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26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范本。

你知道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作品这本书是我最爱的书籍,也让我更加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读过的书籍,我们应该写下读后感,这份“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是我用心制作的请您欣赏。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1)

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2)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和独生子女的国家政策导致分流教育过早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度强调再阅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

这本书对学科教学有自己的批评和见解。因此,结合学校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在学校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可以营造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本源,尊重学生的内在身心,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师在自己的一亩土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适应教学的事情。不扭曲、不疏远自己和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教练、心灵守护者、成长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课的数量,倡导科学与声、体与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

英语过分强调工具性、考试性和表演性,有多少人不用它就学会了。因此,外语学***分流。学***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

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奖惩手段,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

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的乐趣。乐,就是学***的境界。

4.明确复***立意。它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个系统的建构和学习。

复习,复习过度,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进行新的教学,不要太早,复习过度。复***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学生成长的伴侣。要注重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反对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不让知识成为唯一的教学,不让成就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3)

认真看了一遍《吾国教育病理》,感触颇深,在这本教育名著中作者对我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病理的原因,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国教育的年龄过长,教育过程长期在校,脱离实践基层,造成脱节,教育结果学生成了高学历低能力。对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人才培养的羁押制度、人才的分流、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多方面性、创新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学习。

但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激进和不完整的观点。例如,我们不能把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一概而论,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教育或学校的错误。总之,读一本完整的书对我有三大感受: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一。学校已成为教育中唯一严格的等级制度,教材的规范使用,让学生在只有知识水平的保护和封闭空间里呆了十多年,形成了一个性格相似的人。

2。自学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期末考核标准: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

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在阅读之后,决定方向、选择话题、发现信息、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计划。

学校教育就是外力太强,导致内力的丧失。

三。互联网将极大地影响当前的教育模式。平庸的教师下岗,新的师徒结合,高效的小班讨论

四。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错误地代表。学校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差异不大,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人格。一个好的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特点。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途。

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

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理性决策所必须的。提高情商使自己具有功利效益,我们提高情商使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

教育应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活动。

通过糖果实验讨论意志力:自志力和决心。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

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的教育需要倡导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和名人。

第三兴趣

人类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求适度的新奇感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驱动力。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兴趣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好奇心。兴趣是一种情感,它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和精力不平等地投入到所遇到的人或事上,以一种有优先权和偏见的方式面对生活。

有的对一切都能建立兴趣,做一行爱,有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有些人认为这很无聊,有些人认为不一定是后者能不断发现新事物和新关系。当一个人因为兴趣而进入某事物时,他从中学习到的新因素越多,他就越感兴趣。他在这方面越有天赋,就越感兴趣。

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业知识和不断发现的结合构成了持续兴趣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良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日益蔓延。

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的孩子,只要有很多独立的事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

为考试而教、为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全球性的功利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

(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

食堂做的是让学生想吃,或者让学生吃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继续按照全国统一菜单或食堂应有自己的学生菜单。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谈的就是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有些问题。作为教育政策的未端践行者学校来说是迟到的警醒。我们现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学校树立服务师生意识,时刻能站在师生立场上思考,以营造师生喜爱的校园为已任而奋斗不止。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4)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5)

道法自然——《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上的话,不过我撇开原意想借这个词表达下刚看完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的感受,就是觉得任何观点政策都需要仿效大自然的规律来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目光所及,我们能接触到的复杂系统中,运行时间最长的就是大自然了,几十亿年的磨合和演化,精妙和合理远非人类能想象。人定胜天?呵呵。

比如计划生育。郑老师提到吾国教育一大病理便是计划生育带来的,都是独苗,父母比孩子更紧张,于是便只有军备竞赛一条路。德国等往技术型学校分流的经验在那放着,国人都说好,但一轮到自家孩子,肯定还是往管理型人才靠吧,金融啊公务员啊500强啊云云。如果生的多,放养概率才会大,才会有更多由着孩子兴趣来的教育态度。按郑老师话说,两性繁殖的物种,肯定具备比抚养能力更强的生育能力,因为自然选择下,该特性大大降低物种灭绝的风险,多生孩子,还真是天性使然。郑老师对独生子女政策抨击得极为犀利,我原文摘抄一二:“独子政策”...是人类,乃至动物的历史中不曾有过的超高的风险感,统摄着中国的父母。逼迫子女加入高考大军,是他们规避风险的策略之一。这是生态使然的一种心态。人强不过形势,心态孕育于生态。

