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22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古语有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阅读的过程就是大量感触和思考涌现的过程,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我们能从优秀的读书笔记中写到什么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1)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范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当今社会,“幸福感”开口闭口都被挂在嘴边,但能有几人会自认为是幸福的呢?工作的压力,生活的无奈,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让现代的人们越来越觉得幸福渐行渐远。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如何找到幸福?在《于丹趣品人生》中,于丹教授闲话“一山一水一世界”、“琴棋书画书酒花”,于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不单单是在品评山水,谈论诗词歌赋,茶道美酒,而是在阐述人生的道理,令人有所领悟。要珍惜“此刻”,活在当下,用“心”才能体会到快乐,寻找到幸福!

在书中,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座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意味着一直向前看规划未来,一直向后看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但当路人问道他的“现在”在哪里的时候,神像居然轰然倒塌了!他无法解答这样的追问,也承受不起。只有珍惜此时此刻,把握好现在的生活,才不会因为错过了机遇、没有尽心尽力做事留下遗憾,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过去,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就是说我们在珍惜此刻的时候不但要努力工作,而且要增加一些趣味,不要迷失自己,不妨学习下古代文人雅士的境界,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等。并不是一定要有多少闲暇的时间,要有多么高档的环境,要有怎样固定的模式,只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要的那种意境。一样的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与谁一起,在哪里,因为什么,环境如何,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心境”。能够静下“心”来,用“心”生活,随处我们便可以发现快乐,感觉到幸福。一座山,一条河,在于丹的笔下都是有情感的,她认为: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很唯美也很用“心”。幸福是什么?网络上形象的形容为“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只要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便是幸福。给饥饿的乞丐一个冷烧饼,他会感觉幸福,给皇帝摆上满汉全席,他也未必觉得这样就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由心而生,用“心”寻找快乐,才会幸福。漫漫人生路,成功也好,坎坷也罢,我们都要这样走过,为何不让自己快乐一些呢?快乐是要自己来寻找的,父母的叮咛、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小聚、一阶段工作的完成,哪怕是春天里见到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听到久违了的老歌……只要你去体会,快乐无处不在。幸福对现代人而言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个个“此刻”,所有的过往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可以用来憧憬。那么我们“此刻”便是幸福的。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此时,我便静下心来,伴着一杯清茶,写下自己的一点点感受,慢慢回味如此醇美的心灵鸡汤——————《于丹趣品人生》。

愿天下人,都能够珍惜“此刻”,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2)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棋琴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是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讲,色香味俱全。

表面上看,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其实,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净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一个僻静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现实的。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

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

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新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心里喝茶可以把琐碎的事情放在一边。

世人茫茫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再讲,讲继续喝,远离品茶的初衷。

真正的品茶,是抛开心中浮躁的思绪,保持头脑清醒,让内心升起一种滋养植物的满足感。

自古而今,酒在人们的生命中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心事重重之人遇酒会更加沉闷,胸襟宽阔、豪气干云的人在酒中会越发壮阔。

酒逞英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酝酿的性情被美酒点燃,喷薄而出。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大家平时说“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相信谁都能说出几个跟琴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耳熟能详;比如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芳心,不惜走出王孙豪门,跟着这位怀抱绿绮名琴的翩翩佳公子去当垆沽酒。这些都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隐约约从未远离。听钢琴的人听弦外的声音。作曲的人在心里作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山下清浊在乎人心。

开阔襟怀,散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学着在邯郸走路,也不必学着鹦鹉学舌。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古人的心态,而不是照搬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学习古人的心境,无论在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和节奏中,都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3)

让生活多一份宁静

观海卫镇中心小学童红霞

“幸福感”,这个流行而有务实意义的词眼,渐渐进入中国人的心灵。这是对回归生活的一种呼唤和希冀。但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品味幸福?

