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13

2024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集锦十四篇)。

经过精细的编辑编辑为您编排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阅读作品后,心中被触动,从心底鼓起了勇气,这一刻,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打倒。 透过写作读书笔记,让自己的阅读更具层次感,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将其收藏下来以供日后查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

自觉学习,终身发展

2016级2班宋沛烜的家长宋刚

寒假期间,拜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的前言中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

这种小环境的生态条件是真正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又说每个孩子是父母手中的一块玉,“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看到这些,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这些内容,让我记忆犹新。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在此之前,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孩子上小学后,放弃了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扮演了一个接近于监工的角色,结果却是在瓦解孩子的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现在,我才发现孩子在自主学习、自控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有时候孩子问我“今天该干什么?”“我可以休息了吗?

”等一些不该问我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了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感,他会批判地对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一个年级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屈服。顺从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只要他有机会,他就不会屈服,会挣脱束缚。

“不陪”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我也做老师,我经常惩罚学生抄写作业。有时我的孩子在听写时会犯错误,我也会惩罚他们抄错单词5-10遍。看到书中的这节内容,方觉今是而昨非。以惩罚方式让孩子去写作业,是简单粗暴的。

天长日久,既伤害了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变得厌学且厚脸皮。

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种操纵是错误的,使用破坏性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结果,也就是说,实际上改变了目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既要信任孩子,也不能太相信自己。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许多家长告诫孩子:“学习要认真、刻苦!”这其实是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适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在想到学习时,就有微微的不快。

有谁会喜欢苦呢?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而“吃苦”,必须基于他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这种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来要求孩子,就更不适合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兴趣或责任感。只有照顾好利益,才能产生方法。只有当我们有兴趣和方法,我们才能成长勤奋。要尽量消解“苦”,如不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不要施加压力,想办法减淡他对苦的体验。注意从“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

不考100分

当孩子上小学1-3年级时,我经常把他的学习目标定在满分上,而在高年级时,我注意各种考试的排名,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因为我忽视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正掌握。这种错误的目标取向,实质上是追求作为父母的满足,是肤浅的、破坏性的。

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

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

“不管”是最好的“管”

书中说:“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的管,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确实,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

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的机会,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意识,让他有一个自我激励、负责任的态度,他会做出自我调整。要“无为而治”,不要对孩子管制太多,“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诚哉斯言。

孩子们小时候在电视前呆很长时间。当他们离开电视时,很容易形成无所适从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和努力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困难的,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这种性格会向学习转移,使他从需要主动意识和意志的活动中退缩。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在他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语言,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次,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既能使他的智力得到更好发育,又能防止他患上电视瘾,可谓“一石二鸟”。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家长或老师认真学习的内容,我仅就感悟最深的内容谈谈。最后,我要强调一下:书中所说的方法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要因材施教,不可呆板地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2)

家长会的最后,彭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完后写篇读后感。听完以后,心里不禁一乐,这本书以前听朋友介绍说非常好、很有可读性,就买了一本,就在我读完最后一页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它让我对宝贝在成长中许多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感谢彭老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让我也再次地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

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的第一篇就写了“打针有些疼”。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婧扬小时候打针的场景来。婧扬小时候体质较弱,上医院打针的次数也较多,因为孩子生病时做家长的特别着急,到医院后开好针立刻就想给打上去,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心里总想哭就哭吧,哄一哄就好了。自从看了书后,再去打针前,就先告诉婧扬“宝贝现在生病了,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是”“那我们到医院让医生看一看,听一听好不好”“好”“吃药不能好的话,我们就需要打针,打针时有点疼,就像被小虫子叮了一下,宝贝现在都长大了,我们要勇敢不哭,如果你感觉疼坚持不住想哭也没关系”婧扬用力的点点头。到医院后,护士准备好后,让婧扬把手伸出来,小家伙下意识地往后缩,护士说“小朋友要勇敢呀”我接着说“生病会很难受,都没有力气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打完针就不难受了,宝贝要加油”婧扬好像受到了鼓舞,小手慢慢地伸出来,针刚一扎进去,小家伙哇地哭了两声,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出来后坐在椅子上,就已经不哭了,读后感《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等到第二天再去打针时,小家伙自已主动地告诉护士,“阿姨,你轻轻地打”出来时也没哭还告诉我“妈妈,我坚持住了!”虽然现在再去医院,婧扬还是说“妈妈我不打针”,但只要给她讲清楚道理,她还是愿意配合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孩子是不可以哄骗的。捉弄孩子,是家长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