还有个例子是空虚和无聊。尤瓦尔也曾有类似观点,说温饱问题的普遍解决其实在物种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状态,人类需要适应。郑老师说,“有史以来人类一直处在充满风险、压力和刺激的生之挣扎中,在漫长的适应中人类神经系统的觉醒度定格在一个阈限内。觉醒度高于或低于这个阈限,他都会觉得不适。”所以就剑指吾国教育的悲哀之处,大家都聪明勤奋,但普遍较西人来讲比较无趣。这样的特点,会不很适应未来。不过这点或许也是多虑,王者农药和吃鸡这样的解决方案已经开始辛勤地浇灌起祖国的花朵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或许有其之于未来的意义。做点小生意,会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很多的乐趣。比如周末了还心心念念想着往工厂跑的我,驱动的就肯定不是打卡了,趁淡季末把冷库整理一番,看看都喜欢嘿嘿。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6)

任帅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本质做出了准确的诊断。书中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分析与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老师的书后,我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已经到了无语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提高能力,其次是赢得社会竞争。

没有办法衡量能力的高低。首先,没有办法及时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调察是为了发现一个人的**性发展在长期内是不正常的。这么多能力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中国的高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区别人与人的制度。这不是提高能力的方法。分数让提高能力变得不重要,区分人也很重要。

要改变高考制度下的中国教育,需要逐步完善。目前,促进教育的最好办法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今天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读图时代和**时代。读书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思想形像化,并加以结合。结合电影实践课和阅读步行计划,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与合作的快乐,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实践中体验团队的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培养智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智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情商教育和创造力显的尤为重要。

例如,互联网和交通的结合产生了嘀滴出租车。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联合多个行业的精英,打造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和互联网汽车。它需要什么样的情商。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孩子们的兴趣、实践和求知精神在未来会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在网络时代,知识和阅读的力量更为重要。它能激发无显得创造力。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术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每个家庭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有选择权——这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其他家庭可以选择其他教育方式。学术军备竞赛与国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将展示一种新型的**,敌对国家将展示更高水平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

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的孩子黄静先生是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他们小时候喜欢画画,而且画得很好。然而,高中毕业后,她拒绝上美术课。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

黄静的女儿觉的这种奇怪,无法逃避,无处藏身,而是真正的压力,这是郑亦夫所谓的学术军备竞赛造成的。

学术军备竞赛引发了一种社会认知:只有学好了,才能“好”,前途才能好;要过上好日子,只有一条出路——考好成绩。这种思想观念不仅影响着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而且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孩子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术军备竞赛是一种全力以赴的手段,效率很高,所以大多数人都同意并只承认(有是别无选择)这条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也会有反叛者,而反叛的过程大多是悲剧性的——长时间的冷眼、疏离和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这所大学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具有明显的理论研究特点。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证明自己,具有理论的自给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

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认为大多数人类成员的行为都是由情感驱动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

"(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

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

"(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

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学***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

(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工作的现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抄了几百遍《学生守则》却还是改不了做小动作的习惯,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师总要躲起来,以防被老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理解儿童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是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去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呢?让我们翻到本书第九章,"知情志"是构**类心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知是智力;情是情绪情感;志是意志。

处于学历军备竞赛之中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关注焦点只集中于学生"知"的提升上。如果再往深处挖掘,我们还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关注的"知",从内容上来看有着狭隘、刻板的带有特定政治意图的编排,从方法上来看是野蛮、粗暴的灌输与死记硬背。而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对完整的生命的促进,是对知情志三位一体的生命整全发展的促进。

好教师还要理解学***只能是自我教育。潘光旦说:"所谓教,也无非是激发与鼓励此种自动的力量罢了。

"(p154)潘光旦先生说的就是教师要激发与鼓励学生自动学***量,因为只有自动去学,对学***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海德格尔对儿童游戏的论述对我们理解"自动去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游戏。

‘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p173)"游戏事实上是人自发学***型状态,所以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

在自发的学***当中,学***的消失了,自发的学***问"为什么",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随着生命的节奏进入到学***程中。

有过"自动去学"的经历,一个人才能够体验到自己**、发现事物的快乐,才能够体验到那种沉浸于学***的乐趣;而真正的学习——即沉浸于学***的学***——需要有"连续的时间",否则"你无法总结整理扔过来的知识碎片"(p141)。好教师需要敏锐的嗅觉,这样才可能给予那些沉浸于学***的孩子以更多的自由的"连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没有什么干扰,真正安静的时刻,孩子反而可以发展自己的自我行为。

"(p205)

从个体自身来讲,教育的正道就是去过健康的生活,这意味着你要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总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施展自己的创造力。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7)

