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昆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2

最新昆曲读后感(收藏8篇)。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最新昆曲读后感(收藏8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昆曲读后感 篇1

青春版《牡丹亭》观后感

看到这篇论文的标题我很沮丧。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从来没有看过中国传统戏曲,所以我很惭愧。我只好向周围朋友求救,希望他们推荐给我一些好剧。收获真是不小,如:

《穆桂英挂帅》、《窦娥冤》、《霸王别姬》…………《西厢记》、《牡丹亭》等,我本来想看《西厢记》的,但后来我选了《牡丹亭》,因朋友跟我说这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我虽然没看过中国传统戏曲,但还是知道一些凤毛麟角的,不至于孤弱寡闻。《牡丹亭》我是知道的,但青春版就没听说过了,这让我有了很大兴趣,所以就决定看它了。

在看之前我决定先做一些功课,怕看不明白,听不懂。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已被称为“昆剧”。昆曲的发源地是苏州。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兴盛于明清时期,后来逐渐衰落。特别是在近代,出现了继承危机。可喜的是,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汤显祖本人也十分得意此作品,曾说: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全剧充满朝气,非常赏心悦目,融合现代剧场和古典精神,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从第一出“标目”演到最后一出“圆驾”,基本保持了剧情的完整。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薰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这出戏在网上看到了。虽然现场没有看到,但效果非常好。整部看下来就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感受了-----“美”!

故事美!明代有这样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的文明程度。汉族的意蕴与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结合,堪称现在的典范!

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遗留下来的封建礼教时,从元代的张生、莺莺青年到明朝的柳梦梅、杜丽娘青年,我们已经实践了现代青年的生活!

唱词、唱腔、台词美!我不知道青春版牡丹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但汤显祖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

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舞蹈美!印象中传统戏剧除了武生的打戏之外,舞蹈动作应该相对较少,青春版的《牡丹亭》似乎融合了现代舞蹈、京剧动作为一体。同时,演员的舞蹈动作与舞蹈美、灯光、服装有机结合,与剧情的发展有机协调,使整个舞台更大、戏剧更美。

二十一世纪观众的审美观,毕竟迥异于明清时代,这次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一方面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但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项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

很明显的,以前的《牡丹亭》唱都是有经典唱段的部分,重在抒情,而青春版的把很多以前的版本里没有出现的情节都排上去了。你要欣赏文辞和唱功,自然是看老版好,特别是张继青的。至于青春版,这些个文辞也都在,只不过演员是年轻版的,论唱功和身段自然比不过老一辈的,但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演员的扮相和道具都很华美,可能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真是相得益彰,剧情曲折,架构恢宏。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

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

《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述,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剧中的男女青年为了爱情而生与死。除了浓烈的浪漫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赋予了爱情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本文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不懈爱情,歌颂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中不屈不挠的奋斗,表达了冲破封建藩篱、冲破宋明理学束缚、追求个人解放和向往的朦胧愿往理想的生活。

女主角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100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获得自己的力量,也就是对男人的需要,总之,女人天生就有爱的力量。

杜丽娘告诉我们,爱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的父母反对他们的爱,只是因为他们要求自然的发展。

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眼里,作为一个女孩,如果她想成为一个男人,并有一个爱的要求,她已经违犯了天规。莺莺的妈妈没有这个想法,只是觉的女婿应该是对的。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

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看过《牡丹亭》之后开始对元代戏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优美的唱词。

昆曲读后感 篇2

来日诰日才找出点时间写写周日凌晨看《西厢记》的不雅后感。

元直《西厢记》的簿子记得上高中的时分第一次看过,记住了那两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今后陆陆尽尽看了很多次,其中很多出名的词令皆几乎可以背下来了。常常在捧起读本的时分想,这么美的词牌,若是配上劣美的直和谐妙曼的身姿、唱腔,那可真是:此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次看昆直是在北年夜看北昆新排的历史剧《闭汉卿》。带有很明隐确现代戏剧特点的新排历史剧,剧情布局紧凑、唱腔精粹不拖沓、幕间腾跃感强,戏剧辩说强烈。唱词虽然远不如四年夜元直那么的精巧和劣美,然则表演却是不尽改良,一个别例,一个眼神皆能让人回味无量。