家长的目的暂时达到了,但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给孩子真实的说明情况。不要轻描淡写,也不要夸大其词。信任孩子,并给孩子一段接纳事物的时间。特别是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孩子。像婧扬那样,虽然知道应该看病,但内心的担心和害怕让她不敢向前。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家长同样适用。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家长在首次教育孩子时也是一张白纸。那么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孩子一起成长。

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婧扬从出生到现在,除去上班的时间,我都尽可能的抽出所有的时间和她在一起,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能和她们在一起时间真的是非常有限,特别是0-3岁不论是从身体、大脑的开发方面更是需要父母细心照顾的阶段。从婧扬出生开始就给她放音乐听,只要一听到音乐声响起,小家伙的眼睛就去寻找声音的方向,非常专注的去听,遇到欢快的节奏时,她的小手小脚也跟着欢快的挥动,小嘴也咧开,啊啊啊地叫着。大一点时自已就会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婧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看智慧树的开场歌曲时,每次都跟着一起跳舞,跳得可是有模有样的噢!

除去在音乐方面,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婧扬还在呀呀学语时,经常拿着书给她读《三字经》,读书时,她总是盯着我的嘴在看,虽然有人觉得给她读这些能听懂吗?能记住吗?可事实证明,当婧扬两岁时,一次看智慧树里的节目正放《三字经》,看了一遍后,她就能自已诵读出来。包括后来的《弟子规》,通过动画的形式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看了三遍后,婧扬就能跟着诵读出来。婴儿正是在这种无意识、不经意的状态下吸收知识,储存能量,一但开启,就会无限的爆发。也正是这样的积累,婧扬在语言发展方面,一直都没有让我担心,在一岁半时已经能够成句成句的说出来,并会使用“因为。。。所以、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再大一些给她买了绘本书,告诉她已经长大了可以拥有自已的书了。由于小时候经常看到外婆在读书,她也会拿来装模作样的翻来翻去的看,现在知道自已也有书了,兴奋的不得了,也沟起了她的阅读欲望,培养了阅读兴趣。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量地让孩子阅读,让她自己挑选喜欢的书来阅读。才是让孩子认真学习的最好途径。在这当中,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必不可少。父母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着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结合婧扬事例自已的一点看法,非常有幸能读到这本好书,给予了我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启发,少走了许多弯路。希望有时间再读第三遍、第四遍,不断地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我和婧扬在她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3)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他不仅有责任成长,也有责任让他快乐。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在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尹建莉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每读一个段落我都联想到自己,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不恰当之处,里面的很多教育观念令我受益匪浅,也有一些观点造成冲撞,整体而言,还是有很大启发的。中国教育中的“不打不成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教育思想在面对西方多元发展的教育冲突之下,脆弱一面逐渐显现出来,为人父母、为人师表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1、 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他们意识到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就会相应地调整。

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名权威的长者,不应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内心树立起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拿出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孩子心中有数,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会进行自我调整;如果反之,家长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可以在这个时候施加一些人为干预,可以通过健康的引导方式,令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用孩子能接受的思维加以矫正。儿童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具有自我塑造和自我塑造的表达潜能。

我们作为家长,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性。

2、 孩子撒谎有两个原因,一是模仿大人,二是强迫大人施压。

中国传统教育制度里,大多数父母都期盼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未完成的计划施加在下一代的身上,这过程中,家长对孩子很严厉,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批评指责,说一不二,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愿望,这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经常性紧张和不平衡,所以为了逃避,或者其他的原因,就会发生不诚实的行为。父母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如果孩子对我们撒谎,我们感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生气,还有伤心——为什么不值得孩子信赖,除了孩子的顽皮天性,也要反思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出了差错。