我从于丹的《趣品人生》中找到了答案。

翻开书,翻开白岩松作品的序文,一个反问句,让我们不禁深思:我们每天都很忙,似乎没有一刻可以平静下来。正如他所说的平静正成为一种奢侈品。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作业中乱七八糟的答案,一些家长的不理解,再加上工作、生活中的杂事……种种种种弄得我们焦头烂额。我们的心是浮躁的,我们的学生也是。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中,我们懒得听学生们的解释,无法冷静下来思考。

快节奏的生活,让一杯茶、一杯清酒、琴声环绕着光束,悠闲地邀请山川入乡随俗成了虚拟的影子。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于丹提到的这一观点是如此精辟。很多时候,我们每天都忙于奔波于生活,却不知道奔波的目的是什么,也缺乏反思和回味的静心。

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家,带着焦虑进入新的一天,仿佛在一天又一天的煎熬中。虽说物质生活无忧,却时常觉得缺少美好的生活滋味。也许是因为生活中缺少安静的时间和空间。

《功夫熊猫2》中,师傅在阿宝面前耍了次帅,告诉阿宝说:“我修练五十年,苦思冥想,悟到了功夫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静下心来。龙岩上有一滴水,每一滴水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冷静下来,让它成为可能。

”宁静,是一种摒弃喧闹的显象,更富有精神内涵。在工作之余,静坐沙发听一段喜欢的**,在淡淡的灯下读一段喜欢的文字;翻翻旧时的相片,回味曾经的记忆;与家人进行一次随性的闲聊,都是一种释怀,让心纯净起来。

我丈夫对生活的态度给我带来了这样一种真实的感觉。他也是教师,也一样忙碌,但是从他身上我似乎很少发现“焦躁”的职业病态。这正是来自于他懂得享受生活的宁静。

他喜欢**。为了尝尝**效果,他花了很多钱更换了高质量的视听设备,买了一支萨克斯管。因此,在工作之余,我沉溺于娱乐和欣赏,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这种宁静给了他充足的精力,对生活的信心和生活的幸福。

生活的宁静就是需要自己善于去营造。于是,我有时也会拿起久已尘封的毛线针,静静地为家人编织暖衣,缓缓地,一针一针地,编织的是一份心情。偶尔也摆弄一下画笔,涂抹几幅喜欢的画缀于房中,体验的是画的宁静。

暂时让工作重于生活,让紧张的心弦休息一会儿,用一双诚实的手,用偶尔的漏洞修补生活,得到内心的幸福。这不是明天工作的反馈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把的心从浮躁中解放出来,恢复一颗淡泊、平静的心,多一点真性情,这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4)

题记:又到了一学期一次的教科研考核,要交一篇理论学习读后感,想起最近读的书《于丹趣品人生》。就写它,一举多得:整理思想、应付考核、向同事推荐。

曾经在《读者》中读过这样一段话,很是喜欢:“静是一种境界,是精神与灵魂的平静,是看透名利得失、荣辱成败的觉悟,是内心本质需要的理解和把握。它平和、恬淡,宠辱不惊;它纯真、灵动,不沾染世俗尘埃;它淡泊、舍得,超然于名利场外。一个心灵宁静的人,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心静的人就能做到:坦然处世,洒脱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读《于丹趣品人生》,突然又想起了这段话。

翻开《于丹趣品人生》,开篇白岩松作的序,一句反问“我们怎么了?”,让我们不禁深省: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似乎没有一刻能够平静下来。正如他所说的平静正成为一种奢侈品。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作业中乱七八糟的答案,一些家长的不理解,再加上工作、生活中的杂事……种种种种弄得我们焦头烂额。我们的心是浮躁的,我们的学生也是浮躁的。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我们懒得去听学生的辩解,静不下来去思考。生活的快节奏,让一杯清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境的闲适成了虚影。

记得《功夫熊猫2》中,师傅告诉阿宝说:“我修练五十年,苦思冥想,悟到了功夫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静下心来。龙岩上滴落一滴水珠,每一滴灵动的水珠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静下心来,让这力量一切皆有可能。”

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安静是一种生产力。”书中这句话令我犹如醍醐灌顶。“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古人这种佳音相伴的日子,一定与他们保持着那份安宁、恬静的心境不无干系。如今,即使置身鸟语花香之中,又有几人能感知出此等天籁的美妙呢?

