弱。到后来,这些信中明显透漏出带灯对元天亮的隐秘的感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

通篇**当中,带灯的办公室,就是带灯的家,带灯的丈夫只出现了一次,丈夫到樱镇,按照常理,小别胜新婚,但我们看不到带灯丈夫对带灯的感情,同样带灯对丈夫的感情也没有,最后一夜,他们在一起了,却又以争吵而结束。家庭情感的缺失,是正常女性在写给元天亮的信中表达感情的现实基础。从寓意上来讲,带灯自己的一点微弱的光芒太渺小,她渴望更多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这就只有“天亮”,于是就有了带灯飞蛾投火般的举动,不停地给元天亮写信,倾诉衷肠。

带灯读后感【篇14】

贾平凹的新着《带灯》是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农村的,反映的是当下农村发生着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接地气。《带灯》描写了乡镇政府日常工作是多么繁杂:上访、救灾、选举、计划生育的确,自从农业税免除之后,中国乡镇一级的工作重点就转移了,由原来的催粮催款刮宫流产,转移到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可以说,在乡镇,维稳是仅次于招商引资的第二大事情,这既关乎乡镇工作能否得先进,也关乎乡镇领导的升迁。所以,乡镇干部特别重视维稳工作,按照贺雪峰的话说,这就是乡镇工作不出事的逻辑。

小说勾勒的,是复杂的乡土社会中农村不同阶层的群体样态:有老弱病残、孤儿寡妇的贫困群体;有蛮横霸道、欺压百姓的富人;有精于政策的代理上访者;更有与小说女主角带灯建立良好关系的老伙计(十三个病弱的妇女,带灯经常帮助他们)。故事的高潮,是樱镇引进了一个大工厂。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从书记到平民等各色人物,都慢慢进入癫狂状态。置身在错综复杂的漩涡中,带灯作为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以执着而纯然的心,默默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尽心尽力而不求回报。可以说,贾平凹描写的乡村治理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农民的生产生活处境比较孤单、无助,乡村处于一种凋敝的状态。因而,作者对陕西南部农村的描写带有一种悲观的情绪。

总之,《带灯》一书主要是围绕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乡村观念两个主题而展开的。这是研究农村社会的重要视角和分析框架。在税费时代,乡村组织作为利益主体,其行为目标清晰、结构功能明确。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施行和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农村进入了后税费时代。这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基层债务和财政刚性开支压力下,乡村公共事业建设艰难;另一方面,村干部和农民的联系越来越弱,转而与乡镇政府形成利益同构,使得乡村精英的行为选择越来越偏离社区整体利益,且村庄行政权威的物质基础被削弱,村庄公共权威出现真空状态,一些学者称之为基层权力的悬浮。

随着国家资源的输入,乡村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结盟。在面对外来资源时,一方面,客观上必须以这些精英作为代理来承接;另一方面,乡村内部则出现了大部分收益都被大农户和精英占有的大户治理、大农吃小农型的合作。乡村社会普遍出现了精英俘获侵蚀公共利益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前,乡镇深度介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务之中,因为这是完成各种税费和提留任务的前提。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再收取农业税费,乡镇不再从农村提取资源,乡镇因此退出农村公共事务和农业生产事务。乡镇关心的不再是农业发展,而是如何将资源储存起来,用于发展经济和提升业绩。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与农民的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乡镇退出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在乡镇退出后并未有内生力量的增长,而是出现了进一步离散化和无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力量入侵乡村,农民往往在与乡村的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比如,农民上访往往是令乡村干部极为头痛的事情,无论农民有理无理,只要他们上访,乡村干部都奈何不得。而一旦农民上访到县及以上部门,乡村干部就可能因为农民上访而受处分。因此,在当前乡村与农民的关系中,乡村往往表现得既软又硬。一个方面来看,乡村是很硬的,因为乡村掌握着资源及其分配的权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并且最终做成了很多事情;另一方面来看,乡村又相当软弱,因为乡村无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应对乡村治理中的困境,比如,无法应对无理上访、精神病人上访,无法应对钉子户等。当农民上访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时,农民就可能频频借用上访的手段向地方政府施压。由于上访代价较小,农民就可能借上访来谋取利益,形成上访专业户,上访受到激励,农村社会的任何矛盾与纠纷都可能借助上访逼迫政府解决。由此造成上访数量剧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难以应对。这是基层治理中遇到的新困境。

套用一句古代的政治术语来说,乡镇官是管民之官,乡镇以上之官都是管官之官。乡镇、村两级政权直接面对民众,是直接掌管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权;乡村两级的官员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并直接执行、处理、解决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务人员。乡镇干部与村干部的现实处境可以六个字概括:位卑、权轻、责重。用乡镇干部的话来说,对上顶不住,对下压不住。