3、 让我们学习简单的东西,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学习知识取决于现有的智识背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通过“阅读”,可以让孩子的语言系统发育的更好,进而提高思维能力及学***识的能力。

在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到,不看“有用”的书,是在选择中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核心要素,不将大人“有用”的书作为选择标准。学校组织的日常读书活动中,一些推荐的必读名著都是以教育者的角度去推荐作品,其实孩子的乐趣多姿多彩,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人文等,这些方面可以放得更开,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己爱好的自由权利。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沉迷自己的兴趣中,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干预手段,防止偏科等消极现象的出现。

读书可以让人心情平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由于作者的孩子是女儿,在教育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男孩可能更喜欢做手术。读完本书,有一些深深的感悟,也有一些深深的忧心,毕竟在主流应试教育的浪潮中,如何让孩子在未来里有竞争力,不被社会淘汰、拥有一个好的发展,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发自内心的期盼。

在幼儿期,孩子的好奇心旺盛,模仿力强,作为家长,我们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重视孩子的道德认知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他律”手段让孩子直接形成好孩子要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他人,尊重长辈,要诚实礼貌的基本社会道德意识,这个过程是必须严格的,不应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或者兴趣有丝毫的妥协,我们需要培养一个正直的善良的下一代,而不仅仅是思维活跃学***小青年。

其实在教育问题上,作为母亲的我不愿意被一种固定的思维或者模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做的就是帮助他发现,找到他自己热爱的生活,而不是代他们生活或者说是生活道路的选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让我看到认识到初为人母的局限性,作者在书的引言中说道“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教育就在眼前,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在教育孩子的正确机会里,孩子们不会感到无聊,并且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可能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培养。

书中提到,作为父母,不要轻易让孩子的希望破灭。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我们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建立他们的自信。

在这方面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我希望彦博在成长中遭到一些磨难或者是不快乐的事,我们都可以相伴的度过。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永远保护他,只能支持他,当他有坚强的后盾时,让他去探索、实践,找到自己的路。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出于对孩子潜能的成长缺乏信心...”,其实也有对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首先要自己强大, 以身作则。刘墉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不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而是由他身边接触亲密的六七个人决定,家长需要正确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小环境——家庭,我们在教育还自己的过程中,不能只流于形式,我们要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也要接纳孩子适当的缺点,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健康的人格基础上,对于优点,我们要表扬他,让他意识到这样做是正确的,而对于缺点,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去调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去加以改正。

说到教育,我认为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动摇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教育之所以叫教育,是因为它是一种人格的觉醒。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让孩子们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家长、老师是不可或缺的,同样重要。

尹建莉老师的另一种教育方法也值得学习,比如她为圆圆做的那本书。其实在当下的年代里,孩子看到的世界更新鲜,我们曾从物质匮乏的一代中走来,我们所在意的物质刺激可能远不能刺激到孩子真正的热情,即使是带来,也是阶段性的,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做出选择,培养孩子真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能力,而非是用物质不断刺激孩子的热情。

一个好妈妈和一个好老师很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以上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这里有一些摘录要保留。

附读书摘录:

● 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打骂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只会让孩子讨厌学业;打骂让孩子听话,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固执

●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学会爱是一个大命题。我们得慢慢学。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停止打骂孩子,不再让野蛮人穿西装。

●欣赏孩子不仅仅是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对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

●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建莉。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拿起这支沉重的笔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又似乎什么也说不出来,反正内心极其的复杂和不安,作为一个母亲,在教育这方面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得疏忽,同时也感到自愧不如,所以在今后的日子,我想我会尽量能够做到好一点。

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佩服这位作者妈妈是何其的伟大,这不是随便一个母亲可以做到的,这背后包含多少辛苦与耐力,从她女儿呱呱落地到她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打针、识字、阅读、惊喜等等生活的***那么地真挚感人和不厌其烦。

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要学习:

第一,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学***很重要。如果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格,对他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帮助!但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做母亲的耐心和正确的指导。不会一蹴而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其次,如果你想改变孩子的所有习惯,你必须改变你的态度。身教重于言传,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随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胜过讲千万遍道理。实在孩子不懂的就给她解决一下,如果我们的道理讲得富丽堂皇,但自己又不是这样做的,在孩子的心里第一反应妈妈是在撒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要让她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

第三,就是不要轻易破灭孩子的希望。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所以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虽小,但她也有思想,也有愿望,往往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往往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能够在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她一起完成,当然我们并不是无条件去答应她的无理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溺爱,只是要去尊重她的兴趣和爱好!