这次看北昆的《西厢记》,为了把整本西厢记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演完,每折、乃至每个段落皆被删节了很多。莺莺出场没有了那么多的铺垫,连那句出名的“小子这多忧多病身,怎敌她倾国倾乡貌”皆没有听到,遗憾啊;两小我在后花圃的一唱一和少了很多词句,让人感觉两小我的豪情停顿过分徐速了;“悔婚”一折少了很多张死出色的戏份;“佳期”一折简单的让人骇怪,红娘的很多戏份皆被删掉踪了。

红娘的表演为了让不雅众看戏的时分不那么沉闷,多减了很多逗人的段子,把红娘塑构成一个愚丫头,原著中红娘是一个多么机灵机敏,小巧剔透的精灵鬼啊。

看了两处昆直后,逐步有点晓畅为什么比起京剧昆直会日渐式微了。比起京剧,昆直的唱词更高雅,也就更难解;昆直的直调比起京剧来道更拖沓,京剧有十分多的段子节拍很紧凑,更是琅琅上口,贩夫走卒皆能听过几遍后哼上几句。昆直该当是在年夜户人家,养上个昆直班子,临水拆个戏台,散三五稀友,沏上好茶,眯着眼睛,细细品味着戏词和直调,悠哉游哉晃上一个下午......

听道北昆要在保利上演齐本的《少死殿》,连着演四天,搞得人内心痒痒。不过,保利的票价总是那么的贵,买不起票啊。等我有了钱.......

昆曲读后感 篇3

元曲《西厢记》的本子记得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过,记住了那两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后陆陆续续看了不少次,其中很多著名的词令都几乎可以背下来了。经常在捧起读本的时候想,这么美的词牌,如果配上优美的曲调和妙曼的身姿、唱腔,那可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次看昆曲是在北大看北昆新排的历史剧《关汉卿》。带有很明显的现代戏剧特点的新排历史剧,剧情结构紧凑、唱腔精炼不拖沓、幕间跳跃感强,戏剧冲突强烈。当然,歌词并不像四元杂剧那样细腻优美,但表演是力求完美。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看北昆的《西厢记》,为了把整本西厢记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演完,每折、甚至每个段落都被删节了不少。莺莺出场没有了那么多的铺垫,连那句著名的“小子这多愁多病身,怎敌她倾国倾城貌”都没有听到,遗憾啊;两个人在后花园的一唱一和少了很多词句,让人觉得两个人的感情进展太过迅速了;“悔婚”一折少了很多张生精彩的戏份;“佳期”一折简单的让人惊诧,红娘的很多戏份都被删掉了。

红娘的表演为了让观众看戏的时候不那么沉闷,多加了很多逗人的段子,把红娘塑造成一个傻丫头,原著中红娘是一个多么机灵灵巧,玲珑剔透的精灵鬼埃

看了两处昆曲后,渐渐有点明白为什么比起京剧昆曲会日渐式微了。与京剧相比,昆曲的歌词更优雅,更难理解;昆曲的曲调比京剧更拖沓。京剧中有很多段落,非常紧凑,琅琅上口。所有的小贩和过路人都能听到他们几次,哼几句。昆曲应该是在大户人家,养上个昆曲班子,临水搭个戏台,聚三五好友,沏上好茶,眯着眼睛,细细品味着戏词和曲调,悠哉游哉晃上一个下午......

听说北昆要在保利上演全本的《长生殿》,连着演四天,搞得人心里痒痒。然而,保利的票价总是那么贵。我买不起。当我有钱的时候

今天和爱人去看了史红梅演出的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举手投足深具大家风范,演杜丽娘,则清秀雅致;饰杨贵妃,则雍容娇艳。尤其不能让人忘怀的,是史红梅的眼神,真是明眸善睐,顾盼生姿,让人想起《西厢记》里张生说的“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优美到指尖,她的步法轻盈如莲花舞。

使我倾心的还有她手上那把描金扇子,在这双纤纤玉手的展弄下,扇子好像也有了生命,或开,或合,开如春花绽放,合如秋雁敛翼,仿佛会说话,每个细节都美到极处,每个动作都令人陶醉。怪不得梅兰芳出国演《牡丹亭》而大受美国佬、苏联佬的欢迎,竟得了博士称号。“看”昆曲,原不一定要懂中文的。