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

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

一、愤懑

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

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

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

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

二、“放”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

第一,管理者的放权。

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

第二,教育者的放手。

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

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

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

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

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

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

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

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

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8)

张双婷《吾国教育病理》是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著作,完全基于二手资料写作而成。

作者通过在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阅读大量著作,从多个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撷取其中主要的理论框架与观点,"辐辏"成这本囊括全方面的作品。

其中,既有理性思考,也有当下的教育关注。

在笔者看来,应试教育只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症状和征兆,军备竞赛试教点和病原体。

接下来,我将从视角定位、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解读。

一、视角取向

笔者采用多学科视角,从历史、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教育进行思考。

是其一大特色。

作者从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谈起,认为其含义是模糊的,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

因此,笔者对素质教育的两个口号,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口号,一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进行了批判,这两个口号都是空洞的、无用的。

这种震耳发匮的批判令人惊异!但作者似乎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些观点,如考大学只报学校不报院系、说服企业和社会招聘时不看重学历,仿佛"掩耳盗铃"一般,似乎是有些可笑的。

此外,笔者将中国教育的**归为“军备竞赛”的压力,认为教育应尽快分离,并列举了德国的职业教育。

最后,作者又天马行空的分析了中国现今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但似乎也无可奈何。

总之,这本书提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但并没有认识到它的本质。

二、逻辑结构

本书采用“趋同”的逻辑结构,从语文教育的重心和语文教育的生态出发,以“疏导”和“放权”概括语文教育的方剂,构成本书的主体结构。

从空洞无用的素质教育理论到引发军备竞赛的原因,再到导质教育分流的问题,职业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重视。

在作者看来,我国教育无法分流的原因在于三点第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第二是**的选拔与学历的结合;第三是复读。

郑也夫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消除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成员的教育分流,直接导致了高考生在适龄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也就是说,独生子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都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所以高考成为孩子们的必然选择。

这加大了竞争的压力,使许多孩子成为高考的陪练和牺牲品。

但笔者给出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

中国教育的生态特征是行政垄断,其结果是多样性的丧失。

作者截取学校中的教材、科目与学生的兴趣、知情意与创造力等方面,论述权利**的危害。

正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就是权利"

教育的无法分流导致军备竞赛与权利支配下教育多样性的丧失,相辅相成,摧毁着中国教育,这些构成了作者眼中的教育景观。

三、运思方式

在运思方式上,作者遵循"提问—释因—寻解"的批判思维模式进行论述,鞭辟入里地批判中国教育中丑陋的现象,发人深省。

然而,笔者的批评不够深刻,无法把握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兴趣,但学习却充满了枯燥和单调。

只有有持续的内生动力,才能努力学习,取得成绩。

如果我们盲目地追随学生的兴趣爱好,那将是对孩子的毁灭。

教育者之一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终始;在国民,则与一国相终始;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终始。

无论何时,教育都将是讨论不尽的话题。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9)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一)

任    帅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二)

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工作的现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抄了几百遍《学生守则》却还是改不了做小动作的习惯,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师总要躲起来,以防被老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理解儿童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是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去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呢?让我们翻到本书第九章,"知情志"是构成人类心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知是智力;情是情绪情感;志是意志。处于学历军备竞赛之中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关注焦点只集中于学生"知"的'提升上。如果再往深处挖掘,我们还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关注的"知",从内容上来看有着狭隘、刻板的带有特定政治意图的编排,从方法上来看是野蛮、粗暴的灌输与死记硬背。而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对完整的生命的促进,是对知情志三位一体的生命整全发展的促进。

好教师还要理解学习终究只能是自我教育。潘光旦说:"所谓教,也无非是激发与鼓励此种自动的力量罢了。"(P154)潘光旦先生说的就是教师要激发与鼓励学生自动学习的力量,因为只有自动去学,对学习主体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海德格尔对儿童游戏的论述对我们理解"自动去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P173)"游戏事实上是人自发学习的典型状态,所以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自发的学习状态当中,学习的目的消失了,自发的学习不要问"为什么",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随着生命的节奏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有过"自动去学"的经历,一个人才能够体验到自己探究、发现事物的快乐,才能够体验到那种沉浸于学习当中的乐趣;而真正的学习——即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学习状态——需要有"连续的时间",否则"你无法总结整理扔过来的知识碎片"(P141)。好教师需要敏锐的嗅觉,这样才可能给予那些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孩子以更多的自由的"连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没有什么干扰,真正安静的时刻,孩子反而可以发展自己的自我行为。"(P205)

从个体自身来讲,教育的正道就是去过健康的生活,这意味着你要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总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施展自己的创造力。