不要毁了她的愿望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是说这不是你做的,这不是你能完成的等等。就算不能也要让她明白为什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5)

这是一本有智慧有思想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师作为母亲,我多么希望把这本书分享给家长,让更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少走弯路,让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我不得不说,我儿子小赫赫的出生,是我读这本书的动力。在产假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尿布和奶瓶满满的,孩子们日夜颠倒,整夜哭泣,这让我身心疲惫。突然间,我很难过,我的世界里只有孩子。我的精神世界是空的,几乎是荒芜的。

老公还很不解,每天有人伺候吃伺候喝的哪来那么多烦恼。白天,我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拿起书。我一拿到书,就翻了几页,深深地被作者教育孩子的智慧所吸引。恐怕读完后我会忘记的。我也做了笔记。

下面是我读这本书的心得:

一、 孩子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过去,我心目中的教育蓝图是,孩子长大后,我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地教育和培养他们。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吃可以凑合,穿可以凑合,住可以凑合,等以后条件好可以吃好的,穿好的,住大房子。

独生子女的教育不能等,不能将就。

二、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

赫赫快三岁了,最近突然害羞了拉便便时不让我们在场,擦屁股也要自己动手,刚开始我和老公都担心孩子擦不干净,但我觉得还是要相信孩子,刚开始擦不干净到现在上厕所完全可以自理了。父母老觉得孩子小,好多事情都包办代替,殊不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应该做的,都变成了习惯。孩子也不知道感恩。

做一个有爱心的母亲,从孩子们每天的吃喝做起。让琐碎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三、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无论是教学生还是教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位同事和一位母亲有自己的想法。她女儿六年级平时在家有奶奶照顾好多事都不会干。我的同事,我女儿和她姐姐的孩子在一所学校。他们中午在宿舍做饭吃饭。

起初她做饭,两个孩子轮流洗锅。孩子洗不掉。第二天,碗里满是蚂蚁。同事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把脏碗重新洗一遍,而是让观察孩子的反应,孩子们都觉得恶心自己又重新去洗。

从那以后两个孩子都学会了洗锅,再后来,她干脆让孩子排值日自己做饭,从准备材料到做饭的整个过程都由孩子自己操作。孩子又学会了做饭。所以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每当在家做家务时,赫赫跑过来要给妈妈帮忙时,大多数情况下是越帮越忙,我没有阻止孩子,而是让孩子动手体验。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热情。

四、 对孩子的“为什么”,不能敷衍了事

孩子们很好奇。他们脑子里总有一些奇怪的问题。当孩子问父母一些奇怪的问题时,好多家长的回答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家长有些烦躁的时候可能还会嫌烦,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反映。让我们看看一个聪明的母亲如何回答她女儿的问题。

“妈妈,为什么要上学呀?”妈妈:你知道吗?

如果一棵小树长了一年,它只能用做篱笆或木柴。10年的树可以做藤条。20年的树用途可就大了,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什么也不会干。

如果上6年的学,小学毕业,在农村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小商小贩。如果他学了九年初中毕业,他就会学会一些机械操作。如果他大学毕业,他可以设计高层建筑和铁路桥梁。

如果他以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他就能创造出我们以前没有的东西。孩子听了恍然大悟。与孩子交流无需强迫或诱使。 孩子们将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五、 阅读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

书中提到“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在乎记住多少。”以前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让孩子读书都有很强的功利性,孩子看一本书非要孩子复述讲了什么内容,有时还让学生做笔记。如果对阅读有这么多的要求,有多少孩子愿意阅读,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没有任何目的”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阅读。