也许现在的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地悠闲,也不能像李白那样游遍名山大川,在山水之间陶冶性情,吟诗作赋。其实在这个繁华而纷扰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用一双诚实的手,缝补一下自己偶尔会有漏洞的生活,在闲暇时,放下纷扰,放弃旅行团,自己一个人或邀三两好友随性而行,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失。我们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去听听学生的解释,理一理学生、同事给我们的启示,捕捉并记录下自己那些突然闪现的火花,思绪。甚至于伏案太久了,站起身来,做几个深呼吸,看看窗外学生玩耍的样子,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的那份无拘无束……

合上该书,我想,在喧嚣的红尘中,今后我一定会让自己这颗浮躁的心时常回归于安然和宁静,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上一杯浓茶,捧上一本闲书,于音乐中聆听生命的真谛,从书香中品味物外的超然,思考除了金钱和名利之外的人生。相对于历史的长河和浩瀚的宇宙,我们只是一名匆匆过客,何必奢求太多呢。

读过《于丹趣品人生》之后,你会认为,在适时的空当为自己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安静地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真性情,这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于丹说:“生活,就像是茶,一杯刚刚沏好茶,只是有的人会把这茶品出是极品的铁观音,有的人则会品出是很普通的大碗茶而已!”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

书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兵押送一个重犯,犯人是个和尚,一直小心翼翼,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要做三件事,一是检查包裹在不在,前路很遥远,要是没有了包裹里的银子,可能,他会和这个犯人一起曝尸荒野;二是检查自己好不好,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如果自己的身体有异样,一定要看大夫,不然,不但无法完成任务,可能还要把自己的命搭上;三是检查和尚在不在,有没有逃跑,很简单,要是和尚跑了,他还是得死,因为办事不力!在长长地路途中,他与这个和尚,每天畅谈,每天讲述自己的经历,而和尚也讲他自己的过往,就这样,日复一日,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一样的。渐渐地,他对和尚的防备之心也不那么的强了!一天,恰值中秋,和尚说,你把我解开,我去买点酒,咱两喝点,毕竟是团圆节嘛!他,就解开了!不一会,和尚带着好酒好菜回来了,两个人喝得大罪,只是,一个人是真的醉了,一个人是假的醉了,当然,真的醉的是那个兵,假的是和尚。这是他处心积虑很久的逃跑计划!他把兵的头发剃了,剃成了和尚的样子,然后,把自己的袈裟给兵换上,自己跑了……第二天,兵醒了,发现和尚不见了,就开始找和尚,找了许久,也没有找见,然后,一摸自己的头发,发现,自己就是和尚,一看自己的衣服,他说:“原来,和尚在,那么我也在”,随手抓起包裹,包裹也在。只是,为什么觉得缺了点什么?他想着,出了门上了路,一路上,他都在想,为什么三样东西都在,却还觉得缺了点什么?

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从容而快乐地享受并经历人生。

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

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怎样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度太深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从个别的方面入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活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在于丹看来,能否放开心境,从容而快乐地享受并经历人生,是人生是否圆满的关键。但是享受人生从哪里入手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琴酒茶。琴酒茶大家都不算陌生,除了琴稍微不那么大众之外,另外两项都是大家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东西。琴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与琴有关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比如对牛弹琴,比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体现的是古人的风骨情趣,也体现了琴的风骨和韵味。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比古代要快很多,所以认为无法去享受那种闲逸的生活,尤其是听琴抚曲这样高雅的享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于丹将自己三年来对幸福生活的最新体悟辑录于《于丹感悟生活》一书中,并延续了心灵鸡汤式的风格,或引经据典,或直陈观点,用一个个典故或现代故事将我们生活都将遇到的困惑阐释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地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句句直指人心、撞击心灵。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化随笔,还不如说这是一本身心灵的佳作。在书中,你将读到如何借助古人“一生相伴的酒,日常品的茶,宛若天籁的琴声”,让自己疲惫、充满噪音的内心停一停、静一静,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需。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在她的悉心开导下,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负面情绪——焦躁、迷茫、抑郁、愤懑将会逐渐消散。我们困顿的心灵将会在寂静的阅读中找回生命的本真,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这就是于丹和她的《于丹感悟生活》,超越今人与古人的时空界限,解读当下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用一颗闲闲的心去享受生活,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5)

范文一:

在这本书中,于丹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

有句谚语说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是啊,现在的中国人走在路上,哪个人不是行色匆匆;整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哪个人不会想着功名利禄;在忙碌中,有谁停下来,安静下来,环顾四周的风景,倾听自己的声音?