"当代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内分泌与快乐情绪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其中四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脑啡和脑内啡……而研究表明,运动和某些活动同样可以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快乐关系密切,运动直接提升多巴胺。……脑内啡可以在从事你所热衷的活动中产生。"(P179)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你获得更多快乐、安宁的体验,而持续的这类体验又能促使个体生命长久地保持活性状态。

"如果人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会引起一种对自身的异化。"(P179)异化的一种最常见的表征就是感到无聊,"日复一日的,我们让自己感到无聊,让他人感到无聊,因为我们始终只发挥了自己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样的十分之一。"(P126)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更可能避开日常生活的种种陷阱,对日常生活中的重复、繁琐、无聊产生免疫力。

最后,我想谈谈书中引用的心理学家尼克尔森的一段文字:"我们否定哪种可能性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呢——我们确实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不可以被促进的,或者我们没有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可以被促进的。我认为后者是更应遗憾的错误。"(P204)我觉得把文中的"创造力"换成"某种能力"会对我们思考当前的中国的学校教育更有启发意义。

用通俗的话来讲,前半句的意思是,学生没有某种能力(比如门门都要考出高分),但学校和社会都要他去习得这个能力。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孩子在分数上的改观好像证明了促进是有效的,而更多孩子的成绩却毫无提升。但尼克尔森说后者才是更应遗憾的,后半句的意思说的是,有的孩子原本有某种(除学科学习之外的)天赋,但由于学校和家庭的无知,依然按常规要求他"以学习为重",最终荒废了他原有的天赋。也就是说,他原本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天才,但人类因自身的无知、自负而漠视、埋没了他的天才,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这样的思考让人如坐针毡。但我又想,如果这样的思考能够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省思与警示,针毡上的"针"也是可以磨短的;最终,让针毡变成舒适的毛毡,也不是不可能的。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三)

教育权力的争夺

曹峰

在某次教师交流会上,我说:"善待你的学生,他们决定我们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

教育是面向的未来事业。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期许不尽相同,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由此,教育就变成公众关注对象。对教育的关注,本质上是对教育权力的关注。掌握教育权力,才能有可能让未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国家在教育权力体系中居于垄断地位,垄断了教育资源,最关键的是垄断了评价标准。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育的实施方式、甚至实施教育的人都有国家控制。国家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办教育,以期掌握国家未来的走向。民办教育尽管发展迅速,但必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国家标准举办教育,否则举步维艰。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即是例证,作为教育家办教育的试验田,既无法与现有体制和睦相处,甚至也难以被社会认同。我国的民办教育还处于谋生存阶段,还无法成为与国家教育权力良性互动的一元,难以办出特色。

现在,国内外都有家长不让孩子进入国家教育体系(违反义务教育法),或者居家自教,或者将孩子送入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地下学堂"学习。经济实力更强的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往符合其教育理想的国外留学。家长们用自己的方式冲击着国家对教育权力的垄断地位。这是否真的比国家教育体系培养效果更好,还不敢定论,但反映出家长们开始重视教育权力,渴望更多教育选择权。同样, "公共知识分子"们批判教育,无非认为当前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无法塑造他们期望的未来社会。只是,孩子们的未来,到底谁来做主呢?

原来,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10)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与独生子女的国策诱发了分流教育的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分强调的复习与复读又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扼杀。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习者的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本书对于学科教学,有着自己的批判与见解。因此,结合学校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为如下几条:

1.在学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与教师可以构建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原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内在,适合社会需要。教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针砭时弊的顺应化教学。不扭曲,不异化自己与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培育师,心灵的守护者,成长的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数外,提倡科学与音体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英语是过分重视工具性,考试与成绩,多少人学而不用。因此,外语学习也要分流。学习的人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3.教学中善用奖励、惩罚,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乐,就是学习最高的境界。

4.明确复习育人立意。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与学习的体验。

复习,过度复习,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因此,要以新授课为主,不要过早、过度复习。复习时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伴侣。讲求学习的方法与知识获得的方法,反对死学,反对知识灌输,不要让知识成为教学的唯一,不要让成绩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11)

《吾国教育病理》学习心得

1、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七个章节)谈了中国教育的主症——军备竞赛(文凭热)及解决之道

第一章论述了素质是能力和人才的空洞素质理论。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有效的手段。中国教育的主要症状是军备竞赛。只有以分流的方式缓解军备竞赛,才能改变应试教育生态。分流的改善又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无用

第三章:德国教育分流体制的良好机制使学生10岁基本决定就业趋势

第四章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第五章中国传统分居的终结独生子女国家政策消灭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成员教育的分居,这直接导致了适龄高考生比例的居高不下