但假若你懂中文,那你定要为这种语言而自豪,我们的中文曾经是那样的优雅,它天生就该是诗的语言。《牡丹亭》让我永远记住了汤显祖——这个善于写八股文的清官,在忧国忧民的同时,却又是一个如此富于才情的雅士。他写少女,比少女更能体察少女的心。

温柔敦厚,诗教也——《牡丹亭》里,我看到了三千年前《诗经》的血脉。谁说儒家不懂风俗?谁说中国女孩不善于怀旧?

谁说莎士比亚的剧作无人可比?

古老的艺术被人赞叹不置,不仅因为它汇聚了往昔的文化,更因为它贯注着丰厚的情感,正是永远不变的微妙心绪,使数千年来的人心息息相通,遥相默契。昆曲,不是博物馆里的陈迹,也并非沉重的遗产,它是数千年打磨出来的珍珠,时间无法消磨掉的,是那片光亮圆润中的璀璨。

昆曲读后感 篇4

它的唱词、唱腔、台词美:演员、乐师皆按明代服饰装扮;舞美设计充分尊重皇家粮仓建筑原貌;现场演剧采用明式家具陈设;角儿完全靠嗓子和身段,乐师完全现场演奏,杜绝麦克风和扬声器;开放式扮戏房一览中国戏曲勾脸绝活;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 满园春色,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所具有的内敛、含蓄、腼腆的特性没有遗漏的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而她作为一名养在深闺的少女所拥有的伤春的神态更是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它的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的布景、灯光都很简单,很古典。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其主题之美:剧中男女青年为爱而生死攸关,除了浓烈的浪漫色彩外,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爱情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所谓理想的爱情一定是两个人的爱情。所谓爱情理想,也一定是两个人的共同理想。

《牡丹亭》就是在演绎一部可歌可泣、入死出生的旷世之恋。杜丽娘告诉我们,爱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是因为两个人对人性有着共同的追求。

皇家粮仓有着600年的历史,昆曲之作也传诵了600年,我7月20号观看的是第599场演出,在明晚也将迎出它的第600场演出,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真心的预祝明晚演出更加美满!

昆曲读后感 篇5

《牡丹亭》的故事是经典的感人至深的!最喜欢那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两个晚上白版《牡丹亭》中本和下本的表演,演出了杜丽娘的为爱而生生死死,演出了柳梦梅为爱而痴醉于一幅画中,演出了汤显祖心目中爱情的超越生死!这是何等的情意!

故事情感的固然细腻感人,但这也是依托于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的。

首先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综合唱、念、做、打于一身。真真如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所感叹“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唱功、音乐性的念白、表演以及武功在《牡丹亭》的后两本里都有体现。

要说戏曲的特点,最显著的就是他舞台上空空如也,却能够表现出后花园的姹紫嫣红开遍,表现出杨婆持枪打败大军的战争场面,表现出紫禁城皇宫的富丽堂皇!这便是戏曲独一无二的虚拟的表现手法。

但是最多只有一桌一板凳的舞台,怎么来表现出场景的变幻万千,时光的匆匆飞逝呢?这就需要严格的表演程式。杜丽娘着一套白衣,飘然而至,便是到了阴曹地府;船夫打扮的人,持一浆在手,前后的摇摆,左右的颠簸,便表现出了河流上的大风大浪。

《牡丹亭》是昆曲中的不朽之作,它带我们领略到戏曲故事的唯美,感情的细腻,唱念做打的综合演绎,让人不可思议的虚拟表现手法以及严格的表演程式!《牡丹亭》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戏曲的大门。而那惊鸿一瞥让我们爱上中国戏曲!