作者还提到“阅读需要**”如果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千万别强调孩子“读书”。在教育中,大人和孩子一样,要想让孩子接受什么,就想办法去“**”,要想让孩子拒绝什么,就想办法去“强迫”。

他一岁的时候,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些图画书和故事。没有让他去读,小家伙刚开始总是爱一页页翻书不爱看图,到后来居然被精美的画面吸引住了,有时甚至把书拿倒,我也不去纠正。

到现在孩子每天都要看自己喜欢的书,粘着爸爸妈妈和他一起看书。有时我们放不下手里的事,小家伙居然一个人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很投入的那种,喊他的名字他都没反应。

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教育都是一本永远读不出来的书。它需要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反思。我要当好妈妈,还要当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6)

尹xx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还是两年前在当当网上看见买的,可是买来后就一直放在书架上了,暑假没事翻看了几页,才发现这本书特别的好,看晚了,尹xx老师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她叙述的一平常事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我们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尹老师在书里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答案我以一边读一遍后悔,原来我这反面做错了,原来我那儿也出错了还好读的还不是特别的晚,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就像作者的女儿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尹xx老师在书中记叙了许多,很多事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比如文中写的开"小卖部",我的女儿也自己在家玩过,经常在家把鞋子一双双的摆好,然后向我们卖,也是讨价还价甚至给了她钱她还学着给我们找钱,我基本上都是陪孩子认真的把游戏表演下去,但是没想到要发挥这种游戏的更多的作用,更没有坚持下去再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我也知道从小给孩子讲故事对孩子以后有很大好处,但是我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就是:我担心孩子听不懂,总喜欢把故事给口语化,正如尹老师说的:"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原来给他读故事就是最好且最简单的。

还有古诗滋养的孩子、好阅读与坏阅读、“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不考100份、学会开家长会、不上学前班等等,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思。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教育是相通的,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很多家长和我交流的时候都说孩子在家不愿意和家长交流,逆反心理特别强烈,还有的孩子经常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想这本书应该推荐给家长,让家长也学***怎么样当好父母。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当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训斥孩子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接受,即使我们煞费苦心,也是教育的失败。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越来越无知和无能。回顾这几年教师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觉得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原谅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但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错误,但我们孩子的生活永远不能从头开始。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越来越不足。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要有一个又好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规律外,最重要的是母亲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的个性、智力、情感等都是在周围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孩子们犯了错误或者做出了大人认为不好的行为,那他们就不是错误。它们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情。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

对成年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

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对如何做个好妈妈总结如下:

)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自控力。

2)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

3) 与孩子建立信任和轻松的关系。

4)要恰如其分地给孩子多多鼓励。

)要想办法使用聪明的方法来代替批评教育孩子。

6)不要求孩子考100分。

7)注重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8)把孩子的“小事”都看成“大事”。

9)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0)好妈妈要懂得尊重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母亲,而且要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比母亲更好的教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读后感

当初在怀孕的时候就看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时就感觉到书中观点很新颖,不是那种廉价鸡汤,也非死板的说教,对于我教育孩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更是收获颇多。这是一本难得的家教书。它采用字母的形式。书中有大量的活案例。通过对家长来信中案例的分析,阐述她的教育理念,使人们产生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它不仅敢育智面教育问题,而且思考深刻。它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更有教育智慧,更重要的是,无所不在的爱。“我真希望,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看到过这本书。”她点到了中国教育的症结,道出了许多父母感知而没有形成自觉的问题所在。

关键是,她还给出了解题的路径。在许多机械化教程的相同配方泛滥之际,这本书确实具有中流砥柱的意义。作为一名家长,一个母亲在教育这方面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得疏忽,同时也感到自愧不如,所以在今后的日子,我想我会尽量能够做到好一点。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我归纳了一下很值得去学***鉴。

第一,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学***很重要。一个树立了良好学习风格的孩子,等于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帮助!可是说者容易,实施起来也不易,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做母亲的极其耐心和正确的指导方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这是得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其次,如果你想改变孩子的所有习惯,你必须改变你的态度。身教重于言传,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随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胜过讲千万遍道理。实在孩子不懂的就给他破解一下,如果我们的道理讲得富丽堂皇,但自己又不是这样作的,在孩子的心里第一反应妈妈是在撒谎,这一点我身有体会,有时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作?