第六章官员的学历本科学历后22岁入仕,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拾阶而上的历练更实用。政务要在干中学,谁堪大任要在实干中比较。

第七章复习和重读使学生成为拉磨的马复习时间,占时间太多。它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大手段,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发挥潜能的平台。提倡用人淡化学历和实施一年多考制

第二部分(七个方面)谈中国的教育生态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一。学校已成为教育中唯一严格的等级制度,教材的规范使用,让学生在只有知识水平的保护和封闭空间里呆了十多年,形成了一个性格相似的人。

2。自学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期末考核标准: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

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在阅读之后,决定方向、选择话题、发现信息、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计划。

学校教育就是外力太强,导致内力的丧失。

三。互联网将极大地影响当前的教育模式。平庸的教师下岗,新的师徒结合,高效的小班讨论

四。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错误地代表。学校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差异不大,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人格。一个好的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特点。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途。

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

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理性决策所必须的。提高情商使自己具有功利效益,我们提高情商使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

教育应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活动。

通过糖果实验讨论意志力:自志力和决心。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

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的教育需要倡导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和名人。

第三兴趣

人类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求适度的新奇感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驱动力。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兴趣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好奇心。兴趣是一种情感,它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和精力不平等地投入到所遇到的人或事上,以一种有优先权和偏见的方式面对生活。

有的对一切都能建立兴趣,做一行爱,有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有些人认为这很无聊,有些人认为不一定是后者能不断发现新事物和新关系。当一个人因为兴趣而进入某事物时,他从中学习到的新因素越多,他就越感兴趣。他在这方面越有天赋,就越感兴趣。

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业知识和不断发现的结合构成了持续兴趣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良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日益蔓延。

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的孩子,只要有很多独立的事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

为考试而教、为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全球性的功利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

(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第四创造力

有创造力的人很少。智力、知识和成就知识一个门槛。创新可遇不可求,越是大的创新,越是事先不清楚目标,外奖无益有害会抑制内在动机的发育,会扭曲、抑制内在的兴趣,会适得其反。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在精神世界中寻找刺激,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冒险的刺激。

创新者是指脱离正确轨道、效率低下或在促进创新方面受到干扰的人。创新者离不开教育的营养环境,但教育对创新者培养的趋同与整合只会扼杀其负面效应。

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独立、自由的学习环境,不受任何干预,创新性人才就会应运而生。

第五科目

语文:政治与科学夹缝中的文学,标准化考试让文学非黑即白没了意识形态,什么都去教、教是万能让写作成为催熟的果子。数学:

学得越深用得比重越小。走进数学的每一步都有过自己的摸索,这样在更大程度上增长的才是能力,而非知识。成为应试工具的数学日益丧失其开发思维的作用,改革的任务最艰巨。

外语:多数人学而无用。开科技史(通识性的联系科学与文学)、开好体育、艺术、家政等让教育彻底改观。

教育是教会人生活,会艺术化生活。

第六选材

天赋论中国考试学影响大,应等侍花开家长用脚投票、学校招生需要产生了的形形色色重点班、校靠后天更多、更好的学习掩盖先天的潜质,破坏了筛选的生态。潜力上不是尖子,不可能培养成尖子,而潜力上是尖子,没有发现和培养,同样不会成为尖子。要消除中小学声誉上的差距才利于选材。

政府是唯一铲平的力量。1、教学硬件一样。2、教师工资均等3、教师定期轮转。

第七行政专权

级别的作用是让校长自我矮化,而老师是学校的主人。单一的学校,大一统的教育直接、间接导致学校间激烈、恶性的竞争。学校要自主办成特色。

2、精彩摘录

功利、拜金、世俗化、无信仰,这诸多特征都颇令国人丧气,以为这是当代中国之专利。悉心查看,它们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趋势。中国问题也是世界缩影。

不过是我们走在了最前面。13亿人步入世界,真的可以劣币逐良币、带坏这个世界的。如此我们也理应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领悟历史的变迁,开启教育转型,本来不难。但它所承受的社会晋升功能,使它无法思虑这一转型。唯愿此一觉悟蔓延、某些新趋势的涌现,微妙契机的浮出,会促成教育的转型。

3、感悟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

食堂办得的是让学生愿吃,还是学生应吃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哪个是我们管理者优先要思考的。是继续按全国统一菜单做还是食堂要有自己学生的菜谱。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谈的就是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有些问题。作为教育政策的未端践行者学校来说是迟到的警醒。我们现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学校树立服务师生意识,时刻能站在师生立场上思考,以营造师生喜爱的校园为已任而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