昆曲读后感 篇6

响应号召,我也来说两句。

南京版牡丹亭,从开始排练到开演,时间紧,任务重,省昆克服种种困难,把这场精彩的大戏奉献给了戏迷,虽然对原剧本作了较大压缩,但基本上还是反映出了原剧本中的"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主题,殊为难得。

年轻演员再次挑起了大梁,通过这次的演出,一方面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学会了很多原本不会的戏,另一方面,年轻演员靓丽的扮相也吸引到了更多的戏迷来到现场,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机会难得,我特意邀请了一些朋友到现场看戏,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第一次接触昆曲,看过以后印象都非常好,并热切地期望下次再能来兰苑看演出,可见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绝对不应该藏在深闺。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昆曲这座"园林",才能让他们知道昆曲的美和雅,才能让他们喜欢昆曲,省昆作为全国仅有的六大昆剧院团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不一定是演戏,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

接下来,我来谈些自己的想法:

这次演出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离魂之前是一个部分,这部分的改编是成功的,为了突出此次演出的主题,不得不删除了训女、闺塾等原本比较好看的部分,这也事出无奈。

离魂之后的部分,我认为还可以打磨一下,如冥判,演起来很热闹,效果也很好,是交待剧情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完全被删除,有点可惜。

有增必有删,幽媾和冥誓这两出,虽然已经删除了不少内容,可是我认为还是稍显拖沓,希望能够再加工加工,一些剧情可以用字幕带过。

最后再提个细节,演出的最后,杜丽娘和柳梦梅终于还是走到一起,这个剧情很感人,同时也是整个演出的最高潮,现在的这种处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可以再加强一下,最后的那个造型很美,可以多定格几秒钟,给观众更多回味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在这时合唱"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应该会不错。

至于更多细节,前面的朋友已经说了很多,在此就不再多说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说的可能不是很对,希望能引出更多人发表意见。——————

写牡丹亭的观后感定然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估计可以一二三四的写下去。

不是想写成一个系列,因为牡丹亭太博大,好多东西可以写;因为原著我只读过一遍,这次越剧版本让我有了重读几遍的想法;因为最近工作繁忙,看戏读书只能偷空为之;因为这部戏好看耐看,不想囫囵吞枣的匆忙看完;因为如此多的理由,这部戏我会看一阵子,原著也得读一阵子,边看边读边想边写,便以一二三四冠之。

牡丹亭同昆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很遗憾我不是昆曲迷,这出戏仅仅听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一段,尽管觉得很美,却没有像越剧一般让我痴迷。人说昆曲是阳春白雪,看来是我修为不够,不懂得欣赏。

上个月的《上海戏剧》,有一篇文章是专为中日版牡丹亭写的,坂东玉三郎作为歌舞伎大师,本想将牡丹亭改编成歌舞伎形式,但最终还是让自己站到了昆曲的舞台上,也许他认为,只有昆曲,才是杜丽娘最初最好,也是永远的家。

看到这篇文字便为越剧版暗自担心,这最初最好也是永远的昆曲经典,改成越剧,是否能得到认可,实在令人捏一把冷汗,况且是由以朴实深沉见长的戚派来演绎杜丽娘,更将戚派的铁搭档毕派换成尹派,是否能演出牡丹亭的味道?

昨天下午,牡丹亭大碟终于从君韵小铺快递到京,迫不及待的便拉着相公一起欣赏。碟片有点卡,但是画面声音效果还是不错,非常喜欢画面中时而闪出的原著字句,平添了几分书卷气,只是,最重要的场景——后花园,并没有令人惊艳的感觉,有点小小失望。

必须承认这碟片是冲着君安才买来的,这戏也是冲着君安才这样期盼。但金静的演绎还是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眼球。不能否认,越剧版在“雅”字上那与昆曲抗衡,有时甚至觉得,实景拍摄反而削弱了写意美,因此期待越剧能够仔细雕琢,打磨一版舞台版本的精品牡丹亭。

至于戚派,我的担心的确是多余了。金静对戚派唱腔做了小小改良,使声音的年龄感不那样苍老,而戚派的醇厚,使得杜丽娘大家闺秀风范十足,这个丽娘我喜欢。

至于君安,她在仙气中出场,儒雅,飘逸,风度翩翩。连波老师在不改动毕派原有旋律的基础上,为她独创了“柳梦梅”的唱腔,依然是尹派的温柔婉转,却和戚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对唱转换时不觉突兀。这样的梦梅,杜丽娘为他而死,足够有说服力了。