不要让他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

第三,就是不要轻易破灭孩子的希望。生活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也不能没有希望。所以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虽小,但他也有思想,也有愿望,往往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往往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能够在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他一起完成,当然我们并不是无条件去答应他的无理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溺爱,只是要去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

不要破坏他的愿望,随便否定自己,不要总说这不是你做的,这不是你能完成的等等。就算不能也要让他明白为什么?

第四,已退为进的说服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说服教育,当孩子做错事时,或者和xx同学打架时,不要过分地去指责一通甚至暴力,这一点有很多家长控制不住,有时脾气上来了,我也不例外,但没办法,为了孩子我们只能收着点。遇到事多沟通、以退为进,让他消除恐惧感和惩罚的顾虑心平气和地去交谈,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在大脑里有一个思维的转换,当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听得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多数孩子应该是能接受的,只能说特殊的孩子特殊对待。

最后一点是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难读的**和一些矛盾。有时大人的吵架很难被孩子听到或看到,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可是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应该尽量避免,哪怕我们有再多的恩怨纠葛都不要去触及他幼小的心灵,我们生了他,不仅要养活他长大,更有责任让他生活得幸福!

所以尽量给他一个温馨和谐的家,让他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8)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更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

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的经验不是偶然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对阅读极其重视。

书的第二章几乎都是关于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对学习的益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解释,并列举了很多例子。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强。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从本质上讲,阅读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和对经验的丰富。

看完这本书,觉得受益匪浅。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而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

”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9)

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这本书是作者联系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她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内容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看了这本书后,该书似乎开始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下面我就谈谈看了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以自认为是对的方法去教育和关心孩子,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只是强行把自认为对的道理说给孩子听,孩子不听,就一遍一遍的重复教育,时间一久,孩子也会觉得厌倦。在"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所阐述的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用"活"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给幼儿死板的硬道理,可以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否则他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另外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孩子一时间有可能达不到你所要求的,那就要降低一些要求,让孩子慢慢的去学会并达到要求。

第二章为:把学习变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能变得轻松愉快。幼儿园的教育亦是如此,幼儿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及教育形式的单一贫乏难以接受,他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新奇的事物和鼓励的语言,不喜欢被拘束的感受。过早的对幼儿园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厌倦,变得不喜欢学习。现在的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较高的期望,要求他们会做算术、认识并会写多少多少字。

其实,不用过早的要求孩子学会这个、学会那个,只要家长的教育得法,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你所期待的东西。就如卢梭所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子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这说明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坏的方法会把原本简单的事变的复杂、低效。

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这章同时也说明了幼儿的`最佳学习状态是在游戏中显现出来的,应该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想办法保护幼儿的兴趣,树立他对学习的自信。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就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第三章为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文中阐述了幼儿说谎的事例。说谎对于幼儿或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习惯,儿童说谎的原因有两个:一时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就像家长在生活中为了对孩子达到某一种教育目的,用一些谎话来哄骗他,或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会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老,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甚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自我反省,对于我们教师也一样。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人师表、恪守自律,这一点对于幼儿教师更为重要,因为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被幼儿所模仿,如果教师缺乏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不规范,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会是"压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幼儿目的的同时放宽要求,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不容许幼儿犯错,不尊重孩子,那样会让他们情绪紧张和不平衡,为了逃避处罚而说假话。

第五章为: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客观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把孩子放在爷爷或奶奶处,让他们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或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常关心他,增强他的失落感。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上一代祖辈,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烦恼和不和谐。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人业已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0)

利用放假的时间,我读了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只感到相见恨晚。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都有了更新的思路,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心态。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要想有一个又乖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条件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妈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让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那如何成为一个好妈妈呢?这是一个很难很重大的课题。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1)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今年9月,初为小学生家长的我在老师的推荐下认真阅读了一个懂教育的妈妈——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早就出名了。这一次我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我。正如序言里面所说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间进行对比的意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校和课堂的向导和引导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书名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实例告诉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个道理: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有心无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状态,我们的孩子才能有很大的发展。