于丹一开始就提到,在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而闻名。我们不太热衷于露营,忙着赚钱;相较而言,美国人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求效率,过分守时。而在当今社会呢?对中国人来说,幸福似乎比成功更奢侈;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向往和羡慕的一种休闲方式。

正如于丹所说,幸福可以大到在山川中寻欢作乐,小到在一壶茶、一杯酒、一首钢琴曲中品味。

茶、酒、琴,在人们的印象里,立马就会联想到伯牙和钟子期,他们生活在依山傍水之中,子期提一壶酒,伯牙弹一支曲,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伦之乐,这就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在忙中取乐,从中抽出一点空,拿起一本书,在博客上写上几笔,品一壶好茶,看一场电影,都能让我们在繁忙之中清欢一刻。

跟随着于丹,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品出趣味,发现生活的另一番美好。

范文二: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道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弹钢琴显示了生活的简单。阅读佛经,可以发显生活的闲适和内心的平静。其实,这些只代表了人们一生追求的幸福!

只要一个人有一个好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他的生活就会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不愿意放弃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不愿放弃金钱利益,为了虚荣而活着。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追求幸福会很累。

而且常常,当这些人累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喝酒,但他们不知道如何举杯解忧。

于丹在《趣品人生》中写到过清代大戏剧家李渔且停亭的故事来阐述她对人生的理解。我想于丹写《趣品人生》这本书的意义是想在忙碌的生活里为我们建立几个亭子,让我们匆忙的脚步能有停歇的时间。于丹认为,在用尽一生去实现自己毕生的愿望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

生活就像喝茶。一开始会很苦,但一辈子都不会。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是人生的洗礼。或者,在痛苦中,放弃希望;要么,把痛苦踩在脚底下,活出崭新的自己。

我想起中国达人秀的刘伟曾说过的一句名言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人们可以憧憬未来,缅怀过去,但只能把握现在。于丹通过讲述琴酒和秦茶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很有趣。不妨向古人学习玩琴、品酒喝茶的兴趣和品味生活。

范文三:

近来闲读于丹的《趣品人生》,犹如夏日吃雪糕,一股清凉惬意的感觉弥漫全身。讲《论语》出名的于丹,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生命感悟,来与我们闲谈生活的艺术、幸福的真谛。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适合在晴朗多风的夜晚翻开一页,在心中播下品味生活、感受生活的种子。

书的封底有一句话:在当今社会,幸福已成为比成功更为奢侈的东西。人们追求成功,但成功并不能带来个人生活价值的全部满足。

也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兴趣,一点闲暇,一点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成功人士都是荒凉的。确是如此,成功的人生未必是幸福的人生,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何况,在功利社会里,成功并非是人人可以想而得之的事。作为凡人之一,我们期待更多的幸福。林语堂曾经说过:

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何谓幸福?各有说法。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和一种与环境相辅相成的生活方式。

富人在寻找幸福,穷人在品尝幸福,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什么样的心情和性格,什么样的幸福。于丹的书,从厚积的传统文化土壤里漫步而来,在山水之间、茶香酒味和琴趣中与你闲坐闲聊,与你倾谈幸福的秘方。

这是于丹的快乐心态。我们沉浸在于丹的字面意义中,沉醉在幸福的遐想中。

幸福的秘方在**?于丹的文字构造里已经精妙藏匿了。根据各章,一山一水一世界,寓意境界。人生境界决定模式、气度和心态;茶的味道意味着精神状态。品茶如养心;酒之品,暗喻着品性,人的品性决定着生活的轨迹和质量;琴之趣,暗喻着情趣,人的情趣爱好导引着人生幸福的浓度和烈度。

我心血来潮,姑且将《趣品人生》里第一篇节的文章标题串联起来,闲谈幸福人生的真谛吧:

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生活的艺术。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和紧张,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一颗从容、平静、祥和的心。宁静是一种生产力,它使我们在简单的生活中获得智慧的能量,减少过度的欲望,感受生命的本质。

在功利主义的硝烟中,我们会反思:我去过**吗?人生步伐过快,千万不要丢了自己。

这时,我们需要像古代人一样,放慢脚步,吟诵:停在凉亭中,停下来!在一个简单,缓慢的生活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心。

我们突然在生命的山坡上意识到,天地间有一股长风,生命是浩瀚的。为了滋养大自然的精神,生命的境界正在悄然提升。

聆听鸟儿在山水间歌唱,沿着山川走向心灵深处,实现生命与自然的紧密而深刻的融合。这时,智慧像水一样在我们心中流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四季的表达,认识到万物变化的规律。我们仿佛从功利的烟尘里走出,内心充溢着发现和回归的喜悦,嚼一嚼菜根的香,简单生活里蕴藏着最丰富的人生哲学。

思绪在飞翔,快乐在弥漫,抓住不亦快哉的瞬间,一步迈进快乐幸福的新境界。当我们的境界悄然提升、心境悄然转变之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的现在在**?