这周末,加班加点看牡丹亭。

昆曲读后感 篇7

我不求人们都像我那般痴迷昆曲,只希望那些习惯了摇滚的血雨腥风或爵士的灵诞怪异的耳朵也能体会它的好。一位昆曲迷的心声

可是,生在江南的我却一向对这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昆曲兴趣不大。或许是因为接触得少,又或许因为年纪小。偶然的机会,学校里组织去看昆曲,那感觉无法细细描绘,只觉得清丽婉转,余音不绝。

听《牡丹亭》,杜丽娘见满园春色,欣喜地四处观赏,感受着自然的美。我虽听不太懂她的唱词,却也从那秀气的一招一式和那婉转的嗓音中尝出了江南女子特有的韵味,温文尔雅、典雅大方。静静地倾听,这舒徐婉转的曲调所散发出的素雅的清香,渐渐地笼罩着你,使你被这江南古韵的美所醉倒。

而《长生殿》中的《小宴》一折,没有了那一份淡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娇艳的同样迷人的美。这其中也不失一份婉转和抒情。听过这一折,我忽然感到大人所说的字正腔圆、气定神闲是什么意思了。

昆曲,以它所拥有的江南独有的闲情逸致将我的内心轻轻触动。那种轻逸的感觉就像是欣赏了一幅粉墙黛瓦、炊烟缕缕的江南小巷水墨画一样,有一种悠悠的淡雅弥散开来。心中就像忽然飘过一朵云似的,感到纯洁无瑕、余音袅袅。这不禁使我有些明白那位昆曲迷的话了。在繁忙的学习之余,静静地欣赏一些古典文化戏曲,确实醉人。

你听,多美!给听惯了流行乐的耳朵一个机会,去体会昆曲之美。

昆曲读后感 篇8

舞台上的座位和乐器已经安排好了,我静静地坐着等待演出开始。除却这场演出的内容,其他我一概不知,不知如何开始也不知会怎样结束。此前从未观看过昆曲,但是神往已久。

现在昆曲、红楼梦和交响乐合二为一。我不知道会上演什么样的盛宴。

演出一开始,人物和情感都恰到好处,但我个人认为宝玉总有一层忧郁的色彩。表演分为四个动作。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的基调变得越来越悲伤。中间尽管穿插着刘姥姥进大观园些许欢乐情节,却显得后面更加凄怆。

可能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实践起来的困难,我仍然觉得每一次人物出场和故事情节上下衔接得不是很好,显得进展很快,不过总的来说红楼梦的重要情节都概括到了。昆曲的舞台表现力还是很棒的。不同于京剧独特的柔美唱法更能打动我的心。悲伤的语气和它的结合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从黛玉自感寄人篱下,到感伤于自己“无玉也无金”,到葬花时同病相怜,到最后香销魂陨还有宝玉捧着黛玉的诗稿,最后出家而去,无一不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悸动。

这是昆曲表演的一部分。清唱的魅力在于用最简单的声音和方式触及人心,而身后巨大的交响乐团则用清唱和谐地协调各种乐器,形成一股压制全场观众的壮丽气势。如果说昆曲的歌是不涂粉的美,那么交响乐应该是支撑她的舞台,让她的歌声传播得更远的。单独的昆曲清唱未免显得单薄,而有了交响曲的衬托或者说是环绕,将更具感染力。

除了乐器之外,后面的男女合唱也很厚重,尤其是歌曲唱得好的时候。在配合着演员独唱时更加渲染了气氛。

昆曲清唱与交响曲的糅合,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不过我个人觉得交响曲过于强大的气势有些盖过了清唱。两种表演形式虽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但是交响曲有的时候却减弱了昆曲清唱所要表达的红楼中的意境想法等内容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将听众的注意力更多的拉向了交响曲。此外,西方乐器并不能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昆曲。

在表达情感和渲染气氛方面,我仍然认为中国传统乐器可能具有更好的舞台感染力。小提琴和二胡所营造出来的悲伤也还是有点区别的。

总的说来,这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昆曲大合唱与交响乐相结合的先例从未有过。这一次,再加上《红楼经》,势必是一次伟大的创作。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享受,更是艺术的洗礼。

大爱昆曲,大爱红楼。