书中的许多例子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实践和改进自己的方法。书中关于雕琢玉石的工具用“锄头还是刻刀”的寓言故事让我静下心来审视了自己这几年对孩子的培养历程,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了反思;书中关于教会孩子面对挫折和解决孩子遇到问题时的方法,为我解决孩子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书中关于家长培养孩子的读书识字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惭愧,没有像这位妈妈一样坚持下来;书中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时的眼界和豁达令我佩服。

在认真读书,领会思想的过程中,我也试着向这位妈妈学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她明白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她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一直认为了解真相的孩子是从小长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要求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觉得她是被人需要的;在和孩子说话时,做到倾听孩子的意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轻易许诺,许诺了就会实现,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可以信赖的人;完成作业时,给孩子讲明要求后会让她独立完成,让她觉得这是她的事,完成后再协助她订正,让她知道错在**;每天都和她聊聊学校的事,适时赞扬她认为的的好事,提示她哪些是不好的事,让她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作业完成后,督促她收拾书包,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按时睡觉。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借助故事内容让她知道更多的真相。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孩子已适应小学的生活,对小学生活充满热爱之情,虽然还存在一些毛病在屡教屡错又屡教的反复订正中,但我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是需要汗水去浇灌的;好的玉石是用刻刀去雕琢的。为了孩子,照顾自己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学校合作管理自己的孩子。因为“时光易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不我待”。

真正爱孩子,就应努力让孩子长出强健有力的翅膀,离开家长时,孩子也能展翅翱翔。再次感谢这本书。让我受到优秀教育理论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在以后孩子的教育中,我将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一位“用心良却不让孩子感觉到苦的”的妈妈。努力让孩子在学***程中从“他律”变为“自律”,以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对新一代公民的要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2)

现在大家都在热读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也想着自己又是老师又是妈妈,不妨一读。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

同时也有着不安与思索,并积极的实践探索着。

鉴于十多年来培养优秀女儿的经验,我写了这本书,所以书中记载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很高幸我的孩子才三岁,用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还不算晚。

二十几万字的书我几乎是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读完,并且在觉得值得与老公,家婆分享的文字下面用铅笔画了线,同时也提醒和反思过去这三年多来我们在教育宝宝时是否有犯尹博士所说的不当错误而且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我们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就会反映在孩子身上。

首先,我意识到什么时候对我的孩子严格要求,什么时候和他放松,什么时候帮助他,什么时候放手。比如:有时帮宝宝洗完澡我洗他衣服时,他很喜欢用肥皂来玩弄,还说想自己洗,我看天冷又怕他弄湿衣服,又弄湿地板所以通常都不让他插手,或者做其他家务时也都拒绝他的帮忙,总觉得他是越帮越忙。

可现在我会尽量鼓励并表扬他说“宝宝真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还会帮妈妈的忙!”尽管他经常弄到满手都是肥皂泡,袖子也搞湿了我也不会再说不让他洗的话了。

另外,以前经常怕危险不让他动的工具,现在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会让他用螺丝刀或者剪刀等工具;在他画画时不干预他对于颜色的选择,不评论用什么颜色对或者不对,因为在他的心里他选择的就会认为是最美最好看的,就像在金宝贝课堂上做手工,几乎认识他的老师都知道他对于红色的偏爱,我们只要认识到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经历,说不定以后他长大了想让他喜欢红色都难呢!