乡镇干部处于矛盾和责任的第一线,但是工作上没有抓手。上级政府要求安全、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是管理机制和人员配套都不足。许多问题实行属地化管理(分片包干制管理),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手段。农民的柔性素质和政府的刚性责任构成了一对矛盾:强管,农民不答应;弱管,上级必然不同意。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乡镇,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大量集聚,人多则事必杂,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就多。基层政府不仅承担着发展的压力,更要处理好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基层干部认为自己是小马拉大车,总感觉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权力;但上级政府却担心基层政府有权之后难以驾驭。上级政府的担忧不无道理,而基层政府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现实而残酷的,这个问题迄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化是多面的,不仅涉及前面谈到的乡村治理问题,同时涉及乡村观念的转变。曹锦清教授将人们的生活状态概括为从单位建制到个人主体的转变,也有学者描述为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崛起。他们的观点存在着相似之处:个人时代的来临,或者说是人们能够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在这种观念的背后,隐藏着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对传统农村的无限瓦解和破坏。其中,道德问题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之一。

所谓道德问题,其实是个体为自由而付出的安全的代价:就业的安全、婚姻的安全,以及货币的安全。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是计划经济公有制,还有单位体制,农村原来就是合作社,城市有各个单位。在计划条件下,身处单位体制的人是安全的。在这样的制度下,人们很少有自由选择权。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村人不能选择到城里生活。如果说人们原来是生活在一个安全而自由有限的体制下的话,那么,当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后,个体便获得了无限的选择自由,然而,个体的选择自由却带来了他们之间的所有结合的不安全。这个不安全是市场共有的,也是每个人渴望的自由所固有的。我们一方面要每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又渴望在自由的人群里有一些关系是稳定的,比如友谊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这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

所以,市场经济带来的后果是:每个人寻求自由的同时,也承担着不安全的风险。农村是村落世界,是熟人的社会。熟人社会的行为会受到习俗、道德、舆论的制约。熟人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静态的社会、低流动的社会。所谓的村落社会,在前三十年叫单位社会,单位社会就是熟人社会,就是静态社会,它是由道德来制约每个人的行为的社会。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让农村人口从熟人社会流向大都市。现代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流动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面,个人不再受内在道德的制约,而是依靠外在法律的约束。但是,传统的那些东西被遗弃了,而真正的法制观念和法制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便形成了一个人人自危的境地:每个人都明了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该维护的维护,不该维护的也就胡搅蛮缠。如同农民的庞杂混乱、肆虐无信,只有现实的生存和后代的依靠这两方面对他们有制约作用。人与人之间赤裸地看待。这样的乡土社会,贾平凹比喻为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正如着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传统社会的习俗、规则被破坏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和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这往往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和道德约束,所以,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期,极易出现社会失范现象。小说中带灯担任主任的、由乡镇设置的综合治理办公室,正是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缓冲带,起着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作用。

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入侵,也带来了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从思想观念看,农民的生活观念从家本位的家庭伦理进入了个体化状态;从人生意义看,农民不再守着他们那一套传统伦理,其生活意义从一种可以过日子的逻辑转变为如何过好日子的逻辑。如今,农民不再为了维护传统(如家庭的延续)而行动;相反,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而选择性地使用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个从伦理意义到现实意义的转变。实际上,在农村社会转型中,农民与原来所归属的群体(家庭、村落等)之间的联系愈加松散,农民所归属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和控制程度减弱,农民更加关注自我权利与情感的表达,更加重视和尊重自我个性的张扬。这是一种新的选择,更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重新诠释。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偶然的结果。从社会结构方面讲,这是市场经济侵入比较彻底的后果;从文化方面讲,这既是现代性观念渗透农村造成的影响,也是农民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等观念做出的反映。不可否认,结构和文化是影响生活观念转变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我们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民生活,不仅要有诸如市场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视角;同时,也要挖掘微观社会的基础,尤其是从农村文化、农村性质出发,来理解农民生活的逻辑,进而归纳出农民生活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机制。贺雪峰教授在《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一文中,带给了我们启示性的观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有关。通过村庄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比较好地揭示中国各农村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特质。这提醒我们,在三农问题中,乡村治理问题(困境)与乡土观念转变(尤其是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虽已成为迫切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必悲观,市场经济的入侵,并没有完全瓦解农村传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并不意味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已经烟消云散。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村落,宗族、祠堂、礼仪等习俗依然存在,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形态和家庭作坊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眼下,我们的面前正摆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国正处在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复杂的环境之中,农村社会的发展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农业社会性质,也不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性质。中国的农村社会,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这不仅是研究中国农村的重要背景,更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讲到:乡村在经过一个让人以为已死去的休克期之后,重新获得了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乡村是不会终结的。相反,它为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体系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当前中国出现的情况,与1960-1980年代的法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许多年后,当初逃离农村进入城市体系的法国农民又开始逐渐向农村回迁,农村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家园,农村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以新的方式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