我们需要在复杂的现实中把握自己,享受当下的生活,在每一寸流淌的时间里体验、理解、提炼和收集生活的幸福。

茶,从笔画构成上看,人在草木之间,品茶,清茗在手,清香入喉,润泽的正是我们日渐疲乏麻木之心,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澄净清澈。有了茶的心情,我们自然可以看不起功利的云彩。酒与人的一生相随相伴,悲欢苦乐尽在其中。

酒品见人品,酒中有真味,杯中之物,清浊在乎人心。人的性格影响着人生的旅程。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杯酒在他面前。他必须亲自品尝。

琴之情趣,乐之袅袅,非明澈宁静之心无法体悟。正如于丹在文章中所说:钢琴**可以给你一个安定下来的理由。

有**的人生是幸运的。把自己融入**,放松身心,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有多重空间,如果我们时常有发现之心,感悟之喜,幸福犹如清新的空气,永远陪伴着我们平凡而简单的生活。

合上书卷,陷入凝思。俗世中人,遍访幸福而不可得。其实,幸福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它藏在我们的心里。

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谢谢于丹,让我在阅读中沐浴着幸福时光,其真味如茶如酒如琴如徜徉于山水之间,让我的内心空明澄澈,宁静芳香。

范文四:

我们处于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我们拥有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梦想,每天为了自己的梦想、目标,不断拼搏,顶着沉重的压力寻找出路。也许就是因为压力使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这不禁让我们遗失了自我,忘掉了那些最美好的情感、情趣与情调。宁静这种美好的心灵状态也难以复求,我们沉溺在忙碌地追赶当中,在漫漫人生中忽略了周围的风景,不知道停停看看品品,让自己再次体味悠闲时的轻松。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现在七样东西都变了,木柴、米、油、盐、酱油、醋和茶。

当今社会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我们每天围绕的是柴米油盐和酱醋,却没有闲暇的时间为自己沏一杯茶,享受那片刻的宁静,在茶香萦绕的环境里放飞自己的心灵。

茶,即草木及自然,我们过惯了车水马龙、天桥水泥的都市生活,每天充满双眼和心灵的都是一些繁琐的数据、字母、文件和作业,心灵被禁锢的如此疲倦,倘若有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暮然走进了草木之间,让自己心思澄澈。品茗,能让自己回归大自然,一杯茶喝下,心清了,眼醒了,才能看透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才能读懂岁月铅华中的种种道理,每一杯茶都可以酝酿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如果茶可以清心顺思,那么酒则可以在你有了欲望有了烦恼时,帮助你得以解脱。我们在工作疲惫时喜欢饮一杯小酒,在寂寞苦恼时愿意三两人一聚,借酒消愁。我们在成功得意时,狂饮三杯,以续豪情。

人生往来,无论是顺境还是逆途,都离不开这忧乐一壶酒,酒里头的心事、传奇、欢喜、悲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会喝酒的人借酒清醒,不会喝酒的人以此浇愁、逃避现实,杯中之物,清浊在乎人心。

茶酒以顺心气,琴声可以怡性怡情,在你思绪纷扰的时候,在你内心狂乱的时候,不妨听上一曲谦和的弹奏,让那颗被现实喧嚣淹没很久的敬畏之心得以复苏,或许这份琴声可以让我们的生命保持柔韧的美丽,琴上的清泠是草木的本性,那种恬静淡泊也是人的本性。

天地之间花茶树木,茶酒琴棋,都不过是人们借此使自己内心平静的手段,心平了,人静了,周围的一切才会随之感应。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很久了。当我们去掉所有的伪装和噪音,我们可以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凉爽空气。

清泠有木性,恬淡随人心。

范文五:

在当今社会,幸福感开口闭口都被挂在嘴边,但能有几人会自认为是幸福的呢?工作的压力,生活的无奈,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觉越来越幸福,越来越遥远&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如何找到幸福?在《于丹趣品人生》中,于丹教授闲话一山一水一世界、琴棋书画书酒花,于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不单单是在品评山水,谈论诗词歌赋,茶道美酒,而是在阐述人生的道理,令人有所领悟。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心中才能体会幸福,找到幸福!