还有,我们和幼儿园尽力配合,让宝宝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的快乐,在宝宝生日的时候带去生日蛋糕和水果跟小朋友分享,有一次早上起来,奶奶送他去幼儿园之前,他说要带糖果去幼儿园跟老师小朋友分享,我知道他是自己想吃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地告诉他“宝宝喜欢跟小朋友分享真是个好孩子,但下次可以直接告诉我们你也想吃了,这样才对!”。在饭桌上吃饭时我们会要求宝宝把喜欢吃的菜分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吃,不可以自己一个人吃。

现在,当他主动告诉我们哪道菜好吃,也帮了我们的忙时,我的心很美。

我也是从这本书中读到的,读得早,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多重要,所以我们在他面前有意无意地读了三字经,读了一些简单的唐诗,宝宝也很感兴趣,总是喜欢和我一起读一些节奏感强的单词和句子。他会拿着书给我讲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真实的,但我们都陶醉于他的故事。即使他在任何地方看到一个字,他也会饶有兴趣地用手在空中画和写,他还会问我们这个字是什么。这些小细节也许是我们有意引导他阅读的好开端。我希望他会一直感兴趣。当然,我们的父母也应该有耐心。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自孩子上幼儿园以来最深刻的经历。尤其孩子对小故事的兴趣超乎我的想象,每次睡觉前都会要奶奶或爸妈给他讲故事,讲多了他还会跟着把故事编下去,也会捧着我的脸问我每个部位怎么说,全都问个遍并重复几次后才满意的慢慢睡去,看着他可爱的小脸,想着他的小脑袋瓜里该是多么奇妙和很多的不可思议。每每都能把我们问住,真的是不学都不敢面对他了。

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我知道在我的孩子长大之前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和要学。我要跟上宝宝的步伐,永远做他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和想法。

2012-01-8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3)

王娜断断续续,看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身为人母的我,刚开始读就被书中的序言深深的吸引,被作者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这本书的引。

年轻的父母得到了一块玉石——可爱的孩子,但多年后,却发现有些人得到了满意的作品,有些人看到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前言如是写到。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她曾经当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女儿。她有16年教孩子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状态——没有痕迹。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使我深受启发。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像牛顿一样

当作者在女儿的生活中犯了一些小错误时,他经常对她说:就像牛顿一样。提到牛顿,我们会想到他醉心于实验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朋友中午来看他,但他等不及了。他开玩笑,把仆人准备的午饭都吃光了,然后就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

作为家长、老师,欣赏孩子不仅是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对待他的缺点。当我们看他们总是用“象牛顿一样”,他们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们去做,从长远的看,是帮孩子的倒忙。

所以,凡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因为,多犯一些错误,才能让孩子学会并且做的不错。

二、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作者强调,孩子要学会容易,决不能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就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写暴力作业;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套的东西,在教育专家的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作者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

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在学校和家长眼中,学习是最重要的。学生们,如果他们不学习怎么办?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平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习”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

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新观点。作者说: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变成巧克力棒,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如果把学习变成牛黄解毒丸,孩子们怎么会喜欢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苦。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看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机会。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

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对家庭负责,而且对未来的社会负责。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雕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把锄头——当我们手里拿着一块玉石,我们必须把它做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果我们真的想培养我们的孩子成功,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好母亲。她执着、豁达、进取、包容,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世界。

2011、1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14)

我读到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觉受益匪浅。尹建丽是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还是一位作家,所以此书写来让人感觉是亲切感人,朴素生动。最重要的是,她给我们的不是抽象空洞、让人看时心服口服、看完之后却不知所从的理论。

她没有夸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她只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以母亲适度的骄傲和自豪,讲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有过教育方式不当的时候,她的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时候,她的教育方法才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毕竟,没有一个成功的母亲是天生的,她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碰壁,不断巩固,不断成功,这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然而,与许多家长相比,尹建莉走得更平稳、更平静,因为她一直珍视自己对孩子的信心,珍视自己对正确教育理念的坚持和学习。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作为母亲应该具备的心态。只有靠自己的坚韧,孩子才能不怕困难和危险;只有靠自己的自强,孩子才能努力坚强;只有靠自己的自律,孩子才能自控;只有靠自己的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此外,在这本书中,我不仅看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也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影子。尽管作者缺乏笔墨,但我从文章中提到的许多例子中知道,作者有一个好丈夫、一个圆圆的孩子和一个好父亲。他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积极配合妻子做好孩子的角育工作,有错误时愿意低头向孩子承认错误——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家庭教育绝不单纯是母亲的事。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阅读过不少教育类的书籍,但是很少有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这样绽放朴素的光芒、散发诱人的幽香。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

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到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实践。希望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