在书中,于丹用细腻的文字,从道理上唤醒我们重新思考,感悟人生,发人深省。她用茶、钢琴、酒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贴切、更贴近生活。这种观念强烈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告诉我们如何从容地找到自我,如何重新启动我们的心,如何找到幸福。

人这一生要承载的太多太多,为社会承担使命,为家庭承担责任&&幸福正前所未有的成为奢侈品,问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的幸福吗?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当今社会,人们匆匆忙忙向前进,忙工作忙生活,忙买房买车忙贷款,忙忙碌碌,熙熙攘攘,为忙碌而忙碌,晕头转向都要迷失了自己的心灵。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生命中涵养、从天地自然中滋养而成的。人生路上究竟有多少亭子?那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甚至不是一段特定的时间。

一茶、一酒、一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唤醒生命的色彩。春天的迷人,夏天的火热,秋天的绚烂,冬天的宁静;海的波澜壮阔,湖的宁静安详,瀑的澎湃激荡,溪的浅吟低唱;日月的更替,四季的轮回;无不投射鲜活的光辉么?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人生的长河总有一些欢欣闪烁,前不久的一趟旅程,春风浩荡,绿树成荫,蓝天白云,天地辽阔,让我们趣味盎然,回味悠长。我们能把握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感动时刻。品茶、品酒、听钢琴、亲临山川,呵护身心,在大自然和日月更迭中陶冶情操。

当回到当下,生活虽然还是原样,由于心境改变了,会新奇的发现新的趣味,感受生活的平静和幸福,品味生活的甜苦与意趣,不经意间找回生命本真,重拾幸福的感觉。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6)

让心灵自由呼吸

喜欢于丹,是基于几年前,看她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论语。她端庄优雅,澹定自信;她口若悬河,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从那以后,她成了我敬佩的大学提问者之一,我也成了于丹众多粉丝之一。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她的《趣品人生》,让我更加钦佩她了,钦佩的不是美女教授的天赋,不是于丹老师的创造,而是于丹老师的感悟!

她的感悟,出于女人,出于学者,出于老师,出于做人,出于生活,出于这个现实的世界。读着她的书,我觉得自己像一阵春风,沁人心脾。她在书中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

于丹认为,休闲是一种内在的发现,休闲是一种乐趣,休闲是一种生活节奏。她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闲暇与时间和金钱无关。在书中,于丹用细腻的文字,从道理上唤醒我们重新思考,感悟人生,发人深省。

她用茶、钢琴、酒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贴切、更贴近生活。这种观念强烈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告诉我们如何从容地找到自我,如何重新启动我们的心,如何找到幸福。

于丹说,人在路上奔忙,不妨在忙碌的喧嚣中“且停停”。“停一停”能让我们歇歇脚,静静心。在亭子里养养神,问问自己我们从**来,要到**去?

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这路上的每一步,其实本身就是风景。但停下不是为了安息于此,终老于此。停一下,不是要丢了赶路的自己,是为了再上路,步履轻盈更好地上路、更好地前行。

以前每逢周末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变得十分焦虑,不知道怎样打发闲暇的时光,没有办法平心静气的去做任何事情。觉得自己在这段时间段过得太枯燥,不知道自己坚持的还值得坚持吗?没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独处太无聊了。

读了于丹的《趣品人生》,我懂得了: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来。

人这一生要承载的太多太多,为社会承担使命,为家庭承担责任......幸福正前所未有的成为了奢侈品,问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的幸福吗?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当今社会,人们匆匆忙忙向前进,忙工作忙生活,忙买房买车忙贷款,忙忙碌碌,熙熙攘攘,为忙碌而忙碌,晕头转向都要迷失了自己的心灵。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生命中涵养、从天地自然中滋养而成的。人生路上究竟有多少亭子?那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甚至不是一段特定的时间。

一茶、一酒、一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唤醒生命的色彩。春天的迷人,夏天的火热,秋天的绚烂,冬天的宁静;海的波澜壮阔,湖的宁静安详,瀑的澎湃激荡,溪的浅吟低唱;日月的更替,四季的轮回;无不投射鲜活的光辉么?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人生的长河总有一些欢欣闪烁,前不久的一趟旅程,春风浩荡,绿树成荫,蓝天白云,天地辽阔,让我们趣味盎然,回味悠长。我们能把握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感动时刻。品茶、品酒、听钢琴、亲临山川,呵护身心,在大自然和日月更迭中陶冶情操。

当回到当下,生活虽然还是原样,由于心境改变了,会新奇的发现新的趣味,感受生活的平静和幸福,品味生活的甜苦与意趣,不经意间找回生命本真,重拾幸福的感觉。

人生长路漫漫,释放自我,游历于山水自然之间,放眼于辽阔之间,亲临山水。见飞鸟在天,见游鱼在水,领悟其中的意境,获得天赋的人生乐趣。寻找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方式,从容的上路。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如书中《序》里所说,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为当下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在俗世生活中欣然品味“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意境。虽然由于自身的底子薄,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取长补短,将能做的、会做的,且有意境的事充分发挥

如此看来,幸福就在我们心中。清晨,我们在温润阳光的洗礼下醒来,伴着花草香上路,看蓝天白云,看青山绿水,看飞鸟将视线拉伸成弧......知足的心境就会打开,幸福就会不请自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迷失自我,经常停下来寻找生活的真谛。享受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中的一种闲适与平静。

不复杂,不忙碌,不奢侈,不贪婪。喝一杯茶,品一口酒,听**,简单悠闲的生活,让灵魂自由呼吸。

峰高街道建设中心小学:龚文书

2012年8月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7)

人生是什么?如何过好幸福的人生?看是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

而于丹老师的《趣品人生》则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下面我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乏兴趣和休闲的生活方式,往往让我们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的心。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

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人的生活情趣,做一个休闲的人,在休闲中找到钢琴、一壶酒、一杯茶的真实生活和幸福。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于丹眼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认为生活很有趣,所以品位生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

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怎样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度太深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从个别的方面入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生活是一个过程。我们生活的是过程中的感觉,我们享受的也是过程中的感觉。

在丹看来,能否敞开心扉,平静快乐地享受和体验生活,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但是享受人生从哪里入手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

琴酒茶。琴酒茶大家都不算陌生,除了琴稍微不那么大众之外,另外两项都是大家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东西。琴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东西。与之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如高山流水,如对牛弹琴,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情趣,也反映了琴人的聪明才智和魅力。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比古代要快很多,所以认为无法去享受那种闲逸的生活,尤其是听琴抚曲这样高雅的享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跟着书走,学着在邯郸走,学着鹦鹉,学着古人的一种心情,而不是照搬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于丹教授将自己三年来对幸福生活的最新体悟辑录于《于丹感悟生活》一书中,并延续了心灵鸡汤式的风格,或引经据典,或直陈观点,用一个个典故或现代故事将我们生活都将遇到的困惑阐释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地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句句直指人心、撞击心灵。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篇文化随笔,不如说它是一篇自己心灵的杰作。在书中,你将读到如何借助古人“一生相伴的酒,日常品的茶,宛若天籁的琴声”,让自己疲惫、充满噪音的内心停一停、静一静,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需。

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教授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在她的悉心开导下,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负面情绪——焦躁、迷茫、抑郁、愤懑将会逐渐消散。我们昏昏欲睡的心灵会在无声的阅读中找到生命的真谛和最初的自我。这就是于丹和她的《于丹感悟生活》,超越今人与古人的时空界限,解读当下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用一颗闲闲的心去享受生活,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选择了茶、酒、自然景观等大家都能触摸到的载体。这些航母与物质财富无关,完全是中国式的。它们形成了一套仪式,可以让每个人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于丹认为,当他用毕生的时间实现自己毕生的愿望时,他应该懂得如何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乐趣和闲暇,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迷失自己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中哲理性的语言俯拾即是:“喝茶未必要最好的,关键是要学会品味,才能滋养心”,“明月清风是最好的滋养品”,“走到山水之间,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这些精妙的语言背后是对生活通透的感悟,需要我们用心细细品味。

人们可以憧憬未来,缅怀过去,但只能把握现在。于丹通过讲述琴酒和秦茶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很有趣。不妨向古人学习玩琴、品酒喝茶的兴趣和品味生活。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